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光武亦不杀功臣 -- aokrayd

共:💬185 🌺444 🌵5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刘秀手下无三杰

      刘秀本人很牛,他手下没有像萧何、韩信、张良那么突出的三杰。自己能带兵打仗有项羽之勇,昆阳战可比巨鹿役。自己能设谋定计,也能根据参谋意见定夺。他的功臣只是参谋或者战将,派出去的将领也非刘邦对韩信那样的大撒把,而是牢牢把握大方向,所以“每一发兵头须为白”。

      朱元璋在谋略方面,至少开始明显不及刘基。初期因救援“小明王”问题上,和刘基有争论。结果刘基对了,接回来一个祖宗,后悔不迭,嫌碍手碍脚,暗杀掉了事。还有太子朱标早逝,立年幼嫡孙,怕镇不住才起了杀心。

      三个皇帝均有出众的个人才能,不仅仅在政治上与识人用人,个人的军事才能亦很突出,都打过关键的重要的战役,都很自信,所以以才,以德服人,虽重权谋,但不以其为本。

      光武、唐宗、宋祖这几位在功臣集团中恰如鹤立鸡群,而刘邦和朱元璋在功臣集团中堪比蓬生麻中。

    • 家园 光武是靠河南豪族起家的。

      那些功臣一个个比他皇帝还牛比。他要是杀功臣,他这皇帝就坐不下去了。

      任何一个优秀的皇帝都不是凭感情、本性做事。他们所做的一切一定有其合理性,一定是符合当时的客观环境。

    • 家园 说到诛杀功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热点,

      几乎每个朝代的开国皇帝都这么干过。为什么呢,似乎批判皇帝多。但分析一下,当皇帝一定要诛杀功臣。一个个朝代看来。

      秦朝:秦国统一,时间短暂,未诛杀功臣(指大批诛杀,下同),未分封子弟。

      西汉:农民起义,诛杀功臣,分封子弟。

      东汉:西汉宗室农民起义,未诛杀功臣。

      西晋:统一全国,时间短暂,未诛杀功臣,分封子弟。

      隋朝:篡夺北周,时间短暂,未诛杀功臣,未分封子弟。

      唐朝:隋朝贵族农民起义,未诛杀功臣,未分封子弟。

      北宋:篡夺后周,未诛杀功臣。

      元朝:外来政权,统一全国。

      明朝:农民起义,诛杀功臣,分封子弟。

      清朝:外来政权,统一全国。

      诛杀功臣的有:西汉、明朝。共同特点:农民起义建立政权,并成为兴盛的王朝。开国皇帝死后都出现了严重的宗室内乱。

      白手起家的皇帝血腥诛杀功臣仅仅是因为本性残忍吗?肯定不是。刘邦和朱元璋都是对农民极其仁爱的。他们诛杀功臣是因为功臣的威胁确实存在而且很严重(当然没有他们想得那么严重)。由于他们是从低微的身份起家,没有血统的高贵,无法用君权神授来杜绝别人对皇位的觊觎。那些功臣对他的根底非常清楚,不会相信什么天生龙种,对他没有天生的敬畏感。在开国皇帝在位时候也许会因为对开国皇帝能力的敬畏不敢有所想法,但在第二代之后就难免蠢蠢欲动。所以功臣必杀,哪怕他们还没有谋反的想法。这可以从割据政权那里理解。因为割据政权也没有身份的神圣性合法性,而且由于都面临严重的外患不敢大量屠杀功臣,所以大多都出现了篡权现象。如

      三国魏:因为司马懿对魏国存亡的重要性,没有当机立断清除他,在曹丕死后就掌握了魏国实权,并最终篡位。

      前赵:刘渊生时,功臣未有敢谋反者,死后大乱并被大将石勒建立的后赵灭。

      未诛杀功臣的有:秦、东汉、西晋、隋、唐、北宋、元、清。

      共同特点:建立者都非白手起家者,或为旧贵族借农民起义机会和利用军事力量夺取政权,如东汉、西晋、隋、唐、北宋,或为其他政权统一全国,如秦、元、清。

      这两类政权为何不诛杀功臣呢?原因是他们的帝位不会受到功臣的威胁。因为他们原本身份就很高贵,成为皇帝天意所归的色彩很浓烈,功臣谋反不会得到多少支持。因此,这些政权并没有采取血淋淋的诛杀方式。

      第一种情况,根据借助力量的强弱,对待功臣也有差别。

      如东汉,刘秀并非起义军的重要领袖,绿林、赤眉两大军事力量都并非他一手缔造,而只是在脱离绿林后发展起来。所以功臣对他能成为皇帝作用巨大。这也使得东汉建立后对功臣一味顺从,东汉一朝大庄园的豪强地主实力强大,难以控制,阶级矛盾尖锐,东汉中央也由此极为弱势,导致后来农民起义和军阀割据。

      西晋:存在时间过短,不能反映出对功臣处置影响如何。但其实西晋建立的功臣是被杀的,但这属于内部权力斗争。

      隋:存在时间过短,不能反映出对功臣处置影响如何,高颖等人之死也是属于内部权力斗争。

      唐:李渊为多朝贵族,并在农民起义中独立领导建立了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李氏皇位功臣无人敢窥。所以唐朝并未有诛杀功臣的情况。但唐代宗室争夺皇位极其惨烈。

      北宋:赵匡胤篡夺后周政权。由于赵匡胤只是个军事领袖,利用时机篡权成功。所以功臣的支持特别重要。而且他并非贵族,天意所归色彩不是那么浓厚,所以处置功臣的问题十分迫切。但既不能采取屠杀的方式,因为一对功臣不能一网打尽,还有严重的外患,需要功臣们统一中原,收回燕云十六州;二不能逐个击灭,其他人看到某功臣被诛杀会很容易采取五代时期的做法,再推举一个皇帝。所以他才采取了杯酒释兵权的方式,这种温情并非出于赵匡胤仁慈善良,而是不得已。这也造成了不好的后果,一是北宋积贫积弱,二是在削夺其他将领兵权时,不得不依赖他的弟弟,兵权都到了赵匡义手中。即使赵匡胤不是被他弟弟所杀(可能性很大),赵匡义当皇帝也会是必然。如果是赵匡胤的幼子继位,估计就是六代十国了。五代梁唐晋汉周,都是因为开国者早早死去,继位者或年幼或柔弱。

      其他政权统一全国的:秦元清三朝是其他政权统一全国,由于他们本身地位的自然性,很少有功臣觊觎皇位,但这三朝内部权力斗争十分惨烈,造成了大批功臣的惨死。秦自不待言。元朝在窝阔台和拖雷,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争位期间都造成了派系清洗。清朝从皇太极、顺治、康熙、雍正登基都是伴随着一批批政敌的被杀。

      总结:诛杀功臣与否和开国皇帝的人品无关,这是每个开国者都需要面对的问题,而且不是谋一世,而是谋万世的重要问题。对功臣来说,如果是兄弟一起打天下的,建国之时就是隐退之日,还恋恋不舍必遭杀身之祸。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