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狼兄说的有理--也劝萨苏不要讨论这个话题 -- 瀚海拾贝

共:💬193 🌺31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建议大家停止有关文革的争论了。

      今天,我从国内的朋友那里得知,今天有段时间,国内无法通过talkcc.net直接访问西西河(他无法访问亚洲股市)。看情形是被和谐了,我猜测可能是由于我们近来的有关文革的话题被有关部门注意了。

      我在此建议大家暂时停止有关这类话题的争论,方便国内人士继续访问西西河。我本人准备近期对青史类板块,只看不发言。

    • 家园 从大学入学率说一说教育

      del

      元宝推荐:老马丁,
      • 家园 经济的发展首先必然是教育的发展,长远来看教育产业化的影响难料

        虽然现在教育产业化已经出现了很多弊端,但是我认为这个影响可能要再过五年,十年,二十年才能看到一些深层次的对整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影响。现在的评价还早了些,历史的书就总是要有铺垫的,无论是向上还是向下这都是历史铺垫的一部分,结果难料。

        中国在印度识字率赶超中国前,根本可以忽视印度作为制造业大国追赶中国的任何努力.在我看来,一个国家不是靠一个两个甚至一群精英支撑并获得长足发展的.一个现代化国家的成熟与发展,依靠的是有知识有文化的国民,古话中开启民智的的民众.试文,一个国家的国民如果多数人是文盲或者有相当大比例的文盲,这个国家即使可以依靠精英造出原子弹造出尖端的卫星和各种先进装备与仪器,这个国家可以把这些技术成就变成国家的财富与全体国民幸福生活的动力源泉么,不 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也许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高端国产货的质量还是要比进口货差一点的原因吧,因为中国的技工水平还不高

      • 家园 写得不错,花之
      • 家园 听说是共党办的各类夜校,扫盲班很有成就-赵丽蓉老师就是这么脱盲的
      • 家园 解释一下

        “刚才看到有人说,中国大学入学率在文革前达到50%的水平,感到非常不可思议”——这么说可能是不了解过去中国的大学入学率是什么意思:现在是大学入学人数和适龄人口的比例,过去则是和报考人数的比例,实际上就是录取率!

        过去因为高中人数非常少,录取比率是相对很高的,1953年甚至出现高等院校录取人数超过应届毕业生的情况。以我父亲的经历,他是68年高中毕业,一个30万人口的县城,高中每年级只有一个班(在安徽南部,教育普及程度绝对在全国平均水平之上)。

        另外,我国在城市扫除文盲的经历也是很有意思的。外婆告诉我:五十年代中期,居委会组织家庭妇女扫盲,开始应者寥寥,都说家务忙,记性不好,不愿意参加。干部就做动员:你们记性很好啊,家里阿大阿二什么事情都记得牢牢的;家务忙,可以参加夜校啊。就这样,外婆掌握了1000常用字,还拿到了毕业证书,呵呵。

      • 家园 顺手给葡萄添加一点最新的数据

        每年本科学位授予的数量 (截至2006):

        国家 人数 理工科比例

        奥地利 23,500 (27%)

        南非 111,000 (27%)

        法国 155,000 (24.5%)

        英国 315,985 (27.5%)

        南韩 328,476 (38.4%)

        日本 551,000 (25%)

        澳大利亚 665,526 (22%)

        巴西 717,858 (12.5%)

        俄国 110万 (18%)

        美国 140万 (17%)

        中国 413万 未知

        印度 920万 未知

        国家 人口 本科学校 18-24岁上大学

        万 的比例

        英国 6000 114 42%

        法国 6340 85 49.6%

        奥地利 820 51 28.2%

        南非 4700 23 4%

        俄国 1.427亿 1068 未知

        印度 10.1亿 324 7%

        中国 13.4亿 701 21%

        南韩 4830 201 82.1%

        日本 1.277亿 726 47.3%

        澳大利亚 2040 44 19.7%

        美国 3亿 2500 64%

        巴西 1.89亿 2398 11.2%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尚需努力啊。

        • 家园 澳大利亚的大学入学率怎么会这么低?

          澳大利亚 2040 44 19.7%
          每年本科学位授予的数量 (截至2006):

          国家 人数 理工科比例

          奥地利 23,500 (27%)

          南非 111,000 (27%)

          法国 155,000 (24.5%)

          英国 315,985 (27.5%)

          南韩 328,476 (38.4%)

          日本 551,000 (25%)

          澳大利亚 665,526 (22%)

          巴西 717,858 (12.5%)

          俄国 110万 (18%)

          美国 140万 (17%)

          中国 413万 未知

          印度 920万 未知

          从中可见一般发达国家的理工科学生比例较低。如南韩的理工科比例就较高,中国的理工科学生比例肯定要高于韩国的,我现在就是上的工科,女生真是稀缺。而且现在中国的工科工作好找,但是文科,就很困难,竞争很大,理科工作也不大好找。国家还处在发展建设期,对工科人才自然需求更旺盛些。不能理解的是巴西,这么这么低,可也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 家园 澳大利亚大学入学率还真不高

            我手头只有99年的数据

            Participation rates in tertiary education by 15–24-year-olds went from 23%

            in 1994 to 27% in 1999 (table 7). Two-thirds of all tertiary students were employed, with 40% of these working 35 hours or more per week

            大部分本地学生考完HSC之后要么工作要么上职业学校,很多人是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再回来上大学。所以大学里,尤其是到了postgraduate school,part-time student和oversea student的比例很高。

        • 家园 很多数字都让人怀疑

          中国和印度比,18-24岁上大学的比例高两倍,但是毕业人数却差一半,中国大学好像上一个毕业一个呀?

          要么18-24岁印度人口超多?还是印度25岁以上的大学毕业的占大多数?

          印度毕业一年920万,大学三年,那么在学人口3000万。

          正常情况下应该基本上是18-24岁人口,那么按照只有7%的18-24岁上大学,印度18-24岁人口数量是4.3个亿。

          这还是在学人口,要是按照上过大学的比例计算,那么应该差不多翻一番,6000万,这样计算印度这个年龄段人口将近9亿。

          查了一下数字,外链出处

          2005年印度的大学学生数量是1050万。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