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刀郎聊发少年狂,左《花妖》,右《翩翩》 -- 整合精神哲学

共:💬79 🌺591 🌵28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你说反了

对于流行音乐,尤其是华语流行音乐来说,最重要的第一是辨识度,第二是歌词,第三才是节奏。

高晓松等人曾说过汉族是不能歌的民族。其实确切说是汉族的旋律意识很强,但节奏意识很弱。汉族普遍节奏感一般,跟美国黑人、拉丁族裔基本不能比。如果看过《乐队的夏天》的就知道,哪怕是乐队的那些专业的,跟美黑或加勒比的那些土著一比,都是瞬间被秒的水平。

而对于流行歌曲来说,个性是第一位的,所以嗓音辨识度是最重要的。当然,前面,还有个更重要的东西,叫做“人设”,或者说“站在风口上的人设”。

这些东西都是当年的港台歌坛带给内地的,过去的内地流行歌坛刚起步的时候,都是学院思维,考虑的都是这个人嗓音甜不甜美,乐感够不够好,感情传递是否到位。像杨坤这样的沙哑嗓,罗大佑的破锣嗓,在音乐学院都是第一轮就会被淘汰的。

更不用说立人设这种破次元的思维,内地根本懂都不懂。

而人设都是跟潮流趋势挂钩的,所以,站对风口,是最最重要的。

而刀郎,就是那个两次站对风口的人。

请注意,我从来没有说过刀郎是不该红的,或者说他的成功有问题。

我说的是,现在有些人借着时势,想把刀郎抬到不属于他的高度上,这就是僭越,是捧杀。

我也是中年男人,所以我非常明白部分中年男人的心理。我一直认为,中年男人有个很重要的自省,就是不能太过自怜、自恋

就像主贴对刘慈欣和刀郎的溢美之词一样,所谓“民间出大神”,这都是自己叠的buff。首先中国就没有一个“科幻作家专业”,所有的科幻作家都是自学成才的。要说家世,杨坤家庭也不是艺术之家,也是跑江湖混出来的,跟刀郎可以说一个出身,人家唱功创作也是过硬的,怎么刀郎就成了大神,杨坤就“马户又鸟”了呢?这难道不是双标?

还有就是对艺术水准的过度溢美,这很多都是因为看得少听的少。我之前就说过,对刘慈欣过度追捧的,很可能平时根本不看科幻小说,甚至都不怎么读小说的。而吹捧刀郎的,恐怕平时也听不了几首流行歌。这里面还有区别在于,刘慈欣在国内确实是做到了第一,在国际上也是排的上号的,所以吹捧他还算有据可依。可刀郎在国内都不算第一,现在这些追捧之语,一会是掀起了世界革命新浪潮,一会儿都追比苏轼了,全都让我一脸懵逼:这都哪跟哪儿??

现在看来,刀郎确实是音乐人里的政治家思维,想要入史,成一家之言,甚至想改写流行音乐的评价标准。可问题是,如果你认为当年别人对你的批评不对,那就应该坚持那时候粗糙豪爽的大老爷们儿音乐风格,现在你精致了,复杂了,“进化”了,等于变相承认当初人家的批评是对的,那为什么又要骂“马户又鸟”呢?对了,在公开发行的流行歌曲里骂脏话,这倒真是可以入史的。

所以,说什么“此曲只应天上有”,天不生刀郎万古如长夜的,在我看来大都是中年男人的自怜自恋在作祟。人一旦自怜、自恋了,就容易油腻。你不能因为这东西恰好迎合了你的心理需求,就吹得天上有地上无,放松艺术的标准和尺度。这些都是会让后代笑话的。

而那些给他叠道德水准意识形态buff的,更是自作多情。如果说当代史诗,我只认万青的“如此生活三十年,直到大厦崩塌”,大概可类比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PS最近的梅奔演唱会,万青这首歌连词都不能唱了,只能纯器乐;而另一边刀郎的《罗刹海市》却得到了流量明星般的刷屏待遇。两相对比,你就知道谁是靠自己,谁后面有人在挺,谁是真诗史,谁是好威名了。

通宝推:绿色蔬菜我的爱,翼德,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