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完颜亮的一生(十三):杀宫(5) -- 1001n

共:💬38 🌺75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完颜亮的一生(十三):杀宫(5)

完颜亮的一生(一):晋升

完颜亮的一生(二):受贬

完颜亮的一生(三):招逆(1)

完颜亮的一生(四):招逆(2)

完颜亮的一生(五):招逆(3)

完颜亮的一生(六):弑君

完颜亮的一生(七):继位

完颜亮的一生(八):升赏

完颜亮的一生(九):杀宫(1)

完颜亮的一生(十):杀宫(2)

完颜亮的一生(十一):杀宫(3)

完颜亮的一生(十二):杀宫(4)

完颜亮的一生(篇外):秦王支系

------------------------------------------------------------------------

(十三)杀宫(5)

如前文所述,完颜亮上台不过四个多月的工夫,已经斩杀完颜宗室一百五十多人。对所有刚刚目睹这一历史性变化的臣子们来说,这样的开始当然是一个非常强力的信号,那就是:金熙宗时代一去不返了,大金的皇帝,从此站起来了!

人头固然好砍,恶言必定难绝;做此大伤阴骘之事,在别人的议论中、在史册的记载里,又怎么会有他完颜亮的好?

而且,完颜亮并不是那种完全不在乎别人看法的人——就位前,他善于揣摩他人心理;即便在就位后,行事也不完全是毫无忌惮的——也且让我们看一个小例子吧。

在弑篡之后几天,完颜亮就把年号由皇统九年(公元1149年)改为天德元年。顺便说一句,由于当时已经是十二月了,因此所谓的天德元年,其实总长度连一个月都不到——过了年,就成天德二年(公元1150年)了。

宣布改元是件大事,而就在这一天,忙碌不堪的完颜亮还料理了其它几件事情。比如前文我们曾经提到,他在太庙大肆封赏政变班子、暗中指派完颜亨担任自己的护卫将军;以及宣布大赦天下,任命新官等等。

新皇帝,也着实不容易啊。

即便忙成这样,完颜亮还是抽空找起了萧肄的麻烦。

萧肄——这名字看着好眼熟啊……不用翻查了,他就是那个害死了张钧学士的家伙;正是由于他对草拟诏书的胡乱解释,激怒了金熙宗,搞的张钧以肉酱的形式血溅朝廷,并导致完颜亮受贬——而前文我们也提到了,萧肄因此忠心,受赐了一条通天犀带。

不用说,完颜亮肯定忘不了这小子——没他在边儿上胡说八道,自己又怎么会被发派到行台尚书省去?刚篡位的时候,完颜亮并没有对萧肄怎么样,还给他按例加封了银青光禄大夫(从三品,这是散官品秩,跟职务未必对应);现在,更重要的事情已经基本有了头绪,也该顺便收拾收拾他了。

讲起来,也确实该萧肄倒霉;别说新皇帝是被他得罪过的,就连大臣也不喜欢他——本来他就是因为谄媚悼后,而一路升官到平章政事的;特别是那次被金熙宗赏赐以后,萧肄更加是趾高气扬,以至“凭恃恩幸,倨视同列”,完完全全就是一副小人得志的嘴脸。现在我们也不妨看看,再怎么牛也牛不过新君的萧肄,又会有个什么下场吧。

完颜亮也不客气,上来就是诛心一问:

学士张钧何罪被诛,尔何功受赏?

自己跟着吃挂落的事一个字也不提,只是“秉公”问你,你TMD到底为什么要害死人家?你的功劳又在哪里?

明摆着,这问题压根就没法回答。

说“我是为了忠君?”——忠什么忠,你忠的那位帝君,已经丧尽声望被砍死了;若是果然值得忠心的话,你又置新君于何地?

说“我是为了邀宠?”——那就更加扯淡,为了邀宠就不惜践踏别人性命?即便是大奸大恶之辈,能做下这种事,可也不敢生往这套儿里钻啊。

回答“出于公心”站不住脚,可回答“出于私心”又明显不对头;这样的问题,没跑,问一个傻一个。

而萧肄,果然就“不能对”。

早就知道萧肄必然是无言以对的完颜亮,跟着又是一句:

朕杀汝无难事,人或以我报私怨也。

接着下诏,宣布把萧肄除名,人赶到农村看管起来,并且终生不得走出百里之外。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似乎出于王朔的那句话,实在是至理名言——人,总是一时一地觉得自己与众不同;我再冒昧加上后半句:等到时过境迁,或许就该痛悔自己做事不留后路了吧。

自然,萧肄作为《佞幸传》的第一人,得到此种报应,根本不值得任何同情。但是从这件事中,我们却可以发现完颜亮的一个特点,那就是:他绝对不是做什么事情都不过脑子、不顾忌影响的——而这一点非常重要。在以后的章节里,我们将看到:从这一点出发复原出的完颜亮,与史书上力图展现给我们的完颜亮,将会是多么不同的两个人。

回到杀宫一事,难道完颜亮就不知道自己上台伊始便对亲族大加屠戮,会对自己造成多么恶劣的影响么?

当然不是不知道。

不仅知道,以我个人的观点,他还是在头脑极为清醒的情况下开的杀戒;不仅如此,他的屠杀,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是不得不为的必然。

怎么,杀人还有理了?——别急,也且让我们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看看,为什么说他“杀宫有相当的必然性”吧:

首先,完颜亮继位方式不对。他的先弑后篡,必将使自己面对众多口服心不服的朝臣。而这样的局面,不是靠讲理能改变的;讲理讲不通,又必须马上慑服众人,那么“杀一儆百”,自然会成为他本就不多的选择之一;

其次,金熙宗初期,由于年纪尚轻,个性偏软,结果连续遭遇三位完颜宗室重臣弄权,教训可谓深刻;殷鉴不远,从来以一代令主自期的完颜亮,又岂能让自己再蹈覆辙?于是,寻苗头、杀重臣,应该说也是吸取了金熙宗教训的举措;

第三,从巩固皇权的角度看,铲除一切可能与自己及自己后代竞争大位的对手,实在是自然不过。而这次完颜亮动手杀绝金太宗一支、几乎杀绝完颜宗翰一支,不仅有立刻巩固自己位置的考虑,也有为将来自己的儿子接班肃清竞争者的意思;

第四,金国政治有其特殊之处;以十二个完颜氏族部落渐渐发展而来的女真民族,从金太祖完颜旻真正立国算起,到完颜亮杀宫时,也不过35年而已。这时,各部落首领分权而立的习俗尚未完全杜绝,皇权确实还远未达到它应有的高度。反观历朝历代,开政之初,往往早晚有一天,皇帝突然就从大家的好哥们变成了无上尊崇的天子;而此时完颜亮上台立威,的确也算是题中应有之义。

从这四个方面考虑,完颜亮如果不“杀猴儆鸡”,不吸取教训,不除去祸患,不速立天威——总之就是不立刻清除最危险的政敌,也就是杀宫——那才真是自己找死。过去,他杀了金熙宗;但是又有谁能来保证,以后不会有人杀他?特别是金太宗一支,已经发展到尾大不掉的地步,又颇多不服,这样的危险势力,留着难道不是定时炸弹么?

——何况,真要有人造反杀了完颜亮,那可属于“斩除弑君逆臣”的壮举,完颜亮也就永远没有翻身证明自己的机会了;如果他真闪过这个念头的话,那么趁早动手消灭政敌,就又多了一个坚硬的理由。

以今天的观点看,完颜亮毫无疑问是视人命为草芥;但是看问题恐怕不能脱离当时的历史环境,若说杀人,哪个皇帝的手是真正干净的?古代不是流传下一句话,所谓“君要臣死,臣不能不死”么——这不,皇帝杀人都快成天经地义的了。。

但是,影响毕竟是恶劣的。杀宫这着狠棋,从正反两方面说,大致产生了以下三个后果:

第一,成功地镇压了持不同政见者——具体来说就是心有异属的唐括辩和完颜秉德,剪除了即位初期最强大的可疑反对势力——金太宗支系和秦王支系,彻底杜绝了立遭政变推翻的可能性。由此开始,又经过一系列的杀宫行为,效果还是非常明显的:至少在十年之内,完颜亮死死地压住了统治阶级内部的反对力量,切实巩固了皇权,进而实现了“国家大事皆自我出”的首要个人理想;

第二,诛杀宗室和功臣,在确立自己至高权威的同时,也人为地造成了与女真贵族政治集团的裂痕;火山虽然没有爆发,但是这种表面上的平静,不过是在高压之下的暂时休眠而已——日后,完颜亮将要为此付出惨重代价,也是情理之中;

第三,因此行为,遭到了历来史家的如潮恶评,身份名誉方面的损失难以估量。

总的来说,完颜亮的杀宫,杀的有理,也有过。

于他个人来讲,屠杀宗室确立了自己的无上权威,同时又导致朝官离心离德,属于有得有失;至于得失能否相抵,不好判断;

于整个大金而言,自此令出一人,减少了各自为政的弊端及内耗,同时又被大大伤了元气,同样属于有得有失;能否相抵,同样也是很难判断了。

但没有争议的是,杀宫最终为完颜亮招来了千古訾骂。只不过,完颜亮的被骂,却也另有内情——他固然是被人抓住了把柄,但同时也确实有被落井下石的成分。

具体来说,后来自立的金世宗完颜雍,出于对完颜亮的刻骨仇恨,下令大肆删改历史记录。结果当时的史官们秉意而行,不光是完颜亮做的好事变坏,坏事更坏,而且几乎是不遗余力地展开了全方位攻击,这些我们后文还要说到。

而这些被篡改、发挥过的史料,在金亡以后仍在流传;元朝着手修订宋、金、辽三史时,其中金史部分,大量而直接地采用了原金朝的历代实录,并辅以其他人潜心搜集访寻而来的史料,终于修成;可是,无论是实录还是搜集来的史料,都有戴着有色放大镜看待完颜亮的嫌疑。

总之,金史虽然在元修三史中评价最高,但其中不仅有相互矛盾、地名人名错讹的技术性失误(比如唐括辨之死的细节),也有整体立场偏颇的地方——这,指的就是对完颜亮的描述和评价。结果就是,好像整个大金突然就蹦出了一个超一流的混蛋皇帝完颜亮,而且一切都是那么的顺理成章。

因此,研究完颜亮,肯定要参看金史;而对于其中的记叙和评价,最好还是慎重对待——特别是某些乍看起来并不起眼,却在不动声色中以笔杀人的春秋文字,更要万分小心;类似的例子,后文中我们也将涉及。

回到杀宫,我们也会自然想到:完颜亮此举,果真就是十恶不赦么?

从道理上讲,完颜亮杀宫遭到诅咒般的恶骂,无非是因为两个因素:第一,杀的是宗室,是“自己人”,暗藏的逻辑推论是“对自己人都这么狠,对别人也就可想而知”;第二,杀人多达一百五十余名,已经足够“屠杀”的标准,暗藏的逻辑推论是“视人命如草芥,滥杀无辜”。

只是,“杀自己人”和“滥杀”这两条,是不是完颜亮做的最绝,或者最早,或者最狠,或者性质最恶劣?如果是,完颜亮被臭骂那就是活该;如果不是,这问题可就有点复杂了……

好在中国历史足够的长,我们从中不难找出一些其他皇帝也“杀自己人”,也“滥杀”的行为。历史太长,篇幅有限,我们不妨截短一些,就从六百年前的南北朝起,至金朝完颜亮初次杀宫的天德二年四月止,从里面随手挑几个杀宗室、甚至是杀直系血亲的例子来看看吧——不过,例子是随手拈来,并未覆盖之间的所有王朝。

先是“杀自己人”:

南北朝:

往前592年,北齐文宣帝高洋,杀自己的亲兄弟永安王高浚、上党王高涣;

往前588年,北齐武成帝高湛,杀太原王高绍德;往前586年,又杀乐陵王高百年;

往前584年,北齐后主高纬,杀河间王高孝琬;往前581年,先杀博陵王高济,再杀自己的堂叔太尉、赵郡王高叡;往前579年,杀弟弟琅琊王高俨;往前577年,杀兰陵王高长恭;往前576年,杀南阳王高绰;

隋朝:

往前569年,隋文帝杨坚,以北周相国的身份“受禅”篡立后,随即杀宇文氏皇族四十三家,又杀禅让的幼主、九岁的北周静帝宇文衍和他的两个兄弟;

往前546年,隋太子杨广,弑父隋文帝杨坚、杀兄废太子杨勇,即位为隋炀帝;

唐朝:

往前524年,唐秦王李世民,为了夺太子位,不惜亲手射杀亲哥哥、太子李建成,继而呼叫部将尉迟敬德,追着杀掉了曾经有所犹豫,“再三不彀(音gòu,拉满弓的意思),……中流矢而走”的亲弟弟李元吉。即位后,斩草除根的命令从天而降,“诏绝建成、元吉属籍”,于是

兄李建成的五个儿子

安陆王 李承道

河东王 李承德

武安王 李承训

汝南王 李承明

巨鹿王 李承义

弟李元吉的五个儿子

梁郡王 李承业

渔阳王 李承鸾

普安王 李承奖

江夏王 李承裕

义阳王 李承度

就此屠戮一空;

往前462年,唐皇太后武则天,发布亲政《垂拱格》的第四年,博州刺史、琅邪王李冲及其老爹豫州刺史、越王李贞谋反,最终李冲、李贞兵败被杀,脑袋也被特快专递到了首都。以此为契机,武则天大杀李唐宗室,“自是宗室诸王相继诛死者,殆将尽矣”,“诛其亲党数百余家”,“其贤士大夫不免者十八九”;往前461年,又杀蒋王李恽、道王李元庆、徐王李元礼、曹王李明的子孙;再杀豫章王李亶;接着杀掉随州刺史、泽王李上金,舒州刺史、许王李素节,以及他们的儿子等数十人;

往前413年,唐玄宗李隆基,就是那位“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爱情皇帝,在昭昭一代的“开元盛世”中,先后杀了伯母、表妹、姑母不说,又在同一天诛杀了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这三位,可都是他自己如假包换的亲儿子啊;

宋朝:

往前174年,皇太弟赵光义,在相对比较善待“自己人”的大宋一朝,仍然搞出了烛光斧影的千古谜案,结果是他哥哥宋太祖赵匡胤死掉,自己则继位为宋太宗;

……转眼间就到了大金,金熙宗可是给完颜亮做了好榜样:

往前10年,杀完颜希尹;往前3年,杀完颜宗礼;往前半年,杀完颜常胜、完颜查剌、完颜阿懒、完颜达懒……

看这一部血淋淋的历史,我们又该说什么?至少,李世民杀绝了他亲兄弟的血脉,武则天几乎杀绝了李氏宗室;即便如此,对他俩的历史评价,也远没有低到完颜亮的程度吧。。

再看“滥杀”:

能够看出,比起前面罗列的一些杀宫大案,完颜亮算是相当客气的了;而如果把历史再往后翻上几百页,或许我们会看到:

往后230年,明太祖朱元璋,因丞相胡唯庸谋反大案,杀三万余人;往后243年,又因凉国公蓝玉谋反大案,再次斩杀了至少一万五千余人——就这么区区两刀,已经足够初登大位的完颜亮辛苦地杀上三百来次;

往后252年,明成祖朱棣,因方孝孺拒拟即位诏书,怒诛其十族计八百七十三人,规模上也近六倍于完颜亮的杀宫了……

……

杀宫既不是创举,被杀人数又不过于离谱;而完颜亮竟然成了上文所列这些皇帝里,名声最坏的一个——即便是隋炀帝,史官也没说他是“无道主”“之首”——这事情不奇怪么?

而在《金史》中,完颜亮位居“无道主”“之首”有几大罪状,其中之一的大罪,赫然正是“屠灭宗族,剪刈忠良”。作为一个对照,也不妨再看看《旧唐书》对李世民杀宫的评价吧:

或曰:以太宗之贤,失爱于昆弟,失教于诸子,何也? ——史官我要说话了,所以提个傻问题来开场。

曰:然,舜不能仁四罪,尧不能训丹硃,斯前志也。 ——舜、尧那样的圣人,也是有缺点的,对吧?

当神尧任谗之年,建成忌功之日, ——来个排比,李世民当年过的多不容易啊。

苟除畏逼,孰顾分崩, ——为除大乱,即便内部会分崩离析,也就顾不上了!!

变故之兴,间不容发, ——别看我是后世史官,想起当时,我都紧张啊我。

方惧“毁巢”之祸,宁虞“尺布”之谣? ——命都快没了,还婆婆妈妈地考虑什么影响?

最后大概还觉得说得不够,又来一段“赞曰”:

管、蔡既诛,成、康道正。 ——作乱的管叔蔡叔(指李建成、李元吉)杀的好啊。

贞观之风,到今歌咏。 ——至此,再也没法插话了……

——呵呵,同样是为了皇权而杀宫,评价就是这么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所谓“史官之笔”,有时候想起来,也真是令人齿冷啊。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自己人”不是杀不得的,而且杀多少少也不是关键问题;关键是,杀了以后,你的表现如何——如果天道顺畅事业有成,那就是“英明神武”的最好例证;如果狼子野心功败垂成,那么“无道”“暴虐”之类的帽子,不定在哪儿等着你呢。

——培根说:读史使人明鉴,信哉!

可叹的是,完颜亮终于未竟全功;而这个名声,怕是永远也翻不过来了。

不过,我们既不打算给他彻底翻案,也不认为完颜亮杀宫是完全正确的;无论出于多么充分的理由,完颜亮这一杀宫,不仅第一次比较彻底地暴露了他残忍野蛮的一面,也确实是大失人心——其实,永远禁闭起来就完了,何必非杀不可呢……

得不偿失,得不偿失啊。

这里,其实也只不过是换个角度,尽量冷静平和地看待完颜亮的一生;而不是让那一干曲意逢迎、甚至龌龊到受贿墨心的大元史官们,任意来摆布我们的历史观念。

既如此,还是让我们继续讲述他的故事吧。

关键词(Tags): #完颜亮#金朝#金代元宝推荐:海天,电子赵括, 通宝推:一介书生,天煞穆珏,

本帖一共被 8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