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libra
注册:2009-08-16 07:04:23
正九品上:儒林郎|仁勇校尉
正九品上:儒林郎|仁勇校尉
💧3197
🌟67
💓667
🌟67
💓667
家园
我个人的水平低,所以[B]错误的预测[/B]中央会在10月底开一个专门的经济会议,只是聚焦当前的国内经济问题。 没有想到中央会开这么一个高度与广度都超过年度经济会议的研讨会。 其实也不奇怪。按照中共民主集中制的传统习惯,在之前一段大范围调研的基础上,召开的这么一个会议,所研讨 ...
[QUOTE] 两个答案,中共这边应该都有了。 [/QUOTE] 更难能可贵的是,在楼里相关贴内,能提将事件发生的内部逻辑交代得清清楚楚。 补充一点相关信息: 1、七月:阮富仲去世后几天,梁强会见中国驻越大使: [IMG]/picture/0,2410/43312_221 ...
山城经验、邓肯背书确实是冲三块表去的,这本就是扛科发的旗打冲锋,目的嘛,很清楚。 投桃报李,4的批示也是及时的,10-11上半年,大佬巨头(8大长老,管组织的居委……)纷纷踏足山城,不是没来由的。 有人说h本人没去,很简单,看历史,07是大海在渝最后一年,4这个时候才去的山城,这 ...
如果按你这个说法: 不厚作为二代,是不是该妥妥的支持一代的邓路线啊? 一尊作为二代,是不是更该坚决继续一代的邓路线啊? 如果按你这个说法: 1、国内有些人天天骂习而不骂邓 2、美国有些人公开骂习不继续走邓路线, 3、河里有些人天天骂习参与迫害同为二代的不厚 以上这些人,是不是都 ...
从3月份到10月份,越方的接班人虽然折腾/反腐了几轮,而每一轮折腾: 1、内部提前通报 2、都来打个照面 [IMG]/picture/0,2410/43312_24230156.jpg[/IMG] [IMG]/picture/0,2410/43312_24230236.jpg ...
不管是股权结构,还是决策机制,犹太资本想渗入京东,控制中国零售,相对于其竞争对手阿里、拼多多等,都要难得多。 这也是刘强东在美国出事以后,[url=/article/5021756]国家动用行政力量去救助他,并事后及时对他消除影响的原因[/url]。而刘强东也为此做了回报,上海封 ...
前人和前面时代造成的积弊很多,政治体系中满是蛀虫蛊毒,民众也失去期望、萎靡不振,这时候,君子大人要做的就是振民育德,进行吏治革新,清除几十年的积弊,改变人们的疲敝萎靡状态。 ...
考察调研,是中国领导人接触群众、感受民生、同时也是考察干部最重要的直接手段之一。很多时候,并不像有些想象中那么僵化,很多时候发生的事并不是事先安排的,领导人临场讲话也有不少是脱稿的,甚至意料不到的 ---- 当时想不到,结果更想不到。 [QUOTE] 他最多就是能在一堆备选的行 ...
方平同学的东西只要仔细的分析都能得到背后的逻辑,这篇的逻辑就是“出来混早晚都要还(得)地“。 第一个贸易战的故事告诉大家只要你做的事符合国家利益,那么你危难的时候国家会帮助你的。这是”得“字诀。 第二个电商故事是,你可以当风口中的猪, 但你要知道国家的根本利益是不可触碰的, 尤其 ...
方平同学应该是理工科出身吧,写帖子向来是故事作表,逻辑为里。而他的政治立场或者说屁股一贯如此。[B]也只有傻子才以为方平是所谓的颂圣派[/B]。 读他的帖子也有点年头了,曾作过点记录,他的文字暴露得比较彻底的几次: [B]1、批他的政策:[/B] 17年左右,方平就公开批过“ ...
一直到现在还是个屎盆子。 13年跟食安办合并的时候,一位老哥是原国务院食安办的,最早在国办工作,谈起了食药监总局,一句好话就没说过,他接触了所有的委办厅局,唯有原食药监局是最烂的,里面的人有利益的时候抢着上打的头破血流,有困难的时候都推三阻四,都争着抢着去业务司,其实都是为了利益 ...
我在美国一家旧时邻居,两家关系很好。小夫妻俩都是复旦毕业,来美国读博士,然后进大药厂。聊起xi,不是讽,就是骂。 我当时就奇怪:xi怎么你们了?他们一是骂药品集中采购政策;二是习反腐之后,抓的一个从他那个省升上去的原国家食药监局副局长(判了16年的那位),大概与他家比较熟悉,一 ...
是一年批准一万多个药品注册的申请事项,这里面仿制药就有8000多,改剂药1000多。这个不过是当年郑晓庾被判死刑后医药界流传的判死原因,事实上并非如此。以中国的药企研发水平,想想这也不可能,郑时代每年审批注册的新药不过1000多,绝大部分是对已有药物的剂量、给药途径或用法方面的变 ...
把郑枪毙十遍都不足抵他的罪。 美国一年(还是几年?)批准104个(还是106个?准确数据记不准了)新药,同期中国药监局批准了一万多种新药。 时间太久了,具体数字和时间我记不太清楚了。但是这个事儿确确实实。 你说都是他手下干的,呵呵,确实都是他手下干的,他也没那个时间和精力一个个的 ...
药监局的注册司、监管司、审评中心都是重灾区,包括郑的秘书都是安排到这种重要岗位。而当年药监局周边,不少代理公司,都是这些人的亲戚开的,正常报批可能时间长又可能批不下来,但找了这些公司花几百万,很快就下来了。而郑当年搞的省标升国标,则给了各省药监局一个权力寻租的机会。那时候的各地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