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我看50年代苏联的工业援建-1 -- 碎片与记录

共:💬50 🌺229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我看50年代苏联的工业援建-1

    原本是葡萄兄弟苏联在新中国建国初期援助估值下面的一个回复,但看到葡萄下面的跟贴已经2页了,干脆抽出来单发,免得一下子就被淹没了。

    加了两个后续(2007-10-10)

    【原创】我看50年代苏联的工业援建-2

    【原创】我看50年代苏联的工业援建-3

    其实我也倾向于同意邦德兄弟对于苏联援建的这种观点“我们尽管对此可以感恩,但是没有必要戴德”见苏联援助和后来我国完整工业体系的形成没有必然的联系

    首先从数据上说,我记得曾经看过历史文献,在当时为了匹配这156项工业引进,中国自己投入的资金和支撑性项目要比花在这156 项上的还多(抱歉,只是凭记忆,手头一时找不到数据)。其实我觉得大家可以尝试这从这个角度上去考虑,当时新中国刚成立,首先最重要的是体现在开展快速工业化的国家意志,即不管是怎样的外部条件,国家都将会把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到搞工业化过程中来。实际上,在那一阶段,总共有304项全套设备引进项目,截至中苏关系破裂,有149项基本上或在功能上部分完成,而有89项被取消,有66项是后来关系破裂后由中国工程师主导完成的。而另有64项单项目引进,其中29项完成,35项因关系破裂而无法进行下去。

    可见,这些项目援建(实质上也是基于合同的技术交易关系,只不过是在“国际共产主义”基础上的买卖关系),最终由于关系破裂而搁置导致无法进行甚至最终产生大量浪费的也不在少数(也得还钱的)。同样,在国家意志所驱使的持续投入和一线工程师工人的热情工作下,中方自身同样独立完成了不少的项目。

    当然,我们不能否认,在当时的国际环境下,苏联向我们打开了世界上少有的技术引进的窗口;当时如果共产主义阵营不给我们,那么资本主义阵营是很大可能不会给我们这些“交易”的机会的。但是千万不要忘了,“中苏友好协议”是在两大阵营严重敌对、严重对抗的情况下做出的。而基于一系列友好关系基础上的苏联“援建”(或者说对华技术贸易)中国项目,则是无法脱离开两大阵营对抗这一大背景的。即不容忽视的是:国际共产主义阵营对中国的“援建”其实也是做为中国坚定地加入苏联阵营的一种回报。反之我们也可以做这样的假设,如果中国选择了另一个阵营,或者只需做出“貌似中立”,那我们同样也有可能获得另一种类似的回报。当然,这都只是假设;事实上,随着中国向苏联阵营坚定地倾斜,中国被纳入巴统的特种禁运名单。在中国入朝作战早期依然和中国保留贸易往来的日本积极要求加入巴统组织,这一请求在1952年得到接受,并,巴统组织在1952年成立中国委员会。

    而红色阵营这一方,实质上,做为国际共产主义阵营的集体行动,在50年代,不仅仅是苏联“援建”中国,一部分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也在“援建”中国。而在中苏关系破裂后,这些人也都跑光了。“援建”的善意在政治角力与国家集团利益面前一触即溃,烟消云散。

    而后的历史其实提供了另外一种信息,做为资本主义世界对中苏友谊崩溃后对中关系的一种试探和关系发展,也可以说是对50年代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另一种假设。自中苏关系崩裂之后,曾经积极主动要求加入巴统组织的日本从1960年就开始和中国眉来眼去[资本主义阵营的试探],并且在1962年签订了半官方的“廖高贸易”,通过这个协议,我们出口日本一部分矿产和农作物,从日本进口一部分中国所需要的物资、设备和特种钢材(具体我要查一下)。而在1964年中国和法国建交,其中也同样做了不少技术贸易。同时,葡萄的帖子里有河友认为中国后来向西方的技术学习是改革开放之后才大规模开始的。其实不是,“明目张胆”从资本主义阵营大规模引进成套设备始于1972年的“43项目”,而后有1978年的“78计划”。设备引进的规模是如此之大,以致于1980年中国的外汇储备非常吃惊地出现了负值,使得国家后来不得不做出调整,然后就是80年代国家在技术引进上做出的一系列调整了。在这里我们必须要提醒自己的是,尼克松的访华也正是1972年的春天。所以,中国从资本主义阵营引进技术设备,获得西方世界打开他们许可技术转移的大门的起点,并不是中国自身的改革开放,而恰好则是中国与资本主义阵营之间的关系回暖,恰好是与中国的行为导致国际两极对抗变动密切相连的。这与50年代中苏之间在技术贸易上的逻辑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但当然,资本家都比较坏,他们以及旗下大多数工程师都赤裸裸地讲金钱或搞点谁都能看得明白的小算盘,从来不讲“友谊”和“人民解放”“援助中国人民”等词汇,所以我们也不常感谢他们。

    回过头,回到1950年代的中苏关系。把这些因素综合到一起,我的看法是,中国在50年代所进行的快速工业化,最核心的要素是新中国的国家意志,即这个国家下定了决心集中自己所能拥有的主要人力物力持续地要建立一个基本完备的工业体系;其次是我们获得了一定的外部资源,即苏联和其他共产主义国家对中国的技术开放。而这种资源的获得,不是“免费的午餐”,不仅仅要付以钱款,更重要的是要付以在国际对抗中的倾向性支持。

    做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今天我们同样也会支持朝鲜和巴基斯坦的工业建设。做为个人,我们当然希望这样的支持能够得到对方的感谢;但如果过度地渲染一种基于友情的、不考量利益的感情因素,那显然是自欺欺人的。我想这样的说法大家都可以接受。

    事实上,在我所接触的老工程师老专家当中,的确有不少人由衷地说“当初苏联人是真的愿意帮助我们”“当初苏联人是真的无保留地想要教给我们技术”;而这种情愫也的确留存在如今的民间,尤其是当我们回想50年代中苏的蜜月关系的时候。但我觉得,在这个问题上个人表现与国家意图往往是截然分开的,我们不能否认会有很友好的苏联专家或者东欧的专家,他们出于做为一个工程师的本分或者出于做为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国际战士的立场,很热衷地在帮助中国人。那么,我也很愿意感激这些真诚的国际共产党人,并且我承认,在后来我们和资本主义阵营打交道过程中,这样的个人并不如共产主义阵营中的那么多(虽然不能否认的是,这样的人依然存在,如我们国家给外国专家发的“友谊奖”的名单)。但我们得清醒的是,在国家层面上,这些行为不能不说是国家利益或者说阵营利益的一种需要;这些苏联专家到中国来,其实只是他们国家利益的一种体现。既然如此,那么我们须得很认真、谨慎地考量这种关系,既不要抹杀了当时在中苏友好的基础上,苏联为我们提供了技术引进的机会在50 年代中国工业化中的重要性;另则也不要过度渲染了这种“淳朴的友谊”。这两种倾向,都是错误的。

    碎片与记录:关于“援建”项目的费用问题,情况比较复杂

    加了两个后续(2007-10-10)

    【原创】我看50年代苏联的工业援建-2

    【原创】我看50年代苏联的工业援建-3

    关键词(Tags): #中苏关系#50年代苏联援建元宝推荐:爱莲, 通宝推:东海后学,故乡在喀什,老老狐狸,

    本帖一共被 5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河里真的什么都有啊

      挖挖挖

      • 家园 苏联道路是当时很多国家的立国理想。

        如果西方不武力压制,真靠投票,至少朝鲜和越南会被共产党统一。当然更是中共的立国理想。如果逆之而行,政权的合法性会出问题。不过据说毛泽东不是很感冒,一直在学英语,还想到美国看一看。反过来说,苏联当然是有其利益的,但是和美国一样,可能是美国被苏联的对抗所刺激,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最超越具体利益的国家,当然也可以说不会算账。

    • 家园 送花献宝。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这样的态度比较到位

      某些人或者把苏联捧上天,或者弄下地,何苦?说白了,当初总要加入某个阵营,其他阵营也未必差,说到底还是老毛会玩手段,加上那么多军人流了血,要是还唤不回来些东西,也太说不过去了。

    • 家园 南斯拉夫当年就是在两大集团骑墙

      历史上骑墙例子很多,关键在要有资本和手腕,南斯拉夫铁托就是这方面高手!

      • 家园 y要说骑墙的高手,的说是三哥

        美国的武器,苏联的武器,人家都能搞得到,是在使羡慕死中国的军工。

        麻烦也有一些,这么多标准的东西,阿三的总后勤部可有的玩了

        • 家园 其实我到觉得最适合三儿国情的武器

          最适合三儿国情的武器,是咱中国的,技术含量适中,便宜量又足,可惜三儿有钱也买不到.只能做美俄欧的冤大头.巴兄的那点预算,要是只能从欧美买武器,早就被三儿灭了.

        • 家园 印度就差中国武器了,五常缺一啊

          俄罗斯的米格29,苏30,这次招标很可能会选择美国的超级大虫子,法国的幻影,英国的鹞。哪天要是中国的歼1X也出口印度了,那以后印度也没必要入常了,可以直接搞个项目让五大国竞标吗,呵呵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