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关于李陵匈奴之战,与赵括兄商榷。 -- 煮酒正熟

共:💬52 🌺64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关于李陵匈奴之战,与赵括兄商榷。

    赵括兄文贴链接:

    电子赵括:【原创】就事论事说李陵

    老赵对战前情况的分析以及战败责任方面的看法,恕难认同。

    我们看的是完全相同的史料,本无必要引文,但为叙述方便,还是把关键段落全文引来:

    天汉二年,贰师将三万骑出酒泉,击右贤王于天山。召陵,欲使为贰师将辎重。陵召见武台,叩头自请曰:“臣所将屯边者,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力扼虎,射命中,愿得自当一队,到兰干山南以分单于兵,毋令专乡贰师军。”上曰:“将恶相属邪!吾发军多,毋骑予女。”陵对:“无所事骑,臣愿以少击众,步兵五千人涉单于庭。”上壮而许之,因诏强弩都尉路博德将兵半道迎陵军。博德故伏波将军,亦羞为陵后距,奏言:“方秋匈奴马肥,未可与战,臣愿留陵至春,俱将酒泉、张掖骑各五千人并击东西浚稽,可必禽也。”书奏,上怒,疑陵悔不欲出而教博德上书,乃诏博德:“吾欲予李陵骑,云‘欲以少击众’。今虏入西河,其引兵走西河,遮钩营之道。”诏陵:“以九月发,出庶虏鄣,至东浚稽山南龙勒水上,徘徊观虏,即亡所见,从浞野侯赵破奴故道抵受降城休士,因骑置以闻。所与博德言者云何?具以书对。”陵于是将其步卒五千人出居延,北行三十日,至浚稽山止营,举图所过山川地形,使麾下骑陈步乐还以闻。步乐召见,道陵将率得士死力,上甚说,拜步乐为郎。

    对战前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我的看法 --- 包括我的理解和推测 --- 是这样的:

    先交代两个情况,然后再进行分析和推测。

    首先,如老赵指出的,汉将“恶相属”,谁都不愿给别人打下手、做后援,问题显然是奖励机制 (rewarding mechanism) 存在严重缺陷。后来出现的所有令人扼腕哀叹的事件,都与这一奖励机制存在明显因果关联。

    这个奖励机制虽是刘彻之前的皇帝订立的,但刘彻是现任君主,生杀予夺尽在掌握,所以对这个糟糕的奖励机制应负主要责任的,显然是刘彻。

    其二,以少量步军孤陷北地,属于明显违背军事常识的做法。李陵之前之后,似乎再无二例。即使果有他例,仍改变不了这一战术行动严重违背军事常识的性质。

    好,两个情况交代完了,下面是分析和推测。

    由于奖励机制的重大弊端,也由于在李陵心中,祖父拼杀数十载仍无缘封侯最终愤懑自戕的悲惨结局一直是一个难以化解的心结,所以李陵拒绝二次为贰师做后援和接应(李陵已为他做过一次了),坚决要求与匈奴直接交锋,因为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以军功致封侯,圆掉李氏三代之梦。正是在这种心态下,面对刘彻的“我别处用兵极多,没有骑兵给你!”的回复,李陵才说出“无所事骑,臣愿以少击众,步兵五千人涉单于庭。”这样的壮辞。但这里不可忽视一个因素 --- 李陵说这番话时,绝对是打着刘彻会另遣一军为后援接应的。这属于基本军事常识,如同排球比赛里前排跳起扣球的同时,前后排必然有人在扣球队员附近预备救起被对方拦回来的球一样。这一点我相信没有谁会有异议。而且“史记”和“汉书”里面的记载也一再印证了这一常识性做法。

    后来刘彻让路博得为李陵做接应,这说明刘彻对这种军事常识是心知肚明的。尤其是此前多次步骑出动都配属了接应部队,这次让李陵帅五千步军深入敌境,更没有道理不派接应。可最终为什么刘彻没有派接应军马呢?表面来看是这样 --- 刘彻派了,但路博得找借口婉拒了,然后军情紧急,刘彻硬逼着李陵帅少量步军做无后援远征。似乎刘彻已经仁至义尽了,李陵不过是倒霉而已。但深究起来,我觉得刘彻难辞其咎!归根到底,还是那句话 --- 这属于军事常识问题。李陵当初在刘彻面前夸下海口说要以少击众步兵五千战单于时,在当时的语境里,君臣二人都有个默认前提 --- 有后援接应。现在刘彻忽然把脸一妈搭,装糊涂不给接应了。我觉得说到

    底,还是因为刘彻对李陵和其五千步军缺少应有的支持和体恤 --- 这是往厚道里说。

    在这种情况下,老赵这一段评论 --- “话又说回来了,既然知道不能深入,怎么就敢保证能分兵为李广利减轻压力?难道要三万骑兵根据你五千步兵的作战半径安排计划?” --- 对李陵何苛何薄!

    首先,五千精兵出塞,如果没有后援接应,这五千精兵在完成分势任务之后 面对匈奴骁锐是绝难全身而退的。这种情况下,李陵没有继续深入,有什么可指责的?如果刘彻给他配了接应,而且明令李陵继续深入,这种情况下他逡巡不前,你的轻侮还是有道理的,但现在是这样吗??

    最关键的是,李陵是在忠实地执行刘彻的意志。

    刘彻交给李陵的任务,包括两个部分:首先行军至浚稽山,然后在此查探敌情,在确知附近没有匈奴军的情况下,再沿赵破奴故道行军至受降城进行休整。李陵帅军既至浚稽山,并安营驻扎下来,汉书虽未交代,但想必李陵会派出斥侯打探匈奴消息。至此,李陵的所有军事行动,是忠实、严格遵守刘彻旨意的,我不明白为什么要对李陵在言辞上如此苛刻轻蔑。说实话,老赵此文的很多措辞,让人感觉你是先入为主地对李陵存了轻蔑慢侮之心。我觉得如果希望有一个比较严肃的思考和交流,还是去掉这种心思,代之以平常心为宜。

    刘彻对李陵的不关心不体恤,从另一个细节上也能看出一二 --- 他前面亲口对李陵说我没骑兵给你,后面当他误认为李陵反悔,要逼李陵出塞时,却说我当初要给他骑兵,他自己说不要,要以少击众,云云。刘彻这种翻云覆雨 两面三刀,直接结果就是 --- 李陵军败降敌,朝臣异口同声地认定完全是李陵的责任和罪过,当时没有人会想到他刘彻对李陵军败所应负的责任。

    综上,我以为,刘彻对李陵军败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而且也是主要责任。糟糕的鼓励机制是其一,不给骑兵也不予接应却硬逼着李陵寡军远征是其二。任何一个人处在李陵的位置上,力战死战多日 予敌重大杀伤后,却得不到来自后方最基本的支持和策应,特别是联想到祖父两代的悲惨遭际,恐怕都不免心生不平。李陵孤军力战后的降敌,作为普通人,是很值得理解和同情的,甚至值得敬重,因为他的行为已大大超出普通人的标准;但身为世代簪缨、汉廷重将,他显然大节有亏。这正是李陵备受争议之处。说他是叛国者,视自己尊严高于君主、国家、民族,或者说他惜命,这些都没问题,但更负面的评价,或明显的轻侮言辞,就显得缺乏平常心和应有的公平心了。

    • 家园 李陵军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煮酒分析了半天,究竟还是没有弄明白.

      刘彻再意气用事,也不是嫌李陵活得不耐烦了,5千士卒也是人命,打了败仗朝廷也是没面子的,为什么一定会打败仗,还要出兵,且一出就是千里?

      如果一定要李陵去送死,难道满朝文武一个都看不出来么?李家三代为将,一个有交情的人都不出来为李陵说情么?总之,李陵出兵前,很奇怪的,没有听到反对声.如果有,我洗耳恭听.

      另外,5千步兵,在茫茫草原上,遭遇8万骑兵,有可能且战且走么?早就被包围得水泄不通了.历来步兵野战对骑兵,要么依托工事/车辆为依托,那么就决不可能且战且走,要么就是有其他凭借,比如地利,以山川,河流等限制骑兵发挥.

      没有地图,所以只能妄测:

      我觉得,既然要出兵,而且是步兵,必有其原因.也许正是地利问题.刘彻的本意,就是令李陵延骑兵难以施展的山路前进,探索一条可以让步兵也能深入漠北,牵制匈奴的道路.这样的探索任务,5千步兵足以达到目的.即使遇敌,依托山势,也未见得就会被灭.李陵进军千里,一仗未打到达目的地,没有杀敌的情况下,看看刘彻看到军报的时候多开心?这个应该可以充分注解我的猜测:李陵果然找出了一条路.

      • 家园 李陵遇敌的地点是在阿尔泰山东麓,可其出发地到那里并非一路都是山路

        汉武帝当然并非一定要李陵去死,只是不愿意给他太多实际兵力支持而已,李陵得了胜自然好,没遇敌则也能显示出他自己的英明,李陵败了呢自己也没太大损失,那五千步卒是李陵自己招募的,步卒跟骑兵不同,装备费用什么的少得多,更多的是兵员来源和训练。对汉武帝来说最重要的是卫青霍去病率领的主力的成果。

        李陵之所以能且战且走,可能主要还是由于他跟他祖父比有两个不同,一是重视军纪训练(不过这点还是留下了隐患,设若没有那个告密的家伙,李陵的结局很可能就完全不同了),队伍纪律严明,二是行军时非常重视侦察工作,勘察沿路地形并记录下来,这样万一遇到意外可以从容依托地形撤回。

      • 家园 昨天看了赵括最后一贴,当时已经有了新想法

        基本排除了刘彻意气用事的情况。刘彻派李陵步军远征,应该是属于他通盘战役计

        划的一部分,整体上是理性的 (局部仍然不免意气因素 -- 比如不配援军)。刘彻派

        其出兵的具体目的我们只能猜测。我觉得较大的可能是,贰师主力五月北征,开始

        时取得一些胜绩,但到8月中时已开始遭受挫折,整体战局呈现机会危险并存的局面。

        刘彻正是在此时要求路博德和李陵出兵的,目的显然是分势以助贰师主力。如果确

        乎如此,那么派李陵出兵这个决策,在宏观上无可指摘。我前文说刘彻有可能是意

        气用事、在贰师败归之后还逼李陵做无谓出兵,于理难合,我现在收回。

        继续前面的分析思路 --- 刘彻派李陵出兵。李陵出兵后可能战事在短期内发生较大

        变化,在李陵到达刘彻规定的驻营地点之前,贰师主力连遭挫败后已败归汉境,因

        此匈奴境内忽然间没有汉军主力了,匈奴于是得以集中数万主力围攻李陵。

        至于李陵所部何以能且战且走,老兄的分析也许有道理。稍晚再复吧。

    • 家园 连斗八日的问题 --- 回复赵括兄

      老赵言:“如果八日为全部战斗过程,什么援军也来不及了。”

      首先,李陵与匈奴一战应该是15-16天。文尾处我引了汉书,并推算了整个交战时间。之所以我愿采信汉书而不是史记,是因为在一些细节上汉书更为可信,比如史记载匈奴一上来就是八万围攻李陵,而汉书则说开始是单于本部三万围攻李陵,吃大亏后才召集援兵迅速凑成八万的,显然汉书记载更可信些。另外你对李陵的指责,大部分史料来源也都是汉书,所以我们还是以汉书论之吧。如果你在这个地方坚持弃用汉书所载,那么你前面对李陵的指责也就难以成立了。

      其二,如果李陵总共作战时间是15天,是否有援军也救不了急呢?

      李陵在浚稽山驻营之处,距汉境大约千里,而接应部队通常是半程以迎,所以此时李陵与接应部队应该仅相隔五、六百里。一旦遭遇匈奴主力,李陵可迅速掩护十数人分不同方向突围向后方求援。五百多里路,骑兵36个小时绝对下来了(曹操追刘备一天一夜就跑了300多里,那还是五千带甲武士呢,送信的突围后可以甩掉锴甲轻装疾行)。接应部队都是骑兵,不到五百里路,两天也下来了 (之所以说不到五百,是因为李陵军在边打边向汉境撤)。粗算下来,自李陵与匈奴主力遭遇后,边打边撤,4-5天时间就能与接应部队汇合了。

      其三,也是最为关键的,匈奴为什么能迅速调集八万骑兵??很显然此时贰师军马已然败回汉境,匈奴境内其他地方没有战事。这种情况下依然强令李陵五千精卒孤军远征,是何道理??这种情况下,即使派了接应部队,不仅保不住李陵一军,连接应部队也得让人家包圆儿 --- 除非你派个三万精骑,那也就不叫接应了,那叫以李陵军为诱饵,诱敌决战。

      归根结底,此时此刻还要强逼李陵五千步卒孤军远征,战败之后的责任难道要由李陵来负??

      陵至浚稽山,与单于相直,骑可三万围陵军。军居两山间,以大车为营。陵引士出营外为陈,前行持戟盾,后行持弓弩,令曰:“闻鼓声而纵,闻金声而止。”虏见汉军少,直前就营。陵搏战攻之,千弩俱发,应弦而倒。虏还走上山,汉军追击,杀数千人。(1天) 单于大惊,召左右地兵八万余骑攻陵。(匈奴增兵用时我们只打1天吧) 陵且战且引,南行数日,(算4天) 抵山谷中。连战,士卒中矢伤,三创者载辇,两创者将车,一创者持兵战。陵曰:“吾士气少衰而鼓不起者,何也?军中岂有女子乎?”始军出时,关东群盗妻子徙边者随军为卒妻妇,大匿车中。陵搜得,皆剑斩之。明日复战,斩首三千余级。(1天) 引兵东南,循故龙城道行四五日,(算4天) 抵大泽葭苇中,虏从上风纵火,陵亦令军中纵火以自救。南行至山下,单于在南山上,使其子将骑击陵。陵军步斗树木间,复

      杀数千人,因发连弩射单于,单于下走。(1天) 是日捕得虏,言:“单于曰:‘此汉精兵,击之不能下,日夜引吾南近塞,得毋有伏兵乎?’诸当户君长皆言:‘单于自将数万骑击汉数千人不能灭,后无以复使边臣,令汉益轻匈奴。’复力战山谷间,尚四五十里得平地,不能破,乃还。”是时,陵军益急,匈奴骑多,战一日数十合,复伤杀虏二千余人。(1天) 虏不利,欲去,会陵军候管敢为校尉所辱,亡降匈奴,具言“陵军无后救,射矢且尽,独将军麾下及成安侯校各八百人为前行,以黄与白为帜,当使精骑射之即破矣。”成安侯者,颍川人,父韩千秋,故济南相,奋击南越战死,武帝封子延年为侯,以校尉随陵。单于得敢大喜,使骑并攻汉军,疾呼曰:“李陵、韩延年趣降!”遂遮道急攻陵。陵居谷中,虏在山上,四面射,矢如雨下。汉军南行,未至□汗山,一日五十万矢皆尽,(1天) 即弃车去。士尚三千余人,徒斩车辐而持之,军吏持尺刀,抵山入峡谷。单于遮其后,乘隅下垒石,士卒多死,不得行。昏后,陵便衣

      独步出营,止左右:“毋随我,丈夫一取单于耳!”良久,陵还,大息曰:“兵败,死矣!”军吏或曰:“将军威震匈奴,天命不遂,后求道径还归,如浞野侯为虏所得,后亡还,天子客遇之,况于将军乎!”陵曰:“公止!吾不死,非壮士也。”(1天) 于是尽斩旌旗,及珍宝埋地中,陵叹曰:“复得数十矢,足以脱矣。今

      无兵复战,天明坐受缚矣!各鸟兽散,犹有得脱归报天子者。”令军士人持二升□,一半冰,期至遮虏鄣者相待。夜半时,击鼓起士,鼓不鸣。陵与韩延年俱上马,壮士从者十余人。虏骑数千追之,韩延年战死。陵曰:“无面目报陛下!”遂降。(1天) 军人分散,脱至塞者四百余人。

      李陵自与匈奴主力相遇起至战败降敌,总共16天。去掉降敌当日,也是15天。再去掉前面两天,且战且走的时间是13天。

      • 家园 酒兄要明白,战败的责任

        我可从来没说过要李陵担负。连汉武帝事后都没有处罚他的家属,都没有直接追究其战败的责任,我又何必去探讨他是否负担战败的责任呢。我对李陵战败的看法很简单,败了就是败了,而且开战场投降之先河,西汉朝廷仍然没有处理其家属,这并不苛刻。总没有道理反过来封赏。

        其他的事情,无意继续辩论下去了。见谅。

        • 家园 李陵降敌的确是其污点

          后来贰师降敌也难说与此毫无关系。

          我觉得我们一码归一码。李陵有他自己的问题或大节亏处,但战败没有他什么责任,这一点,也许是你前文表述不清或者是我理解有误吧,反正我觉得你颇多责怪李陵之意,既然现在明言不认为李陵应负主要责任,那我们揭过不谈。

          关于刘彻待李陵厚薄问题,我觉得应该分阶段来谈。刘彻误听人言灭其满门这段我们就不说了。说这以前的。如果单奔儿把李陵降敌后刘彻的表现拎出来,那当然可以说他没有难为李陵,待其较厚,但看问题不能只看一个局部,应该将前后事件放在一起来看。后面的我们不说,只说前面的 --- 在汉匈刚刚结束大规模作战之后,硬逼着李陵寡军远征,这明摆着是让李陵入死地。这个算不算难为李陵、算不算苛刻?我看难为、苛刻这两个词远不足以体现刘彻之待李陵。

          既然老赵在忙其他的事,那我们暂时歇兵。等老赵忙完了,如果有兴致,我们再聊。

          • 家园 我在西西河灌水也不少时候了

            老酒见过我去为谁和谁的责任分辨过吗?总之汉军败了,互相推脱责任,借用围棋术语是所谓的兄弟打架,真值得两千年后的人去为他们“狗官”一次?对于李陵降敌,我也不曾有过激烈的指责。但是作为西汉朝廷,不坐罪家属已经是能做到的宽大了。

            话又说回来了,在李陵出兵的问题上我之所以不多谈,是因为我对李广利出兵什么时候败归是有看法的。《史记 李将军列传》记载,

            “天汉二年秋,贰师将军李广利将三万骑击匈奴右贤王於祁连天山,使陵将其射士步兵五千人出居延北可千馀里,欲以分匈奴兵,毋令专走贰师也。”

            《汉书 武帝纪》记载,

            “夏五月,贰师将军三万骑出酒泉,与右贤王战于天山,斩首虏万余级。又遣因杅将军出西河,骑都尉李陵将步兵五千人出居延北,与单于战,斩首虏万余级。陵兵败,降匈奴。”

            看这两段记载,李陵出兵时李广利还没有兵败,否则“使陵将其射士步兵五千人出居延北可千馀里,欲以分匈奴兵,毋令专走贰师”完全说不通了。此时尚谈不上孤军。而如果看《汉书 匈奴传》,

            “汉使贰师将军将三万骑出酒泉,击右贤王于天山,得首虏万余级而还。匈奴大围贰师,几不得脱。汉兵物故什六七。汉又使因杅将军出西河,与强弩都尉会涿邪山,亡所得。使骑都尉李陵将步兵五千人出居延北千余里,与单于会,合战,陵所杀伤万余人,兵食尽,欲归,单于围陵,陵降匈奴,其兵得脱归汉者四百人。”

            《史记 匈奴列传》类似。飞将军在他的帖子中认为李广利已经败回,单看匈奴传可以这么理解,但是结合上述两部分看上,“贰师将军.....得首虏万余而还。......汉又使”并不见得意味着时间前后顺序,认为分开列举三路的结果也不是说不通的事情。至少这几段史料有冲突,彼此不能互相验证。我还专门查了闯关突围的赵充国传,也没有明确时间记载,所以我无意争辩下去了。

            • 家园 简复:

              算算旧帐吧先 :-)

              老赵你现在说你没有要李陵承担战败责任,但你那个主贴和后来的跟贴里至少有两

              处明显责难李陵的地方,一个是你硬说李陵耽搁了出兵 (“自己拖延了,能怪谁呢?”

              )。这个我已驳过了。另一个是你将“至浚稽山止营”当作是李陵自己的决定,并给

              了一点肯定 (“看上去李陵还是很谨慎的,知道孤军不可深入,因此停在了千里之

              外的浚稽山并没有进一步北上。”),这里很明显是遗漏了史料,没有看到这一动作

              实际上是刘彻的军令,李陵不过是严格遵守军令罢了,根本谈不上谨慎不谨慎的。

              至于你指责他“既然知道不能深入,怎么就敢保证能分兵为李广利减轻压力?”,

              也没有道理。我另文说了,李陵说出那番话,第一是在表决心,表示自己出战立功

              的迫切心情,第二是有隐含条件的,这个隐含条件一个是自己有少量骑兵做接应,

              再一个是贰师正在匈奴境内作战。在这两个条件下,李陵所部怎么就不能为贰师分

              势呢?

              现在,关于刘彻派李陵出兵的动机,我的看法发生了改变,不再认为是刘彻仅仅出

              于意气,(那个话我收回) 而是其军事计划中的一部分,我上面的一个回贴里提了点

              看法和猜测。刘彻派李陵出兵本身无可指摘 (但没有给援军却可能有意气成分)。应

              该说这与你从前的猜测是相近的。所以我觉得我们还是根据这个新的思路来讨论吧。

              • 家园 部分赞同

                我对李陵的看法不过是,第一,出兵前说了不切实际的话;第二,降匈奴后汉廷对他的处理并不算特别苛刻。至于兵败本身的责任应该谁负担,我不打算去琢磨。我对他的负面看法不过是战前说话不切实际。原因是什么,是战前鼓舞士气,是第一次出兵缺乏经验,还是无论如何不愿意给李广利作后勤搪塞,这都有可能,但是我也不打算去猜测。至于停在那里是谁的决定,诏命中是命令他到了浚稽山后看情况可以停留可以北上,这个情况不还是要他自己看。他一直到遭遇单于都没有北上。在那里停留了多少时间虽然没有明载,《史记》中有“陵既至期还,而单于以兵八万围击陵军。”之语,按照这个记载,汉朝规定了李陵什么时候可以回来,而他一直到规定的期限都没有继续北上。说李陵和汉武帝对话中假设了需要后续部队,我不能说这个假设没有道理,但是毕竟没有明确记载。

                兵败本身没什么可争论的吧。汉军分数路出击,弊在于如果匈奴集中兵力打其中薄弱的一路,这一路是非常危险的;利在于这一路牵制住敌人大部队,哪怕自己损失惨重其他的部队可以趁虚而入捞取战果。单纯就战术而言,李陵不就是败在了对方集中全力打击他这一路上面。这并没有什么,李广当年也没逃掉。李陵兵败,并不是谁的责任问题,而是匈奴选谁打的问题。集中数万骑兵去打路博德,路博德一样逃不掉。李陵投降匈奴前说的是“无面目报陛下”,可见他对自己也是不太满意的,而对汉武帝并没有太大不满。群臣“多罪陵”的情况下汉武帝仍然没有处理李陵的家族,就兵败本身而言这两人互相之间并没有太大的不满,为什么一定要对立起来呢。

                我对我原来的观点也有点修改,顺便写在这里。汉书记载李广利夏五月出兵,而史记记载“天汉二年秋,贰师将军李广利将三万骑击匈奴右贤王於祁连天山”,如果着两点都正确,不妨得出结论李广利夏季出兵后一直到秋天才抓住了匈奴大部队得到战机,或者说被匈奴抓住得到了战机。这并不是不可能的。那么原来打算作为“欲以分匈奴兵,毋令专走贰师”的李陵在夏天,李广利尚未遭遇匈奴的时候仍然驻守酒泉,也算合理,朝廷也不加催促。到了秋天,李广利遭遇匈奴大部队的消息传来,汉武帝打算让李陵出兵,被路博德找借口搪塞。汉武帝误认为是李陵自己不愿意去发火下诏催促,还改令路博德去协同他人。李陵出兵后遭遇单于,寡不敌众战败投降。战略上李广利和李陵等人并未能形成有效配合,毕竟骑兵跑起来后不知道能跑到哪里去,以步兵的移动速度想做有效配合是非常困难。这么打承分兵之弊而得不到分兵之利,还不要说匈奴肯定不“答应”。这毕竟是李陵第一次上战场,战前对此有点轻视也不是不可以原谅,但毕竟他说到没有做到。

                顺便说一句,看了这些后感觉匈奴的战术还是很对头的。秋高马肥时匈奴难对付,大概就因为这个李广利夏五月出兵求战,可是一直到秋天才抓住匈奴大部队;李陵出兵也是在“既至期还”才遭到单于打击,这未必是偶然的。汉武帝时期双方战争多次,对互相的战术应当有所了解。看上去匈奴已经不是见面就打的直来直去了,也学会选择有利时机再动手了。

                • 家园 不对吧?

                  诏陵:“以九月发,出庶虏鄣,至东浚稽山南龙勒水上,徘徊观虏,即亡所见,从浞野侯赵破奴故道抵受降城休士...”

                  哪里有说刘彻让李陵到浚稽山后自己决定是继续北上还是待在那里一段时间后取道受降城了?既然没说,那么李陵没有北上,跟其谨慎不谨慎毫无关系。老赵的“他一直到遭遇单于都没有北上”,又从何而来呀?压根儿就没有北上这码事。这个问题我已说过几次,史料也给你引了,为什么就是不看史料非要自己杜撰个“北上”呢??

                  汉书史记虽然都没记载刘彻与李陵的对话中提及援军问题,但汉书载,刘彻决定让李陵出兵时,第一个安排就是让路博德给他打接应。这个线索,再加上这属于最基本的军事常识范畴,那么还有什么可否定的呢?推脱史料无载,于是就“不可知”?

                  回来说此战。老赵的那个推测 --- 匈奴先避锋芒 等汉军粮草消耗过半后再开打 --- 我认为有道理。我似乎又发现了一点线索。此战前数年,李陵曾“将八百骑,深入匈奴二千余里,过居延视地形,不见虏,还。” 而此战李陵恰恰也是走的居延,再联系到李陵在明知没有接应的情况下仍敢于帅五千步卒北进,而且遇匈奴主力后居然能且战且走达十数日,我们把所有这些线索串起来,大概可以支持这样一个推测结果:

                  李陵数年前带八百骑兵过居延时,发现这条路不利于骑兵作战,于是有了用步军出居延的构想。此次过居延、回汉地之后,李陵开始着手建立一支步军精锐。这么做一方面可能是李陵看到步军比之骑兵在某方面有优势(对后勤粮草要求较低,在对方优势兵力打击下防守反击能力较强等),另一方面也许跟李陵的个人英雄主义和孤高性格有关,因为骑兵应该是直属刘彻调拨的,而步卒则不必,李陵想弄个奇迹出来给刘彻看。刘彻李陵可能对用步卒北征这一战术尝试有过一些探讨。

                  天汉二年秋,贰师与匈奴接战后不利,刘彻催李陵出兵。李陵帅步卒出居延,至浚稽山,这段千里之路慢悠悠地走了足有30天,而且李陵还将过往道路山川等等绘图后送给刘彻。我觉得之所以走的比较慢,是因为李陵按与刘彻事前商定的,在沿途搜集行军路线等信息,以备将来步卒与骑兵配合北征的构想。

                  与匈奴主力接战后,李陵帅部且战且走,很多时候都穿行于两山之间,匈奴骑兵无用武之地,一时奈何不得汉军,还曾一度被汉军占尽优势 (有一天居然能斩首三千余级,说明李陵所部还有时间打扫战场)。但后面情况开始恶化,一方面李陵所部死伤较多,另一方面单于开始利用地形和山势来打击李陵军。先是用火攻,结果聪明的李陵居然来了个以火防火(这个物理学方面的解释老赵应该知道的);然后单于可能调人马先李陵军到达较南的某处李陵必经之地,在那里的山上预先布置下弓手,结果李陵帅军败退到这里时遭伏击重创。总之,居延至浚稽山这条路,虽然极大地制约了匈奴骑兵的作战效力,但如果对方兵力优势太大,你始终处于逃跑的被动局

                  面,终是无幸,因为人家用不上骑兵却可以利用各种地形山势来搞你。

                  李陵的步卒军事构想,我倒认为是非常有道理的,关键是要会正确运用。我能想到的比较有效的使用方法,就是以之为诱饵,吸引匈奴主力,且战且走,将匈奴引至汉军主力包围圈内歼灭。可惜刘彻计不出此。也许当他得到李陵军败但予敌极大杀伤的战报时,寞然醒悟自己葬送了一支本可有大用的精锐。李陵作为第一次作战的将军,刘彻作为从未大规模使用步卒战匈奴的君主,在此战中或多或少都有些问题,但都无可深责。可惜的是五千精锐一战凋零,步卒远征的军事构想,也随着李陵的降敌而被汉廷彻底否定。

                  • 家园 老实说,我也在思考你说的那个撤退路上走了十几天的问题

                    李陵北上没有遭遇匈奴时,千里走了三十天,这个属于步兵正常行军速度。回来的时候被匈奴纠缠,还需要伤兵拉车,总不至于比正常速度更快。土生估计李陵去朔方和回酒泉的路途差不多,都是千里,如果边打边撤十几天(我对十几天的推测本身并不赞同,不过先引用)就可以到达距离边关百里的地点,能说明什么呢,只能说明李陵遭遇匈奴前已经开始撤退了。这个倒是和《史记》的记载吻合。

                    至于引诱敌人中心开花,这必须有事先的筹划。事先的计划既然是李陵分兵减轻李广利压力,李陵怎么能指望会有大部队来接应这么打。李广利历次出兵,这次不过三万骑兵,属于他兵马较少的一次,看得出汉朝一开始并没有大规模决战的打算。至于包围,匈奴是八万骑兵,汉朝需要多少兵力才能包围呢。汉武帝时期对匈奴多次用兵,骑兵超过八万的也只有四次,卫霍时代三次,李广利一次。那时也不过就是面对面打赢了,也没能包围。汉朝数万人马规模的军事行动大都间隔数年,只有卫青早期曾经连续两年率领十万骑出征,显然大规模的征战不是立刻就可以准备好的。我并不认为李陵会这么想,否则也太不切实际了。

                    • 家园 我觉得,正常行军和逃跑还不一样

                      每天30汉里那个速度,远远没有达到人类极限。司马懿大军好像曾经八天行军1200汉

                      里,日均150汉里。我军更曾有过一昼夜行军240-250华里的惊人表现(飞夺泸定桥和

                      清风店战役)。李陵所部完全可以轮换断后,掩护主力迅速后撤,在前几天顺利情况

                      下每天走出一百汉里并非不可能,15天下来,走个850汉里,没觉得有什么不正常啊。

                      另外,去时必然带了很多辎重粮草,遇匈奴主力回撤时,应该是每人分带有限粮食,

                      其他的就弃之不顾了。轻装疾行,自然比带着粮草辎重行军要快得多。

                      当然,按“史记”所载,李陵回撤之后才被匈奴主力攻击,也是合理解读。我上面

                      所言,不过是想说明,按“汉书”所载,也是完全说得通的。

                      至于“中心开花”的战术,是个误会 --- 我的意思是,对李陵所部的合理/正确使

                      用,应该是这个思路。我不是说刘彻派李陵出兵时就是这个思路。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