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那些到过的城市(一) -- 大懒虫1号

共:💬28 🌺1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那些到过的城市(一)

虽然,懒虫很懒,不爱旅游。但是,无论多懒的人,总归会到过一些城市。按记忆的顺序归纳一下这些年懒虫到过的城市(至少吃住过一天),敲出来数数。

1. 绍兴。

第一次乘火车就是和中学同学一起去绍兴春游。这是懒虫第一次离开本市去外地旅游。还记得那天穿蓝色假花花公子的牛仔裤,那是懒虫第一条牛仔裤,毛衣是粉色的,妈妈织的,外衣是大红色半长风衣,那是那年春节的新衣服的流行色及款式,班级9个女同学8个买了大红色的半长风衣(另一个没买新衣服)。

那次玩得很开心,懒虫的老师很开明,在跑了几个必须去的名胜古迹后,有大半天时间让我们自己组成小分队在绍兴城里到处跑。懒虫欢天喜地地鼓励着同组的同学去了地图上几个名字很动听,听着感觉很有历史感的地方,可好不容易找到之后,发觉啥也不是。不过拿着地图大街小巷地找地方的感觉还是很棒,因为后来懒虫小组最后急匆匆地赶上返回到集合点时,发觉别组的同学都没去过我们去过的地方,只有听我们添油加醋地描述一路的精彩。

那次因为要问路,懒虫第一次跟别人讲普通话,春游结束,舌头已经硬得不想说话了。懒虫到现在为止还没喜欢过普通话,当然说得也不好得很。

那次绍兴游,懒虫从爹妈那里申请了100元旅游费,吃住玩刚好全部花光,唯一带回家的是给爹买的某种鸡尾酒,给妈买的一大罐绍兴腐乳,这是懒虫第一次给爹妈买“礼物”,他们当然很开心。

因为记忆中对那次旅游充满喜悦,所以在感觉中很喜欢绍兴,只是后来再也没去过。没写过关于那次的游记,这下算是补记。

2. 杭州。

这么多年了,居然没有认真地在杭州住过几天,只记得早年有一次懒虫自己一个人在杭州火炉般热度的某天住同学家里的地铺,游西湖,逛灵隐寺,拍了一堆风景照,走得满身都被自己的汗水湿透了。所以以后一遇到夏天去杭州的机会,懒虫一概躲开。

懒虫对这个城市虽陌生却也亲切和熟悉,这亲切和熟悉来自于周围在那里生活过和生活着的诸多亲友们。

在那里生活过的生活着的亲友都说杭州的秋天最美,说最美的是在市花桂花飘香的季节在西湖边上找个地方躺着休息,说西湖周边有永远看不完的风景,所以,懒虫以后一定要在那个时候在那里住上一阵。

3. 北京。

北京是懒虫亲自开辟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

在这个城市感觉很自然,每次到达后都有一种坦然的感觉,无论走在那条路上。有的时候,在意想不到的地方,还能遇到熟人,当然,更多的时候,总是遇见不相识的人。

北京,见到什么人见到什么情况,都不觉得奇怪。比较喜欢北京什么样的人都有的气氛,干什么都可以,说什么都可以。

总体的感觉,北京是一个大大的农村,农村就是比较自然比较土比较随意的意思,懒虫喜欢这个农村。

对于北京,真的不知道说什么好,就不说了。

4. 上海。

上海是懒虫亲自开辟的另一个革命根据地,解释一下,革命根据地的意思是,懒虫在该地生活过一年以上,以后到该地时,一大堆的人想见到懒虫,想和懒虫一起吃顿饭,而懒虫也根本不了解该地宾馆的位置和价格,因为随处都能有住处,且住一两个月毫无问题。

每次到达上海后,懒虫总会列一个清单,联系一堆必须联系的人。

都说上海如何如何排外,而懒虫第一次到上海就觉得很自然,以后也是。在上海,见到什么人见到什么情况,也不会觉得奇怪,因为能理解原因,只是有的时候会比较漠视,能坦然地走在任何路段,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懒虫听得明白每一句上海话,高兴讲也能讲一些,但大多数时候还是不高兴讲。

上海是一个城市,城市就是有点做作充满规范的意思。比较喜欢清晨雨后的黄浦江两岸的气氛,静静的,很清爽。

对于上海,也不想多说什么了。

5. 沈阳。

去沈阳的那段时间天气很冷,沈阳覆盖着大雪,只记得午后的阳光下走在某段路上才半个小时,鼻孔就黑黑的了。那以后就能理解为什么沈阳能排列在地球上最污染的城市之前列了。

沈阳很大。或者是因为首次到一个地方,对那地方大小的感觉被扩大的缘故。

印象还是好的,因为喜欢冬天,顺带也喜欢了那个冬天走在沈阳大街上鼻孔被染黑的感觉。

这是懒虫至今为止到过的最东北的城市了,居然已经是快10年前的事情了。

不过在去沈阳的之前的更早,已经会唱那首以沈阳啊沈阳啊我的故乡开头的歌曲了,唱的时候我就一边想,沈阳啊沈阳啊那不是我的故乡,想不到多年以后,沈阳居然是懒虫一好友的故乡,并且懒虫也跟着她去了那次沈阳。

去年好朋友询问懒虫何时再跟她回一次沈阳,懒虫说看情况。

6. 秦皇岛/北戴河。

秦皇岛和北戴河都去过好多次,却只有在北戴河的感觉,对前者没什么印象,即使游览过这那的。北戴河是我见过的最适合发呆的海边。

关于每次北戴河之行,都有很多的记忆,有点懒得说了。北戴河应该算农村吧。

7. 唐山。

去同学家的时候去的,由于当时天气奇冷,于是只有天天窝在家里不敢出门,所以,对这个城市没有印象,白去了,真是遗憾。

8. 西安。

去过两次,都是顺带的。第一次是去爬华山的时候顺带去的,那次对西安很失望,因为之前以为是唐代那样的长安城,满城的青石板路呢。但是感觉那里的饭菜又好吃又便宜。

有不少人对懒虫说喜欢西安,为什么呢?懒虫听了这个听了那个,就知道原来他们都喜欢那里的食物。

后来一次是时隔7年后从秦岭返回的时候顺带去的,晚饭后一位土生土长的上了年纪的西安城里人携西安一帅哥陪同我们在西安城里转转,喜欢那里的气氛,人多,热闹,懒虫喜欢一切热闹的地方,那样总是充满生命力的感觉。

9. 南京。

上学的时候有好友邀请懒虫去南京玩,说南京消费很便宜,列举了种种。上学时有一堂课提到了南京紫金山天文台,懒虫想如果有什么重大星象发生,如果南京是最佳的观测点的话,那倒可以顺带去看看。不过懒虫那时终究没逮到机会去南京。

工作时去过一次,住过两天。纯粹旅游,和一大群人一起。就旅游来说,还算是蛮顺利的。但是懒虫不喜欢南京城,感觉阴森森的,连大白天太阳底下马路边上的树,懒虫当时的感觉是仿佛从地下伸出来的手,给人非常不舒服的感觉,到那里的树都没见过南京的树给懒虫那不舒服的感觉。

不知道以后有没有机会改变一下对南京的那种感觉。

10. 大同。

那年,有段时间刚好无所事事,一个朋友让过去探望探望,于是懒虫去了,顺带去了云岗石窟,也参观了矿工住的地方。

感觉这个城市太干燥,才到几分钟,嘴唇就裂了。

其他,感觉还可以吧,品尝了各种面食,对懒虫来说味道都差不多。不过那次朋友的一个弟弟带懒虫去一个不起眼的地方吃凉粉,说可能是整个大同最好吃的,吃了后发觉的确很好吃,真奇怪是怎么做的,那是懒虫吃过的最好吃的凉粉。

11. 重庆。

从长江上岸前就喜欢这个地方,虽然当时心情很低落,但是感觉还是很喜欢的,大概是因为自己善于走山路吧,看到到处都是坡路,能在走路的时候锻炼身体,感觉很开心。

还有,路上的美女真多,看着就觉得开心。有几个好友或同学是重庆的,长得都美,但是她们说在重庆她们算是丑女一类,当时觉得她们说得未免夸奖,但到了重庆以后,发觉她们说得还是蛮真心的。

12. 成都。

去过两次,都是经过,都住过一晚。由于那两次的旅行重点都在其他地方,成都只是一个中转点,所以记忆不深刻。

感觉在那里分不清楚东南西北,某次想找到北方向,问了本地人,结果4个人4个方向,就很后悔为什么要向4个人问方向。

有次在住店附近买了件10元一件的衣服,结果穿了4个夏天直到破了为止,最值的一件衣服了。

他们都说那里的生活很悠闲,我却不喜欢盆地的感觉,总觉得自己仿佛站在井地的潜水滩里的青蛙,老想着往上跳,所以喜欢那里周边的山区。

关键词(Tags): #癖好#城市
家园 【原创】那些到过的城市(二)

13. 拉萨。

那一年懒虫比现在还要年轻力壮得多,于是自己一个人跑到了拉萨,别人问为什么,懒虫说不为什么,只想去那里看看。

拉萨的阳光特别好,天空特别蓝,空气特别清新。

只是起初没想到那是那么小的一个城市,感觉那只是南方一个普通大小的镇而已。

在拉萨住了好长一段时间直到自己不想住了为止,当时每天无所事事地到处闲逛,所以一提到拉萨,就有一种难以名状的感觉,有点心疼。

怀念那里黄色树叶飘落满地的情景,怀念在那些路上无目标纯粹闲逛的时期。的确挺怀念拉萨的。

还是不要提拉萨了,什么时候我肯定会回去的。

14. 温州。

住了好几个月也没能熟悉温州,因为每次进出都是在车里,连周围的地理都不熟悉。

对温州的印象主要都是和一些与购物有关系的事件。在当时住处附近的超市买的一只漱口杯到现在这么多年来还如新的一样,关键是那只需要一元钱。饭店的饭菜不好吃还贵,总惦记着去那里开个饭馆生意一定会很好。还有,有一次从一个火车站附近的酒店出来,走到有出租车的地方才10米,发觉包被拉开手机没了,都不知道是怎么丢的,但当时只在阳光下站了1分钟就把这事蒸发了。还有,第一次买了一双和自己风格不相配的皮鞋,当时是因为觉得自己的脚居然能套进那样的鞋子中而诧异,于是就买下了,结果没穿,所以这么多年了,到现在那双鞋子还寂寞地躺在它们自己的盒子里。

15. 天津。

天津的房子总体上有点矮,挺好。天津城不大,比较轻巧,不太像其他那些直辖市那么笨拙。天津的麻花太油腻,狗不理也就那样,不爱吃包子之类的,对懒虫来说,包子饺子混沌什么的,吃起来味道都没大的区别。

懒虫在冬天去过天津两次,印象中,天津比较安静,是一个可以随意走走的地方。

16. 青岛。

在青岛最深刻的记忆是有让人舒服的海风,还有美味的啤酒,还有远处飘来的音乐。那次去的时候没有下海,不过下次一定会下海,搞水上运动的青岛人已经热情地邀请懒虫去那里体会那些运动,包括潜水。下次去青岛一定很开心。

17. 威海。

在海水里泡了半天,挺好,跟在北戴河的感觉不一样。然后就是长达半天的购物,居然无所获,觉得东西做得太粗糙。最讨厌不好好做东西的行为,同时也讨厌卖劣质商品的行为,做次品卖次品等于是浪费资源浪费大家的生命。

18. 烟台。

逗留的时间不长,没什么印象了。与威海相比,显得旧一点,或者说老一点吧。

19. 锡盟。

去过两次,第一次是没到锡林浩特,第二次是住在锡林浩特数日。不知道为什么,比较喜欢那里。

离开的那天买了狂多的东西,其中在一个手工靴子店里驻扎半天,所获颇丰。临走还定做几双靴子,并主动不预交押金而是交齐所有费用,可惜老板不厚道,后来邮寄过来的靴子不仅颜色跟要求的截然不同,而且做工明显粗糙,也减了料。真让人伤心,本来以为以信任换取信任,即使不获得双倍的信任,也能获得同样的信任。下次去的话,一定跟老板去理论理论。

20. 洛阳。

大学时候有中学同学在洛阳读书,每年的5月份,同学都会写信诱惑懒虫说可以到洛阳看牡丹去了。牡丹不就是那样吗,但是到洛阳看牡丹那种感觉一定很特别。可惜这个特别的感觉一直未遂。

后来在一个牡丹花不开的秋季去了洛阳。惊奇地发觉洛阳人长得和兵马俑上的人面貌很像。这是到洛阳后的第一感觉。懒虫在路上走啊走,看了很多洛阳人,还是这个结论。洛阳人很和善。

在洛阳找不到古城的感觉,当然,去的时候也没想去找,本来那种感觉也是来自历史的记载而已。

21. 三亚。

懒虫在三亚住过几天,但是不知道三亚长什么样,因为几乎没怎么出过门,同时,去三亚的目的是去西沙群岛,因此,把三亚给忽略也是可以理解的。

另外,在三亚没遇到过蚊子,这很奇怪。懒虫怀疑是空气中弥漫的海水蒸汽的味道把蚊子熏跑了。

22. 广州。

懒虫的一个旧友说要在广州安居,那次正好经过广州,于是顺便体验了两天广州。内心却感觉到前所未有的乱。懒虫抓不到对广州的感觉。是因为听不懂周围的广州话吗?或许是吧,这是懒虫第一次到一个听不懂周围人说什么的环境。不过陪懒虫到处转悠的司机说,要是生活在广州,懒虫不出半年就能流利地说广州话了,不管是不是真的,懒虫的确没兴趣学,有的发音真的比较难听,口齿不清似的。

后来问了好多熟人,居然都说不喜欢广州,真是奇怪。

23. 其他。

我看到此为止好了,实在不能再数了,数到后来,越来越觉得自己很不纯洁,小小年纪经历居然如此复杂,居然去了这么多地方(实际上到过的农村比城市更辽阔)。并且自己当前的感觉,似乎哪儿也没去过,就一直呆在原地,总能觉得到远方在召唤懒散的自己,直到某一天,到那该走的时刻,才出发,那会走很远的路。

不过无论如何,感谢我们伟大的祖国,如此的地大物博,让人不知不觉中去了那么多地方,跟梦游似的。

(2006-8-20,从今天开始,整装待发,朝向那心中一直想去的地方,敲打以上文字以自励,是的,一切才刚刚开始呢!)

关键词(Tags): #癖好#城市印象
家园 我在想你真的好有时间和金钱呀

因为去哪些地方,这两样东西一不可呀。

家园 猜测您是宁波人的可能性超过50%,百分之百江浙人。
家园 徐霞客?

?

家园 呵呵,懒虫兄弟是jiaxing的吧

懒虫听得明白每一句上海话,高兴讲也能讲一些,但大多数时候还是不高兴讲。多半也是这里的了。离绍兴、杭州也近。

家园 呵呵为啥要猜懒虫的出处呢...你们要猜,懒虫偏生不讲~
家园 旅游这事情和时间无关和金钱无关

大一那年,我呆在上铺抽烟,和下铺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天

下铺说:"咱出去玩玩吧?"

"好啊,去哪?"

"成都,我看我女朋友去."

"好的,我和你一起去."

第二个礼拜我两就逃课一个礼拜走了.

先坐飞机到了成都,在成都呆了一夜,第二天早上我想,去重庆看看吧?

起身就去找大巴,到了重庆,那个地方老不爽.心想都到了重庆了,顺便去看看三峡吧.

马上就坐上大巴去了宜昌,在宜昌待了一夜又坐着快艇回了重庆,再换大巴回了成都.

5 天吃了3顿饭,但是那5天我过的很愉快.

家园 说实话

我很欣赏你的率性而为。不过你我 所处的环境不一样,你当时是在上学。课少上几天没有太大的关系。而我现在都已经工作了。要我像你当年哪样不太现实。我现在要像你当时哪样一定会把工作给丢掉的。而这是我现在所不能承受的。应该是说我现在所不愿承受。

5 天吃了3顿饭

老大你是怎么活下来的?我现在少吃一顿饭都难受。难不成你当时在减肥?

还有就是你在外面要是想买东西怎么办?

所以我认为在外旅游这事和时间和金钱还是有一定在关系的。

当然也有的人为了到一个地方去。又没有钱,是乞讨去的。可是哪样的人往往都是为了一个信仰,像西藏的了,还有去麦加的穆斯林等等。

关键词(Tags): #旅游
家园 这事情弄的

弄的好象咱俩抬杠似的.

赖我赖我....没有设身处地的考虑...没有换位思考,工作了有工作的苦处啊.

现在看来学生时代还是好.

可惜懒明年这个时候也要在人头攒动的人才市场上插标自卖了.

5天吃了3顿饭是真的.

第一天晚上在成都,四川大学的食堂吃的担担面,好辣.....

第二天一天奔波在路上,没买什么吃食,带了两瓶水.

第三天在宜昌三峡大学吃了一顿热干面....仍然好辣...

第四天逆流上三峡,光顾看风景了.到了下午到了重庆买了点面包饼干(算不的饭吧?).

第五天早上在成都电子科技大学找个老乡吃了顿东北大馅饺子,我一个人吃了50个,老乡破产.下午做飞机回到天津.

OVER

即便严格的算也是3.5顿.

家园 去过你列出的少数几个地方,感观却跟你完全相反

1、北京,原来经常去出差,感觉非常非常糟糕。这一印象来源于嘴里能跑飞机的北京同事、天安门广场人工漆绿的草坪、令人极度郁闷的交通、宰客绕路的出租司机、架子大得不得了的一众官僚,和根本不知服务二字怎么写的服务行业。唉...!

2、南京,也是出差常去的地儿。最爱的就是路旁一排排的大树,那气势、那阴凉,就一个字,爽!

3、成都,那种悠闲的生活节奏真是让我羡慕,虽然吃火锅时遇到小偷也改不了我对成都的喜爱(呵呵,偷的是我同学的钱包

4、广州,现在住在这儿。初来的时候觉得广州怎一个乱字了得!住久了才觉得爱上了这个城市的包容、爱上了这里的众多美食——若广州的治安能够改善几分,实在是可爱的城市。

家园 和金钱大大的有关啊

您还是飞来飞去,俺们念书那会,都是火车站票,有个座儿已经是天大的幸福了...

家园 呵呵

票务那边有几个学长在,能买到打折的机票.那次坐的是麦道82,那个颠哦.

家园 上海人还是不错的,但总有一些发自内心的自大。

  有一次去上海,下车后向一位执勤的老工人问路,他把坐什么车,在哪倒车详细地说清楚以后来了这么一句:

  你们乡下人不知道的,我们上海坐车很方便的。

家园 年轻人赶快抓紧玩。

我们当年可是:有时间没钱,

现在: 有钱没时间,

以后退休了: 有钱有时间,

但是玩不动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