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青岩半日 -- 请尽量

共:💬22 🌺3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青岩半日

    看了王外马甲的这篇文章,写写自己去年夏天和家人到青岩去的经历,很普通平常,其中细节或有错漏。

    我们是从后门进去的,车就停在了公路边上。经过几户人家的门前,穿过一片农田,小镇的城门就在一座不高的小山的半中,整个镇子就是依着这小山建的。在镇子外,从后面朝前看过去,城墙一边向山上延伸,在山腰打住,另一边则一直走到一处洼地前。

    城墙不高,大约两三米,似乎翻修过,看上去很整洁。城门楼刷着红漆,里面空空的,什么也没有。箭垛后倒是架着两尊铁铸的小炮,依在城门楼的两侧,黑漆漆的炮管指着城外。炮身看上去没有什么磨损的痕迹,八成是好事的后人添上去的。站在城楼上向我们来的方向望出去,视野里是一片农田,初夏的时节,地里的作物多是茄子、辣椒、豆角一类的。视线越过农田,再往远处去,看到了我们头先经过的那几户人家。

    下得城门楼往镇子里走,是一个不大的空地,中间立着一个石牌坊,好像是给一个老寿星的,记不得了。这个空地往前去,就是一条窄窄的街道,进到镇子里的深处。我们去的那天,那里大概是不久前刚拍完什么电影或电视剧,街道两旁的房门和墙壁上都还有各种标语可见,看内容似乎是红军时期的。镇里的房子多是贵州当地的典型建筑,木石结构居多。年代久远的木头柱子,墙板呈现出深褐色,房顶上覆盖的要么是青灰或土黄的碎石片,要么是黑瓦。

    镇子上好像也就这一条街,从前到后,大约两三华里。街道弯弯曲曲,略有起伏。镇子的地势似乎是前后城门所在的地方高,中间低下去。街道铺着石板,显得挺干净。走到大约镇子中央,估计是最繁华的地段,紧挨着教堂、佛庙和道观(似乎是这三家)。父亲说这么个小小的镇子上三种宗教共处,也算是奇特了。父亲也提到了“青岩教案”,但是我没有留意去听,我的注意力被街上的来往人群和两旁的摊贩所吸引。

    青岩小镇也算是贵阳附近的一个知名旅游点了,有计程车和小巴士往返。我们去的那天,街上人头攒动,来自各地的游客络绎不绝。街道两边的人家纷纷摆出各种土特产来吸引游客,烤青岩豆腐就是其中之一。其他的还有各种工艺品如蜡染、木雕、牛角梳,山野药材,自制的腊肉、腊肠,油炸臭豆腐,等等。当地的住户显然已经适应了商品经济,几乎每个当街的房子都拿来作门面了。

    我们进了几家卖工艺品的小店,店主的招呼很热情,熟练地操着贵阳口音的普通话为我们介绍他们的商品。可惜,大部分的工艺品看上去都象是用机器批量制作的,倒是有一家的“装饰簸箕”很让我感兴趣。那些簸箕就是贵州几乎家家户户都用的那种用竹篾条编成的,锅盖大小,大部分都是泛着黄的白色,有时会有一些淡淡的竹皮的绿。这家店里卖的簸箕吸引我的地方是,匠人拿簸箕作画布,用各种树皮、干草、木屑、竹枝当颜料,作出了一幅幅的乡土风情和本地山水。不过很可惜,考虑到这东西占地方,还怕压怕挤,最后不得不惋惜地放弃了。

    我们一家人在街边品尝了烤豆腐,油炸臭豆腐等小吃,味道不错。我还买了两只鸡毛毽子,送给我的小外甥女,很可惜没得到小家伙的赏识。

    吃烤豆腐很有意思。五个大人,加一个小孩围住一个烧炭的小火炉,店家给炉火上加一张编得密密的铁丝网,切成邮票大小的豆腐干就放在铁丝网上烤着。豆腐在炭火上发出滋滋的声音,很快就开始鼓胀起来。用筷子把豆腐翻个身,让两面都烤出焦黄来,就可以蘸着调料入口了。调料么,那自然是少不了辣椒的。配着烤豆腐的是“玫瑰冰粉”,透明的象啫哩一样的冰粉浸在凉凉的甜水里,上面撒了芝麻、玫瑰(存疑)花瓣和其他我叫不出名字的东西。喝上一口,甜甜的,凉凉的,正好可以消除烤豆腐的热气和辣味。

    我们就在街边坐着烤豆腐,喝着冰粉,看着来来往往的游人从我们身边经过。贵阳人当然都不奇怪了,有些外地来的游客就很好奇了,会停下来看上一眼,有的还会问我们在做什么。几个敢于尝试的学着把我们递过去的豆腐蘸了调料放进嘴里,可惜他们都受不了那个辣劲。

    吃完了继续前行,经过一家门口,在半开的门后,我看到一只黄色的猫蹲在屋内的阴影中,注视着门口。再往前走,一样的街道,照样熙熙攘攘的人群,货色相似的店铺。

    照看小店和摊位的除了打扮起来的年轻人外,也有年纪大一些的老人。从衣着上看,他们应该是当地的苗人,一色靛蓝的土布衣裳。妇人盘着头发,扎着镶了黑色、白色、红色图案的围裙,男人则多持着杆旱烟。这些苗人的脸庞大多是古铜色的,或者透着笑意,或者表明主人正在思索着什么。

    镇子里少见红砖和青石起的屋子,除了那教堂、寺庙和道观外,不多的几栋大宅基本上都集中在镇子的前门附近,赵状元府就是其中之一。

    赵家的大门就开在街上,高高的台阶和门楣上的匾额透出大户人家的气势。院门虚掩着,可以窥视到院子里的一角。

    离开赵家门口,很快就到了镇子的前大门。这一路走来,不过两小时。再加上往返贵阳的路途,就是半日。

    关键词(Tags): #贵州#青岩#旅游
    • 家园 贵州省驻广州办大楼叫“四省办”,里面有一“贵州餐厅”

      俺经常约朋友去喝“茅台——————————啤酒”,或是独酌,真真好味道!一瓶10元,不算太贵。

      里面有从贵州运来的青岩豆腐,很有风味,一年到头都有

      春天有贵州运来的竹笋——做竹笋炒腊肉

      冬天预约有狗肉吃——花江狗肉

    • 家园 好些年没去青岩了

      前些年的青岩没有尽量兄描述的这么“新”,也没有这么多游客,显得更古朴一些。

      那时候,青岩镇上的居民想把旧房子拆了盖新房,政府不同意,居民就和政府吵架:“你来住我家的旧房子,我们去住你们的楼房!”,搞得领导无可奈何——现在好了,那旧房子比楼房值钱得多,居民也不闹了。

      青岩的旅游之所以“火暴”起来,有个原因是姜文和宁静在这里拍了个电影,名叫《寻枪》——讲的是一个二百五警察在青岩的巷子和房子里跑来跑去,找他喝醉以后丢失的手枪——枪没找到,却把好多游客找来了。呵呵

      • 家园 寻枪是在青岩拍的?

        看那电影的时候我还没去过青岩。要是早知道,在青岩的时候就该仔细留心一下了。我挺喜欢寻枪这片子的,小说写得很好,电影里姜文的表演也不错,当然,还因为电影里的方言。

        看电影时,我在镜头里只认出了贵阳到垒庄机场的老路,就是姜文骑自行车追贼那段。

        • 家园 是的啊

          赵状元家不就有好几个景,还有街道。我是先去的青岩再看的dvd,和一个老乡一起看的,宁静的贵阳话讲得真好玩,吴宇娟的就不很正宗了。

    • 家园 青岩房子的最大特征好像是用了很多当地产的页岩,不管是砌

      围墙还是铺路.当地石匠估计比别的地方轻松.

      • 家园 在贵阳附近有一个地方名字叫“石板哨”,据说

        全是这样的房子。可惜我仅仅耳闻,没有目睹。

        贵阳周围的山上基本都是这样的石灰页岩,一层层剥开来,真象书页一样。

        最有特点的是用这种石片盖的房顶。捡个好天,站在山上往下看田埂边的农舍,房顶上的石片青、黄、灰、白颜色不一,又各自形状各异,交错排列,很有趣。在八十年代,贵阳附近农村里能盖起这样房子的人家一般都是大队干部之类的。不过,据说住在这样的石头房子里并不好,“湿气特别重”。

        贵阳附近象这样的旅游资源还有一些,但大多是九十年代后期才逐渐开发出来的。以前贵阳城外的农村那叫个穷,出了城的公路那叫个破。记得直到八十年代,去黄果树瀑布的公路还是窄得连两辆车并排都困难。

    • 家园 花顶!
    • 家园 花!

      吃烤豆腐很有意思。五个大人,加一个小孩围住一个烧炭的小火炉,店家给炉火上加一张编得密密的铁丝网,切成邮票大小的豆腐干就放在铁丝网上烤着。豆腐在炭火上发出滋滋的声音,很快就开始鼓胀起来。用筷子把豆腐翻个身,让两面都烤出焦黄来,就可以蘸着调料入口了。

      新鲜吃法。啥季节?

      • 花!
        家园 看帖不仔细

        初夏的时节,地里的作物多是茄子、辣椒、豆角一类的

        这个吃法在贵阳其实不新鲜,贵阳老早就有类似的“恋爱豆腐果”。把普通的豆腐切成比麻将牌略大的方块,刷上菜油放在铁板上炙烤。等豆腐块两边都焦黄了,鼓胀起来后,用竹片从中切开,塞入折耳根、苦蒜、香葱、香菜、干辣椒碎片、酱油等做成的调料。啊,我开始流口水了。

        青岩烤豆腐的区别么,第一当然是豆腐。青岩豆腐比南方常见的普通豆腐要硬实一些,没那么多水分,但又不是“渣”。口感也不同,怎么形容呢,用贵阳人的话来说,就是“有点脆”。豆腐怎么能脆呢?这得自己去品尝了。据说这种独特的口感来自于独特的原料和工艺。

        这青岩烤豆腐的第二个区别么,就是烤法不同。首先青岩烤豆腐的个儿小,仅邮票大小,且更薄,大概就两枚五分硬币叠起来那么点儿。然后呢,是把豆腐放在铁丝网上,而不是铁板上烤。最后,是蘸着调料吃,而不是把调料夹进豆腐里。

        去年夏天我在贵阳那几天,正好赶上阴天,不热。不过,贵阳人吃豆腐果也好,吃青岩烤豆腐也好,不分季节的,而且一定讲究要刚烤好的,调料要够辣。盛夏吃,可以配上冰粉消暑。隆冬吃,正好取暖。

        • 家园 天你爱吃那个情人果。

          那种烤的臭豆腐不知为何被贵阳人称为情人果,那个味,真让外地人受不了。尤其是每年2月14日这天,满城怪味,我曾经赶上过一次,至今难忘(恐惧呀)。

          贵州有些小吃相当恐怖,比如脆哨、折尔根(音译,实际上是鱼腥草)。

          • 家园 我还不知道那东西叫“情人果”呢

            我对油炸臭豆腐并不是很感兴趣。我喜欢吃的是“恋爱豆腐果”,没那个臭味。

            脆哨应该没什么异味吧?不过就是猪油渣加上些糖罢。不过那东西我也不怎么吃,太油腻倒是真的。

            从没吃过折耳根的人初次闻到那气味是有点受不了。不过,要是你能吃上一两次,十有八九你会“上瘾”。

        • 家园 哈哈,量兄你也特爱吃豆腐鸟!

          提示:

          一人对一个帖只能 [送鲜花] 一次!!

        • 家园 炸豆腐果用的豆腐与普通豆腐不一样。

            里面加了料的,普通豆腐炸不出里面的泡泡。

            这个烤豆腐用的应该是炸豆腐果用的豆腐。

            不过我也不知道里面加的是什么料,问过做豆腐的老板他没肯说。

          • 家园 这我倒是第一次听说

            里面加了料的,普通豆腐炸不出里面的泡泡。

            豆腐果是烤出来的。虽然刷了油,但和炸还是差地很远。

            普通豆腐煮的时间长了里面也会出泡泡的,内含的水分受热蒸发,撑出来的。铁板上烤豆腐也会有同样的效果吧?

            我小时候在摊边儿上见过别人做豆腐果,那豆腐看起来和家里吃的没啥不同。而且平时陪家人上街买菜,也从没留意过豆腐摊上还有专门给做豆腐果用的。或许是做豆腐果的买回普通豆腐自己加工的?这得问问老娘了。

            这个烤豆腐用的应该是炸豆腐果用的豆腐

            应该不是的。青岩豆腐的口感是很独特的。甚至到了九十年代,大部分贵阳人都没怎么听说过青岩豆腐,我第一次吃青岩豆腐是在九九年。而恋爱豆腐果这种小吃,早在解放前就有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