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科索沃的独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 唵啊吽

共:💬161 🌺199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科索沃的独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科索沃宣布独立,欧盟力挺科索沃,塞尔维亚和俄国极力反对,世界各国或支持,或反对,或彷徨。中国深切关注。科索沃正是亨廷顿说的文明冲突的漩涡,是天主教、东正教和伊斯兰教三个信仰文化的冲突漩涡。巴尔干半岛历来是政治宗教战争的导火索。而科索沃几乎就在巴尔干半岛的几何中心。

    巴尔干半岛在欧洲东南角,东西南三面环水、被黑海和地中海包围。西面与意大利隔海向望,东南角连着土耳其。说是三面环水,但是伊斯坦布尔海峡最窄处才七百多米,所以说土耳其是欧亚大陆桥。巴尔干半岛最南端是希腊。铜器时代在科索沃居住的是伊利里亚人。今天的阿尔巴尼亚学者称阿尔巴尼亚人是伊利里亚人的后裔,而塞尔维亚学者则称阿尔巴尼亚人是伊利里亚人和游牧族特洛伊人杂交的后代。

    公元前300年左右,罗马帝国占领了科索沃,公元四世纪科索沃是罗马帝国特洛伊省一部分,受罗马帝国管辖。公元330年,罗马帝国崩溃。罗马帝国期间中东产生了基督教(今天的基督教基本是新教,而初始的基督教后来分为天主教和东正教两派)。公元600年,多瑙河北岸的斯拉夫人大量迁移至巴尔干半岛,前南的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和塞尔维亚都是斯拉夫人。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和塞尔维亚语言属南斯拉夫语种,与阿尔巴尼亚语不同,俄语和乌克兰语属东斯拉夫语种,波兰捷克等语言属西斯拉夫语种。斯拉夫人迁入巴尔干半岛消弱了拜占庭帝国,迫使阿尔巴尼亚人迁入科索沃。1054年天主教和东正教分裂后,阿尔巴尼亚人成了拜占庭的同盟。巴尔干半岛很快被斯拉夫人占领。1190年,塞尔维亚人建立了辉煌的尼曼亚王朝,其政治和文化中心就在科索沃,所以,今天科索沃独立,塞尔维亚人极力反对,他们认为科索沃是塞尔维亚人的文化发源地,不能从塞尔维亚分离出去。

    1389年,奥斯曼帝国打败了塞尔维亚,科索沃成为奥斯曼帝国的一部分,阿尔巴尼亚人又重新移入科索沃。公元15世纪,大量基督教阿尔巴尼亚人迁移到科索沃,与塞尔维亚人和平相处。逐渐地,科索沃的阿尔巴尼亚人接受了伊斯兰教,而塞尔维亚人坚持东正教。由于伊斯兰奥斯曼帝国的胜利,在17世纪末,大量东正教的塞尔维亚人从科索沃迁移到贝尔格莱德。这是历史上有名的大迁移,大量塞尔维亚人迁移出来和大量阿尔巴尼亚人迁入,使得科索沃人口结构由塞尔维亚族裔为主变成由阿尔巴尼亚族裔为主。

    巴尔干半岛在奥斯曼帝国统治下,基督教徒和犹太教徒都是二等公民,备受歧视。他们要交更多的税,要交出土地和财产才能换取生命保障。直到19世纪奥斯曼帝国才在欧洲强权的威胁下放弃这种对异教徒歧视的法律。而这种歧视的实际减轻发生在1912年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之后。1878年俄国击败奥斯曼以后,塞尔维亚人重新回到科索沃。然而,科索沃的伊斯兰阿尔巴尼亚人对基督教进行大量屠杀,迫使塞尔维亚人大量离开了科索沃。1898年,卑斯麦领导的欧洲强权联合强迫俄国把巴尔干半岛还给奥斯曼,塞尔维亚人遂被驱逐出科索沃。(今天欧盟挺科索沃独立有点像是这段历史的重复)。

    20世纪初,奥斯曼帝国剥夺了非土耳其语种人的政治权力,科索沃的阿尔巴尼亚人和塞尔维亚人都没有政治权力,科索沃在奥斯曼集权统治下没有自治权力。1912年的第一次巴尔干战争,塞尔维亚人击败奥斯曼及其同盟阿尔巴尼亚人,重新占领科索沃,对阿尔巴尼亚人进行清洗。根据1913年的伦敦条约,塞尔维亚人得到科索沃的主权,同时阿尔巴尼亚也有了自己的主权国家,即今天的阿尔巴尼亚共和国。1913年第二次巴尔干战争,保加利亚进攻塞尔维亚失败,塞尔维亚的领土增加了一倍。

    1914年,奥地利、匈牙利和德国进攻塞尔维亚,俄国帮助塞尔维亚(斯拉夫兄弟),英法加入战争与俄国联盟。阿尔巴尼亚站在德奥一边。塞尔维亚人在这场战争中死亡十万,科索沃充满血腥屠杀。一战结束后成立了南斯拉夫王国(君主立宪)。当时南斯拉夫有一千二百万人口,其中四十万为阿尔巴尼亚人,其它基本是斯拉夫人。阿尔巴尼亚人占科索沃人口64%,其中四分之三是穆斯林。1921年科索沃的阿尔巴尼亚人就要求脱离南斯拉夫并入阿尔巴尼亚,遭到残酷镇压。塞尔维亚人试图迁入科索沃,也遭到阿尔巴尼亚人抵制,至1931年,科索沃的阿尔巴尼亚人依然占人口63%。二战德国占领南斯拉夫期间,有10万阿尔巴尼亚人迁入科索沃。

    二战后,1946年,南斯拉夫联邦宪法承认五个共和国,科索沃归属塞尔维亚共和国内。阿尔巴尼亚人出生率特别高,1961年至1971年,科索沃的阿尔巴尼亚人口比例从67%增加到74%。1974年南斯拉夫修改宪法成立科索沃阿族少数民族自治区,但是还是没有其它五个共和国那样的地位。南斯拉夫实行市场经济后,增加了贫富差距和人口流动,至1981年,近10万塞尔维亚(高学历)人离开了科索沃,阿尔巴尼亚人口比例升至77%。(和新疆是否有点相似?)

    塞尔维亚几个世纪抵抗奥斯曼帝国统治,是东正教与伊斯兰教的对抗。二战中德国占领南斯拉夫其间建立的克罗地亚纳粹政权得到波斯尼亚穆斯林的合作,残杀大批东正教塞尔维亚人。纳粹鼓励南斯拉夫的穆斯林的分裂主义行为。在纳粹统治下,天主教的克罗地亚和东正教的塞尔维亚矛盾加深,使得穆斯林得以扩张。铁托时代,穆斯林是按伊斯兰教划分的一个民族而其它民族是按种族划分。这种政策加上少数民族优惠政策使得科索沃的塞尔维亚人不断从东正教转信伊斯兰教,南斯拉夫也因此得到国际上伊斯兰世界的支持。

    1992年波斯尼亚战争中,波斯尼亚(穆斯林),克罗地亚(天主教)和塞尔维亚(东正教)都争夺控制波斯尼亚,美国当时站在穆斯林一边,因为美国那时候已经在阿富汗站在穆斯林一边有一段时间了。

    苏联解体后,东欧各国都采取了西方的民主选举制度,前南总统选举时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已经独立出南斯拉夫了。米洛舍维奇为了争取更多选票,取消了科索沃的自治区地位(阿尔巴尼亚人选票太少),导致科索沃阿尔巴尼亚人骚乱并引发内战。最后导致1998年北约空袭占领南斯拉夫,审判米罗舍维奇,然后联合国接管科索沃,直至今天科索沃宣布独立。

    南斯拉夫和北约签定停火协议,要求北约放弃轰炸塞尔维亚的基础设施。该停火协议最后成为联合国1224号决议,该决议要求保证允许战争难民返乡。同时保证各共和国的主权与领土完整,这一条成为今天塞尔维亚称科索沃独立违法的根据。

    塞尔维亚是北约入侵后制造的又一个失败的民主国家。领土完整就是不分裂,民主选举则科索沃的阿尔巴尼亚人丧失自治区地位,科索沃独立又破坏了领土完整。同时,美国的劝架只限制塞尔维亚不得动武,但停火后阿尔巴尼亚人继续恐怖袭击活动消弱塞尔维亚政权。科索沃和阿尔巴尼亚的阿尔巴尼亚穆斯林武装不但制造塞尔维亚的不稳定,而且制造马其顿共和国的不稳定,目标是成立一个包括科索沃和部分马其顿的大阿尔巴尼亚共和国。1999年的停火协议显然并没有给巴尔干带来和平和稳定。联合国接管8年以来,科索沃成百成百的东正教教堂被摧毁,塞尔维亚人被驱逐初科索沃,使得科索沃的阿尔巴尼亚人口比例由1971年的74%增长到今天的92%。

    巴尔干半岛是天主教、东正教和伊斯兰教争纷之地,是伊斯兰教传播到欧洲的同道。1992年波斯尼亚(穆斯林)脱离南斯拉夫独立战争中,克林顿政府准许伊朗向波斯尼亚输送军火支持波斯尼亚穆斯林。正如以往得到美国支持到阿富汗训练伊斯兰武装抵抗苏联一样,本拉登也去巴尔干半岛训练伊斯兰武装武装。1995年波斯尼亚战争各方在美国代顿签署的协议规定伊斯兰武装必须离开波斯尼亚,但是,极端伊斯兰武装并没有离开,而且扩散到科索沃和马其顿,科索沃伊斯兰武装袭击塞尔维亚的事件不断增加。

    以往我们会从军事、经济、金融考虑国际政治,但是,从科索沃历史来看,国际政治局势依赖的最基本的基石之一就是人口结构。

    法国哲学家和社会学家孔德说,人口结构就是命运。人口结构造就经济大势和政治大势。科索沃独立是科索沃人口结构变化的结果。人口有种族结构,也有文化信仰结构,科索沃是两样兼有,阿尔巴尼亚族裔和伊斯兰信仰。类似的例子是以色列,1900年巴勒斯坦土地上只有少数的犹太人,其后锡安主义者坚持不懈地增加哪里的犹太人人口,最终成立了以色列国,这和科索沃独立又相似的地方,那就是人口。以色列选举,美国犹太人纷纷到以色列投票,以增加以色列人口统计比例。按种族,或许汉族占世界人口第一位,但是按照信仰文化,则伊斯兰和英语-基督文化都是数一数二的人口。

    美国黑人地位提高,可以说是黑人种族地位提高,但在某种程度上,这种地位提高过程只是黑人被英文-基督教文化同化的过程而已。文明冲突,如果不能消灭对手种族,就同化对手。

    海外华人也面临着是把华夏文化带入一个多元文化的民主社会、还是被英文-基督教同化而融入主流的问题?难道我们也要效仿奥斯曼时期科索沃的阿尔巴尼亚人转信伊斯兰教那样,以被统治种族同化来融入主流社会?关心这个这个问题的海外华人可以参看《面对被现代化撕裂了的华人社会 》

    主要参考链接:

    【1】 http://lamar.colostate.edu/~grjan/kosovohistory.html

    【2】 http://en.wikipedia.org/wiki/History_of_the_Balkans

    【3】 http://www.infoplease.com/spot/kosovo1.html

    关键词(Tags): #一唵谈#科索沃#文明冲突#人口#华人教会元宝推荐:宁子,

    本帖一共被 6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送花送宝!

      虽然不是新作,但读起来还是很长知识。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历史问题、民族问题及意识形态问题综合的产物哦!

      很复杂。历史上只有铁托时期暂时稳定。

    • 家园 鲜花配好文
    • 家园 【原创】和您一篇,2月份写的,可能有点过时了

      2月17日,科索沃单方面宣布独立,欧盟此前所做的外交斡旋以失败告终,科索沃问题在未得到联合国背书的情况下轰然落地。此时此刻,与科索沃街头挥舞旗帜的阿族人不同,布鲁塞尔的官僚们一定忐忑不安地等待着什么发生,也许什么也不会发生,但北约部队架起的铁丝网就是他们心态的最好写照。

      科索沃的事态也许会日益扩大,也许会就此平息。但不能不说,欧盟在此问题上的作为是一个危险的开端,其背后所反映的精神实质让人想起1938年的慕尼黑协定。当年在慕尼黑,英法绥靖的是不断膨胀的德国法西斯势力,而今日,欧盟绥靖的是极端的民族分离势力。尽管时代背景不同,势力强弱不同,但人们看到的都是一个精神软弱、自以为是、自私自利而又手足无措的欧洲。

      对于纵容科索沃独立的危害,舆论界已经有过无数评论。如果说1999年欧洲策动北约发动科索沃战争还有铲除南联盟这个威权主义政权堡垒,消除巴尔干动乱根源的意图的话,在此后的近10年里对科分离势力的膨胀鼓励甚至怂恿则毫无地缘政治上的积极意义。默认科索沃独立,则肯定了通过暴力改变民族分布的合法性,开启了以武力肢解主权国家的先河。科索沃能够独立的直接根源是南联盟在1999的战败,而此后强人米洛舍维奇的下台、塞尔维亚对西方的归顺都不能换回维持对科索沃主权,那么欧洲在处理此问题上的精神状态已经直接倒退到了一战后的凡尔赛和约时代,对战败者生杀予夺会酿成何种后果,历史早已揭示清楚。对于其他那些面临同样民族分裂危险的国家来说,避免南联盟命运的唯一机会就是不要在战争中失败,就是要富国强兵,就是要更加强硬!而这就是近年来普京治下俄罗斯的政策走向。

      欧盟已经发展为27国,从北海到芬兰湾,从北极圈到地中海的欧洲从未像今日这样联系紧密。欧盟也是世界第一大经济实体,其军事力量总合仅次于美国。欧洲虚弱吗?不,但欧洲依然整日战战兢兢,惶恐不安。 欧盟官员嘴里听到最多的词就是“欧盟无法承受”。欧盟无法承受贸易逆差,欧盟无法承受非法移民,欧盟无法承受边界动乱,欧盟无法承受族群冲突。额地个神,欧盟拥有世界最发达的经济,拥有最先进的边防检查机制,拥有最发达的社会福利体系,如果欧盟都不能承受,那布鲁塞尔的老爷们凭什么让世界上其他乱得多、穷得多的发展中国家来承受这个、承受那个。

      对于科索沃问题,欧盟一开始就摆出一副受气包加受害者的嘴脸,一面赌咒发誓说科索沃是欧盟的问题,欧盟管定了!另一见面愁眉苦脸地四处央告,如果不让科索沃独立,阿塞两族人一定会打起来,巴尔干一定会乱起来,欧盟一定会受到冲击,欧盟受不了啊!欧盟受不了啊!于是,防止麻烦的办法就是赶紧让它独立,反正塞尔维亚人已经被打趴下了,反正俄罗斯后台也不硬了,科索沃独立了,事情就解决了,我们欧洲人又可以过自己的小日子,同时在什么气候变化问题上唱唱高调,过过干瘾了。当然,欧洲人自己不会承认自己这么窝囊,他们有自己的武器,那就是一麻袋一麻袋的欧元,还有一飞机一飞机正往科索沃紧急运输的各色民事官员和武装警察部队,如果运气好,他们会在科索沃建立新的欧洲式的王道乐土,如果运气差,他们大不了屁滚尿流地往回跑,就像当年在加沙边界检查站面对巴勒斯坦暴民一样。

      历史总是不断重演。今日的欧盟力量也许在历史上是最强的时期,但心理却依然脆弱,就如同一战以后的形势。当时的欧洲被一战吓破了胆,张伯伦、达拉第之流绝非孤立的少数,绥靖政策更是深刻迎合了民众的心理。当前的欧洲也许仍然沉浸在冷战的阴影里无法自拔,或者日益被全球化的浪潮拍得晕头转向,失业、衰退、老龄化、街区里的种族冲突等等牢牢占据了欧洲人的思想,至于地缘政治、国际格局、主权国家的自尊、民族历史的渊源等说教统统变得太过抽象而不堪入耳。欧洲人的思想正变得日益简单,他们愿意为了眼前的利益,为了减少痛苦,减少麻烦而奔忙,而不愿意为了长远的战略目标而变得坚忍。

      对这种现象推波助澜的是欧盟的政治正日益被两种人所垄断。他们都盘踞在布鲁塞尔的市中心,第一种人是占据着查理曼大楼和贝尔莱蒙大楼各间办公室的欧委会官员,他们眼里只有自己案头的那点事情,斤斤计较而唯利是图,挥霍欧盟的权威和财富,一个主管摩尔多瓦的官员就敢对摩的政府首脑指手画脚。随着欧盟一体化的增强,欧委会的权力日益扩大,官僚正在取代政治家掌握欧盟政策的方向。第二类人则是在舒曼广场中心花园里摇旗呐喊的各色“活动家”,这些人是被20世纪西方文明惯坏的一批,他们头脑简单,充满偏见,自以为是,眼里只有观念而无事实,他们同样在挥霍着欧盟的道德力量,为欧洲制造无穷无尽的麻烦。更可怕的是,这两种人正在变得合二为一,欧洲议会的那批蠢货就是典型。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软弱的欧洲人民和欧洲领导者造成了慕尼黑的悲剧。只有经过二战的血火考验,欧洲的领导人和民众才能坚强起来,挺过战争的阴云,并在大战的废墟上化解仇恨塑造欧洲联合的奇迹。二十一世纪,新一代的欧洲领袖们似乎又忘记了坚强和坚持的含义,如果他们甘愿被官僚和张狂分子所左右,宁愿为了眼前的安宁而开启潘多拉之盒,他们早晚会发现另一场乱世将不可避免,无论这些麻烦出现在马其顿、塞浦路斯,还是巴斯克、科西嘉或者北爱尔兰,抑或在奥塞梯、德涅斯特河,而这一切都是他们自己造成的。

      元宝推荐:宁子,
      • 家园 送鲜花

        此次送花为【短帖送花,友情赞助。不涨乐善、声望】

      • 家园 花之!
      • 家园 深刻

        第一种人是占据着查理曼大楼和贝尔莱蒙大楼各间办公室的欧委会官员,他们眼里只有自己案头的那点事情,斤斤计较而唯利是图,挥霍欧盟的权威和财富,一个主管摩尔多瓦的官员就敢对摩的政府首脑指手画脚。随着欧盟一体化的增强,欧委会的权力日益扩大,官僚正在取代政治家掌握欧盟政策的方向。第二类人则是在舒曼广场中心花园里摇旗呐喊的各色“活动家”,这些人是被20世纪西方文明惯坏的一批,他们头脑简单,充满偏见,自以为是,眼里只有观念而无事实,他们同样在挥霍着欧盟的道德力量,为欧洲制造无穷无尽的麻烦。更可怕的是,这两种人正在变得合二为一,欧洲议会的那批蠢货就是典型。

      • 家园 花赞好文章。

        欧洲人的思想正变得日益简单,他们愿意为了眼前的利益,为了减少痛苦,减少麻烦而奔忙,而不愿意为了长远的战略目标而变得坚忍。

        民权欧美这种民主政治形式基本很难有长远战略目标,每次选举都是着眼眼前利益者获胜。

        • 家园 民族优越性的就意识仍在作祟!

          当然还有意识形态问题。

          此次送花为【短帖送花,友情赞助。不涨乐善、声望】

      • 家园 有一种说法认为

        欧洲之所以冒着巨大的风险与后遗症,心急火燎的玩这么一手,是为了设想中的环地中海区域合作铺路,以实现石油欧元的伟大梦想。

        老兄作为业内人士,对这种说法怎么看。

    • 家园 美国移民政策至今依然是歧视华裔的

      2008年3月14日,美国国务院发布了四月签证排期表。此表决定了来自不同国家不同职业类别的签证数量分布。令我们惊讶的是,在这个排期表里,美国国务院授予印度EB2申请者大量的签证数,将其排期截止日期从“不开放”调整到2003年12月1日。但与此同时,中国EB2申请者的排期截止日期没有任何变化。长久以来中国和印度两国的EB类移民签证申请者一直承受着因签证数的积压导致四到十年才能取得绿卡的痛苦,本次国务院有利于其中一方的偏袒举措加重了中国合法移民者等待签证的煎熬,很大程度上使得中国合法移民者的签证申请道路更为漫长艰辛。

      摘自:合法移民协会

      • 家园 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

        看来还是华人太老实

        • 家园 科索沃战争时期,叶利钦说过一句话!

          :“米国人只相信实力!”

        • 家园 关于这个,我想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我一直觉得,中国照这样发展下去,肯定和美国未来的摩擦越来越大,而象美国这样一个地位下降的骄傲的大国,她的国民的整体倾向一定右转,对挑战者的敌意也一定越来越浓,麦卡锡主义也会随着复活,而在美国的华人,尤其是我们这些大陆来的,难免会发表些向着中国的言论,虽有言论自由的保护,不至与有麻烦,但在美国枪支如此泛滥,治安很紧张的情况下,类似印尼排华的小规模,个人层面上的针对华人的枪击暴力事件一定会很多,很多。不留在美国,说不定是件好事。

          可能是我杞人忧天了,而且跑题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