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一、我对科学的看法,再谈中医 -- 冷眼

共:💬103 🌺18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一、我对科学的看法,再谈中医

科学是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科学理论发展的方式是“证伪”。关于“证伪”,有很多误解,比如说:你科学的理论都是“伪”的,现有的理论也会被证明是“伪”的,那科学有什么用?这种说法,完全没有认识到科学研究的方法,把科学与真理搞混了。为了方便说明,这里直接引用史蒂芬•霍金的《时间简史》中的相关内容:

“为了谈论宇宙的性质和讨论诸如它是否存在开端或终结的问题,你必须清楚什么是科学理论。我将采用头脑简单的观点,即理论只不过是宇宙或它的受限制的一部分的模型,一些联结这模型和我们所观察的量的规则。它只存在于我们的头脑中,(不管在任何意义上)不再具有任何其他的实在性。如果它满足以下两个要求,就算是好的理论:它必须在只包含一些任意元素的一个模型的基础上,准确地描述大批的观测,并对未来观测的结果作出确定的预言。例如,亚里士多德关于任何东西是由四元素,土、空气、火和水组成的理论是足够简单的了,但它没有做出任何确定的预言。另一方面,牛顿的引力理论是基于甚至更为简单的模型,在此模型中两物体之间的相互吸引力和它们称之为质量的量成正比,并和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然而,它以很高的精确性预言了太阳、月亮和行星的运动。

在它只是假设的意义上来讲,任何物理理论总是临时性的:你永远不可能将它证明。不管多少回实验的结果和某一理论相一致,你永远不可能断定下一次结果不会和它矛盾。另一方面,哪怕你只要找到一个和理论预言不一致的观测事实,即可证伪之。正如科学哲学家卡尔•波帕所强调的,一个好的理论的特征是,它能给出许多原则上可以被观测所否定或证伪的预言。每回观察到与这预言相符的新的实验,则这理论就幸存,并且增加了我们对它的可信度;然而若有一个新的观测与之不符,则我们只得抛弃或修正这理论。至少被认为这迟早总会发生的,问题在于人们有无才干去实现这样的观测。

实际上经常发生的是,所设计的新理论确实是原先理论的推广。例如,对水星的非常精确的观测揭露了它的运动和牛顿理论预言之间的很小差异。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所预言的运动和牛顿理论略有不同。爱因斯坦的预言和观测相符,而牛顿的预言与观测不相符,这一事实是这个新理论的一个关键证据。然而我们在大部分实际情况下仍用牛顿理论,因为在我们通常处理的情形下,两者差别非常小。(牛顿理论的另一个巨大的优点在于,它比爱因斯坦理论容易处理得多!)”

也就是说,当一个科学理论经过一段时间范围的考证后没有被证伪,特别是能够正确对现实世界进行成功的预测和指导,那这个科学理论就是成立的,这个科学理论就对科学发展以至社会的进步做出了贡献。科学理论被证伪,绝大部分是因为科学的发展的结果,例如本学科或者其它学科理论的发展,科学观察实验的手段的进步等等。每一个科学理论都是未来科学发展的基础,对于那些已经被证伪的科学理论,现在的我们当然很容易就会说它的错的,但是如果你仔细去看科学发展史,科学都是在已有科学理论的基础上更深更细致的研究而发展出来的,没有前一步科学理论,就没有下一步的科学。

科学就是这样使用逻辑实证的方法,一步一步自我发展进步。因为每一个科学理论都经过实证的考验,所以科学也是非常有用的,而且这种有用性也在不断发展进步。现在,科学对人类的巨大作用,远远超过了其它任何理论体系。

科学的这种发展方式,就是以人类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有限的认识能力去认识无限的世界的方式。科学家都是普通人,受实验手段和观察能力的限制,对世界的认识也是有限的。在有限认识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进步,就是科学发展的过程。因此每一项科学理论都是科学不断证伪而发展出来的,对于那种无缘无故就出现的永恒正确的“真理”,那种经不住实证考验甚至以什么“更高层次”之类的理由拒绝进行实证的东西,绝对不是科学。

科学要做到在自身基础上不断发展,最重要的就是客观。这里所说的客观,就是科学研究的是普适的自然规律,科学理论是所有人都可以理解的。只有做到客观,做到所有人都可以理解,科学理论才是所有人都可以接受的,才能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发展。科学理论做到客观清楚,就可以用客观的标准予以实证证实或证伪,理论所指导的技术就是有效的,制造出来的东西就是有用的。反过来说,由不能理解的理论而导出来的技术或产品,其应用效果就十分可疑了。任何严谨的学科,包括社会科学,其理论和研究方法,也都是讲究客观性的,是所有人都看得懂的,否则,就不能为大众所接受,也就不能在尽量大的范围内得到发展。当然这里所说的“懂”,需要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这种科学知识基础也是客观的,任何智力正常的人只要通过学习都可以掌握。所以说不存在一门科学学科是只有某个民族才有而其他民族不予接受的,也没有一门科学学科是只有某个文化背景的人才能理解而其他文化背景的人无法掌握的。

关于证伪,还要求科学理论有一定的标准,比如说逻辑的自洽、简明、明确其范围和条件等等。实际上只要明白了科学的发展方式,即科学是不断发展的,个人的认识是有限的,那么所有科学理论自然都是存在缺陷的,这此缺陷就是可能被证伪或被进一步证实而使科学变得更加完善。因此,只要将科学理论以尽量准确简明的方式描述出来,这样的科学理论自然就是可以证伪的了。这里再说一遍,科学理论的这种缺陷并不是说科学是没有用的,正好相反,科学理论的这种缺陷说明了科学在其适用范围内的准确有效,科学发展过程中从来就没有什么一步到位的绝对真理。那种为了保证自己的正确,故意搞得模模糊糊,怎么解释都可以的理论,其有用性就很小。

关于证伪,还有一些理论和逻辑上的争论。我认为,在这个问题上,光说证伪在理论逻辑上有什么缺陷是不行的,得指出有什么更好的方法来指导科学的发展,这种“以有限的认识能力去认识无限的世界”的过程。

科学的这种不断发展前进的机理还有一个哲学基础,就是可知论。就是因为世界是可知的,所以才能不断的通过研究而发展。科学认为世界是可知的,意味着科学理论里绝对不能有哲学上不可知的东西—比如说神。神是不可知的典型,科学理论总是有缺陷的,但如果把科学理论上的缺陷归于神的作用,那么这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就停止了,这理论就不再是科学了。科学与神学总是格格不入,不是因为科学也是另一种宗教,把其它的神当成“异教神”而排斥,而是因为这两者在哲学上是截然对立的。

科学的可知论基础是科学的内在要求,它体现了科学的客观性,与科学家本人的意愿无关。时常有人谈起科学家的宗教信仰问题,试图把科学与宗教联系起来,其实这是毫无意义的,科学家可能是信教的,但科学理论里决不能有神的存在,同一个人在进行科学研究的时候是科学家,在做别的事的时候就不是科学家。科学理论是否成立,只看有没有支持理论的实证,与研究它的科学家的意愿、目的无关,这是科学的客观性的体现。科学家可以是信神的、可以是无神论者、可以是好人,也可以是坏人。正是因为科学是客观的,它才具有最大的生命力,才能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发展,并且将其威力作用到全世界。

当然,科学讲究探索、怀疑、实证、理性,这是与宗教精神相冲突的。在古代,科学家可能为了证明“上帝创造的世界的完美”在局部范围内进行科学研究(总比把怀疑者送上火刑架的好),到了科学发达的今天,自然科学已经成为根本上否定神学的体系,这时候,虔诚的相信神的存在的人进行科学研究时很难回避科学中种种与神相互矛盾的地方。现在的科学家就算信教,大部分也只是当作一种生活习俗了。

关键词(Tags): #科学#发展#证伪元宝推荐:不爱吱声,

本帖一共被 6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