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请指正】小岗村与三农问题 -- 多余6688

共:💬499 🌺1332 🌵24新 💬87 🌺16 🌵1 待认可7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因为逻辑说不通

减少征购规模,提高收购价格,同时加大进口粮食。一句话,就是花毛周攒下的家底来收买。

“减少征购规模”,为何城市人口没有挨饿?

“一句话,就是花毛周攒下的家底来收买”,那时有多少家底?岂不是寅吃卯粮,吃个两三年又得挨饿?结果呢?

这些问题都没解释明白,有啥好装的?

  • 上帖之待认可回复,花囧定1 / 0
    1979-1981国务院的统一部署

    1973-1978年,全省征购基数17亿公斤。

    1979年-1981年,按照国务院的部署,对农民负担的粮食征购任务基数,连续3年进行大幅度的核减,3次共调减征购任务基数6.76亿公斤,调减幅度达38.6%。

    与此同时,全省对冻结12年之久的粮食计划收购价格进行了大幅度提高,全省稻谷每50公斤购价提高21.58 %,小麦购价提高20.77%,大豆购价提高14.29%,对其他名贵品种和各类杂粮的购价都大幅度提高。对农民完成征购任务基数后向国家超售的粮食,其加价幅度也由原定的按统购价加价30%,调整为按提高后的统购价加价50%。

    征购任务基数大幅减少和价格大幅提高后,农民每年能够拿出更多的粮食投入市场,自由出售,增加收入。

    但大幅提高价格的背后是价格倒挂,大量的财政补贴:

    从1979年一1990年,前6年仍是实行粮油统购统销,后6年改为粮油定购。12年中多次在稳定粮油统销价格的基础上提高统购价格,造成全部粮油品种普遍购价高于销价。12年粮食亏损累计24亿元,超过过去18年的累计亏损1倍多。

    超级大红包发完,财政补贴难以为继,席卷全国的通货膨胀大潮已不可避免,农民收入在全社会占比也开始逐年下降。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