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奶奶的过子单 -- 祖辈父辈的故事 (1) -- rentg

共:💬37 🌺409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奶奶的过子单 -- 祖辈父辈的故事 (1) -- 有补充

【前言】

本文成文在我母亲(这一代的长女,文字中的“大姐” )与本家兄弟姐妹一行回东北老家祭祖的旅途之中(2018)。作为她们这一代的大姐,由于上面的长辈也均已过世,我的母亲有一个承上启下的角色,她们这一代身体尚好,是我们小辈的福分。

本文主要由父母两位的口述背景,经本家唐舅的整理,成文(第一人称),并分享于家族之中。以期对逝者们有一个纪念,对亲历的亲人们有一个总结,对小辈们有一个分享和教育,对时代和那样滚滚的历史洪流有一个致敬。

今天,再逢大争之世,原先的偏于东北一隅的家族,也都在大洋几岸子孙纷繁,各自过着努力向上的生活。抛开时代,政治,信仰的不同,我们今天又何尝不是在面对一样的挑战,艰难,人生的酸甜苦辣?唯愿我们心怀感恩,不忘初心,敬天爱人 - 吃该吃的苦,享应得的福。

由于是唐舅的记录,所以,这里的“奶奶” 实际是我母亲的奶奶,我的太奶奶/姥姥。

本文并非自己原创,但多年受“铁手”之西西河的滋养,无以为报,同时,上次看到“方平” 兄的家族长辈的回忆文章,看到“七天”的生活分享,大受感动,遂借花献佛,大胆分享,分享给在各自境遇之中的有缘之人。拜上🙂

【正文】

2018 年 5 月,在大姐、大姐夫的倡议和带领下,我们一行散落在海外和 国内各地的游子,回辽宁省x x市下辖的清水沟子,返乡祭祖。拜谒扫 墓之后返回沈阳,入住辽宁大厦。在这个当年根本不能想象,或可望而 不可及的家乡最高级别的宾馆里,在大厦一号餐厅,我们欢聚,追忆家 世和往事,感叹人生。在泪水和笑声中,由大姐主述,大姐夫、二姐、 二姐夫、哥和嫂补充,追忆百年家史和她们近 70 年的经历。我,弟、 弟媳、外甥女和其他小辈们聆听和录音。当时,外边下着阵歇小雨,间 或伴有雷声,天空不时还微露阳光。冥冥中,仿佛祖先在参与我们的互 动,关注和庇护着我们。往事如烟。人在做,天在看。

我家祖上从山东黄县闯关东来到东北。曾祖父辈兄弟两人在清水沟子落 脚,以酿酒开创家业,远近闻名,有老王家酒局子之称。酿酒之外,还 经营木匠铺,家境逐渐殷实。几代人克勤克俭,逐渐拓展,家风淳朴, 乐善好施,与邻为友,在当地口碑甚好。曾祖父门下三子,我祖父为曾 祖父季子,是爷爷辈中最小的一位,被后人称为老爷。我父亲为祖父的 季子,为同代最小,堂兄弟中排行老八。

父亲自幼聪颖,性情温善,乐于助人,有绅士之气。父亲从小不善务农, 被家中视为读书之才,予以抚养和供读。相面人说父亲天庭饱满,地阁 方圆,是富贵之命。家中长辈们称呼他“小富子”。父亲用心读书,一 路平顺,不负众望,1946 年考入当时东北的最高学府东北大学。据长辈 回忆,有一次父亲开学时,家里给了 50 块大洋,作为学杂和食宿费用。 返校途中,不幸如数遗失。怕家里责怪,不敢声张。但在校学费和生活没有着落。惶恐之中,父亲给祖父婉转传话。家中无奈,如数补寄,才 得以解脱困境。

时值国家动荡和巨变之际,大学生是新思想的接收者和实践者。父亲在

东北大学期间,接受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成为中共地下党员,并担任

学生组织的领导工作。

我父母生下我和弟弟。虽相差 5 岁,我为长兄,自觉有些为长的气度。 何以此前提到还有大姐,二姐和兄长? 原来,祖父育有三子一女。大姐,二姐和兄长为我大伯所生,实为堂姐堂兄。我们的关系情同手足,如亲生姐弟,应该是血缘和命中注定。

祖父一辈,王家和睦,住在一起,兄弟从未分家。祖父的二哥无嗣。祖 父便将自己的四个子女一分为二,把长子(我大伯)和长女(我姑姑) 过继给同胞二哥养育,自己留下次子和季子。故我们虽然出自同一祖父 母,大姐、二姐和兄长便称呼抚养她们长大的养爷、养奶为爷爷、奶奶, 把她们亲生的爷爷和奶奶称作老爷、老奶。按大姐和兄长回忆,奶奶对 过继子女一事非常认真,专门请人在红布上,用毛笔写了过子单,作为 字句。奶奶认定红布写下的过子单,明诏世人自己有儿有女。过子单承 载了奶奶对自己未来和身后的寄托。家和万事兴。经全家努力,王家做 到了衣食无忧,小富即安。

解放初期,土地改革运动中,祖父家被划分为“富农”成分。按当时农 村阶级划分,富农是属于有一定数量的土地,雇佣部分长工,自己也参 加劳动的家庭。土改之后,王家随着部分生产资源和能力被剥夺和削弱, 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家境逐渐萧条,过去衣食无忧的自得状态便不 复存在了。

1958 年,在全国农村开展的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各村生产队都成立了公 共大食堂。王家的大院被征收为生产队大食堂所用,爷爷奶奶被迫搬到 了原来家中的仓房存身。

1959-1961 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祖父一辈和王家多人病困罹难,家中殇 折之事频发。1960 年,我祖父饥困不支,躺在炕上,弥留之际,有气无力的对身边人说:“我没病,给我卧两鸡子(水煮鸡蛋),我就能起来”。 可那时闹饥荒,村外的榆树皮都被扒光了,白森森的立在地里,瘆人, 野菜都找不到了,去哪弄两个鸡子啊。第二天早晨,祖父就不在了。发 丧之日,队里给了 20 斤高粱,煮了给帮助处理丧葬的人吃,否则人们 哪有力气来挖坟坑啊。

更可悲的是我大伯和大伯母在 1959 和 1960 年不幸先后去逝,身后留下 的大姐当时还在中学年龄,尚未自立,10 岁的二姐和 5 岁的哥,只能依 靠爷爷、奶奶来照料。爷爷 1893 年生人,奶奶 1890 年生人,当时已经 丧失了劳动能力。生活之窘迫,可见一斑。

爷爷经常头痛,条件所限,从未问医。难受时就用手拍拍头,或用浸了 冷水的毛巾敷在头上,稍作缓解。1961 年,一日傍晚,爷爷说头不舒服, 有些困。奶奶说困了就躺下歇会吧。谁知爷爷躺下就没再起来。爷爷突 然发病去世,时年 68 岁。现在想来,老人家一定是长期患有高血压, 最后被脑溢血夺去了生命。没了爷爷,家中只剩奶奶和三个孩子,叫天 不应,叫地不灵。

不久,奶奶又得了痢疾,发高烧,躺了好几天。家里人都认为奶奶可能

躲不过那一劫了。奶奶命中注定,仍有重托在身,恍惚中,活了下来。

短短几年的突发变故,奶奶信奉的过子单,没有给她带来晚年的期许, 她本人却成了三个未成年孙辈的依靠。70 岁的奶奶如何支撑起这个破碎 的家,抚养三个孩子?

(1) 完

元宝推荐:普鲁托, 通宝推:唐家山,缆绳,jboyin,假日归客,龟虽寿,崂山一道士,大道至简,七天,Swell,菜根谭,GWA,审度,桥上,方平,不远攸高,起于青萍之末,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上文中“唐舅” 应为 “堂舅”。 -- 补充帖

犯了这个笔误,不应该,中文退步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