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河里很多人完全不懂博弈 -- 拜吨

共:💬37 🌺189 🌵22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河里很多人完全不懂博弈

之前写的认知世界的文章反响不热烈,本来不太想写了,但最近很多讨论令人头大,实在忍不住,半夜来码点字。

-

首先来回答一个问题:

美国人制裁华为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3

2

1

如果你的回答是:打断中国人芯片技术的发展

那恭喜你,答错了。

真正的答案是:影响中国品牌、中国公司出货。

要知道美国刚开始制裁华为的时候,华为正在出货量坐二望一的关口,以当时那个趋势,接下来成为世界出货量最大的厂商指日可待。就在这个关头,对华为的制裁开始一记记落下。

那么大家不妨想一想:如果华为成为了世界第一,华为会干什么?

两个字:生态、生态、还是生态。

与此相比,芯片只是一个最好掐的咽喉,而不是最终的目标。大家似乎忘了,美国最开始制裁华为的理由,不是什么5G,而是所谓的“国家安全”。

-

我们可以在另一个领域找到很好的类比:汽车。

如果把内燃机、变速箱技术看成是芯片技术,那我国各大车厂直到今天,都与德国日本甚至美国有相当的差距。而且也会像芯片追制程一样,不是不能用,但在节油或者高性能上,有所不足。

这一点点的不足放到最终产品上,就是产品力的差距。

所幸欧美一群傻帽政客,拼命炒作环保议题,直接让我国找到了一个弯道超车的机会——发展新能源车。

而来到了电动领域,内燃机突然不重要了。伴随着赛道的切换,汽车性能却已经不是大家竞争的核心了——因为电动车的性能早已过剩——就像手机电脑性能过剩一样;内饰也一样,无论是皮还是屏幕,国产车都是量大管饱。

所以你会发现,技术含量非常深的汽车,其竞争的核心,却是设计,和品牌力。

所以理想那个技术含量并不突出的品牌,却卖得很好,比亚迪也从byd变成了build your dream。

-

在电子产品领域其实也一样,与其说是制程决定,还不如说是产品决定,只是制程在产品中扮演了一个咽喉角色。

这里也有一个很好的研究对象:苹果。

苹果这个公司能够在windows统治的时代崛起,其实因为它讨好了两个很重要的人群:搞艺术创作的,和程序员。这两个群体,一个占据了传播领域,一个被认为很“懂电脑”。

尤其是搞艺术创作的,在现在这个视频时代,苹果是非常好的生产力工具。于是你就发现,如果你看视频又关注科技,有意无意就能看到苹果的存在感。

有了这样的多年耕耘,苹果就可以在生态上整出很多花样,比如M1 M2芯片,就是通过生态闭环把剪视频的设备进一步轻薄化了。而M2 Ultra,可能会因为通用内存,而在AI方面另辟蹊径,成为性价比之选。

至此,你会发现,苹果已经站在了“先进生产力”的前沿,并且通过自己的生态,另辟蹊径,甚至悄然脱离了英特尔、英伟达、微软这些和现代IT绑定的名字。

与此同时,苹果的生态又可以和许多其他领域对接,比如新出的VR眼镜,和迪士尼之类的内容提供商就会产生合作。如果这款产品能够成功,那就又掌握了一个重要的宣传领域的入口。

苹果取得的这一系列成就,都是华为有可能取得的。而这一切里,芯片制程只是一个重要的咽喉,但并不最难的。

-

说完上面这些,大家不妨想一想:什么是真正的博弈?

芯片和高端制造业固然重要,但它们并不是中美竞争的全景,甚至不是主要部分。

美国人为什么要抹黑中国?为什么要针对TikTok?为什么要污名化中国企业?都是为了防止中国产生有影响力的“品牌”,因为品牌意味着带货,带货意味着生态,生态意味着巨大的经济蛋糕。

为什么当我们的工业能力远远超过美国,我们却未获得与之相称的地位?就是缺乏了一些“软实力”。

顺着这个思路,你也会发现我们国家治国政策中的问题。

-

之前我曾说过,讨论国内的问题绕不开一尊他老人家,下面就要开始了。如果你不喜欢此类内容,推荐跳过。

现在各国的竞争已经来到了白热化阶段,我们和美国的竞争会是一种全方位的竞争,而不是过去那种简单的追赶。在竞争中面临的风险,不是以前的那种“怕被赶超”——美国人的工业能力可见的未来对我们不具有威胁,而是怕美国人换个赛道超车——就像我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一样。因此我们在任何一个领域都要保持与美国人贴身肉搏。

而一尊主导的社会环境,就是在遏制我们很多方面的能力。

比如创造品牌,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产品之外的“情感价值”,说难听点就是“装”。华为早期宣传时很喜欢用一个词,叫“爵士”,营造一种“高贵”的感觉。虽然现在看起来很土很傻,但毕竟华为当时在索尼三星面前,就是个山寨机形象。

创造这种“情感价值”,就需要社会有比较宽松的环境,和一定的多元性。

就比如我国之前发生过一件非常超现实的事,据说也是上面下来的命令,就是国家队的足球运动员都要把纹身遮起来。你也许不关注足球,或者不喜欢男足,但应该理解:对于足球这种一个队厂商场下十几个人穿同样的制服进行比赛的运动,球员在其他方面追求个性,是人之常情。所以包括梅西在内的很多足球运动员都有纹身,而像C罗这样的球员,进球时的庆祝动作、踢任意球前的姿势,也都在彰显着与众不同的个性。你要是把个性压制住了,这项需要人有激情的运动也就成了打卡上班,肯定要影响一部分球员的心理。

所以我都不知道这种蠢活是谁想出来的。

而在企业的例子里,我们会发现一个很魔幻的现象:比亚迪出的售价110万的旗舰SUV,竟然不能从高端、奢华的角度去宣传,而只能不断强调比如原地掉头、当船开之类每人在乎的功能。难道花110万去买一辆车的人是为了买去河里开车吗??

主旋律太响了,就只有少数企业能立起品牌,比如曾经Anything is possible变成了“中国李宁”,还有经历了很多坎坷的华为。然后你会发现一大堆非常能打的企业,却不知如何宣传,只能像做电商的卖家一样,卷。

-

这个环境还会造成其他问题。

就比如上面提到的、苹果产品针对的两个人群,文艺创作者和程序员,其实都是被一尊的社会环境所针对的。在5年10年前,你想不到这些操作会带来什么问题,但到了今天这个全方位贴身肉搏的时代,哪里的问题都可能成为你的软肋。

比如过去这些年来舆论上的捂嘴,已经让简中互联网成为一个非常难以获得信息的糟糕地方。有能力有情怀的人失望离去,剩下的就是投机主义者的狂欢——各种垃圾文章、垃圾视频泛滥。其结果,就是chatgpt这样革命性的产品,没有在简中互联网获得高水平的数据来训练,所以率先出现在了美国。

ChatGPT就是一种“换赛道”的技术,一旦经过迭代后能达到人们预期的效果,其对高端生产力的提升将会大量抹杀我国多年来积累的效率优势。

同样的道理,中国社会孕育出了抖音这种大杀器级别的互联网应用,但很快我们可能会发现,大家的产品都会越来越像抖音,算法也会越来越先进,然后竞争的重点就又可能回到“内容创作”。而内容创作领域,很可能会发现美国人虽然礼崩乐坏,但他们产生的大量亚文化都会侵蚀我们的社会。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也是之前其他帖子里说过的:当我们弄死了我们自己优秀的小品和相声,一群“劣币”就会把国外的脱口秀包装成“冒犯的艺术”蛊惑一大堆年轻人。

-

精力有限先写这些。

从本文的角度出发,其实就很容易理解我国社会存在的不少问题,以及中美对抗的本质究竟是什么。

通宝推:行者丁,篷舟,敲门,等明天,自以为是,脑袋,俺本懒人,笑看风雨,倔起阡陌,海木耳,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