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翻译】普利策小小传(一) -- 梦秋

共:💬52 🌺223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普利策小小传(五)

      普利策小小传(五)

      美西战争是美国历史上伤亡最小、获益最多、受到关注最少的战争之一。这场战争从战争历史的角度来看,毫无军事价值。但是它却有着非常深刻的政治意义。这是美国百年来干涉主义初露端倪的一场战争。在这样的战争当中,美国往往扮演着道德的化身,正义的代表,正如现在它在伊拉克一样。旁观者对这样的场面虽然心知肚明,却也无可奈何。

      古巴是西班牙在拉美的最后一块殖民地。在历经殖民者几个世纪的统治之后,古巴崛起的民族意识逐渐成为独立运动的指导思想。独立斗争从美国内战时期就已经开始,一直延续到19世纪末期。殖民者对独立运动人士的迫害迫使大批古巴人逃离家园,渡海来到美国,并在美国纽约形成了古巴革命者的政治中心。当然,美国人对任何反对现政权的“流亡人士”总是怀着“真挚”、“热忱”的态度。对于压迫这些“流亡人士”的政权,美国政府在必要的时候也会痛恨一下,采取一点实际措施。

      1894年前后,殖民者被迫采取了某些改革措施,独立运动稍有平息。这当儿美国人行动起来。美国海关通过了新的关税政策。新政策对古巴赖以维持其生存的蔗糖产业及其出口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1895年,因为失业率大增,古巴国内的动乱四处蔓延。在美国流亡的古巴独立分子常常利用美国船只作为掩护,向国内游击队运送军火和给养。西班牙海军为此不断炮击美国船只。双方的摩擦逐渐升级。

      从1895年到1898年战争爆发,美国报纸上几乎没有哪一天不提到西班牙殖民者在古巴的“暴行”。这固然是古巴流亡者在美国进行大量公关宣传活动的结果;同时也是美国新闻媒体在黄色新闻影响下,过度追求战争、女人、金钱和犯罪(war, women, wampum and Wrongdoing,即4个W)等引发轰动效应新闻的结果。

      《世界报》和《新闻报》在这场几乎众口一词声讨西班牙殖民政府的媒体运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两家报纸都向古巴派驻了记者,两方的记者都毫不犹豫地采取了煽情等手段对古巴现状进行无限夸大的报导,目的无非要求美国政府干涉古巴现状。那干涉的原因呢?当然是拯救处于“水深火热”当中的古巴人民。《世界报》在刚一开始的时候还有所收敛,比较注意强调新闻事实。1895年,《世界报》采访了不少世界名流,发表了反战的声明。同时还特别注意到了美国政界对战争所持有的普遍冷静的态度。但是随着全国报纸滑入战争叫嚣当中,《世界报》独臂难支,自己也逐渐被这股潮流拖离了原有立场。

      相比之下,赫斯特的表现就像个战争贩子。1896年,赫斯特抢先在报纸上叫嚷:“别人在空谈,《新闻报》在行动!”12月份,国会议员们开会的时候,赫斯特对参议院们做了个美国是否参战的调查,甚至追问各州州长他们可以派出多少志愿者参战。《世界报》不甘落后,也做了类似的调查。随后美国国内掀起一个要求参战的高潮。自从内战以来,还没有哪个时候美国人表现得如此好战。

      1897年,赫斯特找到了一个了不起的黄色题材。这一回的主人公是一位古巴革命领袖的外甥女儿。《新闻报》笔下的这个姑娘美艳绝伦,蕙质兰心,当然,按照黄色新闻的故事逻辑,她却又命比纸薄。她不但因为舅舅的牵连被投入监狱,面临好色之徒的非礼,而且监狱的恶劣条件将在一年之内夺去她那年轻的生命。这个凄美动人的故事当然深深地打动了不谙世事的美国读者心灵。出于自己的利益考虑,《世界报》指出《新闻报》过分夸大事实。在群情激愤的情况下这么说太有点不知好歹。《新闻报》为此给普利策扣上一顶帽子,说他“不爱国”,正如那个岛如今天天叫嚣着要“爱台湾”一个道理。

      一个月后,《新闻报》声称,该报常驻古巴的记者,勇敢的戴克尔已经将这位姑娘从监狱当中解救出来并且将她带回了美国。想起那位在伊拉克被拯救的女大兵林奇了?英雄救美人的故事美国佬100年前就知道炒作了。不过,这事在当时倒也少见多怪,所以美国国务卿和伦敦大主教等等名流纷纷给《新闻报》发来了贺电,麦金莱总统也很不情愿地在白宫里向这位名媛表示了祝贺。《世界报》在尴尬之中赶快调转风向。这份报纸工作人员的素质也不是盖的,他们总共拿了12个半版面对这件事情进行大肆张扬。其规模位列所有报纸的第二位。

      那第一位呢?当然是《新闻报》自己。

      12个半版面这个数字比起《新闻报》自吹自擂根本算不了什么。《新闻报》对这件事情的报导是:375个版面(column)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人不能无耻到这个地步。

      这场争斗当中,《世界报》再次落了下风。更倒霉的是,《世界报》派驻古巴的记者一个被殖民政府驱逐,一个居然又被《新闻报》给挖去了。

      1897年年底,西班牙政府发生更迭。在美国的强大压力下,西班牙政府考虑允许古巴自治,并召回了因为制造暴行而声名狼藉的西班牙驻古巴军事指挥官。美国人的民意也渐渐发生了转变,倾向于维持古巴现状。《世界报》等报纸对古巴局势的报导也相应缓和了一些。

      打不起仗,赫斯特如何甘心。1898年2月,他又找到了一个事端。这个月,西班牙驻美国大使给在哈瓦那访问的某个西班牙报纸编辑写了一封信件。这封信让一位古巴革命者给偷了出来。这封信作为私人信件,里面用词当然没那么谨慎。除了严厉批评麦金莱总统的年度国会咨文,信中还痛骂总统是个“低级政客”。这事搁在眼下,美国媒体公开痛骂自己总统的语言比这还要过份,也没见有啥了不得的。可这信落在了赫斯特手里,2月9号在《新闻报》上刊登出来,骄傲的扬基佬像是被马蜂蜇了似的嗷地叫起来,全国对西班牙一片怒斥声。美国人骂声未绝,2月15号发生了大事。

      派往古巴保护侨民的美国海军军舰“缅因号”于这天深夜在哈瓦那港发生爆炸沉没,266名舰上人员丧生。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缅因号”沉没,至今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古巴革命者干的。因为美国人准备承认西班牙政府在古巴的主权以换取古巴自治,这个举动激怒了激进的古巴革命者。但是消息传到美国国内的时候,新闻媒体对“谁是凶手”这个问题的回答几乎是一致的——是西班牙人干的。

      《新闻报》在此事的报导上又一次独占鳌头。在事发第二天的首次新闻报导上,《新闻报》的标题是:炸毁缅因号是敌人所为。此外,赫斯特还悬赏50,000美元追查事件凶手。这种政治案件就像肯尼迪总统遇刺一样,查上一百年也没人弄得明白。赫斯特此举不过是一种高姿态罢了。

      新闻效果倒是很明显。到了事发后三天,《新闻报》迫不及待地宣布,战争狂热席卷全国。对于西班牙人怀有贬义称呼的Spaniard一词已经在报纸上满天乱飞。没错,敌人就是西班牙,美国需要战争,没有哪个敢对此表现出怀疑态度。普利策在刚开始的时候还呼吁要审慎地对待“缅因号”事件,但是他也不能过于特立独行。4月10日,普利策在社论上要求政府发动一场“短暂而迅速的战争”。《新闻报》和《世界报》的这种态度得到了大部分报纸的正面回应。全国找不到反战的报纸。《纽约论坛报》、《纽约时报》、《芝加哥每日新闻报》等平素带有反战立场的报纸全部保持沉默。

      百年前后的历史有时候是多么相像!

      美国政府内部也不再是铁板一块。麦金莱总统对战争仍旧持反对态度(怪不得赫斯特和他作对!),但是共和党内部以海军部次长西奥多.罗斯福为首的少壮派要求宣战的呼声渐高,执政党有面临分裂的危险。战争已经成为解决争端的唯一手段。

      尽管西班牙政府表现出各种和解态度,4月18日,美国国会还是通过法案准备对古巴现状进行干涉。战争就此爆发。幸灾乐祸的《新闻报》得意洋洋地在首页中缝里写道:你觉得《新闻报》的战争进行得如何?

      战争并不激烈。但是记者们不这么认为。他们带着对战争的狂热向往投入新闻报导当中。总数达到500人的记者队伍分布在哈瓦那、马尼拉和波多黎各的广阔战场上,不计成本地向各自的报纸发送英雄的美国军人获得胜利的消息。每个人都渴望着战争,就连赫斯特自己也挥舞着左轮手枪参加了海战,并亲自跳帮到西班牙军舰上抓俘虏。没见过资本家亲自操刀上阵吧?这个举动就像要迪克.切尼到伊拉克去抓萨达姆一样。此举自然成为《新闻报》的重大新闻。

      也就是这个阶段,美国的黄色新闻报导达到顶峰。夸夸其谈、大幅标题和不实报道充斥着各个版面。由于技术的进步,照片已经可以复制在新闻纸上。大量触目惊心的照片推波助澜,将黄色新闻报导推向高峰。到了1900年黄色新闻最为盛行的时候,全美国有至少三分之一的都市日报采用了黄色新闻格式。

      在美西战争期间,《新闻报》和《世界报》展开的竞争导致两份报纸的广告量大幅度下降。赫斯特不会在乎这一点。对他来说,名气越大,资源就越多。精于打算的普利策却对此很不满。他知道自己在这场竞争当中已经输给了赫斯特。即使在报纸效益上两人的对局平分秋色(战争期间两家报纸发行量都突破150万份),但是在气势上普利策明显逊于对方。

      狮子王老了,但是新的狮子王也无力打败他。《世界报》已经拥有了固定的读者群和稳健的办报风格,无需担心自己会被《新闻报》使用各种小伎俩蚕食。普利策自己所具有的敏锐的新闻感告诉他,黄色新闻的兴盛只是昙花一现。他预见到这股风潮迟早会过去。这个年轻的国家经历了内战后的躁动不安之后,依旧需要公正负责的新闻媒介作为整个社会运行的重要支柱。新闻,意味着责任。

      美西战争之后,普利策退出了与赫斯特在黄色新闻方面的竞争。这样的竞争对普利策已经没有意义。赫斯特则继续沿着这条老路走了近十年。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威廉.鲁道夫.赫斯特

      1930年在其事业的鼎盛期在18座城市当中拥有26份日报和17份星期日版报纸。此时普利策已经过世20载。

    • 家园 【原创】普利策小小传(四)

      普利策小小传(四)

      “我瞎了吗?我没有瞎吗?”

      在普利策生命的最后十多年里,他一定反复问自己这个问题。他已经双目失明,生活在一片黑暗当中,只能依靠别人的帮助和自己的摸索前进;他却又心如明镜,明察秋毫,对自己创建的报业帝国如指臂使。普利策仍旧是《世界报》的独裁者,那个凭借着自己敏锐的新闻感和富有远见的洞察力对美国的政治和新闻界产生重大影响的报界大亨。

      双目失明之后,普利策进行了若干次长途环球旅行,试图摆脱工作带给他的巨大压力。但是他无法办到。他不在纽约的时间里,每天《世界报》的主要内容和报社的重要决定都要通过电报汇集在他的手中,然后由他的私人秘书诵读,聆听传达他的指示。普利策对报纸的现状永远也不会感到满足。他总是提出各种思路和想法,然后用最坚决的意志将它们贯彻下去。

      1890年前后,《世界报》报社已经拥有三份报纸,除了《世界报》本身之外,每天还发行《世界晚报》,逢周日发行《星期日世界报》。两份报纸的发行量都相当可观。《星期日世界报》更是给报纸赢得了大量利润。这就是普利策的营销天才所在。1883年普利策来到纽约之前,全国大约有100份日报有星期日版,但是这些报纸大多是非英语日报,内容也很单薄。随着美国内战后工业化进程不断深化,迅速增加的城市人口和中产阶级的产生发展对报纸的娱乐功能提出了新的要求,正如中国十多年来娱乐新闻从无到有逐渐壮大一样。但是大多数读者只有到了周末才有时间坐下来慢慢读报,因此,内容丰富,题材新颖、文笔轻松的文章是星期日版的最佳选择。

      普利策对《星期日世界报》的市场定位非常准确。他的这份报纸容量极大,在1890年已经达到了每份40-48页。其读者对象包括了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妇女、青少年等等。报纸内容上开设了许多专栏,如文学创作、体育新闻(普利策首创了专门的体育新闻版)和漫画等。这份报纸带有《世界报》一以贯之的“黄色新闻”作风,以卖弄玄虚、哗众取宠的内容为主,大肆使用感伤和煽情的笔法,不讲求新闻质量,而是追求新闻效应。此举充分挖掘了报刊的娱乐功能,开创了报刊发行的新模式。在其成功影响之下,其余报纸迅速跟风,在1890年全美国已经有了250份日报发行了星期日版。至今许多欧美报纸仍旧保留着发行星期日版的传统。周日版报纸的厚度至少是平时报纸的两倍以上。

      报纸功能由向公众提供信息转变为娱乐大众,始作俑者为普利策。

      普利策的办报策略一向讲究信息服务和娱乐之间的平衡。一方面,《世界报》提供了高质量的新闻报导和有见地的社论;另一方面,《世界报》又拼命炒作犯罪、奇闻、名人轶事等等题材以保证自己的读者群。掌握这个平衡需要很微妙的技巧。总的来说,普利策还是基本维持了办报的基本理念,即他在晚年总结说到的:

      “(新闻)要为进步和革新而斗争,绝不宽容腐败和不公,绝不从属于某个政党,反对特权阶级……”

      即便如此,《世界报》还是开创了“黄色新闻”的先河。“黄色”一词的含义,就是来源于《星期日世界报》的一幅连载漫画“黄孩子”(yellow kid)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黄孩子”的名字叫作Mickey Dugan。这个长得几乎和三毛一样难看的小家伙1894年问世,1895起就不断出现在《世界报》的漫画专栏当中。漫画当中,脑门发亮,龇着大牙的黄孩子在纽约四处游荡,与三毛过着类似的生活。但是他不会去控诉万恶的资本主义社会。相反,他是个喜剧角色,给读者们带来笑声。有鉴于《世界报》首开了标题党和八卦新闻之例,“黄孩子”又变成了报纸的主要象征,《纽约客》的一位著名记者遂将这种新闻风格命名为“黄色新闻”。

      要提一句,政治漫画和喜剧漫画等报纸栏目也都是普利策旗下的《世界报》开创的。1880年代之前,由于印刷技术的限制,报纸上几乎没有图片出现,只有连篇累牍的文字报导,读来颇费精神,也不容易吸引读者。《世界报》采用了版画技术(woodcuts),使图片也成为了新闻的一部分。此举当然大大增强了报纸的娱乐作用,也是《世界报》得以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漫画连载“黄孩子”给《星期日世界报》带来的正面效应是:1896年这份报纸的一次发行量是600,000份。同一年的年初,作为《世界报》新对手的《新闻报》即使闹得风生水起,其日发行量也不过150,000份而已。

      不管怎样,即使普利策双目失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的事业仍然停留在巅峰期。作为一个外来移民,普利策除了无法竞选美国总统,其余能办的事情他都尽量办到了。功成名就之后,他于1890年宣布退休。可是全纽约的人都会问:他退休了吗?他没有退休吗?

      普利策当然没有退休。只不过他花费在旅游的时间上更多了。他之所以没能够完全退休,还有另外一个原因:他又有了对手。普利策打垮了达纳的《太阳报》,成为报界的狮子王。眼下这位身体孱弱的狮子王遇到了新的挑战者。两个人之间的竞争成为了美国新闻史上的经典故事。

      新的挑战者名叫威廉.赫斯特。正如普利策当年在对手达纳的《太阳报》当中工作过一样,1880年代,身为哈佛大学学生的赫斯特也利用假期在普利策的《世界报》里担任过记者一职。赫斯特在《世界报》里没有学会新闻工作者秉持社会正义、揭露阴暗事实、关注民生民计的责任感,反而把《世界报》当中黄色新闻运作的技巧学了个十成十。1895年,在旧金山历经八年报界生涯的锻炼之后,赫斯特带着一身邪气闯入纽约,并立刻与普利策展开了一场恶斗。

      在纽约,赫斯特赖以起家的报纸说来与普利策还有一番瓜葛。还记得普利策的弟弟阿尔伯特1882年办的《新闻早报》吗?这份售价仅仅为一美分的报纸在报刊零售者处销路很好。1894年,报纸提价到两美分之后,发售数量开始下降。阿尔伯特遂以一百万美元将其出售。继任者经营不善,于1895年秋将报纸以18万美元卖给了赫斯特。《新闻早报》改名为《新闻报》。

      赫斯特照搬了当年普利策办报时采取的挖墙脚策略,只是出手更加迅速更加狠辣。他挖的全部是普利策《世界报》的墙角,第一次就把《星期日世界报》的主要编辑人员全部挖了过来,连风靡纽约的“黄孩子”也投入《新闻报》旗下。资本家竞争起来,大概也不会讲究啥知识产权问题。

      第一回合让对手把自己大旗给拔了,普利策不得不重视这个年轻的对手。他立刻重起炉灶,重建编辑部并恢复了“黄孩子”漫画的连载。新建的《星期日世界报》与从前相比,使用黄色新闻的手段有过之无不及。1896年里,纽约人有幸看到了这样的奇闻,两份互相竞争的报纸上都同时刊载了“黄孩子”漫画连载,这段时间的读者无疑得到了最多的开心果。不幸,赫斯特手腕实在太厉害。1897年,第二套《星期日世界报》编辑班子外带第二版“黄孩子”漫画全部改嫁到赫斯特那儿去了。凭借着这两套班子的出色才能,《新闻报》第二年就出版了自己的星期日版,其中的幽默漫画多达8页。

      于此同时,《新闻报》还和《世界报》展开了价格大战。大战的结果是,《新闻报》成为了《世界报》平起平坐的全国性的报纸。双方看似打了个平手,吃亏的却是《世界报》。

      与普利策相比,赫斯特几乎不讲究道德约束。如果说普利策是黄色新闻之父,赫斯特就是黄色新闻教父,是他强调了黄色新闻作为新闻工作的唯一风格,是他给黄色新闻注入了精神动力。普利策开创了黄色新闻风格,但是从其本意上来说,使用感伤和煽情等黄色新闻手段仅仅是一种临时性的策略。在赫斯特没有和普利策展开竞争之前,《世界报》已经逐渐摆脱了黄色新闻风格,力图成为一份严肃的代表主流社会道德的报纸。赫斯特的出现迫使普利策重新将黄色新闻作为一种竞争武器,并在这个泥潭当中越陷越深。

      双方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从黄色新闻风格竞争到政治领域。这方面赫斯特占了明显的上风。普利策在政治上始终保持自己的自由主义倾向,甚至到了有点僵化的地步。他虽然他反对英国和西班牙对南美洲的殖民政策,但是他也不支持克里夫兰总统干涉南美洲的政治事务,对于美国吞并夏威夷和菲律宾持反对态度。因为不满意1896年总统选举民主党的财政政策,普利策抛弃了民主党,转而支持共和党候选人麦金莱。赫斯特则大肆煽动美国的民族主义情绪,挑动政坛对手之间互相攻击,并裹胁公众情绪挑战政府的道德底线。在1896年总统选举当中他站在普利策的对立一面,选择了民主党候选人白里安。1900年麦金莱竞选连任,赫斯特在报纸公开提出要暗杀麦金莱。1901年麦金莱总统果然遇刺身亡,凶手身上搜出了这份煽动暗杀的《新闻报》。

      两个冤家之间的竞争在1898年的美西战争期间达到了高潮。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赫斯特和普利策联手制造了战争。

      关键词(Tags): #普利策#赫斯特#新闻报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