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二十四史之探秘系列迷你版 -- 丽华天下

共:💬174 🌺1072 🌵3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汉书》是一本什么样的书|二十四史探秘041

前头说完了《史记》,现在进入《汉书》。在翻看《汉书》的几个帝王的“纪”时,让笔者觉得有点乏味。

《汉书》是承袭《史记》的。《史记》是在汉武帝中晚期时收的笔,属于通史,就是从源头说起,一直说到当下。既然是当下,有一些东西是不能给当下的当政者看到的,看到了,就不能说真话了。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史记》是私人修的史,尽管作者司马迁任职太史公,是负责记载“官史”的人。我们于是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史记》里出现了很多空缺,特别是武帝的本纪,就算是褚少孙博士想帮忙补写,也只是截取“封禅书”的一部分来充数。

汉书的主要作者班固,是东汉时期的人,他继承其父班彪的事业,编修汉书时,开始也是私史,被人告发,朝廷把他抓了起来。班固的弟弟班超赶紧向当时的皇帝汉明帝打报告,说,我哥哥写这个东东,是为了歌颂汉朝的功德啊,出发点是好的,写的东西也是好的,不信陛下你看看他已经写的东西。汉明帝一看,果然是在歌功颂德,好吧,就把班固放了。不仅放了他,还让他当了官,再给他一笔钱,相当于是修史的专项课题费,让班固安安心心地继续歌功颂德。

班固所在的那个时候,我们现在称为“东汉”。其实,光武中兴后成立的东汉,一直认为自己就是汉,是西汉的自然延续,因为还是刘家的人在掌握政权,只不过是把首都迁到了洛阳而已,汉就是汉,没有什么东汉西汉之分。就好像后来的宋,临安的宋和汴梁的宋,都是宋,没有什么南北之分。即便是东汉亡了之后,刘备在四川一隅建立的政权,依然是叫汉,刘备也自称是中山靖王的若干代孙,依然是刘家的人。所谓蜀(汉),只是后世人为了区别之,另外加注的名号,作为刘备及刘禅,是不可能称自己为蜀的。现在有关三国的影视作品,常常给他们弄一个绣着“蜀”字的军旗,这是不对的。

班固的《汉书》起自汉高祖刘邦建国,终至王莽篡汉,也就是我们现如今所说的西汉时期,属于断代史。尽管是东汉人写“前朝”的西汉史,如前所说,经过牢狱之灾的班固,能写出刘家政权的多少真实?而且,《汉书》和《史记》,有很大一段的时间交叠,也就是从汉初至汉武帝太初年间,约100年。整个西汉也就200年多一点时间,《史记》已经写了一半,《汉书》对于《史记》写过的,大多是抄用,偶尔换个说法换个叙事方式。

在把《汉书》的帝王的“纪”看完后,笔者一直觉得,《汉书》的故事性太差了,跟《史记》相比差很多。

《史记》真是一本不错的故事书,尽管有一些史料有一些观点可以商榷,但不可否认,司马迁的故事讲得真不赖。班固在这方面,也许是他不屑,也许是他不敢,至少在帝王方面,《汉书》成了编年史。除了高祖刘邦的“纪”承袭《史记》风格外,从汉惠帝开始,文风为之一变,向《春秋》回归,通篇都是言简意赅的“某年某月,发生了某事”,一句话,完了。另外就是文中大量引用诏令,即皇帝的诏书。这使得帝王的故事性大大减弱。

所以,对于《史记》和《汉书》交叠的一百年,笔者将不再涉及,西汉的后半段历史,除了汉宣帝之外,笔者将不涉及其他皇帝。班固不敢说皇帝的不是,对于臣民的事情,应该还是可以放开一些来说的吧。

少年时的笔者在看《汉书》帝王篇的时候,有个问题一直困惑着笔者。这就是,看着看着,就会冒出一句:“赐民爵一级,女子百户牛酒”。据笔者不完全统计,整个《汉书》里,赐爵的有20次,赐女子百户牛酒的有22次,其中汉宣帝时期最多,几乎占了一半,而且在元康年间,几乎每年都来一次。

笔者的困惑有二。一是,爵就这么不值钱么?普天之下每人都赐爵一级,有时候还是二级,像汉宣帝时期频繁地赐爵,过个五年十年的,不是普天之下的人都是高爵厚禄了么?二是,动不动就赏百户牛酒,让全民大吃大喝,政府受得了么?西汉时期人口应该也不算少了吧,按一千万户算,赏一次就得杀10万头牛,就算只有一百万户,也得杀1万头牛啊。杀了牛,怎么去耕田呢?

后面笔者不再少年的时候就对这个问题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不管各位河友有没有兴趣,笔者这里解释一下,以免大家出现跟笔者当年一样的困惑。

据《汉书·百官公卿表》里的说明,秦汉时实行的爵位制为二十级,一级公士,二级上造,三级簪袅,四级不更,五级大夫,六级官大夫,七级公大夫,八级公乘,九级五大夫,十级左庶长,十一级右庶长,十二级左更,十三级中更,十四级右更,十五级少上造,十六级大上造,十七级驷车庶长,十八级大庶长,十九级关内侯,二十级彻侯。

原来如此,二十级爵,多了就不值钱了。笔者小时候只知道先秦时的“公侯伯子男”五级爵位制,以为只要混个爵,就可以拽一拽了,原来不是那么回事。

这二十级爵位,笔者在若干年前玩一款关于三国的网络游戏时,就碰到过,当年苦哈哈地升级成什么簪袅呀,不更呀,都美得不得了。原来按汉制,大夫以下的爵位,都是民爵,也就是说,即使得到四级爵不更,也还是一个平头百姓。从五级大夫开始到九级五大夫,也只是普通的军吏,没什么大不了的。而且,就算碰到汉宣帝这种大方的皇帝,不停地给你赐爵,等你攒到第八级公乘之后,就不能再往上涨了,往上的爵位,你得转给你的兄弟或者儿子。等等,不是说每人赐一级爵的吗?如果是每人都赐,那大家都是一样地在往往上升爵,那转送还有什么意义?原来,并不是每人都赐,所谓“民”,原来是户主,也就是每一家的家长。

得了爵,多少还是有点什么用处的吧?嗯,有用。刚开始,普通百姓得了爵,可以免除部分或全部赋税徭役、减刑、优先担任官职等。后来,爵位也可以买卖,西汉时,国家就出台过相关政策,指导民间进行爵位的买卖,国家也明码标价出售爵位,以补充国库。到了后来,爵位太滥了,随便一抓就是一堆有爵位的人,这爵位也就不值钱了。

再说说赏女子百户牛酒。据后世考证,女子,是指女户主。西汉时期女性的社会地位还比较高,有不少以女人作为户主的,像那些入赘的上门女婿,是没有资格做户主的,死了老公而不再嫁的,好像也是女户主。而“赏女子百户牛酒”,专指赏赐给女户主,男户主已经赏赐过爵位了,就不再赏赐牛酒了。另外关于牛酒的数量,字面意思是牛一头、酒一石(一百升)。真有这么多吗?非也。真要是发实物,会让政府受不了的。据称,这些是换算成钱之后发下去的。酒一石约四五千钱,牛一头也差不多,合在一起算,约一万钱,平分到一百户,每户约得一百钱。一百钱在当时不算多也不算少,大概够一家人吃个两三天的,也就是应了政府号召普天同庆的彩头,仅此而已。之所以说牛酒,只不过一是套用习惯用语,二来听起来好听。

通宝推:偶卖糕的,桥上,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