主题:我们所处的时代关口和面对的危机(兼论领导力问题<1>) -- 拜吨
之前和一位河友交流时,我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我们大家伙并没有对当前时局的紧迫性形成共识——这就导致讨论很多其他问题,比如领导力问题时,容易出现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情况。
所谓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我觉得当务之急,是我们要在某些基础的问题上找到共识,比如我们现在究竟处在怎样的时代关口、面对怎样的危机。
如果在这些地方能找到共识之后,那我们再讨论其他问题,包括领导力,也就不是空中楼阁,而是有的放矢了。
------------------------------------------------------------------------------
世界自二战结束以来,进入了一个历史上罕见的黄金时期。这个时期的主要特点有三个:
1、和平
2、世界贸易和全球化
3、生产力暴增
有很多复杂的原因导致了这个现象,如果用最笼统的方式来描述,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
> 科技的发展产生了像美国这样生产力极强、生活水平极高的国家
> 二战结束后,大家发现,与其吃饱了撑的打仗,不如大家一起发展经济,提高生活水平
> 两场世界大战带来的人员损失,以及医疗条件不足导致的高死亡率,让人们生育意愿非常高
> 人们生了一大堆孩子之后,医疗条件好了,科技水平提升了,教育水平也提升了,导致很多国家出现了一大堆可以发展生产力的技术人才
> 世界贸易让人们生产的东西可以进入国际大循环,普通人开始获得以前想都不敢想的财富
可以看出,这些因素,都是非常特殊的时代背景,叠加了科技发展所形成。如果没有科技的大幅提升,1900年之后的50年,只会是历史上另一个战争时期,不会有什么特别。
总体来说,历史上其他时期,能有一个和平稳定的环境就不容易了,能搞一条国际贸易的丝绸之路,就是值得写入历史的大事件,科技带来的生产力提升,则是在工业革命之前都无从谈起。
所以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我们,可以说是非常幸运的。
-------
而现在我们面对的历史关口,恰恰就是这三个点都将不复存在,也应了所谓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为了理解这个问题,大家首先要意识到两个点:
1、世界环境的基础是经济,经济是生产力+分配的总和。
2、经济的核心在于“增量”而不是“存量”。GDP就是一个描述增量的词汇,是“一年内”的“国内生产总值”,而不是国家的“净资产”。我们大多数人不是王思聪们,如果断了经济来源,生活就会受到巨大影响,无论你住的是1000万元的北京公寓,还是100万元的长沙公寓。这就是为什么经济增长对于世界来说非常重要。
接下来我们就可以讨论为什么世界会变得不再一样。
-------
首先,是科技发展的瓶颈。大家各自所在的领域可能依然有很多科技进步,但能带来“第N次工业革命”这种级别的进步已经没有了。
莱特兄弟发明飞机是在1903年,第一个宇航员尤里加加林进入太空是1961年,100年的时间里,航空技术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多大的改变,想必也不必赘述。
约翰·冯·诺依曼在1946年发明了计算机,美国人在1969年搞出了互联网,不到80年的时间里,IT产业养活了多少人、对经济生活有多大改变,想必也不必赘述。
而今天,我们发现这样的进步已经没有了。这里有两个方面的因素:
1)进步与商业运营的冲突。商业上成功的技术才是可持续的,现在很多先进的技术在商业上并没有实用价值。一个很有趣的案例:现在洲际货运最好的方法依然是集装箱货轮,但近年来由于控制成本的考量,以及海运货物本身时效性要求没有那么严格,所以很多海运公司其实是降低了船的航行速度,来换取更好的经济性和碳排放。
2)进步与经济波动冲突。有些新技术的产品和服务,只能存在于经济繁荣的时期,是大家有钱有闲才会去消费的项目,一旦出现了经济波动,就不行了,带不起一个稳定的产业链。最近一个很有趣的例子就是Netflix的订阅,之前美国人钱多的时候,大家都愿意掏钱订阅,而一旦生活开始拮据了,“不看最新的剧也不是不行”。
没有了突破性的科技制造新的、稳定的供给和需求,二战后的经济繁荣就瘸了一条腿。
第二,是人口的问题。人口过多在中短期会造成很多的问题,包括内卷等,但在长期来说,会制造更多的供给和需求,也就意味着更大的市场规模,更繁荣的经济。
前文提到过,二战后的婴儿潮,其实是打了一个时间差的结果。之前穷、医疗条件差、新生儿夭折率高,大家生了3个5个,能长大成人的可没有3个5个,所以为了传宗接代,得多生孩子,提高概率;另外,以前经济不发达,娱乐活动少,大家伙有时间和兴趣“办事”。
这些因素,在当前的世界都已不复存在。现在的孩子如果因故早夭,算是一件运气非常差的悲剧,不是大概率事件;世界上普遍的规律,也是经济发展越好、女性受教育水平越高、经济能力越强、生育意愿越低。
人类当然不是一定要有80亿人,中国也不是一定要有14亿人。就算地球上只有10亿人,人类依然会形成社会、形成商业、产生荣枯。但怕的不是人少,而是人“由多变少”,这个过程是很痛苦的,也伴随着经济规模的缩减。“老龄化”问题大家自然不陌生,但一般都是从养老金可持续性的角度思考,很少有人把对社会长期的影响清楚地提出来。
第三,是生产力集中带来的结构性贫富差距。这一点比较复杂,但对于现在世界面临的危机是很重要的。
过去几十年,是生产效率大幅提升的几十年。生产效率提升,意味着财富的汇集——一家原本需要1000人的纺织厂,如果换了设备,只需要100人了,那公司所获得的利润,就只能在100个人里分了,没有理由和机制分给离开了的900个人。经济繁荣的时期,这900个被裁掉的人会去其他行业找到工作,工资甚至可能更高,这也是大下岗之后中国能挺过来的根本原因。可一旦经济不好了,这900个人的就业压力就会转移到社会上——要么失业,要么去做钱更少的工作,要么去做忽悠的生意,或者出卖皮肉。
财富的集中,会天然制造过剩。因为一个有钱人可以花普通人100倍的钱,但吃不了100个人的饭、喝不了100个人的水,住不了100个人的房子。花同样的钱,有钱人对整个社会经济循环的带动,比不上100个普通人。原先100个人消费的东西,能消费起来的人少了,就产生了“过剩”。过剩的结果,就是缩减产能,裁员关厂,继而又搞出一批低收入、没收入人群。所以贫富差距问题不止是道德层面的问题,而是切实的经济问题。
人与人是这样,国与国也是这样。我国在过去几十年里创造出了无与伦比的“产业链集群”,用更低的成本、更高的质量、更快的效率为全世界供应货物。所以去年很多传统制造业强国都逆差了,我国依然是顺差。
作为中国人,我自然希望我国经济拥有最强的竞争力,但也要意识到,如果外国人没什么能卖给我们的东西、经济的外循环断了,最终的结果一定是外需逐渐也会萎缩。
美国人印美元买中国的产品,制造了大量的外需,我们的工厂还能快速运转。而我们拿着美国的绿纸,从理论上也还能买到东西,所以我们就算先不买东西,拿在手里、拿去理财,也没什么问题。(即我们相信它的购买力,所以我们不急着把它兑现,不产生挤兑)
但事情不会永远一成不变,就像俄乌战争之后的欧洲,如果工业真的因为能源危机而外流到中美,那欧洲人今后的购买力也一定会降低,我国的对欧出口就要降低,我国的很多工厂就也会裁员、倒闭。
这种生产力集中带来的结构性贫富差距,会让世界的经济进一步遭受重创。
-------
总结一下:
1、没有新的技术革命、人口逐渐降低、人与国家间的不均衡拉大,都会给世界经济带来重创
2、这些问题都是历史性、结构性的,难以解决
3、因此二战后这段历史罕见的黄金时期要结束了,我们面临巨大的危机
-------
本文写作过程断断续续,多次被人和事打断,思路完整性受到影响,不过总体来说,这就是我对现在这个世界、对我们这个时代的认识,我认为我们面临前所未有、历史罕见的危机。
近年来,不考虑新冠,我们都已经开始看到世界变得不再太平,比如:
> 战争开始在传统和平的地区爆发
> 混乱且极端的社会思潮(LGBTQIA、打拳)
> 青年人的高失业率
> 逆全球化
前所未有的世界格局会孕育出前所未有的危机,世界完全可能发展成任何一个糟糕的样子,只不过我们作为人类,寿命只有几十年,无法持续两个大时代。上一个灾难时代吸取的经验教训,很难传递到即将经历下一个灾难时代的人手里,所以才有说法:历史总是不断重演。
-------
因此本人非常深刻地认为,这个特殊时期的领导力极为重要,已经不是过家家的时代了,不能再随便为领导人粉饰太平了。
短短几十年,美国就能从一个人类历史上最强大的国家,变成现在这个印堂发黑的样子,我们从中能学到什么?
我个人总结出来两个点:
1)社会的精神不能丢。世故的人喜欢让别人都世故地看待问题,但世界历史总是被那些不世故的人推着前进的。另外,一个社会一旦失去了信仰,就会开始产生一大堆的问题,一旦有了极端思潮,就会产生动摇国本的问题。
2)政府的收支账目一定要搞好,不能乱加杠杆。
美国人要是没有一系列乱七八糟的思潮、没有积重难返的国债、没有信用消费高负债率的老百姓,其霸权又怎会在今天就岌岌可危?
而本届,就在这两个巨大的问题上玩火,令人担心他要翻严重的错误,这才是对他不认同的根本原因——不是什么和外国元首比烂、也不是什么情绪化发泄,这不是在过家家。
不过为了不要把话题扯太长,这些问题在别的场合再聊吧。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在河里偶尔会刷到这个楼,我也经常在想要不要继续盖、盖的话写什么内容,毕竟本人现在已经被打上了某些标签,写点个人理论性的东西,都无异于竖了个大靶子,让某一部分人过来寻衅滋事,给自己平添烦恼。
不过经过一番思考,还是决定再写些什么。毕竟我们处在一个大时代,很多问题如果不在当下研究、很多理论如果不在当下构建,就会错过很多经验和教训。那我不妨把问题抛出来,感兴趣的人可以参考、探讨。
我这里写的观点都是个人的观察和思考,和主流思想可能相去甚远,读起来可能晦涩,不过我尽量往好里写,各位随便看吧。
------------------------------------
本篇来讨论一个问题:社会的主观能动性。
不知大家有没有想过,社会中发生的事,有多大比例,是由主观能动性驱动的?又有多大比例,是由体系和组织达成的?
所谓的主观能动性,就是没有人逼着你做的事。就比如:钱学森放弃50年代美国的生活,回国为我国的科技事业做出贡献。
所谓的体系和组织,就是有明确的激励措施来驱动你做事。比如任何一个公司、工厂都在通过支付薪水的方式来让员工做特定的工作。
这两者都可以取得成就,钱老可以帮助我国建设两弹一星工程,而一个建筑公司可以为我们修桥铺路。
这两者也可以互相交织,两弹一星必然也有很多基层工作者是领工资做事的,一个修桥铺路的建筑公司也需要有那些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去搞突破、研发。
所以回到前面的问题:我们的社会,有多大比例的事,是由主观能动性驱动的?很明显,我们难以获得一个准确答案,但比例可能比你想象得要高很多。我们甚至可以说,“主观能动性”对社会有着全方位的影响力。
比如:在演艺圈一片废弛、业内人士均不看好科幻题材时,郭帆硬是攒出了一部《流浪地球》
又比如:在现在这个大家普遍认为黄种人运动能力不如黑人的时代,苏炳添硬是用科学的训练方法和极强的毅力,站在了奥运100米决赛赛场上,并让中国人拿下了接力奖牌。
再比如:我们国家很多城市的快递小哥在送快递时,都是把“毫无防备”的快递车停在单元门口,自己上楼送快递;还有很多地方快递是放在一个“毫无防备”的架子上,让大家自己拿。如果不是社会拥有足够强的“不占便宜”的主观能动性,比如在美国英国,这种操作是不可行的。
在这三个例子中,我们可以发现,主观能动性不仅能产生突破性颠覆性的成果,对社会带来极大的正收益——苏炳添的100米是可以影响几亿人自信的成就,同时也可以影响社会的生产效率——我国电瓶车+1小哥模式几乎是末端物流效率极限了。
这些例子,加上钱学森等老一辈毅然回国的科学家们,充分体现了主观能动性的巨大作用。
-
很明显,在管理中,主观能动性是非常重要的。
很多创业公司都要给员工“打鸡血”,还有很多公司老喜欢和员工“讲情怀”——这些事说难听点叫占员工便宜,说好听点就是激发员工发挥主观能动性。之所以要这么做,有一个非常浅显的原因:摆烂是管不住的。
一个低层级的员工要摆烂、摸鱼,如果是个别现象,那管理者还能用绩效考核把人淘汰掉,可一旦成了“企业文化问题”,管理者也就基本上束手无策了。这种现象在衰落的公司里很常见。
但这还只是管理普通员工时的问题,更严重的问题在于:调动不了主观能动性,就几乎没法管理比自己能力更强之人。
如果管理下属可以用“事无巨细”的“唠叨数落”去督促,那能力更强之人如何做事,完全是控制之外的。
我们都听过刘邦和韩信、刘备和诸葛亮的故事,描述的就是此类问题。诸葛亮的很多操作实际上在刘备的控制之外,如果诸葛亮没有产生这些“创意”,刘备也根本不会想到。更不要说诸葛亮活得比刘备久,有很大一部分职业生涯是彻底脱离了刘备控制的。
今天的问题也一样。管理者要造芯片,不可能自己去造,只能把工作交给有才能也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如果没有交到这样的人手里,结果就会是一地鸡毛。
从某种角度说,能调动多少主观能动性,就是政府和国家的“软实力”。
-
所以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调动国民的主观能动性,让上上下下的老百姓都做政府希望他们做的事。这也会是未来一个时期全世界政府的一大课题。
首先,是一套清晰合理的逻辑和价值观。爱与恨,都能调动主观能动性,但只有“迷惑”的时候,人会失去主观能动性。以美国为例,就是人们发现美国号称的价值观和现实并不相符;以我国为例,就是翻大饼,要整游戏行业时就说它们是精神鸦片、要用游戏行业促进就业就说游戏有科技属性,让人不知道他们想干嘛。这种行为可以说是把两边都得罪了。如果大家抬头仰望,不知该看什么,又何来主观能动性?
其次,要给人足够的空间和资源让人伸展。从美国的角度说,就是LGBTQIA+等政治正确和cancel culture让人不敢说话;从我国的角度说,就是各种过分、没道理、乱七八糟的限制措施,尤其是某些对老百姓和权贵双标的限制措施——老百姓正常讨论的帖子要被限制,方方们反贼的言论畅行无阻。如果大家想做事,却处处被限制,而红贵、权贵们却畅行无阻,又何来主观能动性?
第三,统帅不要贪功,也不要搞一言堂。特朗普时代从某种角度就是贪功也爱搞一言堂,说他不愿意和建制派勾兑也好,说他被“素人当政”的客观条件所限也罢,最终结果是特朗普派系虽然能选上人来,但出来的人都没啥战斗力。对于国内来说,大家也都懂。让大家习惯性地说“以XXX为核心”可能问题还不大,但你不能每天提着人脖子,像填鸭一样每天说“维护我,维护我”,因为但凡有点能力的人,人家对你是怎样的人会有自己的评价,如果你没做出让人信服的东西,人家打心底里不可能服你。如果每天嘴里要言不由衷地喊口号,又何来主观能动性?
第四,鼓励营造一个积极的“企业文化”。所谓“积极的企业文化”,就是要鼓励发扬好的方面,而不是盯着不好的方面做文章。事实上,后者是有路径依赖的,也是我们现在社会的一种病态现象。以前的美国,是一个充满积极价值观的光辉之地,总是在向世界展示自己的优越,现在的美国则是一个泥潭,总在想办法说别国的坏话。又比如以前大家产品做宣传的时候,总是想方设法营造一个好的品牌形象,而现在,大家总在想办法写友商的“黑稿”。这种文化最终会让大家觉得自己做什么都没意义,又何来主观能动性?
-
这个话题如果要展开,还有很多东西可以深入剖析,碍于论坛篇幅有限,先写这些。希望这有限的文字,能做到把一个抽象的具体化、把驱动社会运转的力之一解构出来,那本文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我们所处的时代关口和面对的危机(兼论领导力问题<1>)
🙂说起捂嘴 2 杨微粒 字187 2023-03-21 15:46:09
🙂撸起袖子加油干,经济不会是问题 牛得很 字2334 2023-03-04 23:01:04
🙂主观能动性是社会的重要驱动力(兼论领导力问题<2>) 16 拜吨 字7673 2023-02-24 01:46:20
😂网络捂嘴看来要成为一代人的历史记忆了 2 杨微粒 字409 2023-03-04 09:29:41
🙂拍帮主的后花园被禁言到3月11了 3 杨微粒 字251 2023-02-24 05:58:03
🙂禁的还不够 1 史料推理 字72 2023-03-04 20:09:15
🙂根子在世界观和价值观 波素扬舟轻 字30 2023-02-24 05: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