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兼整理,中庸考辩。 -- 铁手

共:💬65 🌺294 🌵2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兼整理,中庸考辩。

以前我对中庸的看法比较负面,认为是一种消极的心态,不敢出头,只和稀泥。后来看东西多了,理解多了,体验多了,就慢慢的对中庸有了新的非常正面的看法。

我总结下来,大概可从动、静两个角度去理解。从静态的角度,“中”类似为原点,具有类似本性的自然回归倾向。比如一个碗,球可以放到碗的任何一个地方,最后都会到碗底。从动态的角度,就是事物总是在变化,总是在脱离“中”,迟早也会来靠近中,但未毕会稳定在“中”上。如果拓宽一下,比如系统中有多个因素相互作用,那么因素之间既可以有牵制作用,又可以有相互拉动作用,就可能造成螺旋式上升。再拓宽一点,就是既有稳定性,也有变异性,因此可能导致进化。

『中庸』原为『礼记』第 31 篇里的内容,后来在宋朝时被单列出来成为单独的书,与『论语』『孟子』『大学』合称为“四书”。朱熹大概对『中庸』在儒家思想的地位中有极大作用,著有『中庸章句』,对内容做解释,方便别人学习理解。

『中庸章句』,开篇点题

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

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算是给 TLDR (Too Long Didn't Read。太长没看,或摘要) 的人一个福利,我的初始认识就是从这里来。

『中庸』本身,有很多简单易懂、富有哲理的句子,比如

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又比如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还有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

是故居上不骄,为下不倍,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诗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其此之谓与!

坦白说,『中庸』全文,有很熟悉的地方,也有很多地方确实没看懂。所以当 @普鲁托 说 现在的所谓“中庸”,都是自我发挥的,就像老铁你这个😊 我确实也心虚了一下。不过后来想想,别人的东西毕竟是别人的,我的体会我的理解我的认知,此时此刻,才是我自己的,此刻我理解的『中庸』才是我的『中庸』。这话有点霸道,不再提😜。

对『中庸』全文的感觉是比较散乱。也许是我理解水平不够,也可能确实是因为它本身的孔子语录性质,小节之间有相关而不未毕紧密相关。这对我来说这是一个学习、积累的过程。别人写的内容,有时候对我也确实是一种强烈的刺激,宛如那个猴子听到妙处的时候,所以特别希望看到更多的讨论和总结。

此帖是源自黑神话原来是红神话这个主题下的分叉话题,其中谈到中庸及矛盾论,都是极好的讨论,受益匪浅,只是以西西河常见的跑题方式,偏离主题较远,现在看到的可能不多,将来被发现的可能也小,埋没就可惜了。故此做个简单摘句,但最好是根据链接去看全文。也非常希望各位参与讨论者,如果可能,充实完善,再各发主题。

我认为,唯物辩证法和中庸之道不能混为一谈。 @丽华天下

中庸是坚持中正,反对过火和不及,既不左,也不右,在矛盾对立中选择规定事物质的稳定性的一方,以适应事物的稳健发展。

这些话粗看起来好像并没有问题,中庸=中正,既不要做的过火,也不要达不到某个程度,不左也不右,在矛盾中选择规定事物质的稳定性的一方,来适应事物的稳健发展。但其关键在于最后两个半句中,揭示其与唯物辩证法的根本不同之处。

《中庸》里的中,可不是两端之间的中 @广阔天地

所以这个中,正是解决矛盾的起点,要解决矛盾难道不是应该从矛盾的起源之处着手调查研究吗?太极图和八卦图,都有一个源点,就是中心点。

中庸不是折中主义,而是基于多元矛盾论的优化方法 @判断力批判

而因为事物是多维度、多因素、多元决定的,那通常在其中一个维度、一项矛盾上进行绝对性取值,往往不一定能达到整体性优化,我们学过多元线性规划的人应该能了解这一理念,更何况许多事物中的多元矛盾是非线性叠加在一起的,就更要谨慎研究,而不能只看到一个方面、一个维度就走极端。这就是毛主席的多元矛盾辩证法和黑格尔一元矛盾辩证法不一样的地方。

关于中庸和辩证法的异同,展开可以写一本书 @ 胖儿们的爹

首先,中庸的“中”,我的理解是一个动词。即不是指一个最正确的状态,而是指不断向这个状态接近和调整的过程。最正确的状态也许永远也达不到,但不要紧,过了回调就行。换句话说,“中”不是一个status,而是一个process。

比中庸还早的说法,应该是执中 @回车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按今天的话说,决策很危险,决策有难度,应该怎么做呢?

我们的先贤说了,要惟精惟一,就是强调局部和整体的看问题。精,精华,精准,都是指一个局部,而一,就是大一统的那个一,则指整体。

为什么每当时代转型时,总有复古思想。因为古人生存环境比后人要残酷的多,生存智慧相应要求也高,所以古人总结的一些经验思想,在生存环境相对较好的后人看来,总觉得有些迂腐,后人只有在遇到重大挑战,面临极端情况,常规经验不适用时,才发现古人的智慧,其实挺高的。

元宝推荐:审度, 通宝推:心远地自偏,大眼,凤城,jboyin,陈王奋起,石狼,gb2312,唐家山,希宝,审度,hwd99,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