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我们家乡几件失传的绝活 -- 水风

共:💬45 🌺80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我们家乡几件失传的绝活

    我老家是个小地方,唯一值得吹的是手工业曾经非常的发达。但是近年来也是很不景气。几项绝艺一一失传,觉得深为惋惜,特在这里写出来,也让大家知道一下中国的传统有多深厚,(只不过败家子太多,再不抢救就会完全失传了)

    先说雕桃核,核舟记总读过吧,就是那种手艺。现只剩一人会了,那老先生八十多了,白眉白须,演神仙都不需要化妆。我见过他仿照核舟记的作品,完全按照作者的描述,半个桃核上一艘船,六个人,茶炉,茶壶茶碗,桌子,围棋,书卷,刻的细致入微。还有一些其他的作品,都是非常好的。但是他没有收到好徒弟,有过几个,都是灵气不足,刻些小东西还可以,大的作品就太呆板做作。前些年还好,后来他人老了,眼睛就不行了,也做不动了。现在已经好多年没有见过新的精品了。虽然他还能讲,但是有些东西,你光说是不行的,必须经过多少年的苦练。现在也不知道这老先生还在不在。

    铸铜印最后终于失传了,铸印主要流行于汉代,是古代青铜器的技法的一种应用,有人认为是唯一流传下来的失腊法应用。所有的汉印几乎都是铸的,后来那技法掌握的人越来越少,就逐渐改为刻了。当年吴昌硕,那时海内治印的第一人,曾广求汉印的铸法而不得。但是我家那里还有最后一位王老先生会。只是作品极少,因为没有那财力。王老先生收了两个徒弟,可惜人品都很差,为了独占这门技术,无计不出,最后真得伤了老先生的心了。都逐出门墙。从此也没有收过徒弟。就在前年,老先生走了,这门技术从此绝响。

    金箔虽然在许多的地方都有制作,但是像我们那里那么精致的就太少了。据说当时,一两金子附在纸上可以用铁锤打成一亩地那么大,。附带做出来令人眼花缭乱的作品。这项技术绝的最早,50年代就再也没有人做过了。我只见过几件残破的作品,的确是巧夺天工。那金箔对光竟然是半透明的,做的衣服用具,恍若仙物。

    您问着金箔是做什么的,哎,这就是封建迷信了,您听说过给脸上贴金这句话吗?就是给寺院里的塑像上一层金箔。还有就是冥器。

    先说到这里,希望大家把自己家乡的手工艺品也给我们讲一讲。先谢谢了。


    本帖一共被 9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灭绝的生活方式

      现在还记得,

      盖房子的砖来自于自己家在旧屋左边烧的一个与茅草房差不多高的砖窑;

      盖房子的工人来自于同村的左邻右舍;

      吃的菜是自家后园子里种的;

      想吃猪肉基本上要等到年底自家猪拦里活蹦乱跳的猪变成挂在钩子上的猪肉时;

      每年夏天都要做辣椒酱,红红的辣椒放在一个大盆里,然后熬呀熬呀,直到变成成品;

      每年冬天都要做腐乳,一个平常放饼干的瓷瓶,把豆腐放在里面,用纸密封,等上个把月,豆腐就变成了腐乳;

      一年下来,基本上不用花什么钱?

      现在这些生活方式,已经一点点从农村绝迹了.不知道是该喜还是该悲?

      中国农村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步入社会分工时,面临毁灭的传统文化遗产太多了.

      • 家园 我家刚做的腐乳

        买回来半成品的霉豆腐自己装玻璃瓶里

        以前也是常磨辣椒的

        我们这里不是熬,是用机器磨的

        不过现在觉得老干妈之类的更好吃,干脆不磨了

        • 家园 其实湖南自己也有老干妈

          就是那老太太太咄咄逼人了。

          我更愿意买贵州的老干妈。

      • 家园 红红的辣椒放在一个大盆里,然后熬呀熬呀,直到变成成品

        Good

      • 家园 城里人的生活方式也丢了

        做泡菜,一口大缸,一边菜和盐往里放,一边一个人在上面踩.

        做年糕,不停地shuang糯米粉.

        做桃酱,夏天的桃子加糖搅拌,做好封罐,冬天吃,忘了是怎么杀菌的了.

        做汤圆,芝麻捣烂,再拌猪油.现在超市里是找不到猪油做的汤圆了.

        后三样我都做过,手做得差点断旧.第一样当时人太小份量不够重...

        糖人有两种,一种是糖浆吹的,另一种在北方大概叫面人.我不太明白那糖浆是怎调的,和拨丝相比,拨丝是热油调的,那个糖浆没这么热;和超市的糖浆相比则要浓得多,而且很容易固化.

        滑石雕刻,当时有长辈吃这个饭的,开放后下海做生意去了,现在仍有老人在做这个,一个大型的(近一米长宽)类似于盆要好几万甚至上十几万.偶初开始学治印也是从滑石开始的.

      • 家园 同感

        很无奈,艺术的生命力来源于生活,生活方式改变了,很多也就随之消亡了。

    • 家园 儿时读核舟记

      当时就想如果自己能有这么个玩意儿可以揣在兜里该有多好啊。

      就为这“核舟记”三字就不得不花。

    • 家园 既然老帖子复活,我也就多嘴一下

      这个核桃雕刻并没有绝传,具我所知在上海至少还有一家在经营自有品牌的核桃雕刻品,我去年有次在上海工艺品协会搞的活动中见过这家老板,岁数不大三十来岁,江浙人,但手艺确实是自己的,这种手工小玩意在新天地这样小资老外扎堆的地方还是有市场滴

      • 家园 这类东西

        有两个要求,求新,求雅。

        你见过了精品以后,就会觉得现在绝大多数的作品,连入门都没有,仅仅是复制成风,一点没有风韵可言了。

      • 家园 核桃雕,橄榄核雕不但没失传,还炒的厉害

        随便找一个文玩论坛,基本上都是核雕的版块最热闹,价格也不断热炒,满地的大师,现在基本上单籽的核雕,水平不错的几百块,“大师”作品都过K了

        • 家园 微雕

          这个没有名师指点可是不行。

          有了名师,天分不到,也没有话说。

          我提到的那位老先生去世以后,他的几个徒弟被炒的很热。但是某年要参加一个展览会,几个人苦干了一年,拿出来的东西都很勉强,最后还是从老先生没有面世的作品里面挑了件出来。

          一叹。

        • 家园 满地大师,深有同感

          踏踏实实的承认自己就是个手艺人很丢人吗?工艺品市场一直就很浮躁,说实话从人品上让人值得尊重的不多。

    • 家园 兄台所闻恐怕有误,例如金箔不但没有失传,而且发扬光大到

      让你不相信的地步!如兄台如果来上海浦西,则见一摩天大楼,楼顶如莲花状,通体金黄,颇似黄金浇注!再则香港回归十周年,中央政府赠送巨型雕塑《盛世莲花》,也是通体金黄,颇似黄金浇注!

      其实,都是江宁金箔生产的金箔贴上去的。代价几何?兄台如果有意,自购黄金半两,可把贵宅(最好不要超过三层)每个房间六面墙贴满金箔,手工费另计哈!我何以得知?江宁金箔我不仅去过,还策划过改制上市之事呢,哈哈。

      PS:我倒,回帖之后才发现挖了如此之古的......掐算日期,道长发帖之日,我正在江宁金箔!倒也是奇事一件,补以志之。兼为挖坟行为艺术张目。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