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双石原作】《开国第一战》序言 生命中的一本书 -- MacArthur

共:💬203 🌺1159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十六章】汉城易手 金日成兴高彩烈 (3)

汉城易手 金日成兴高彩烈

大军止步 彭德怀虑远谋深

(续上)

拉兹瓦耶夫到斯大林那里告御伏。

斯大林毕竟是经历过严峻战争局面的战略家,知道彭德怀在为什么作难。对拉兹瓦耶夫说得了你歇着吧,人家可是位打败了美军的大军统帅天才军事家,你一个小小的中将瞎跟人家起什么哄呀?

刚被斯大林换回国的那个史蒂科夫也是这样,第二次战役诱敌深入时也瞎吵吵,后来被斯大林换回国,谁知换来的这位也这样。

同为兵家,“佯北勿从”的道理身为中将的大使们就是不懂。

因为怕拉兹瓦耶夫碍彭德怀的事儿,斯大林也打发他回了国。

还立马开金口,给中国同志补充2 000辆汽车,空军也加强了保卫后方运输线的行动。还决定给中国空军无偿提供372架米格-15歼击机。

“好嘛,告洋状吧,告洋状告出两千辆汽车来了!”

当时正为汽车犯愁的彭德怀揶喻道。

这个时期斯大林表现得挺够意思的。

其实关键是中国人自己有志气能争气站得直打得好,否则谁尿你?你看蒋总统那会儿求着美国人的美元,什么媚态不做呀?连老婆都死乞白咧地跑到美国跟杜鲁门套近乎,杜鲁门给他好脸儿了吗?

谁不愿意交有骨气又能干的朋友?

谁又愿意交窝囊废没本事的朋友?

任何时候都得靠自己,站得直有本事的人最好交朋友!

金日成也对停止追击持保留态度。

1月8日,中朝军队刚一停止追击,他就托中国驻朝鲜武官柴成文带话,要求休整时间不能过长,一月即够,理由是倘时间过长,河川化冻,会增加部队运动困难。

其实不光他们如此,节节胜利的部队虽然粮弹十分困难,但士气却很旺盛,爱发牢骚的怪话大王们怪话也很多:

“为什么撤退?不一口气打下去?”

“唱半天《把美帝打落太平洋》,怎么,不把鬼子赶下海啦?”

还有在军事民主会上“民主”指挥员的:

“瞎指挥!”

“瞎鼓捣!领导落后于群众!”

……

有些师团级别的指挥员也很不理解,敌我态势,地形都有利于我,干吗不象在国内战争那样来个千里大追击,一鼓作气把美国鬼子赶下海?

现在看来这些说法实在是有点头脑发热,然而在当时却是大多数中国军队官兵的共识——以他们在国内战争中形成的步兵对步兵的思维来看,敌人一退400多公里,一定是兵疲将沮。

可现在这个对手却不是这样,他们摩托化行军后撤,并不疲劳,同时又靠雄厚的后备力量和先进的运输工具得到迅速补充,对在雪地徒步追击的中国军队反而具有以逸待劳的优势。

看来,土八路们要破除对“小米加步枪”不适当的迷信,尚需假以时日。

胜兵与骄兵只有一步之遥!

1月9日上午,M·B·扎哈罗夫大将又来到总参作战室。

一听说彭德怀已下令停止追击,大将十分不解:

“哪有打胜仗的军队不追击敌人,不发展胜利成果的呢?这将给敌人以喘息之机,犯下丧失战机的错误。”

聂荣臻非常有礼貌地向他解释了志愿军面临的困难。

扎哈罗夫大将仍然坚持已见。

斯大林也有类似的意见。

1月9日,毛泽东也转来斯大林电报:为避免国际上对中国的责难,可由志愿军控制三八线以北及其东西海岸,令朝鲜人民军追击。

1月10日22时,金日成在朴宪永陪同下来到君子里志愿军总部,与彭德怀、洪学智等会谈。

彭德怀坦陈了志愿军的困难情况:西线6个军,3个战役的战斗伤亡3万人,冻伤2万人,共5万人;东线3个军,战斗伤亡1.9万人,冻伤减员2.8万人,全军减员9.7万人。现运输困难,粮弹、冬装、被毯运不上来,长期食用炒面,缺乏维生素的部队体力下降,人员也极不充实,极待补充休整2~3个月,改善运输条件,以利再战。现在“联合国军”尚有20多万人,已在平泽、安城、堤川、宁越、三陟等线布防就绪,我应进行充分准备,求得下一战役消灭更多敌人,不让敌军退至釜山狭小地区,此着甚为重要,从各方面考虑,不消灭敌军主力,美军是不会退出朝鲜的。

注意,彭德怀这时的战略设想仍是美军“退出朝鲜”。反映在他为“下一次战役”确定的目标仍是:

“……连续作战,一气呵成,全歼敌人,全部解放朝鲜。这是下一战役的奋斗目标,也是在休整期间应具体准备的标准。”

可既便如此,金日成仍表示不能理解。

言来语去大家都有点动肝火了。

一着急,彭德怀说话就点筋动脉:

“过去你们只想到打,现在只想到追,没想到人家再从后面打一下怎么办呢?没想到人家万一杀个回马枪会怎么样?”

“现在与过去的情况不一样嘛!”金日成也毫不客气。

“要追你去追!我把部队放两边,后方登陆由我们对付,你们不是还有几个师吗?你们去试一试嘛!”彭德怀只好摊牌。

“这怎么能试呢?”一说这个金日成也没了脾气。

没奈何彭德怀只好请出毛泽东这尊神仙来,对金日成们说我中午已经将你们的意见电告主席了,看看他是怎么说的吧。

次日,毛泽东的电报来了

毛泽东在志愿军休整时间问题上站在彭德怀一边:

10日午电悉。人民军第一、第二、第三、第五军团均可置于汉江以南之第一线。中国人民志愿军撤至仁川及汉江以北休整两三个月。仁川至汉城的守备由志愿军担任。人民军应将现在东北训练的新兵加以补充。如朝方认为不必补充休整就可前进,则亦可同意人民军前进击敌,并可由朝鲜政府自己直接指挥。

这意思再明白不过了:这是两个国家的问题,你要那样干我们只能劝不能拦,实在劝不听你就按你自己的想法干,我们给你当后盾。

有理,有节,够气度,也够哥们儿。

可下午彭德怀、金日成、朴宪永会谈时,朴宪永仍持拉兹瓦耶夫的观点,要求志愿军不休整继续南进,说倘如此美军肯定会撤出朝鲜。

彭德怀用一辈子都不曾有过的耐心对这两位复国心切的战友进行了苦口婆心地说服、劝导。

然而还是争论得很激烈,大家面红耳赤以致于彭德怀还是拍了桌子,把在场的邓华、洪学智及柴成文等吓得赶紧躲了出去。

最后,金、朴二人勉强同意了彭德怀的意见。

不同意也不行。

他们也知道,凭朝鲜人民军那点刚恢复元气的力量,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单独完成“赶下海”这个大目标的。

在这样一种思想认识状况下,怎么可能去接受联合国的什么停火提案?

1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总理兼外长周恩来复电联合国,表示中国政府不能同意美国为争取喘息时候而提出的先停火后谈判的方案。同时提出:以规定一切外国军队撤出朝鲜为停战谈判的前提条件,并要求美国军队撤出台湾,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

作为一个中国人,笔者和所有有血性的骨肉同胞一样,绝无保留的认同自己政府的这一一贯的原则立场。这种要求在任何一个主权国家来说都是天经地义的,也是无可非议的。

凡我同胞当自强。

但是,作为一种战略决策,笔者认为从策略角度来说,此间或有可以评点之处,这种态度明确的拒绝刚劲有余而弹力不足,缺乏足够的灵活性。何不利用这个机会明确表示愿意讨论提案,以争取联合国的多数,在政治上极大地陷已很尴尬的美国政府于被动呢?那样一来,在最后解决朝鲜问题的谈判中,中朝方的地位将更加有利。

美国国务卿艾奇逊也在其回忆录中不加掩饰的说:

“我们热切地希望并且相信,中国人会拒绝这个决议。”

拿破仑曾说,不要做你的敌人希望你做的事情。

倒不在于一定要相信美国的诚意,那是没准儿的事情,美国人也不是今天才说了不算。关键在于能让山姆大叔在尴尬之中再尴尬一回,结结实实地再吃一回说不出口的哑巴亏。

问题还是出在“赶下海”的认识上。

联合国当时介入朝鲜的问题也是出在“统一朝鲜”这个认识上。

局部战争的轮廓已现,但尚不清晰。

双方还得再经过几个回合的较量,才能在这个概念的认同上达成共识。

生活没有倘若,历史无法假设。

何况是个几十年后的蹩脚“臭皮匠”!

笔者倘生在彼时,一定是嚷嚷着打过去的人中最积极的一个。

这又是一个无法假设的假设。

李奇微一直在不遗余力地为美国摆脱窘迫尴尬的处境而努力。

就在五星上将麦克阿瑟在坚定不移撒泼耍赖瞎纠缠的时候,陆军中将李奇微却坚定不移踏踏实实为第八集团军恢复信心和战斗力而尽力筹措。

中国军队在节节胜利的形势下突然与第八集团军部队脱离接触,停止追击,使李奇微看到了摆脱颓势的希望。

和众多受过良好教育学历很高的美军将帅一样,李奇微具有极优越的数理逻辑的思维头脑和冷静务实的精神。通过调阅第八集团军的阵中日志,他从“联合国军”与中国军队3次较量中,整理出了一组值得重视的数据:

第八集团军第一次向鸭绿江边进攻,遭到中国军队的埋伏攻击。大规模的攻势从10月26日开始,到11月2日第八集团军撤过清川江为止,历时8天。

中国军队没有追击。

这当然可以用中国军队正施展诱敌深入的谋略加以解释。

第八集团军第二次向鸭绿江边进攻,从11月25日遭到中国军队全线反击,到12月2日,中国军队即全线停止进攻。

历时也是8天。

这就不太说得过去了。

那时第八集团军已经成了惊弓之鸟,在士兵们心目中,中国士兵简直就是天兵天将,任谁都会利用这个机会痛打落水狗。

可占尽优势的中国军队又一次停止进攻,这是为什么?

1950年除夕,中国军队向第八集团军发起全线进攻,战至1月8日,中国军队又一次突然停止攻进。

时间也是8天。

中国军队每一次猛烈攻势的时间怎么都是一个礼拜?

只有3种可能:

l 巧合;

l 他们不需要更大的军事利益;

l 他们没有能力获取更大的军事利益。

事不过三,巧合这一点基本上可以排除。

他们不需要更大的军事利益?扯淡,傻瓜才不需要呢!

这一点也基本上可以排除。

那就只有一种解释:

——他们没有能力获取更大的军事利益。

李奇微得出结论;中国军队不具备长时间攻进的能力。

显而易见,“联合国军”强大的海空优势,掐住了中国军队的瓶颈——后勤补给。以至于他们不得不靠人力、畜力、沿着崎岖的山道,肩扛背驮以运送补给粮弹。在紧张的攻进战斗中,中国军队的粮弹几乎完全靠士兵自身携带,一旦粮弹耗尽,而补给又不及时,那么攻势也就不能持续。

养尊处优的美国大兵可没这份能耐。

李奇微在对他的敌人生出由衷钦佩之余,也看到了这个强悍对手的致命弱点:

中国军队来势汹汹的凶猛进攻,无非是“礼拜攻势”而已;中国军队赖以生存的供需补给,不过是“肩上后勤”而已。

令人钦佩的洞察力,准确而精当!

李奇微是美利坚合众国的大忠臣,也是大功臣。

他总算替美利坚合众国保住了半边眼瞅着就要丢尽了的脸面。

如果说新年前他就任第八集团军司令官的时候,还仅仅是凭职业军人的责任感和敬业心来竭力挽回颓势的话,那么他现在已经找到了挽回颓势的途径,看到了挽回颓势的希望。

看看这种计算分析似乎很简单,没有什么戏剧性。既没有什么获取秘密情报的传奇刺激,更没有007之类惊心动魄的打斗表演,所依据者都是一些显而易见的公开事实。

想想这活儿谁都能干,可谁都没有去干!

吵吵嚷嚷拿不出办法来的美利坚合众国满朝文武竟没有一个人去算算这个小学生也能做的算术题!包括那个无孔不入无处不在能干得似乎没有他地球就不转的中央情报局。

其实世界上的事情都是这样,很多伟人能人奇人智人干的都是别人一看就能干的事情。只是他们在闷着头干的时候别人或不屑干或不愿干或不敢干或不去干而已。象李奇微进行的这类判断,原本是“联合国军”主帅麦克阿瑟的份内之事,可他不好好地扮演好军人的角色,却偏喜欢挤在政客们中间瞎嚷嚷,去操那些他压根儿就操不了也不该去操的心。

站在中国人的立场,笔者鄙弃李奇微,他在一场不义之战中扮演着一个能干的打手的角色,不过是美国处处碰壁的强权政治棋盘上的一个可怜走卒。

站在军人的角度,笔者赞赏李奇微,他在重重危机和压力之下,能够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地去寻求摆脱危机的办法,身体力行地去为他的国家争取最大的利益。

虽走卒也,亦能臣也!

关键词(Tags): #朝鲜战争#双石#开国第一战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