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我的工厂参观经历 -- Swell

共:💬208 🌺1556 🌵6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这不是我的联想,这是浙江人自己的操作,可算探索创新

在这点资料也已经写出来了,也是这么评价的。

当然,我承认,确实没有大的国家政策和国家的大的扶持,但是浙江自己很用心在支持。

否则,你解释不了那么多人带资进入,要说建设,其实也没有什么离奇的大不了的。

从我网上随手一搜,都没有,反倒是领导带着人们平地等等等。

最重要的一点,其实你回避了,他和你说的几个例子都一样,都不是一个村子,不是所谓一个小渔村或者小村子,通过包产到户获得资金,我看到的是他们有了资金开始聚集在一起,搞商业,这有多大的可复制性?

瓯北,俗称江北岸。约于西汉前形成村落,西汉惠帝三年(公元前192年),东海王邹摇(俗称东瓯王)曾在此建立国都,东汉顺帝永和三年(公元138年),析章安县东瓯乡置永宁县,县治设今瓯北罗浮新城,清光绪年间,这里分属贤宰乡三十四、三十五、三十六都和仙桂乡三十二、三十三都,民国期间,称永嘉县第六区罗浮乡、镇江乡、江北乡。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0年5月,罗浮乡析置三江乡。1956年3月,罗浮、浦西、礁下三个乡合并为江北乡。清水埠原分属三江、江北、黄田三个乡管辖,1981年建立清水埠镇。1989年4月23日 [21],撤销江北乡和清水埠镇,建立瓯北镇(县直属镇)。1992年5月,撤销三江乡,并入瓯北镇。2001年7月,撤销原瓯北镇、黄田镇、罗东乡,建立新的瓯北镇。至此,以原瓯北镇、黄田镇和罗东乡的行政区域形成瓯北镇的行政区域,实行镇管村居的体制。 [11]

2011年5月,撤销瓯北镇,在原瓯北镇范围内设立江北街道、东瓯街道、黄田街道、三江街道。设立瓯北功能区,范围包括江北、东瓯、三江、黄田、乌牛5个街道办事处,面积203.9平方公里,定位为集休闲商务、先进制造、交通枢纽、生态居住等功能于一体的温州主城区北翼拓展区,实行“区街统分”管理体制。 [25]同年8月,瓯北功能区更名为“瓯北城市新区”。

这是一个镇。

明初至清顺治三年(1646年),镇域均属长安乡八都。

民国元年(1912年),柳市设镇。

民国十七年(1928年),行村里制,柳市镇改为柳市里。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柳市设镇公所。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柳市推行保甲制。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5月,乐清县解放;同年6月,成立柳市镇民主政府,归柳市区管辖。同年8月,废除保甲制,改保为村。

1949年12月,柳市镇民主政府改称柳市镇人民政府。

1952年11月,柳市镇为乐清县属镇。镇政府设柳市中街雨伞桥头。

1953年,基层开始普选,成立新的柳市镇人民政府。

1954年11月,中共乐清县委决定柳市镇由县直接领导。

1959年1月,大公社下的生产大队改为管理区,柳市镇域改称柳市管理区。10月,柳市恢复镇建制。

1956年春,县委撤销柳市区,实行大乡制,柳市乡设立。1956年7月,湖横、湖头、茗东、茗安、前窑五乡并入柳市镇。

1984年4月,柳市镇公社恢复称柳市镇,归柳市区管辖。镇政府机构驻设文昌巷。

1992年6月,湖头镇、湖横乡、茗东乡并入柳市镇。以原柳市镇、湖头镇、湖横乡、茗东乡的行政区域形成柳市镇的行政区域,实行镇管村、居的体制。镇政府驻东风村。 [2]

这是一个镇。

1932年,设塘下镇。

1946年,属塘下区。

1958年9月,属塘下公社塘下管理区、鲍田管理区、场桥管理区、罗南管理区。

1961年9月,称塘下区塘下公社、鲍田公社、场桥公社、罗南公社。

1964年,划设三都公社、新华公社、海安公社、凤山公社。

1984年4月,置塘下区塘下镇、三都乡、鲍田乡、新华乡、海安乡、场桥乡、罗南乡、凤山乡。

1986年,场桥撤乡建场桥镇。

1990年,撤鲍田乡建鲍田镇。

1992年5月,撤区扩镇并乡,三都乡并入塘下镇,新华乡并入鲍田镇,罗南乡、凤山乡合并为罗凤乡。

1993年,撤海安乡建海安镇。

1995年,撤罗凤乡建罗凤镇。

2000年6月,塘下、鲍田、海安、场桥、梅头、罗凤6镇合并设立新的塘下镇。

这是一个镇。

1983年10月12日,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建立龙港镇。 [1]

1984年3月,中共龙港镇委、镇人民政府正式组成。

1985年4月,苍南县增设龙港区。

1992年3月,苍南县撤销龙港区及其所辖乡,成立新的龙港镇。

这还是一个镇,问题在于,他们怎么获得的起步资金,你说龙港,就说王均瑶,你又不说牛奶,说包飞机,他哪里来的钱?启动资金呢?

我似乎明白你的意思是包产到户让农村人上升,所以农民也是厉害的,应该如何如何。但是我认为最厉害的是陈永贵,他作为一个很聪明的中国农民,面对日本鬼子都不虚的农民,他愿意在新中国不选择做真(政客型)总理,愿意做一个实验性的副总理,这是极其厉害的事情,说好听点是他绝对听毛主席的话,实际上他则是出于自己的选择,对于农民的负责任,这是一个很伟大的农民,不仅聪明,而且能力超强,在他的所能的范围里,挽救了农民几年,他做得可以了。

如果1978年就开始包产到户,中国会死更多的人。

这些陈永贵其实都是看到了的,邓小平也看到了,只是邓小平心狠。

陈永贵知道这样做是有风险的,他不是傻子,在国民党、日本人之前,他都不虚。这些风险,四人、康生等等都是说过的,其实毛主席也是说过的,陈永贵对于邓小平的不客气和硬顶也是存在的,只是邓小平实在没有理由搞他,因为陈永贵确实和四人也划了界限。所以他还算平安落地。

他不是你们想象的那种愚蠢的文盲农民,呵呵呵。

邓小平还不敢弄他,相比较而言,你就差很多了。

龙港几乎完全依靠龙港本地和苍南人,外资和港澳台的投资几乎没有,国家对温州,更别说对苍南的投资很少。

1982年,你说的这些人哪里来的钱?靠种地吗?

国家投资不多,省里呢,民间呢?呵呵呵。

本来我是说福利待遇和发展的,说的是本村村民的村集体发展,当然可以不是集体发展,但是你得说出个路子,华西村南街村就在那里,很清晰,你说这几个是啥意思?包产到户吗?

我估计你似乎不是这个意思,是自由发展,那么自由发展和当地的普通人又是什么关系呢?王均瑶总不是一个普通人吧?带资进入龙港的农民是普通人吗?

那么你想说啥呢?

2024-05-14 00:29:57

假日归客 从四品下💠96

🙂塘下镇也是承包

不是集体村。

你给大家说说,这是个啥发展过程呢?

包产到户,哪里来的资金?就凭借当地的土地积累资金吗?

复 我根本没提我们村

2024-05-13 11:28:11 3

龟虽寿 正七品上🐥5

🙂你举的例子,是搞贸易还是生产?

如果是生产特色产品,确实是值得推广的经验。

如果是贸易,大概率很难复制。对于贸易中心,一个地方竞争胜出多数情况会带来另一个地方的衰落。

通宝推:审度,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