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 斯特拉斯堡

  • 共: 💬 1402 🌺 6408 🌵 162
  • : 💬 3 🌺 2
老审啊,“不作不会死”和“不作也可能死”的区别,不难理解吧?

流浪汉大多数是因为吸毒,少数是因为精神有问题。任何一个国家的福利都不可能兜底瘾君子。一个能让底层百姓吃饱穿暖的福利,不能因为有些瘾君子的“作”,你就把它等同于低福利、甚至无福利。

有基本福利,只要精打细算的生活,就可以保证吃饱穿暖、有尊严的活着----只要不作就不会死;

低福利或无福利,如果本身收入低、积蓄少,再叠加运气不好失业(比如疫情期间很多人失业)、或生大病,那么即使不作也可能死。

---------

救护车这事不大懂,但是我觉得:1、如果有保险,保险公司应该是包大头的;2、如果是底层贫民,无非就是赖账(反正靠福利的贫民本来就没有信用、无所谓多加一条)。前些年有一对中国小夫妻“轱辘思思”在美国骑双人自行车出了车祸,肇事车没有保险,最后美国医院收治直至出院,医药费肯定是赖账了。

有关这个问题, @踢细胞 博士的太太从事相关工作,他能解释得更清楚一些。

踢博士帖子里的那位到底是什么保险,也请踢博士说说。据我的直觉,未必是多牛逼的保险:“三胞胎、早产、娃们温箱里待了80几天”本就是极小概率的事件,保险本来的作用就是预防小概率事件的发生。

=============

另外,我脚的吧,小红书里卖惨的,或多或少都有“作”的成分。

比如贷款读一个毕业不好找工作、或者即使找到工作收入也很低的学位,导致贷款还不完,这其中有没有“作”的成分?

更有甚者,拿到学生贷款不是精打细算地花,而是敞开口花,导致刚毕业就债台高驻,这算不算“作”?

再比如,毕业开始挣钱后,不是勒紧裤腰带还贷款(参见忘情吃干馒头捡瓶子2年8个月还完房贷),而是下馆子、泡吧、旅游、看演唱会,结果毕业10几年还没还完贷款,这算不算“作”?

再比如说救护车,一个人如果既没有保险(比如临时失业,或者做合同工),又有资产,那么正常的做法要么是自费买一个基本的保险,要么在没有保险的这段时间谨小慎微一些,尽量别去玩高风险、或者需要激烈对抗的运动。当然了,如果遇到突发心脏病,也没办法。

但是,如果明知自己没有保险,还要去玩高风险、或者需要激烈对抗的运动;或者明知自己有心血管疾病,还不舍得花钱买保险,最后杯具了,这其中有没有“作”的成分?

========

最后,福利不是恩赐,而是政府对公民的责任。作为公民,应该理直气壮地要求政府建立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障体系。底层民众也不应该为领取福利而觉得羞耻。

政府的作用本就是损有余而补不足,福利的本意就是从高收入人群收税补贴低收入人群。所以我非常不理解你的有些说法:你为啥要把福利和恩赐联系在一起呢?

楼上 @北京北京 河友的帖子总结得非常好。

通宝推:rentg,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