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旧贴新发】辽宁没落的原因 -- 凉菜热了

共:💬628 🌺3438 🌵69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2
下页 末页
      • 家园 教育是个特殊的行当

        都说“百年树人”,真正要建立起一个名校,没二十年功夫不行,但想要辉了这个牌子,三五年就够了,现在官位是领导问责制,领导目光到哪里,哪里就是重点,领导的目光在哪里?鸡的屁!你搞教育,没三届四届做不出成绩,你辛辛苦苦搞两届有点成色,换届了,滚蛋了,果子被人捞走了,关你鸟事,不关领导鸟事,那就不关政府鸟事,不关政府鸟事了,那还算个鸟事!

        • 家园 想起向国外的学校申请上学的一个步骤来了,

          国内往往一次成绩优秀,和导师关系熟一点就OK了.

          可是国外往往是需要把中学一直通过来的历史成绩都要写一遍,不知以后分务员这些职务的升迁, 如果也把从上大学以后,所以有经历,以后从政的政级,以后离职后当时的现况一并作为参考内容的话,会不会也能够提醒人,当职之时,应考虑离职之后的可能呢,会不会对人的责任人有一定的监视作用呢?

      • 家园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现在中国通过吃祖宗饭,断子孙路,还能炊一炊。等到这些路都走绝了,什么南方北方,什么文化差异,什么脑袋灵光不灵光,统统都完蛋。

        当然,一个王朝灭亡,最后烧的才是皇宫。

        2012里,世界灭亡了权贵们还有方舟。

    • 家园 也是东北人,说点老辈人经历过的事

      老家在辽宁东南沿海农村,三年自然灾害,老百姓回忆起来,那段时期叫“二两粮”,为什么?因为每个劳力每天的口粮是二两。至于这二两是玉米还是大米还是白面,我没有细问。不过在80年代中后期甚至90年代,我们那个地区的主食还是玉米。大米只有逢年过节能吃一些。母亲是50年代初生人,至今对三年自然灾害记忆深刻。人们没得粮食吃,就去地里,春天夏天挖野菜,秋天冬天挖菜根,榆树皮,玉米秸秆粉,都吃过,甚至传说有人吃观音土。我母亲家,以及隔壁邻居家,都有幼儿因饥饿夭折。后来似乎是在59年还是60年,我也没细问,她们实在饿得过不下去了,母亲的家长带着一家老小,跑到黑龙江那边投奔一个远房亲戚去了,那个地区当时叫“边外”,“边外”似乎是吉林一带的“柳条边”以北地区的统称,我母亲一家去的地区是在内蒙东北部的牙克石附近地区,属于小兴安岭一带的山边。去了那里之后,我母亲她们非常的震惊,说是在辽宁老家,粮食都吃不上,但是在内蒙那里却是家家户户粮食满囤,地窖里都是土豆和大白菜,粮食管够吃。这个现在想想似乎有点不太对,当时辽宁是生产队劳作制,大家集体劳动,粮食收获后归集体所有,再挨家分配口粮。为什么在内蒙东北部那里粮食还分户所有?这个细节我没有细问。母亲说起一个细节,在辽宁东南部老家,秋收后,她们就去田里捡拾漏掉的黄豆玉米之类的果腹,经常是半天找不到一个,但是在内蒙东北部那里,她们去了之后,依然老习惯去田里捡拾谷物,地里很多,很快捡拾了一茶缸那么多,高兴的跑回家,结果被当地人笑话了,当地人都不去捡拾的。母亲此后在那里度过了幸福快乐的青少年时期。后来在七十年代中期,母亲一家又迁居回辽宁老家。为什么又迁居回来,我没有问具体原因,应该不是经济发展的原因,估计还是怀念故土之类的。细节还有待于继续问母亲了。

      • 家园 抓个虫

        牙克石附近不是小兴安岭,是大兴安岭

      • 家园 可能是因为那里人少地多。

          生产队不可能把所有的地都种上,荒地很多,农民就自己开荒种地,算是不入册的自留地吧。如果当地领导不那么左,这些地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过去了。

          我插队的地方也有这样的情况,虽然是牧区,大队里也种了些地。大队集体种的地上收获的粮食国家是要计入口粮的,就是收了多少就从国家供应的口粮中扣去多少,如果超出还得卖给国家,不过据我所知没有超的。当然大队也有瞒产,但不多。口粮都是大队从国家粮库买回来再分发到各家,所以大队的地产得再多口粮还是不变。

          但有不少牧民在自家屋旁圈块地种草种庄稼,这里的收成大队是不管的,全归自己。

      • 家园 一茶缸?单位错了吧?

        捡地的事我小时候也常干

        不过都是拎着面袋子,推着手推车去的

        东北因为机器化作业,所以不像南方人力收割那样能够做得那么干净。

        东北地里收割完毕后可捡的作物主要有:

        1)小麦

        2)黄豆

        3)土豆

        大家的目标一般集中于1和2;做法是每隔几十步就堆一小堆,不然的话手里根本抱不下。最后再统一搬到地头,堆得跟小山一样。然后关键的步骤来了,当场打场,把豆粒和麦粒分离出来,装入面袋。然后生起一堆火,烤一些麦粒豆粒之类的吃。最后把战利品放上小车推回家。一般来说一个秋天如果不懒的话一家捡回几百斤粮食很平常。

        • 家园 这么久还能得到赏钱

          送花成功,可取消。有效送花赞扬。恭喜:你意外获得 4 铢钱。

        • 家园 单位没有错。各地情况不一样。

          情况是这样的,在辽宁老家,因为当时三年自然灾害时期,能找到的一切粮食,都被尽可能的收拢起来了,母亲当时她们在辽宁老家那里,在收秋后,去地里捡拾遗落的粮食,确实非常不容易,很难找到。因为一是辽宁那里算是精耕细作,一直是人工劳作,没有机械化,所以遗漏的粮食不多。二是当时大家都缺粮食,能找到的都被收起来了,所以她们在秋冬季,到田里几乎是找不到多少遗漏的粮食的。

          所以,在刚到达内蒙东北部之后,她还是按照老家的习惯拿一个茶缸去捡拾,而且当时她只有8岁,还是个小孩子,所以带个茶缸出去也合情合理。

      • 家园 主食的问题

        其实在辽宁西南某些农村,即使是进入21世纪后,也有不少家庭主食不能经常吃上大米,而且,一天只有两顿,不过现在情况好多了! 以上本人亲身经历!

      • 家园 “边外”新开发之地,人少地多

        北大荒近百年才新开发之地,人少地多,只要肯下力气,资源条件比起多年农耕、人多地少的许多地方好太多了,要饿肚子是很难的。

        直到现在,平均一户两三百亩地的村子还有一些。在中原地区,这么多地想都不敢想。

        希望楼上从令尊处挖到更多细节和大家分享。

        • 家园 跟人口密度可能有一些关系。不过我不太了解当时的土地所有

          制度和农业生产制度。

          我是70年代末生人,当时辽宁那里还是集体生产制,耕地为“生产队”所有,“生产队”应该是村级以下的社区组织,以自然居住群落为基础,一个居住群落为一个生产队。后来似乎是83年,我们家那里搞分产到户,我们的说法是“生产队分家”,就是把耕地,按好坏分块,平均按农业人口分配,每个农业人口,无论是小学生还是成人,都同样的份额,然后抽签决定具体地块,平均每人旱田3亩左右。各个生产队耕地面积不同,具体的人均份额也有差别,当时耕地应该是以生产队为单位集体所有。但是附近几个生产队的人均耕地份额,少的也有2亩多,多的大概有4亩,上下差距不大。按这个土地面积,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养活耕地上的人口应该没问题。我不知道在60年代农村耕地所有制度和粮食分配制度是怎样的。应该是在三年自然灾害之前,农村还搞过集体食堂制度。因为我小时候母亲给我讲过,她小的时候,拿着盆去集体食堂领饭回家,其实就是稀稀的粥,结果走在路上,被别的坏孩子欺负了,给绊倒了,粥都撒了,再回去食堂,人家不给了,母亲为这事儿很是记恨了那个坏孩子很久。

          之所以说集体食堂是在三年自然灾害之前,是因为三年自然灾害之后,母亲就去了内蒙东北部那里,直到她成年才回辽宁老家那里。

          而“二两粮”的说法也是确凿的,因为我小的时候听大人们聊天,那时候大概是80年代中期,当时父辈以及爷爷奶奶辈的大人们在聊天时经常很自然的说起“二两粮”的时候如何如何,可见当时给他们的印象也是刻骨铭心的。

          而根据母亲的解释,“二两粮”是每个人每天只有二两的口粮定额,至于这二两是按天发放到个人家中,还是在集体食堂做好了,再分到各家,还是按天按人计算,按月领取,这个我就不了解了,还得回家问问。

          内蒙东北部那里确实耕地面积相对比较大,因为我的小姨至今还住在那里,她们那里的人均耕地,是按垧(读shang)来计算的,一垧就是一公顷,等于15亩,母亲说那里种地,用的是“大步丢”的方法,就是春天把地翻好了,抓一把玉米种子,很随意的撒出去,然后等出苗后,大概的间一下太密的苗,也疏于管理,根本管理不过来。而在辽宁老家那里,在80年代中期以后,其实也就是分产到户以后,是采用精耕细作的方法,春天翻过土地之后,用犁打好垄,然后在垄台上用专用刨坑工具,定好距离,一般1尺或1尺1刨一个浅坑,后面跟一个人撒点化肥,一般是二胺,然后再后面一个人播种,一般是一个坑2到3粒玉米种,顺便用脚推点土盖上坑,轻轻踩一下,最后再用木头辊子平整一下垄台,就算播种完毕,之后还要间苗、除草等等,直到秋收,可以说是精心照料,相对于内蒙东北部那里的耕作方法,精致多了。而90年代之后,我们那里又开始了更细致的耕作,在播种之后,覆盖一层地膜,用于保水保温。也可以节省后来锄草的劳作,而且可以提前几天收获,产量也有所提高,只是地膜需要投入成本,而且覆盖地膜都是人工,又要增加劳动力投入。到90年代中期,我小姨那里,还是大步丢似的耕作方式,所以虽然人均耕地多,但是人均产出并不太高。不知道现在都是什么样的生产方式了。

          呵呵,说到耕地,歪个小楼跑个小题,回忆一下自己所知道的农村生产劳动方式。

          现在再歪回来。

          从现在的情况分析,辽宁那里在三年自然灾害时,应该是集体生产和分配方式,就是说粮食收获后,归生产队所有,上交国家一定定额后,才分配给农民,结果弄得农民反而没有粮食吃。我不知道当时“二两粮”的标准是我们那个村、那个乡或者那个县的独有现象,还是整个辽宁都是统一标准。

          内蒙东北部那里,不知道是不是也是类似的生产组织方式,如果是的话,估计还是楼上所说的,当时内蒙东北部那里人均耕地相对较多,在上交国家定额之后,剩余粮食较多,所以家家户户有很多余粮。

          母亲至今还记得,去内蒙东北部之后,“苞米碴子粥”管够喝。

          母亲是1953年生人,在她8岁的时候举家迁往内蒙东北部。我估计她说的8岁是虚岁,因为我们那里老辈人说的都是虚岁,这样算来就是1960年她们迁居过去的。

          具体的情况,还望回家后聊天再了解了。

          或者有了解那段历史的大侠说一说?

          • 家园 几个名词的不同意见

            俺是大连农村(辽南)的。

            二两粮的说法没听说,老人都说是三两粮。

            也有说一垧地是6亩。

            • 家园 几两粮没听说过,但是垧的说法是正确的

              我是辽中南的,辽宁的人均耕地相比关内应该还是好的,不然怎么会出来垧的说法,老家的垧是100X100米的 就是说一垧地15亩地,但是老家地可能多一些分地都是按照大亩来划分,10大亩等于15小亩,现在也如此。祖上就是辽宁本地的。

          • 家园 牙克石那里的历史先不说,但是可以看一下数据对比

            应该能推测出一些消息;我觉得洗心判断的应该还是正确的。

            内蒙呼伦贝尔地区牙克石市概况:

             牙克石市位于呼伦贝尔市中部、大兴安岭中脊中段西坡,北纬47°39′~50°21′,东经120°28′~122°29′。南北长352公里,东西宽147公里,总面积27590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积18544平方公里,水域面积720平方公里,草场面积8568642公顷,耕地面积80234公顷。

            2008年末,全市总人口378747人。其中,农业人口13824人,非农业人口364436人;市区人口131631人,乡镇人口247116人(包括东兴办事处)。在总人口中,少数民族40658人。其中,蒙古族18311人,回族6060人,鄂温克族406人,鄂伦春族97人,其它少数民族15784人。

            可以用数据对比一下:

            牙克石市:总面积27590平方公里,2008年总人口37.8747万人;

            北京市:总面积16410.54平方公里,1695万人(2008年)

            海南省:总面积约3.5万平方公里,790万人(2003年)

            台湾省:总面积3.6万平方公里,2308万人(2008年)

            辽宁人口密度:288人/每平方公里;

            牙克石市人口密度:13人/每平方公里。

            看了这些,应该明白了吧?一句话,地广人稀,地多人少,还偏远的厉害。这人均耕地太多了,所以自然灾害时期也不挨饿。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