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关于信仰的随笔 -- 马前卒
关于信仰的随笔
以往经常在有关信仰的帖子里吵架飞砖,都是回帖,慢慢的自己也越想越清楚,这几天有个朋友和我谈信仰,于是把以前的一些零碎思想整理一下,凑篇文章。这纯粹是个人的随想,大家如果喜欢就回个帖子,不喜欢也莫要砸我。
1 定义信仰
什么是信仰?先偷个懒去查查。《辞海》的定义是:“对某种宗教或主义极度信服和尊重,并以为之行动的准则。”这个定义显然太简单了。可以用来对付语文考试,但不足以指导个人问题。如今是电脑时代,可以上网查一下(不过要小心,因为这样搜到的网页1/3是fl g的东西,很容易弄的你暂时断网的)。google中文自己的定义是“概括地说,信仰是人对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等的选择和持有”。这个看起来差不多了,只是顺序还有点问题。
构成信仰的先是世界观,你如何看这个世界?是看成一个所有人的大竞技场?还是一个需要小心维护的大家庭?或者干脆学虔诚的基督教徒,认为世界无非是上帝的一个试验室,我们是他老人家的宠物,为了去取悦主子而活?这是信仰的基础,将决定你如何构筑下一个层次——个人价值。必须说明,世界观和物理学或天文学的认识无关,我们是人类,有生之年不大有机会离地球表面很远,如果你要在你的世界观里安排一个上帝或是天堂地狱之类的零碎物件,总可以在宇宙某个角落给他们找一个旮旯的。所以,不要指望用什么新发现的观测事实去推翻宗教或是别的什么信仰,除非这个事实能迅速而直接的影响到某人的整个生活。
然后是价值观,许多人可能对这个世界有着相似的看法,但评判各种东西的重要性时则看法不一。最简单的,2个家伙可能都认为爱情是一切,但除非两人是情敌,否则两个mm的不同点将决定他们未来的行为。复杂的,两个教徒可能都认为上帝主宰这个世界,但有的就认为抄家伙去改造那些异教徒的脑袋(改造不了就砍掉)是对上帝最大的尊重,有的则会在家里祈祷,让上帝的神力去对付异端。你认为什么东西最美好,自然就会追什么。
第三层次也就是最具体的层次是人生观,这个比较具体。你有了世界观,而且有了自己的价值标准,然后呢?毕竟每个人的性格都是不同的,世界观并不能决定一切。你把一块火腿放在门口,猫和狗都喜欢,但跑过去的方式肯定不一样,狗是小心的过去,仔细检查无误后当场大嚼,猫则是直冲上去,叼到一边慢慢享用。人也如此,有人刚强、有人懦弱,有人多疑、有人从不后悔,性格显然会影响你设计自己的人生道路。
三个层次都定下来,信仰也就定了,一般人确定信仰也都是这个过程,具体解决问题的时候则正好相反:当你遇到事情的时候,自然先用惯用的人生观来做决定,有疑问的时候就要坐下来仔细考虑“值不值得?”,如果发现价值判定也出了问题,就该考虑世道是不是在变,当你确定世道发生了变化,整个信仰也就被修正了。这三个层次区分并不十分严格,互相有一些交叉,但总的来说你可以用这个方法来分析一个信仰。
2 信仰的特点
信仰的最大特点就在于终极性,它本身是所有事物的判别标准,因此说一个信仰“好”或者“坏”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别人既然建立了自己的价值体系,对于他而言,就只能拿这个价值体系来评判一切,你以你自己的信仰体系为出发点做出的判断,对于他来说没有任何意义。我们看到苦修者拒绝一切文明社会的享受赤身裸体,素食露宿,甚至损害自己的身体,可能会以常人的眼光认为这是个“坏”信仰。但在信徒看来,在他的弟子和教友看来,这就是最正确的选择。两种信仰体系不能互相换算,我原来还不认同这个概念,后来去藏区时候看到磕长头的藏民,从此对这一点有了深刻理解,再后来读书看到英国人禁止殖民地土人殉葬,寡妇自焚,结果引发暴动也就不奇怪了。
终极标准意味着信仰不是工具,你不可以用利益的眼光去看信仰,哪怕这个利益很大,很高尚。比如说,你看到别人信了某个教以后心情很好,身体也好,脾气变好,进而工作顺利,家庭幸福,你就要去信他;或者某个牧师告诉你信教可以受庇护,可以心想事成,你就要皈依。这都是很荒谬的,因为这意味着你在用现在的信仰去评判你将要接受的信仰,把信仰当成了工具,如果你能通过信某个东西得到利益,得到了你自然不再需要它,如果你没得到,那么你会生出怨恨。无论哪种情况发生,频繁改变信仰的痛苦和亵渎信仰的失落感都不会好受的。
信仰不是很高深的东西,你在日常生活中做的每一件事情,扣除随机性以后,其实都是出自你的信仰体系。举个例子:有个项目,公司要求最好明天能做完,偏偏你今天身体不舒服,那么你会加班到几点呢?这其实就涉及到你的世界观——如何看待事业、他人的利益、信任、责任和个人利益,然后是价值观——如何在衡量这几样东西的轻重,然后你的性格又决定了你如何具体取舍。当然,一般你感觉不到自己做了这么复杂的思索,因为这种事情经常出现,日久天长,人生观已经具体到每一件事情,习惯成自然,你也就感受不到它的存在了。但只要出现新的问题要应对,或是要作出重大决定,你肯定会费点时间,用自己的信仰仔细考虑的。依据信仰做的事情未必让你快乐,但至少可以让你规避你认为最痛苦的事情。
如此说来,所有人都应该有信仰,否则做不了事情,但为何我们经常说某些人无信仰呢?在现代社会这有几个常见原因:
首先,从进化论的观点看,动物无非是传播基因复制基因的一个自动机械,收集资源和占有异性是动物的本能。人脱胎于动物,如果一切遵从本能,不需要建立信仰也可以做出各种决定——让野蛮和欲望指导一切。老祖宗离原始人比较近,因此有“食色,性也”这种深刻总结。到了市场经济社会,资源和异性都可以简单的换算为钞票,某些人把敛、消费财富作为唯一的准则,这种人可算作按本能行事的动物。其实有正常智力的人都是有自己的思考的,即便是纯粹追逐金钱和欲望的人也并非是简单的靠本能和条件反射行事,只是在他的世界观中,地球就是个弱肉强食的野生动物园,只有金钱、享受和美女(帅哥)才是有价值的,于是虽有信仰,行事与本能行为却并无差别。因此,我们说这种人没有信仰。对于拜物教的信仰者,有无信仰是一样的。通俗点,我们可以说这个人太现实,学术点,我们可以说这个人符合经济人假设,是经济学家最喜爱的实验动物之一。
另外,信仰的根基不稳,频繁变化也会让人痛苦,这会让人觉得自己缺少信仰,不过更确切的说法是缺少稳定的信仰。既然信仰的基础是世界观,那么一个剧烈变化的社会,特别是一个逐步走入动荡的社会,很容易让人的世界观来回摇摆,个人生活的动荡也经常影响你对世界的看法。晃动的世界观支撑不起稳定的信仰,你对各种事物价值的认识也不断变化,每天都对前一天的认识和作为进行否定,却又无法构筑起更稳定的认识,这将使你感觉总是生活在迷茫和悔恨中。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否定自己和后悔,一个花花公子可能一辈子沉浸于肉欲和享受,一个嫁入豪门的女子可能一直满足于安稳富裕的生活,如果这种状态一直持续下去,他们可能偶尔会寂寞,但并不会觉得有多么痛苦。但一旦有一天,他们接触并认同了另外一种积极的生活,回首以往的半辈子,其悔恨和痛苦肯定会比破产丧家还厉害。没有稳定的信仰是很难过的,冷静的观察和认真的思考可以帮你解决这个问题,否则的话,在这种状态下过的太久,你可能会害怕新的事物,害怕思考,干脆让自己进入一个颓废的状态,要么简单的崇拜欲望和享受,要么否认一切,愤世嫉俗——否认一切当然也是一种信仰,但绝对不会让你幸福。
3 信仰之上
信仰是终极标准,所以讨论高于信仰的事情似乎有点荒谬,不过,既然这里要讨论信仰,就不是讨论我自己的信仰好不好,而是从旁观者的角度把信仰当个社会现象来看。这样,我们还是能看到一点规律。
根本规律当然是信仰要自恰,这是废话,因为人是有逻辑的,如果一个理论自己和自己冲突,你或许可以把矛盾掩藏起来去骗别人,但绝对不能让自己相信它是对的。这是一个最基本的条件,暂且不论。
然后还是要强调,人是动物,是社会动物,而不是计算机。你可以用一张光盘给计算机装上你指定的操作系统,或是发出一个终极指令,禁止计算机违反它,但你绝对不可能用纯粹灌输的方式让人得到坚定的信仰,社会动物的信仰是要从生活中来的。当然,我不排除一本书或一场电影彻底改变一个人的可能性,但那是因为这个人此前的生活经历和小说或电影有相似的地方,有共鸣,以前的生活构筑的价值观让他从这个艺术作品中得到了极大满足或震撼,没有生活基础,不要指望你可以单纯靠思考来选择人生道路。
既然信仰来自生活,那么从宏观来说,生活其实是在信仰之上。作为一个人,你可以说信仰是一切,但作为客观的观测者,还是能够指出各种社会现象和各种信仰之间的互动关系的。随便举两个例子,古希腊发达城邦的公民居住在当时地中海—黑海经济体系的中心地区,既能剥削奴隶又能通过贸易轻松的取得廉价生活资源,闲暇时间和生存压力较小,所信奉的神灵多是人类或人类组织的象征,乐观而不完美,指导人们过自由、积极的生活(当然限于少数人)。到了罗马末世,蛮族与军阀肆意蹂躏着帝国,安静的生存成为平民的奢望,宣扬天国在来世,这辈子要忍耐的基督教虽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起码可以让人活的不那么痛苦,因此轻松占领西欧。其实拟人化的城邦神灵崇拜和一神论在当时都不是新鲜东西,哪一个占上风是要取决于生活状态的。
在现代社会,起码大部分政府已经宣称信仰自由,而且事实上也没有几个政府真能管到人的信仰,但这不意味着信仰是完全自由的,因为信仰要用来指导生活,不受制约的信仰会伤害到别人,最起码尊重信仰不能是随心所欲的理由。你或许是纯粹环保原教旨主义者,私下认为人类是世界的祸害,但你实现理想的方式若是杀人而不是自杀,这种信仰是肯定不会被尊重的。其实,宽容已经是现存信仰的第一准则。类似的,现在的义务教育法其实就取缔了那些拒绝现代文明的人按自己的愿望教育子女的权利。这种限制其实都是生活对信仰的作用,从这个角度,我们就可以对作为终极标准的信仰进行探讨了。
4 工业化社会的信仰
工业化社会和传统社会有三个区别:
一是社会富庶,农业社会大部分人为生存而活,如果你不按父辈祖辈的生活方式去生活,代价往往是饿死。而在工业社会,第一次有很大比例的人口每天参与经济活动并不是为了活下去,而是为了活的更好,许多人从而得到了自由的可能性——即便活的不经济也不至于立刻被生存竞争夺取生命,信仰自由的基础也正在这里。
二是全球的生活开始趋同,起码平民的生活方式、文化、爱好......都不断接近。原因是越来越发达的交通和新式传媒。特别是录音机、唱片、电影、电视、电脑等工业品使传播艺术和文化产品的代价降低,享受艺术的不再一定是贵族。我们平民不仅有了信仰的自由,还有了歌唱自己生活,学着用艺术表达自己感情、传播文化的机会。(不会作曲,还可以做个flash看看么)
三是大众教育,原来人类的童年和少年都是在家庭中度过的,由于大部分人忙于经济活动以维系生活,不参与生产的未成年人最多接触到自己的邻居。如今的孩子都要去上学,在学校学的东西可能几年不用就忘了,但与大批同龄人的交往经历是一生受用的财富,农业社会从未有过这种事情。包办婚姻的解体,根本原因不在于婚姻法,而在于男女同校的学校在农村地区的普及。许多社会的中坚分子正是从学校里积攒了最初的领导能力。大众教育的影响可谓天翻地覆。
工业社会的新特征对信仰有什么影响呢?一是自由,没了稳定的社会结构和家庭给你在艰苦而一成不变的的生活中灌输信仰,你就要自己去建立信仰,可能很艰难,但自由也带来从未有过的欢乐。二是信仰趋同,小的方面可以有自由,但由于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一致化,大部分人有了相似的生活感受,从而有了相似的信仰。当然,这是柔性的限制,另类总是存在的,但从概率上分析,大部分人的世界观和生活观将趋同。而且被新的平民生活所确定。三是交流增多,以前的信仰要么是从上而下,由你的父辈或传教士、牧师成体系的给你,如今自由的你要和大批的同龄人一起建立类似的信仰,相互之间的影响虽然比不上独立思考重要,但远大于过去自上而下的旧模式。
这三个特征,再加上前面说过的“宽容”,就是工业化社会中信仰的基本特征。
5 如何建立一个“好”的信仰?
前面说了,信仰无好坏,信了就是绝对标准。不过,既然生活创造信仰,那么我应该可以向我的朋友、与我有类似生活经历的同一代人提点建议。(具体来说就是第一代出生在工业社会的中国人,70年代以后生人的年轻人)。
稳定信仰的确立是成熟的标志,少年时期的价值观每天都在变。不过,我们建立信仰所需要的生活经历正是在成熟以前得来的。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些东西是社会公认的基本准则,例如:善良、负责、忠诚、忠于爱情、不纵欲、不贪财等等。这些准则来自传统社会,将来可能会变,但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它们是很难甩掉的东西。信仰自由意味着你可以拒绝它们,但这需要彻底消磨掉我们此前的生活经历,会让你和大部分人格格不入,需要从头建立一套成体系的东西,这都是很痛苦的。中国人强调人性本善,你一定要相信人有原罪,或者认为他人即地狱,也没人不允许,但你得承担代价。另外,工业化带来的普世文明还提供了另外一些东西,比如说宽容,比如说把一定程度物质文明作为生活基础,比如说平等,这些东西也一样很重要,你可以不接受,但对于这些已经深深扎根于文明中的东西,建议你还是要先认真理解再作出取舍。尽管信仰无法用好坏来评价,但就大多数人而言,遵循这种柔性的限制将增加你幸福的概率。
信仰既然来自生活,就不可能从别人那里全盘照搬。前面说了,信仰不是工具,可遇不可求。不过,既然一个稳定的信仰要比没有稳定的信仰带来更多的幸福,让你的生活更有意义。我们不去有意制造信仰,而是引导自己早一点确立稳定的信仰还是可能的。
从前面来看,信仰的基础是世界观,建立世界观自然需要接触生活。积极的参与生活显然要比整天窝在床上睡懒觉更有利于创造一个世界观。当然,参与生活不意味着整天扎在人堆里,看书、看电影也一样是参与生活,甚至可以间接的经历别人的人生,不过这一切都要以眼前的世界为基础,没有足够的生活经历,没有接触过足够多的人,再多的书籍、电影你也只是看个热闹,无法从自己的生活中找到共鸣。
价值观的建立需要认真的思考,因为人类社会是充满矛盾的,许多事情就是在微妙的平衡上滑动,才让生活如此丰富多彩——如果真的事事遂心,想什么来什么,恐怕也不是真正的幸福,幸福意味着你愿意为之付出代价,而不是天上掉馅饼。你要反复掂量,亲情、友情、爱情、事业、家庭、舒适.......这些生活要素的轻重,不光是考虑单个要素的重量,更要衡量他们冲突的时候你如何取舍,最后决定你的理想生活中如何配置各个要素。这恐怕要消耗不少独处的时间,但与一生相比不算什么。必要的时候可能需要自己写一点东西给自己看,从而帮助自己认识自己内心深处的东西。写什么都成,小说可以让你看到自己的理想生活,随笔可以让你看到自己的潜意识,诗歌则是你最想说的话,写的好坏不重要,因为这是给自己心灵看的。
除了自己思考,多交几个可以谈心的朋友也很重要。真正的朋友应该是可以理解你最深处想法的人,这或许有点危险,但一般也会给你带来快乐和心灵上的安全感。生于今天的社会,你有很多的机会交到和自己有类似生活经历的朋友,不要光吃喝娱乐,也应该认真谈谈心,说说彼此一辈子的理想。如果彼此的信仰中有相同或相似的地方,除了能增强感情、信任,还可以反过来让信仰本身有了依托,更稳定。
一个稳定的的信仰肯定需要时时修正,一些基本的东西尽量不变,小的事情若也不变,肯定四处碰壁,只有小处放的开,想法开通而宽容,才能真正把自己的理想维护一生。否则那是原教旨主义——原教旨主义可不仅仅是背炸药包的穆斯林,整天什么都看不惯的老太太也是她年轻时价值观的原教旨主义守护者。不过,这种修正毕竟是枝节,年轻的时候,冷静的观察,认真的思考,抓紧已经确立的一些精神财富,尽早给自己的一生做一个不后悔的规划非常重要。
还有,信仰要想是终极标准,就不能太具体,太渺小,否则实现以后失落感很不容易摆脱,而即便一生都追不到理想,老了也会觉得很有意义,因为信仰是比生命和时间都高的东西。为一生做规划,眼光要放远一点。
罗嗦了几千字,暂且就这样了。信仰毕竟是很个人化的东西,说的太详细也没有意义,这些是我的生活经历的总结。要想把这个问题想的清楚,最好还是看看一些流传更广的东西,比如圣经、佛经、共产党宣言、道家经典和一些现代思想流派的总结,还可以看看别人的遗书或自传,应该都有帮助。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原创】关于信仰的随笔
🙂这点不对 1 暴笑痴 字227 2011-01-03 16:23:59
🙂“平等”这准则,能真正实行的几乎没有。 江夏河 字433 2011-01-03 05:12:29
🙂好文! 酥油茶 字0 2010-12-28 07:12:49
信仰与价值判定 3 fengshui 字2707 2005-10-30 17:53:02
人生观、价值观还是人生价值观 2 海上不二 字1700 2005-10-30 21:15:43
关于价值 1 fengshui 字1159 2005-10-30 23:23:34
先给您花一下,有个疑问 海上不二 字331 2005-10-30 23:4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