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西河20多年来左右摇摆的过程 -- 七天

共:💬327 🌺1735 🌵41新 💬47 🌺12 待认可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左右之争:官僚资本、阶级矛盾与民企困境

你的言论问题不少,我一个个来说。

首先,我一向支持是“事实有真假,观点无对错”。如何划分左右派,只是个人观点问题,没有绝对的对与错。更何况左右派的区分就像一个连续的光谱,并不像男女那样泾渭分明。你想把左右派划分在哪个点上都行。

官僚毕竟不能世袭,官员和官员之间有矛盾,一代人走了后就要重新洗牌,官僚阶层要想保住自己的既得利益,就必须把官僚资本转化成私营资本。稻家有了保利、五矿,还是要搞平安,把钱彻底抓在手里。因此社会的本质矛盾永远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其他矛盾都是次要的、派生的、暂时的。

...

你说是阶级矛盾是主流?你去社会号召革命试一试?

你一会儿说社会的本质矛盾是阶级矛盾,一会儿又否定阶级矛盾是主流。你先理清自己的逻辑再动笔好吗?官僚不能直接世袭,但红二代、官二代凭借家族背景,在官场中的升迁对草根有着碾压性的优势。

“县城婆罗门”、

“三代烟草人的传承与守望”、

“我爷爷是行长,妈妈是副行长,我要继承家产”

官僚资产阶级的代际权力传承已经初具雏形,绝不能等闲视之。你觉得官僚不能世袭,这种想法实在太天真了。

我支持私营企业发展,但同时支持对私营企业的历史罪行清算。哪怕他们逃到海角天涯都要清算,他们逃跑一天,就追究一天,只有投降认罪,才能够从轻量刑,轻罪免于追究。只有这样才能让中华民族利出一孔,力出一孔,一飞冲天。

我国至少在名义上是法治国家,请在法律框架内行事。法律讲究不溯及既往原则。此外,最高检也已经明确表示,对涉案的民营企业负责人,能不捕的就不捕,能不诉的就不诉,能不判实刑的尽量建议缓刑。只要不是严重违法行为,尽量不要搞得太极端,杀鸡取卵。与此同时,国企也并非“白莲花”,私企与国企都应一视同仁,违法就该依法处理,不能对私企严厉打压,对国企只是罚酒三杯。

私营企业需要的就是公平,公平,还是他妈的公平。

我走遍全世界,还没有看到哪个运营商比中移动更好,还没有看到哪个国家的电力网络比国家电网更好。大企业都有腐败,我看到的国企比海外同等规模的私企腐败程度要小,服务更好。

至于国家活力,过去75年,我还没有看到哪个国家和中国一样,在重重阻碍中绝地奋起,到世界之巅的,一个都没有。

你可以看看财政部刚公布的数据 。2024年1月至8月,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利润总额为28836.8亿元,应交税费为39225.6亿元,利润还不够交税的。中国国企全行业亏损。先别夸口,还是想想怎么把这个冬天熬过去吧。

在竞争性领域,放开竞争,国企与私企一视同仁。

我举双手赞成!但抱歉,现实是你党做不到。从前做不到,现在做不到,未来也做不到。改革开放前不说了,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民企只能承包,不能拥有产权,所有民营企业都必须挂靠在集体所有制下生存。即使到了今天,民企仍在夹缝中挣扎。

关于2000年后国进民退的历史,不得不提吴晓波在《历代经济变革得失》中的精彩评论。铁本案和四万亿计划的故事足以说明民营资本如何遭受打压,国有资本又如何乘势崛起。我强烈推荐你读一读原书,了解这些具体数据和历史事件。2005年的“非公36条”,2010年的“非公新36条”,再到2023年的“民营经济31条”,政府喊了三次“老乡别走”,事不过三,现实却一再让人失望。

第十二讲 ”改革开放(下):集权主义的回归

从铁本案到四万亿计划:第六次“国进民退”

...

民营资本遭受排挤的景象,从2003年年底就开始出现了。当时,面对发生在能源领域的投资热潮,国务院下达《关于制止钢铁、电解铝、水泥等行业盲目投资若干规定的通知》,并组织来自审计署、发改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农业部、商务部、人民银行等部门的人员,组成8个督查组分赴各地清查。清查重点便是那些进入三大行业、“盲目投资”的民营企业。其中遭到高调处理的是江苏常州的铁本钢铁公司,温家宝总理亲自飞抵苏州督战,九个部委组成专项检查组赶赴常州对铁本进行全面检查,认定了“越权分拆审批、违规征地拆迁、骗取银行信贷、违反审贷规定、大量偷税漏税”五大罪状,将之定性为“一起典型的地方政府及有关门严重失职违规、企业涉嫌违法犯罪的重大案件”,铁本董事长戴国芳被捕入狱。

以此为分水岭,许多民营企业在钢铁、电解铝及水泥等行业的投资项目纷纷搁浅。然而,就当民营资本被严令喊停的时候,国有资本则纷纷大踏步挺进。以“投资过热”最为严重的钢铁业为例,在严厉处理铁本的2004年,全国只有两家钢铁厂的钢材产量超过1000万吨,而到2005年则一下子猛增到了8家,其中除了沙钢,均为国有大型企业。到2006年3月,在羁押两年之后,戴国芳受审罪名为“虚开抵扣税款发票罪”,当初被九部委铁板认定的“五宗罪”无一被指控。

民营资本在2004年的惨败,令人印象深刻。时任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曾用“玻璃门”来形容民营企业所面临的尴尬局面,他描述道:“一些行业和领域在准入政策上虽无公开限制,但实际进入条件则限制颇多,主要是对进入资格设置过高门槛。人们将这种‘名义开放、实际限制’现象称为‘玻璃门’,看着是敞开的,实际是进不去的,一进就碰壁”。在一次恳谈会上,浙江万向集团的鲁冠球当面请教温家宝,对铁本的处理是否意味着国家政策的转变。

民营企业家们的失望情绪曾让决策层颇为紧张,2005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部以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主题的中央政府文件,其中有放宽市场准入、加大财税金融支持、改进政府监管等多项措施,因文件内容共36条,这份文件通常被简称为“非公36条”。这份文件一度被视为民营经济的重大政策利好,可是,从日后的执行来看,几乎均无落实。

事实上,在经历了2004年的宏观调控后,国有资本与民营资本的产业界线已然划定:前者在资源、能源性领域取得了垄断性的地位,而后者则被压缩在中下游的产业领域,如历史上一再出现的景象,两者楚河汉界,泾渭分明。因垄断的生成,国有企业集群的效益出现全面复苏,在国资委成立后的三年里,中央直属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增长78.8%,年均递增21.4%;利润增长140%,年均递增33.8%;上缴税金增长96.5%,年均递增25.2%;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达到144.4%。2006年,民营企业家、万通集团董事长冯仑撰文描述了民营企业的失望情绪和可悲的生存之道:“民营资本从来都是国有资本的附属或补充,因此,最好的自保之道是要么远离国有资本的垄断领域,偏安一隅,做点小买卖,积极行善,修路架桥;要么与国有资本合作或合资,形成混合经济的格局,在以自身的专业能力与严格管理为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的同时,使民营资本获得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认可,创造一个相对安全的发展环境。……面对国有资本,民营资本只有始终坚持合作而不竞争、补充而不替代、附属而不僭越的立场,才能进退裕如,持续发展。”这段文字心酸悲观,颇可以与1945年荣德生的那封写给政府的书信前后呼应。

...

2008年秋季,全球爆发金融危机,中国的外贸产业严重下滑,自此结束了长达十年的黄金时期,而国内经济也出现衰退和萧条迹象,中央政府在年底果断推出“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全面加大铁路、公路、城市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使得中国经济在半年后率先“V形见底反弹”,在这一投资热潮中,国有企业得到超过九成的信贷款项,民营企业再次成为“旁观者”和下游承接商。

2010年5月,国务院再次下达了一份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文件,名为《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和政策性住房建设、社会事业、服务等领域,时称“非公新36条”。然而这一次民间资本对此类宣示表现得已远不如五年前那么积极。

最后,我要引用一篇心中贼的文章: 破一破阻碍民营企业发展的“心中贼”

他的意思是这样的:两个经营主体来贷款,条件都是一样的,但是一个叫国有企业,一个叫民营企业,从内心讲,他更愿意贷给国有企业,而内心的天平一倾斜,他就会罗列出很多贷给国企而不贷给民企的理由,尽管他完全认可国家发展民营企业的大政方针,理解促进和保障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制度、法律等等。但是,还是听从了内心的安排。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理呢?从根子上说,还是自保。这位朋友问我:如果你是我,你会怎么做?这就是个问题。其实,这样的心理,不光是银行贷款的人有,相关部门也有。为什么会有隐性壁垒?为什么隐性壁垒长期破而不除?根本问题还是在人的心里、头脑里、观念里。而这,才是阻碍民营企业发展隐藏得更深的隐性壁垒。

俗话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我们各级领导干部、民营经济相关部门人员,都不免自问一下:我们心中有没有这个贼?

文章提到,阻碍民营企业发展的隐性壁垒,这个“隐性壁垒”究竟是啥?

这个话没人敢讲透,那我来讲。

这个“心中贼”就是马列主义,就是受马列主义思想灌输的我们,对私企民企本能的歧视。

继续坚持这种歧视民企的意识形态,就是左派;反思并认清这种意识形态的人,就是右派。当然,这只是我的看法,也不过是个观点而已。按我这种划分,中国也没几个右派。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