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那些到过的城市(一) -- 大懒虫1号

共:💬28 🌺1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那些到过的城市(一)

虽然,懒虫很懒,不爱旅游。但是,无论多懒的人,总归会到过一些城市。按记忆的顺序归纳一下这些年懒虫到过的城市(至少吃住过一天),敲出来数数。

1. 绍兴。

第一次乘火车就是和中学同学一起去绍兴春游。这是懒虫第一次离开本市去外地旅游。还记得那天穿蓝色假花花公子的牛仔裤,那是懒虫第一条牛仔裤,毛衣是粉色的,妈妈织的,外衣是大红色半长风衣,那是那年春节的新衣服的流行色及款式,班级9个女同学8个买了大红色的半长风衣(另一个没买新衣服)。

那次玩得很开心,懒虫的老师很开明,在跑了几个必须去的名胜古迹后,有大半天时间让我们自己组成小分队在绍兴城里到处跑。懒虫欢天喜地地鼓励着同组的同学去了地图上几个名字很动听,听着感觉很有历史感的地方,可好不容易找到之后,发觉啥也不是。不过拿着地图大街小巷地找地方的感觉还是很棒,因为后来懒虫小组最后急匆匆地赶上返回到集合点时,发觉别组的同学都没去过我们去过的地方,只有听我们添油加醋地描述一路的精彩。

那次因为要问路,懒虫第一次跟别人讲普通话,春游结束,舌头已经硬得不想说话了。懒虫到现在为止还没喜欢过普通话,当然说得也不好得很。

那次绍兴游,懒虫从爹妈那里申请了100元旅游费,吃住玩刚好全部花光,唯一带回家的是给爹买的某种鸡尾酒,给妈买的一大罐绍兴腐乳,这是懒虫第一次给爹妈买“礼物”,他们当然很开心。

因为记忆中对那次旅游充满喜悦,所以在感觉中很喜欢绍兴,只是后来再也没去过。没写过关于那次的游记,这下算是补记。

2. 杭州。

这么多年了,居然没有认真地在杭州住过几天,只记得早年有一次懒虫自己一个人在杭州火炉般热度的某天住同学家里的地铺,游西湖,逛灵隐寺,拍了一堆风景照,走得满身都被自己的汗水湿透了。所以以后一遇到夏天去杭州的机会,懒虫一概躲开。

懒虫对这个城市虽陌生却也亲切和熟悉,这亲切和熟悉来自于周围在那里生活过和生活着的诸多亲友们。

在那里生活过的生活着的亲友都说杭州的秋天最美,说最美的是在市花桂花飘香的季节在西湖边上找个地方躺着休息,说西湖周边有永远看不完的风景,所以,懒虫以后一定要在那个时候在那里住上一阵。

3. 北京。

北京是懒虫亲自开辟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

在这个城市感觉很自然,每次到达后都有一种坦然的感觉,无论走在那条路上。有的时候,在意想不到的地方,还能遇到熟人,当然,更多的时候,总是遇见不相识的人。

北京,见到什么人见到什么情况,都不觉得奇怪。比较喜欢北京什么样的人都有的气氛,干什么都可以,说什么都可以。

总体的感觉,北京是一个大大的农村,农村就是比较自然比较土比较随意的意思,懒虫喜欢这个农村。

对于北京,真的不知道说什么好,就不说了。

4. 上海。

上海是懒虫亲自开辟的另一个革命根据地,解释一下,革命根据地的意思是,懒虫在该地生活过一年以上,以后到该地时,一大堆的人想见到懒虫,想和懒虫一起吃顿饭,而懒虫也根本不了解该地宾馆的位置和价格,因为随处都能有住处,且住一两个月毫无问题。

每次到达上海后,懒虫总会列一个清单,联系一堆必须联系的人。

都说上海如何如何排外,而懒虫第一次到上海就觉得很自然,以后也是。在上海,见到什么人见到什么情况,也不会觉得奇怪,因为能理解原因,只是有的时候会比较漠视,能坦然地走在任何路段,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懒虫听得明白每一句上海话,高兴讲也能讲一些,但大多数时候还是不高兴讲。

上海是一个城市,城市就是有点做作充满规范的意思。比较喜欢清晨雨后的黄浦江两岸的气氛,静静的,很清爽。

对于上海,也不想多说什么了。

5. 沈阳。

去沈阳的那段时间天气很冷,沈阳覆盖着大雪,只记得午后的阳光下走在某段路上才半个小时,鼻孔就黑黑的了。那以后就能理解为什么沈阳能排列在地球上最污染的城市之前列了。

沈阳很大。或者是因为首次到一个地方,对那地方大小的感觉被扩大的缘故。

印象还是好的,因为喜欢冬天,顺带也喜欢了那个冬天走在沈阳大街上鼻孔被染黑的感觉。

这是懒虫至今为止到过的最东北的城市了,居然已经是快10年前的事情了。

不过在去沈阳的之前的更早,已经会唱那首以沈阳啊沈阳啊我的故乡开头的歌曲了,唱的时候我就一边想,沈阳啊沈阳啊那不是我的故乡,想不到多年以后,沈阳居然是懒虫一好友的故乡,并且懒虫也跟着她去了那次沈阳。

去年好朋友询问懒虫何时再跟她回一次沈阳,懒虫说看情况。

6. 秦皇岛/北戴河。

秦皇岛和北戴河都去过好多次,却只有在北戴河的感觉,对前者没什么印象,即使游览过这那的。北戴河是我见过的最适合发呆的海边。

关于每次北戴河之行,都有很多的记忆,有点懒得说了。北戴河应该算农村吧。

7. 唐山。

去同学家的时候去的,由于当时天气奇冷,于是只有天天窝在家里不敢出门,所以,对这个城市没有印象,白去了,真是遗憾。

8. 西安。

去过两次,都是顺带的。第一次是去爬华山的时候顺带去的,那次对西安很失望,因为之前以为是唐代那样的长安城,满城的青石板路呢。但是感觉那里的饭菜又好吃又便宜。

有不少人对懒虫说喜欢西安,为什么呢?懒虫听了这个听了那个,就知道原来他们都喜欢那里的食物。

后来一次是时隔7年后从秦岭返回的时候顺带去的,晚饭后一位土生土长的上了年纪的西安城里人携西安一帅哥陪同我们在西安城里转转,喜欢那里的气氛,人多,热闹,懒虫喜欢一切热闹的地方,那样总是充满生命力的感觉。

9. 南京。

上学的时候有好友邀请懒虫去南京玩,说南京消费很便宜,列举了种种。上学时有一堂课提到了南京紫金山天文台,懒虫想如果有什么重大星象发生,如果南京是最佳的观测点的话,那倒可以顺带去看看。不过懒虫那时终究没逮到机会去南京。

工作时去过一次,住过两天。纯粹旅游,和一大群人一起。就旅游来说,还算是蛮顺利的。但是懒虫不喜欢南京城,感觉阴森森的,连大白天太阳底下马路边上的树,懒虫当时的感觉是仿佛从地下伸出来的手,给人非常不舒服的感觉,到那里的树都没见过南京的树给懒虫那不舒服的感觉。

不知道以后有没有机会改变一下对南京的那种感觉。

10. 大同。

那年,有段时间刚好无所事事,一个朋友让过去探望探望,于是懒虫去了,顺带去了云岗石窟,也参观了矿工住的地方。

感觉这个城市太干燥,才到几分钟,嘴唇就裂了。

其他,感觉还可以吧,品尝了各种面食,对懒虫来说味道都差不多。不过那次朋友的一个弟弟带懒虫去一个不起眼的地方吃凉粉,说可能是整个大同最好吃的,吃了后发觉的确很好吃,真奇怪是怎么做的,那是懒虫吃过的最好吃的凉粉。

11. 重庆。

从长江上岸前就喜欢这个地方,虽然当时心情很低落,但是感觉还是很喜欢的,大概是因为自己善于走山路吧,看到到处都是坡路,能在走路的时候锻炼身体,感觉很开心。

还有,路上的美女真多,看着就觉得开心。有几个好友或同学是重庆的,长得都美,但是她们说在重庆她们算是丑女一类,当时觉得她们说得未免夸奖,但到了重庆以后,发觉她们说得还是蛮真心的。

12. 成都。

去过两次,都是经过,都住过一晚。由于那两次的旅行重点都在其他地方,成都只是一个中转点,所以记忆不深刻。

感觉在那里分不清楚东南西北,某次想找到北方向,问了本地人,结果4个人4个方向,就很后悔为什么要向4个人问方向。

有次在住店附近买了件10元一件的衣服,结果穿了4个夏天直到破了为止,最值的一件衣服了。

他们都说那里的生活很悠闲,我却不喜欢盆地的感觉,总觉得自己仿佛站在井地的潜水滩里的青蛙,老想着往上跳,所以喜欢那里周边的山区。

关键词(Tags): #癖好#城市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