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人物】蒋英与钱学森 -- raindrops

共:💬3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人物】蒋英与钱学森

    蒋百里与钱学森的父亲,钱均夫,是多年的好友。他们的友谊不知是何时开始的,但似乎在俩人还是小男孩的时候,就已经是好朋友了。蒋百里和钱均夫都到杭州求学,就读杭州的求是学院。之后,俩人几乎同时去日本留学。蒋百里有五个女儿。蒋英是老三,1920年在北京出生。

    蒋英三岁时就十分活泼可爱,会唱、会跳、也会表演,是全家的开心果。钱均夫十分喜爱蒋英,进而央求蒋百里把蒋英送给他抚养,这或多或少像是替钱学森定亲。蒋百里显然对这门亲事也十分高兴,蒋英于是和奶妈一起住进了钱家,还换了个新名字--钱学英。十二岁的钱学森成了蒋英的长兄和老师。他讲故事给她听,教她古文和一些科学知识,蒋英觉得她的大哥似乎什么都懂。

    蒋英长大之后,俩人就各走各的路了。三十年代初,钱学森在上海交通大学时,蒋英则在上海的中西女中读书。十几岁的蒋英不仅美丽,而且多才多艺。她既十分擅长运动,也学声乐和钢琴、唐诗和文学。

    那时在上海,蒋家就像是中西文化汇集的殿堂。蒋百里主编一份文学刊物,因而有机会和全球顶尖的文学家和艺术家联系,他常常邀请世界各国的大师,如杜威,罗素,甚至泰戈尔到中国讲演。他不仅忙于写作西方历史、法制或战术,也很喜欢西洋古典音乐和美术。没事时,他甚至还会在家唱一段瓦格纳的歌剧选段。

    1936年,十六岁的蒋英随家人开始了一次三个月的豪华欧洲之旅。蒋百里当时任职蒋介石的资深军事顾问,奉命到欧洲考察意大利、德国及其他国家的军备。初抵柏林,蒋百里就为蒋英在一个贵族中学注册;之后,蒋英决定留在德国上大学,她也顺利地考上了柏林大学的音乐系,主修声乐。刚到柏林的那几年里,蒋英白天学习外国文学、声乐,练习钢琴,晚上就去听歌剧、交响乐。多年之后,她回忆当年说:“刚进大学的我,觉得自己好像掉入一片浩瀚无涯的知识海样!”

    但是这样的好时光并没有持续多久。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欧洲陷入二次世界大战,充满了混乱和恐惧。当时,蒋英从德文报纸上读到父亲的讣告。尽管她很想回国奔丧,然而战争却使她归不得。一年之后,她逃到瑞士,在洛桑的一个艺术学校里,继续学习;后来,她又转学到慕尼黑的一所艺术学院,专攻瓦格纳的歌剧。

    1946年,蒋英离国十一年后,回到故乡。一到上海,她就开了一场独唱音乐会。独唱会后,报纸上对她的演唱佳评如潮,有人称她为当代中国最好的女高音之一,是明日之星。随后,南京和上海的艺术

    学校争相邀请她去任教。但是不久,钱学森也从美国回来了。

    钱学森对蒋英十分着迷,却又完全不懂求爱之道。直率的钱学森,单刀直入地问蒋英:“怎么样?要不要跟我一起走?”

    蒋英所期待的是更浪漫的爱。再加上,刚刚和家人团聚,她并不愿意马上又跟家人分离。因此,蒋英拒绝了钱学森。几天之后,钱学森又再问了一次,也跟第一次一样,直率而生硬,一副爱你没商量的口吻:“怎么样?想好了没有?咱们结婚吧!走不走?”然后,钱学森向蒋英表白:他打定主意,这辈子非蒋英不娶,如果她不嫁给他,他就要打一辈子光棍!蒋英终于感受到了钱学森的执著、热切的爱,因而接受了他的求婚。1947年9月17日,俩人在上海举行了婚礼。

    钱学森在一个星期后回到美国。这时,蒋英收到了外国一个大歌剧院的邀请,请她去意大利演唱。蒋英回绝了这个邀请。几个月之后,她到了美国和钱学森相会。

    (摘自《中国飞弹之父--钱学森》,张纯如著)

    • 家园 辛苦了

      蒋一个人孤身在海外十来年,居然还能让钱学森等到,真是缘分。

    • 家园 张纯如也写了《被遗忘的南京大屠杀》

      几天前,有人在[青史]提到蒋与钱的姻缘。在《中国飞弹之父--钱学森》这本书中,有一节专门讲到蒋英。趁周末有空,我把这一节摘要敲入电脑,贴出来以飨网友。贴在[英雄],一来是唱和萨苏的《中国将军蒋百里纪念册》,二来,钱学森也算是文人行武,有军功的人呵!

      (书中也提到:蒋百里死于心脏病。)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