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 斯特拉斯堡

  • 共: 💬 1402 🌺 6408 🌵 162
  • : 💬 1
老审啊,我几时感动于”看到个吸毒的人被警察送到医院“了?

我说的是:全民医疗按病情严重程度排队,越是老实工作交税、生活规律的人享受到的医疗福利越少,反倒是流浪汉,如果吸毒过量被警察送到医院的话,要排在最前面马上救治----因为他的情况更严重。

我只是陈述一个事实:越是交税主力,因为生活规律、身体好,享受的医疗福利越少。

你从哪里看到“感动于”了“?

----------

对于你反复拿出来吹牛逼的”城乡全面医保“,我一直非常困惑。因为我在老家的亲戚,有一个算一个都说要”攒钱看病“, @达雅 前些天的 我觉得有三个因素要排在你这个前头 也提到:

于是一般人要存钱,以备看病。。。本来要下馆子的,也尽量在家自己吃了。这消费又变少了。

”城乡全面医保“都被你吹上天了,他们为什么还那么紧张呢?

我小姨的情况之前说过。我还提到过我二姑家表姐的情况。表姐前年从县商业局退休,除退休工资外还在一家私企挂名兼职(她是搞财会的),表姐夫有自营冷库出租(捎带做点蔬菜生意),女儿在县农行做前厅/大堂经理,这个家庭条件在县城算是一等的了。她刚退休的时候我跟她说:姐夫的工作(收储蔬菜)是季节性的,他闲下来的时候你们俩可以周游一下全国。

没想到表姐说:不行,年龄大了身体机能下降,要存钱以备看病。。。

我说:现在不是都有医保吗?

表姐马上提到”报销比例“、“报销范围”,具体她也说不明白,总之个人负担依然很重,最后还加了一句:你没听说过因病致贫吗

--------

关于这个困惑,前些天一位河友的帖似乎更加符合我听到的情况:和工作有关,和城乡无关

实际的医疗覆盖,就是地市级医院的主流治疗方案,住院的话职工保险50-60%,居民保险30-50%的样子。个人当然可以选择更激进的消费来提高医疗质量,这个报销比例就会降低。当然,反之很难。比如一般的医院开药不要中药几乎不可能。看个感冒,两三百里,八成是回扣胚子中成药。所以很多人小病不去医院,自己去药店买药。这里我不是反对中医,但是现实情况是大量中成药起到了回扣胚子的作用。难道那些一线的看感冒的医生,开中药前谁给你搭过脉吗?

这和我小姨描述的情况差不多:自己到药店买药不报销,想报销可以住院但是个人实际支出更多。

如果上面那位河友说的是实际情况,那么小病事实上基本不保,而真正需要住院的大病报销比例最多60%(居民、农民最多50%)。

对于本来就一分钱掰成两半花的农民来说,每人每年交400块(老人和孩子也要交),换一个生大病最多报销一半的保险

这种医保,和我说的全民医疗是两码事。全民医疗是政府的开支项,个人不用花钱,医疗资源按需分配

---------------

@踢细胞 博士前几天有个贴:我见过最高的账单 300万左右

一个哥们儿老婆怀三胞胎,早产,娃们温箱里待了80几天,一天一人一万。加上生产那天,一个接生团队的费用,差不多300万吧。

自己掏了不到一百

美国的医保,医院坑保险公司、保险公司再找投保人收钱,最后羊毛出在羊身上。另一方面,有工作公司给买保险(保全家),公司有和保险公司讨价还价的能力,保险公司有和医院讨价还价的能力,最终反应到个人负担上,并不离谱。

另外,美国对穷人和65岁以上的老人有一个兜底。

总体上,大多数人是有保障的。

--------------

如果上面那位河友的帖子是实际情况,那么你说的”城乡全面医保“,连腐朽的美国都不如。

对于农民来说,刚开始的时候由于收钱少,而且是从无到有,的确是德政。后来随着收费翻着跟头增加,而实际报销起来又有各种障碍,已经不如刚开始的时候有吸引力了。

所以,你这个问题问的有点搞笑:

你感动于看到个吸毒的人被警察送到医院,却不感动于中国城乡全面医保,这个逻辑是怎么来的呢?

一个是由政府税收支持、个人不用花钱、医疗资源按需分配的体系;

一个是个人交钱参保、(对于农民来说)保险覆盖不超过50%的体系。

我应该感动于哪个不是很明显的吗?你问这种问题的逻辑又是怎么来的呢?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