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煮酒话古人之十二刘关张(一)应该发过,再分开发一次而已 -- 沉睡的天空

共:💬11 🌺6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煮酒话古人之十二刘关张(一)应该发过,再分开发一次而已

    说起刘关张,大家总是免不了想起桃园三结义和三英战吕布,可惜,这两件事都是罗贯中编出来的,史书上对刘关张三人的关系是这样说的:“寝则同床,恩若兄弟”(《三国志.关张马黄赵传》),只是说感情好的象兄弟,并没有说结拜成兄弟,更不会去选择什么桃园结拜了。自然,罗贯中这样写是为了增加小说的可看性,反正史书上说恩若兄弟,那我说结拜也可以,这样也可以为小说后文的情节发展打下一些基础,而之后的三英战吕布也是如此,为了展示三人的英武而已,史书上这件事根本没出现过,刘关张三人并肩作战的时间是很多,但是古代战争又不是真的唱戏,你派一个我派一个单挑,自春秋以后,大将的主要功能就是指挥用兵,将领之间的对抗确实有,但是主要是在小股用兵时带头冲锋遭遇战,而且大都一两个回合解决,杀个几百回合一天一夜那先不说你体力能否吃得消,在一边看的小兵又不是吃闲饭的。

    至于三国演义为什么那么写,原因自然是为了好看,三国演义是小说,小说最重要的就是好看,假如你写什么猛将张飞派出三十个小兵围住张嗔,张嗔见势不妙溜走,那还显出张飞什么猛啊,假如写张飞和张嗔大战三十回合,张嗔力不能支败走,这样写就显得张飞勇猛无敌了。而且这样写也有利于古代戏台子排戏,以前又没摄象机,千军万马的大场面根本表现不出来,没见戏台子说到八十万大军都是说出来的吗?就算迫不得已也只找出五六个小兵做做样子,而单挑就方便得多了,只要两个人花枪耍的漂亮就可以了。

    同样的道理,三国演义把一些故事移花接木编出来,都是为了好看,比如明明是孙坚杀了华雄,但是为了体现关羽的英武,就搬过去成了温酒斩华雄了。还有本来只杀了颜良,后来干脆把文丑之死也算到关羽身上了,至于那个过五关斩六将,关羽回去投奔刘备是有的,但是并没有过五关斩六将,尤其那最后被斩的蔡阳,明明是曹操派去战刘备时被刘备杀的。这一切都是为了一个目的:让小说好看。

    假如写过小说的人都应该知道,小说应该有戏剧冲突,要吸引人,最好还有针锋相对的敌手,还有最好有些搞笑角色和偶像角色。敌手方面,丑角一方选择的自然是曹操了,不管我们现在怎么看他,曹操作为权臣奸雄的形象在那个时代是绝对逃不了丑角的命运了,何况,罗贯中对曹操也不赖,将他的能力表现的淋漓尽致,而且,并没有将他的史实改动的很厉害。而正角一方作为能与曹操一直对抗的选择,只有刘备孙权两人,孙权才略虽有,但是偏安东南,无心北进,而且借助父兄余荫甚多,相比起来刘备汉室宗亲,又能得人心,白手起家,三分天下有其一,而且一直与曹魏抗衡,外加后来的诸葛亮也是忠心耿耿有大略之人,要选择正角自然非刘备不可了。至于关羽是被分配了英雄角色。(骄傲又有大才略外加悲剧收场,正适合做英雄了。)张飞是搞笑喜剧角色,(就象水浒中的李逵,这是小说中的必要幽默。)赵云则安排了偶像型角色。(为了讨女性观众喜欢嘛,岂不见每部演义中都有一白马银枪俏将军,所以加重了相当的戏份。)诸葛亮是刘备的继承人,自然是正角,还是忠臣智慧的化身,俗话说忠臣遇明君,诸葛亮和刘备的关系就是如此,而且皇帝只有一个,大部分士大夫只能选择做忠臣,那当然是诸葛亮这样的忠臣最好了,所以诸葛亮成为了三国演义中期的最大主角,反而是刘备显得弱小了。

    当然,小说为了好看,将史实改成这样并不为过,只是三国演义的影响太大,使得许多人将演义做史实,这就有些问题了,当然这也正常,毕竟真正历史和为了娱乐的故事比起来吸引力和戏剧冲突相差太多,大多数人还是喜欢故事,不过真要研究历史,那还是将三国演义,康熙王朝这些小说放在一边比较好。

    继续回到刘关张的话题上来,先从刘备说起,刘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人,汉景帝子中山靖王胜之后,后来三国演义就干脆让汉献帝认他做皇叔,当然史书上并无此事,不过汉室宗亲是应该没错的,这汉室宗亲说有用确实有用,因为之前有个例子,西汉被王莽篡位后,同为汉室宗亲的刘秀复国建立了东汉,而且那时建立的几个短暂的政权大都立刘姓子孙为皇,有先例在前,一些老百姓和士大夫就认为汉室不会灭,要从汉室宗亲选择一位来复国,这样刘备作为刘姓自然也是其中之一了。不过,刘备这亲戚毕竟太远,汉景帝那是西汉的事了,刘备和现在的汉献帝是八辈子也不一定拉得上关系的远亲,而且当时姓刘的不止他一个,蜀汉的刘璋,荆州的刘表,那才是真正的近亲,而且有现成的地盘和势力,比起白手起家的刘备,好了不知多少,但是论眼光才能还是吃苦出身的刘备更强了。

    刘备虽然是汉室宗亲,不过这个汉室宗亲并不风光,从小就死了爸爸,和妈妈一起织席子卖草鞋过日子,生活很苦,那时可没有重视劳动人民的习惯,所以之后的敌人常用此事嘲笑辱骂刘备。不过尽管如此,刘备还是自小胸怀大志,小时他老家有一个桑树,长的很特别,象车盖一样,他就在桑树底下说出狂言。先主少时,与宗中诸小儿于树下戏,言:“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三国志.先主传)当然名人未成名的时候都有这样的话,比如当年汉高祖刘邦见到秦始皇的车驾就说:“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这类话我想大凡有点野心的人都说过,只是成名之后作为证据罢了,就象刘备身长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这种形象说奇特是奇特,但是除了作为他能被人记住被骂为“大耳贼”之外实在对他没什么好处可言。

    不过刘备还是很被看重的,他十五岁读书时,和同宗刘德然一起求学卢植之下,刘德然的父亲刘元起就常资助贫穷的刘备,和刘德然一样的待遇,后来刘德然的母亲有点不高兴,为什么给别人的和给自己的儿子也差不多呢?刘德然的父亲刘元起就说:“吾宗中有此儿,非常人也。”这说明刘备确实有相当的才能,否则刘元起不会做这样的投资下去,当然他也许没想到刘备后来的成就,而且在那时候他得到什么回报我们不知道,但是至少他在史书上留下了名字让我们现在看见。否则,谁还知道有刘元起刘德然呢。

    和刘备一起读书而且被史书记载的还有辽西公孙瓒,两人关系很好,这位先生可不是借助刘备才再史书上留名的,应该转过来说,刘备因为公孙瓒才有后来的成就才对。

    刘备虽然读书了,但是并不用功,到是喜欢享受,象一个败家子。(先主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三国志.先主传》)这和他的老祖宗汉高祖刘邦到是很象,而且观刘备一生,为人处事和刘邦确实很象,只是没刘邦的运气了。

    刘备虽然是败家子,不过他不象一般的败家子纯粹的败家散财,他对人很好,不介怀高低贵贱,善于结交豪侠之辈,在乡里也纠集了一些伙伴,关羽张飞也就是这时候投奔到刘备手下的,人越来越多,需要钱财了,这时候中山贩马的商人张世平、苏双就赞助了刘备许多钱。(中山大商张世平、苏双等赀累千金,贩马周旋于涿郡,见而异之,乃多与之金财。先主是由得用合徒众。《三国志.先主传》)。当然,这钱到底是象刘元起那样自愿给的呢,还是被迫的或者是有目的想要刘备做保镖什么我们就不知道了,但是这两位商人也因为这件事上了史书。

    刘备这样发展下去,假如在太平时期,也就是一黑社会头子,迟早要被镇压或象宋江那样落草为寇,但是偏偏汉末黄巾起义,天下大乱,刘备的机会来了。

    黄巾起义后,各州郡各举义兵,这个义兵指的是讨伐黄巾军的武装,但是实际上,各地方长官,地主豪强借此机会摆脱了没有中央命令不得私募军队的限制,大力的发展私人武装,黄巾军其实并不算很强,虽然有宗教组织领头,但是毕竟和正规的军队比起来相差太远。但是当年东汉政权不注意太平道,太平道发展迅猛,信徒众多,一旦举事,各地响应,势力显得很大,正规军只能对付主力黄巾军,对于众多小股的黄巾部队却很头大,要打吧,他们溜的比谁都快,不打他们又穿出来闹事,地方原来的维持地方的治安军队是不够了,所以当时的大将军何进干脆请汉灵帝下诏,令各地私募人马对付黄巾军,此事不能不说是一个失误,黄巾起义表面上势头很大,但是实际上和新朝赤眉绿林起义,唐朝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元末明末起义比起来都差的远了,那些内乱都建立了政权并占据了首都,而黄巾起义没攻到洛阳,没建立大的根据地,没稳定的政权,主力仅仅维持了九个月,连太平天国都比黄巾强些,东汉政权却如此紧张,想必是回忆到当初老祖宗刘秀发家的时候了。他这一诏书一下,各地招募军队名正言顺,不过虽然招募军队,但是占据地盘到是比讨伐黄巾军更重要些,东汉政权已经出现乱象了。

    刘备就是借这个机会参加当地的义兵,和当时的顶头上司校尉邹靖讨伐黄巾,立了些功,被任命为安喜尉,这个职位对于一般的老百姓自然说是够满足了,他死去的祖父刘雄做过东郡范令,他父亲早死,或许曾经出仕,总之假如刘备安心做下去,比他父辈有出息是绝对没得说的,但是刘备这个胸怀大志的人怎么会甘于做一个小小的安喜尉呢?他手下有关张猛将,还有无数愿追随他的弟兄们,他们怎么会追随一个甘于小小安喜尉的刘备呢?不久之后他就找出一件事来,看过三国演义的人想必知道张飞鞭打督邮一事,这事确实有,但是并不是无辜的张飞做的,而是刘备做的,想来罗贯中觉得鞭打督邮不符合他需要的刘备的性格,倒象张飞的性格,所以就移花接木了一次,这样的情况之后在书中还发生了许多,比如刘备爱哭,性格软弱,凡事都要依赖诸葛亮,使得一个好端端的枭雄刘备成了爱哭没主见的伪君子,直到现在连曹操都翻案了,刘备这个爱哭的伪君子的形象还是留了下来。其实假若刘备真是性格软弱之人,如何能白手起家,还叫如此多的人追随于他。

    回到正题,刘备打了督邮,自知获罪,弃官而走,假如平时他就成通缉犯了,但是黄巾之乱需要人才,不久大将军何进派都尉毋丘毅诣丹杨募兵,刘备再次和他的兄弟二度参军,之后就在下邳破贼立功。请注意下邳这个地方,以后会出现不止一次,刘备的前半生与此地有莫大的关系。立功后他又任了几个职位,先是下密丞,后来大概打督邮的事暴露或是嫌官小不做了又转到高唐尉,不久升官为高唐令,没想到厄运当头,刚做县令不久,黄巾军回来复仇,攻破了高唐,刘备失去了自己的管辖地,又怕被朝廷怪罪,不得已想起自己当年的老同学公孙瓒官运亨通,现在做了中郎将,在北方幽州也是一霸,赶紧就投奔而去。这正所谓同学关系,这时候就用上了,所以为什么哈佛,耶鲁还有我们的清华北大这么热门?不说学校教学水平如何,单凭这些大学出来的大都前途光明,进大公司做大官就要进去,认识这些未来的大老板大官们对自己的前途很是重要的,就算倒霉也可以象刘备投奔公孙瓒那样,当然,要想刘备那样出息还是要靠自己。

    刘备到了公孙瓒那,以前他尊为兄长的公孙瓒也没亏待他,正好自己和袁绍打仗,刘备也是个会打仗的人马,便给他一些兵马,让他和青州刺史田楷一起为自己对抗袁绍。这之间也小有战功,积功做了平原相,比以前是好一些了,不过也有麻烦事,他管辖的民众中有一个叫刘平的,大概是看不惯刘备贫贱出身,而且估计这位刘平也是汉室宗亲,而且应该算小有资产的人,请了一位刺客去杀刘备,没想到刺客不单没杀刘备,反而劝说刘备小心。三国志.先主传说到这里,评论了一句,“其得人心如此”这里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以前看三国常说曹操得天时,孙权得地利,刘备得人和,曹操的天时应该指的他得汉献帝,挟天子令诸侯,而孙权的地利自然说的是长江天险了,那刘备的人和是说什么呢?一般的解释是刘玄德得人心,这里是一个例子,之后曹操攻荆州时有大批官民追随于刘备也是一个例子,连刘备自己也常说:“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三国志.先主传》(后来看刘备以诸葛亮为丞相管辖政事一事或可猜测,刘备仁和,对待属下民众不严,在战乱时期,人们流落失所,希望能得到一个安定之处,而刘备对待下属相当宽松,估计和刘邦那样的约法三章差不多,这样归附的民众自然就多,但是刘备太过宽松,不擅政事,这就需要象诸葛亮这样善于管理政务的人才辅助。而且对待属下太宽松在平时自然是好,但是在战乱就敌不过象吕布曹操这样的强兵了。当然这只是猜测,但是刘备能得人心是当时敌友的普遍看法)虽然刘备仁和这点是比较常见的解释,但是我觉得另一种可能性更大,就是刘备能识人用人,大有高祖遗风。

    我们知道汉高祖刘邦在总结成功经验时成大事关键要用人,还以汉初三杰为例子。而刘备在识人用人得人信任这点上不亚于刘邦,关张两人自跟随刘备后就死心塌地,关羽降曹操后又弃大有前途的曹操投奔尚寄人篱下的刘备,虽然这点有关羽自身重义的因素,但是刘备能抓住人心也是一个关键,再看魏延,在众人不看好的情况下任汉中太守,表现甚佳,而且在诸葛亮时代成为武将中的第一人。黄忠,原为荆州旧将,在刘表下碌碌无为,但是在刘备手下,定军山力斩夏侯渊。说到马谡的例子更是,刘备临终前还叮嘱诸葛亮此事,事后发展果然如刘备所料,可见刘备的识人用人的能力了,我想曹操等各路诸侯最畏惧的应该是刘备这点,那“人和”应该是指刘备的识人用人和得民心。回到刺客这个例子,想必刘备在很短的时间引得刺客归心所故。

    再继续说下去,刘备只做一个平原相自然是万般不愿,只是等待机会罢了,不久机会就到来了,徐州牧陶谦与公孙瓒交好,而当时曹操和袁绍结盟,袁绍和公孙瓒又一直作战,所以陶谦就和曹操结了仇,曹操屡伐徐州,后来曹操父亲曹嵩经过徐州,被陶谦所杀,(也有人说是被泰山的强盗劫财又害命了。)这一下两人的仇从单纯的攻伐兼并升级到复仇战争了,于是曹操再度进攻徐州,徐州牧陶谦求救青州刺史田楷,田楷带着刘备一同来了,刘备的气质看来确实不错,陶谦没看中田楷到是看中了刘备,给了刘备一些人马,要刘备来助他,拿人手短,何况陶谦也算盟军,刘备马上就归附陶谦了,陶谦也没亏待刘备,上表刘备为豫州刺史,一下就和青州刺史田楷同一级别了。(这个豫州刺史的上表只是一个形式,现在的天子还在长安被可怜的监管着呢,不过刘备这个豫州刺史也是形式形式,之后刘备投奔曹操后曹操给刘备加了豫州牧的空头衔,没给刘备熟悉的徐州,自然更不会叫刘备真正去上任,到是之后好一段时间别人称刘备为刘豫州)当然给了好处要做事,要刘备屯小沛,为自己防备曹军。好运还没结束,陶谦不久就得了重病,死之前大概看看身边没有什么人,刘备虽然投奔自己不久,但是气质不凡,又不会甘于人下,干脆遗命刘备继任了。(谦病笃,谓别驾麋竺曰:“非刘备不能安此州也。”《三国志.先主传》)这话要说也确实对,当时要想保住徐州,靠自己的子孙是不行的,陶谦子孙能力如何我们不知道,但是曹操对徐州虎视眈眈,势在必得,假如让自己的子孙接任,万一被攻破自己的子孙就遭殃了,反正徐州是个烫手山芋,干脆交给刘备得了,何况刘备在短短的时间里,再一次发挥了自己的能得士人心的优点,先是麋竺来派人迎刘备。(随便再说一下麋竺,他原来是超级富商,号称僮客万人,赀产巨亿。被陶谦任为别驾从事。他先是奉谦遗命,迎接刘备,后来刘备被吕布偷袭后,麋竺将妹妹嫁给刘备,又送很多家产给刘备为军资,这样刘备才得复起,之后刘备一路逃亡也未背弃,终于等到刘备得到益州得到了相当的恩宠,不亚于诸葛亮关羽张飞等人,之后就算荆州兵败他老弟糜芳降了孙权他惶恐之极到刘备身边请罪刘备也没怪罪,因为他是刘备亲戚,又是老班底,对刘备帮助甚多。)再又是下邳陈登游说刘备。(记得下邳吗?当初刘备讨伐黄巾的地方,说不定陈登就是那时和刘备认识的,说笑一下。)这段游说很精彩,陈登说:“今汉室陵迟,海内倾履,立功立事,在于今日。鄙州殷富,户口百万,欲屈使君抚临州事。”这话明了要刘备以徐州为基础参与天下之争,不过刘备还是有顾及的,毕竟徐州四处强敌,袁绍曹操袁术都在身边,是个烫手山芋。于是刘备就说“袁公路近在寿春,此君四世五公,海内所归,君可以州与之。”曹操不行,和徐州原来的主子有仇,又屠杀徐州人许多,就拿袁术做借口吧。不过不说袁术还好,说袁术陈登就有的好说了:“公路骄豪,非治乱之主。今欲为使君合步骑十万,上可以匡主济民,成五霸之业,下可以割地守境,书功于竹帛。若使君不见听许,登亦未敢听使君也。”这话说的,一来把袁术贬低的一无是处,想袁术也是雄居一方的大诸侯,当时势力鼎盛,却被陈登说成这样,二来也就再一次很明显的告诉刘备,我们跟着你就是要去争夺天下,在青史留名的,用天下这个诱人的东西吸引刘备,也是陈登他们认为刘备有这个实力,至少高于袁术。而不单如此,另一位说客更厉害,北海相孔融,孔子的后代,他说话更不客气::“袁公路岂忧国忘家者邪?冢中枯骨,何足介意。今日之事,百姓与能,天与不取,悔不可追。”陈登说袁术也就是骄豪,但是孔融干脆就把袁术比成死人,也真是袁术可怜,这么多人不看好他,也不知道他那些地盘是怎么占下来的。而且孔融也更是威胁了,这次是个机会,你错过就没哦。

    在两位说客的游说下,刘备领徐州,这才正式开始群雄争霸的舞台,也开始了坎坷的中原战事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好文章!啥时候接着写诸葛亮姜维?
    • 家园 好文章,顶一把。
    • 家园 煮酒话古人之十二刘关张(二)

      刘备占了徐州,这样才拥有了象陈登说的上可成五霸之业,下可书功于竹帛的根据地,从一个角度上来说,刘备这时才拥有了可以与天下群雄逐鹿的资本,刘备可以和群雄高喊一声,我也来了。

      但是徐州这地方并不是一个很好的地盘,虽然地处中原,但是四处强敌众多,刘备刚刚上任,又是平民出身,不能和袁绍曹操袁术这些原朝廷大员相比。(假如刘备此时能在蜀或江东这些对手较弱的地方占得一州之地,那他的前半生要顺利的多。)袁绍之前在刘备投公孙瓒的时候就交过手,而曹操和徐州有杀父之仇,对徐州屡次攻伐,这两位都是北方数一数二的大诸侯,他们两个当时还属于盟友关系,而刘备最铁的盟友公孙瓒远在幽州,万一袁绍曹操合作来攻,徐州当真危险。不过这事到没发生,袁绍一直在北方和公孙瓒作战,无暇顾及徐州,而和徐州有杀父之仇的曹操看到陶谦死后,好象一下子消了气,迎接汉献帝后还上表为刘备请得镇东将军,封宜城亭侯,这两家原本和徐州有仇的一方霸主不来攻徐州了,看来形势倒是真象陶谦说的那样,只有刘备才可以安定徐州。

      只是,原本为敌人的现在关系倒是好了,原来为盟友的袁术却来攻打徐州了,在陶谦时代,袁术和陶谦关系不错,否则刘备也不会说请袁术来做徐州主了。但是到了刘备做了徐州主人,袁术就看不惯了,或许陈登孔融的那些话传出去了,或许是袁术本以为可得徐州,却被平民一个的刘备得了便宜。反正袁术看刘备很不顺眼,就派兵来打,刘备也不含糊,袁绍曹操来了我还担心,你这个冢中枯骨我怕什么?就主动迎击,就是此时,出了一件事。

      确切的说,这件事发生在袁术来攻之前,有一位大人物来投奔刘备,说起这位大人物,不免又要回到黄巾之乱的时期。

      前文提到黄巾之乱何进下诏,各地势力得以招兵买马,天下群雄并起,其实并起就并起,要真正的威胁汉室,取而代之,还早了些,黄巾之乱主力被灭只花了八月,造成唐朝藩镇割据的安史之乱整整八年,长安都被袭破,但是唐朝在藩镇割据的情况下还维持了几百年,汉室这次黄巾之乱威胁要轻的多,再不济也就是象唐朝那样藩镇割据的局面,断不至于汉室灭亡这么倒霉的。

      要说汉室衰亡,这笔帐还是要算到那个屠夫出身的大将军何进身上来,汉灵帝死后,少帝即位,大将军和一些少壮派曹操袁绍等人想把宦官铲除,但是怕自身的实力不足,所以下诏要外兵进京,而且好找不找找了个野心勃勃的董卓,这还不算完,董卓没进来,他先稀里糊涂的进宫被宦官杀了,而袁绍又派兵杀了宦官,这下子搞得原本执掌中央的两大集团外戚宦官大伤元气,而袁绍曹操这些少壮士大夫还没来得及接掌政权,董卓千里迢迢的赶来了,一看中央正好权力真空,时不我待啊,要是等袁绍曹操那些人成熟了可不好,董卓就借助自己的凉州兵把中央的权力夺了过来,为了试验自己的权力,随便做了一件所有权臣都喜欢做的事,废少帝,立献帝。(废立皇帝是代表自己的权力够大,你看皇帝我都可以废立了,什么还不能做?至于废立的皇帝哪个有水准就无所谓了,反正都是傀儡。)这事捅了马蜂窝,袁绍曹操都不服气,董卓也毕竟是乡下刚来的土包子,不知道先下手为强,让袁绍曹操逃了。搞了个讨董大联盟。三国演义里在这时让刘关张出场了一场,还来了一个三英战吕布。其实那时刘关张默默无闻,吕布连有没有这几号人物还不知道呢,他们四个绝对没有遇上,更别提打仗了。这个讨董大联盟个个心怀鬼胎,不久董卓迁都长安,他们也就解散了。(这里有一件事,袁绍想立刘虞为帝,问曹操,曹操不同意,而后来刘虞自己也不愿意,生怕搞得天下两帝争乱,而且袁绍立帝也是私心,这样就可以成为拥立的大臣了。但是这件事也未尝不可,虽然东西两帝,拥立的双方一定会征战,但是和日后群雄混战相比,还是东西两帝更好一些。)

      再说董卓到长安控制皇帝和中央百官,大权独揽,引得司徒王允劝说吕布刺杀董卓,(这有没有貂禅是不知道,但是吕布和董卓小妾私通,两人关系不好是有的。)吕布此人,擅长弓马,膂力过人,而且有谋略,不是一般的蛮将。(这里再说一下古代大将的情况,古代大将一般都是掌兵,象韩信那样指挥军队作战,但是也有很多大将是身先士卒,在阵前厮杀的,这是为了鼓舞军队士气,象就算近代打仗,士兵冲锋也少不了士气,你看冲锋在前的不都是共产党员和基层长官嘛。军队士气是很重要的,一旦突破一点,造成对方士兵溃败,那往往可以以少胜多,而且在几千人的战役中一个勇猛的将领一个带队冲锋就能把对方阵型冲垮,所以古代中的大将很多骁勇善战,这位吕布就是武艺高强的大将。)

      再说吕布政变成功,被王允封赏,“允以布为奋武将军,假节,仪比三司,进封温侯,共秉朝政。”这的意思就是等于王允是文臣之首,吕布是武将之首,一下子威风凛凛啊,假如王允吕布一文一武,汉室说不定还有复兴可能,偏偏董卓的西凉余部卷土重来,(这时出现了一个单挑场面,英雄记说:“郭汜在城北。布开城门,将兵就汜,言:“且却兵,但身决胜负。”汜、布乃独共对战,布以矛刺中汜,汜后骑遂前救汜,汜、布遂各两罢。”这确实是实打实的单挑了,不过不象演义那样单挑之后,胜方挥军大进,然后大捷,而是吕布被逼逃出长安。)吕布逃之前没找皇帝,而是找王允想邀他一起逃跑,也算有情义了,没想到王允自杀,这对吕布之后的路很不利,毕竟有一个王允在身边,投奔别人也好打着迎帝的旗号。

      之后吕布就率领着自己的残部投奔各处诸侯了,先去袁术那,不接纳,去袁绍那,初起还好,和袁绍一起还打败张燕,随便还搞了一匹赤兔马。不过吕布的性格实在有点问题,他因为杀了董卓,一度和王允执掌天下,受封温侯。袁绍身出名门就罢了,那些将领又怎么在他眼里呢,他却没想到他朝秦暮楚,引得很多人讨厌了,何况他本身武力又强,又有一股强大的势力,这样受到袁绍怀疑,险遭暗杀。(暗杀这段很是传奇,吕布英武非凡,用计骗过杀手,显得他并非单纯有勇无谋之人。)后来吕布逃走,与张邈联盟,合攻曹操,一度凭借自己的英勇大胜曹军,但是最终还是败逃,他逃的目的地就是刘备的徐州。

      为什么说吕布是大人物呢?因为吕布杀了天下共讨的董卓,一度成为执掌天下的人之一,而且他的温侯可是实打实皇帝册封的,比刘备的宜城亭侯可要大的多,在中原征战的战绩也是一流,他来投奔刘备,刘备也算很有面子了。(演义说刘备要让徐州给吕布,其实按吕布的头衔也确实可行。)而且,和三国演义上不同,刘备之前和吕布没有过节,刘备一直以汉室宗亲自居,吕布杀了董卓,也算是对汉室有功,不能不收留。

      不过刘备对吕布的第一印象不好。英雄记上说:“布见备,甚敬之,谓备曰:“我与卿同边地人。布见关东起兵,欲诛董卓。布杀卓东出,关东诸将无安布者,皆欲杀布耳。”请备於帐中坐妇床上,令妇向拜,酌酒饮食,名备为弟。备见布语言无常,外然之而内不悦。”

      吕布这点挺怪,一开始就对刘备诉苦,说自己功劳大,有功关东诸将,但是关东人都想杀他,絮絮叨叨,不象武将倒是象一个祥林嫂,还叫刘备老弟,吕布的年纪大概是比刘备大,但是也不至于如此大大咧咧,刘备又不紧缺老哥,之后刘备投奔袁绍曹操,落魄之即他们也没指手画脚叫刘备小弟啊,你吕布前来投奔我却叫我小弟,虽然知道是拉关系,但是也不舒服。而叫什么坐妇床上,令妇向拜那就更怪了,难道吕布认为刘备和自己一样是边地人就习惯如此?或者是这样的举动另有深意?不管如何吕布对刘备确实不太了解,也证明吕布太少心计,缺乏刘备那种识人的观察力。

      刘备不高兴是不高兴,收留还是收留下了,只是对他还是小心提防,连袁术派兵进攻也要自己去,不敢请吕布,这时吕布就行动了。

      本文写的是刘关张,但是一直都出现的是刘备,还说到吕布但是就没说到关张两人。不过,现在他们两人终于要登场了,先出场的是张飞。

      张飞,我们的印象中他是黑脸将军,但是据说张飞是一白脸将军,擅长书法,还会画美人画,但是三国演义是小说,为了迎合读者的需要,还有戏班子演戏方便,罗贯中大笔一挥,张飞就成了黑脸将军了,大概是这样才能体现张飞的莽撞,随便把刘备打督邮这个黑锅送给张飞了,不过这次徐州被袭确实还和张飞有关系。

      刘备和关羽出去打仗,把张飞留在徐州留守,应该说刘备还是很看重张飞的,把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张飞了,或许还有要他提防吕布的关系,还有防止徐州出乱,偏偏就是张飞惹事了,原因是和下邳的徐州陶谦旧将曹豹搞了矛盾,《英雄记》上说当时传闻两人相争,张飞斩了曹豹,《三国志.先主传》说曹豹造反,迎接吕布。(当然什么醉酒打曹豹是没有此事的,)从曹豹这件事看刘备得徐州不是每个人都服气,刘备在时还镇压的下去,刘备外出,又有吕布在近,徐州旧将心怀不满者就要行动了。这样的情况应该是比较难办的,刘备出去必定带了许多兵,曹豹一乱,兵力更加分散,吕布又是强将,就算不乱徐州也攻的下来,何况徐州大乱。反正张飞这次留守倒霉透顶,自己逃是逃出来了,但是却把刘备的妻子还有徐州的军资都送给吕布了。

      刘备后路被断,前面又是袁术大军,这下可是把吕布狠透了,虽然这种事在三国乱世习以为常,但是这个吕布前面和自己称兄道弟,自己收留他,他却恩将仇报。刘备这下可是体会到为什么袁绍要杀吕布了。但是体会要体会,刘备还是回到徐州,企求吕布收留,这下形势逆转,宾主相换,不知道吕布如何,但是刘备一定很难堪,吕布大概也是觉得以前那样对自己的刘备小弟不太好,就“宽宏大量”的把刘备妻子送还,还收留刘备在徐州小沛,只是原来是吕布为刘备守门,现在是刘备为吕布守门了。

      刘备在小沛也不得安生,袁术不知道为何很讨厌刘备,又派纪灵来攻打刘备,此时刘备兵又少,粮又少,怎么可能打赢呢?这时吕布又出来了,本来吕布的部将是劝说吕布借刀杀人的,不过吕布认为袁术打败刘备对自己不利,或者他良心发现,觉得上次袭取徐州的债还没还给刘备,就演出了射戟的好戏,使两方罢兵。(其实射戟也是借口,吕布的实力才是谈和的保证,只是吕布如此做,得罪袁术,又不讨好刘备,实在没什么益处,倒是显示了自己的武艺。)

      刘备解危之后,并不是修身养性堪为吕布守门了,他在麋竺的巨资支持下招兵买马,扩大自己的队伍,目的嘛,自然还是他的大业哦,金鳞岂是池中物。但是这又惹了喜怒无常的吕布不高兴,大概这次他觉得自己欠的债还清了,亲自攻打刘备,刘备如何敌的过,战败而走。

      这次可投奔不了公孙大哥了,袁绍和自己也没什么好关系,袁术更是和自己有仇,刘备左思右想,还是曹操对自己不错,还上表为自己请了豫州刺史,于是力马就投奔曹操去了。

      曹操此事正迎回天子,推行屯田制度,兵精粮足,开始有王霸天下的气象,一看到刘备来投,而且要对付的正是自己最担心的善兵的吕布,立刻很高兴,上表刘备为豫州牧,还增兵给刘备,要他去打吕布,自己好对付张绣。

      这里刘备险些遭遇一个大危险,还是因为自己的相貌气质的问题,大概刘备的气质太好了,第一次见面曹操就看中他为他加官进爵,帮他报仇,而同样第一次见面曹操下面的谋士程昱也看中了刘备了,只是要借刘备的人头,(程昱说公曰:“观刘备有雄才而甚得民心,终不为人下,不如早图之。”公曰:“方今收英雄时也,杀一人而失天下之心,不可。”《三国志.魏书. 武帝纪》)假如此时知道最后和自己争天下的是刘备,曹操是宁愿失天下人的心的,也看来刘备的气质不够内敛,怪不得要最后要种菜假装混日子。

      刘备有了支援,就去打吕布,但是明显不在状态。吕布派出高顺,把刘备打败,曹操又派手下大将夏侯??支援,依旧战败,刘备的妻子第二次被吕布抓去了。

      刘备只好哭丧着脸回去了,这下曹操一看,最大的威胁还是吕布啊,不得不亲自出马,也是折腾好一番,才拿下吕布。

      拿下吕布后,曹操要杀吕布,吕布表示愿意投降曹操,还说两人联手,天下无敌之类的话来,说得曹操也有点心动,确实,以曹操的兵法谋略加上吕布的英勇,那天下是很容易平定的,这时刘备出来说话了,“曹公是否忘记董卓丁原了?”如此轻轻一句话,送了吕布的命。吕布大骂刘备,但是也是吕布太天真了。与私,吕布夺刘备徐州,使得刘备流失失所,那送还妻子射戟的小恩比起这又算什么呢,何况吕布屡次攻伐刘备。与公,刘备迟早要与曹操夺天下,那吕布这等英勇之人被曹操用了自然不是好事,杀了最好,而且,刘备目前毕竟还在曹操手下,吕布被用,以他俩的仇怨必然不会有好事,何况吕布反复无常,为了有可能成为自己老板的曹操生命安全着想,除去吕布也是应该。总之多一个吕布不如少一个吕布简单。

      杀了吕布,曹操和刘备回到许都,此时,他们两正处于蜜月期,但是一山不容两虎,迟早要发生的事总会发生。

      • 家园 写得好

      • 家园 煮酒话古人之十二刘关张(三)

        再说吕布死后,刘备和曹操一同回到许都,虽然刘备在打吕布时没派什么用场,但是曹操很是赏识刘备,上表皇帝封刘备为左将军,这是官方的赏赐,当然现在的官方就是曹操而已,而私下里,曹操更加是优待刘备,三国志里说曹操对刘备是“出则同舆,坐则同席。”出门办事坐一辆车,办公喝酒也要坐一起,要说亲密,这也太亲密了些,要是来一个睡则同床,我真是怀疑曹操和刘备两人是GAY了。曹操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想必主要还是为了向天下英雄表示招揽之意,刘备从平民出身,但又是汉室宗亲,偏偏还是个得民心的人,之前又没什么过节,拿他做招牌向天下英雄做广告是再适合不过了,此外也可以随便看看刘备这人到底是不是个有野心的人。

        看上刘备的还不单是曹操,还有董承。汉献帝到许都曹操这里来,一开始还很高兴,不用饿肚子了,也可以上朝了,连拜祖宗都能进行了,但是还是很不爽啊,我堂堂皇帝,却要看你曹操眼色行事,本来我想封谁做大将军就谁是大将军,谁是太尉谁就是太尉,现在要全听你的了,本来你要我封袁绍为太尉,封你为大将军,那好啊,但是袁绍不高兴你脸一翻,全怪我身上了,结果不得不换袁绍为大将军,曹操你为车骑将军,还不许我管事,我这个叫闷啊。于是汉献帝就琢磨把曹操干了,那样自己就可以想封谁为大将军就谁是大将军了。因为袁绍当年杀宦官,自己身边宦官是没了,所以只好依赖国舅董承了。东汉外戚专权是常见的,被宦官杀的前任大将军何进就是一位,这位董国舅也想杀了曹操,好执掌大权啊,但是曹操掌握大权,自己无兵无卒,怎么才好呢?凡是这种情况下一般人都喜欢搞个小阴谋集团,拉些人进来壮胆,而这位董国舅也不例外,他找了几个帮手,就想到了一直号称汉室宗亲的刘备。于是,他就找个机会约刘备出来谈谈了,谈着谈着就谈到密谋的事了,刘备一听,糟糕,上了贼船了,但是不能不上啊,既然都告诉自己了,不答应恐怕就没机会出门了,再说刘备本身也不想久居曹操之下,于是就答应了,八成还签订了血书之类的东西。

        但是凡是密谋分子,心里总是忐忑不安的,于是他就开始种菜,这个举动的表现就是告诉曹操,我升到这个位置已经心满意足了,现在就准备享受田园之乐了。但是曹操还是想起他了,毕竟程昱的那番话还是有效果了,不久他就请刘备来坐坐,坐下来干吗呢?这就是日后出名的煮酒论英雄了

        象我这样的平民坐在电脑前煮酒话古人,那是历史爱好,而曹操这样的大领导可没这样的爱好,而且他论的可不是什么古人,而是现在的群雄。之后刘备到荆州也和刘表论过天下英雄,还说到陈登,魏晋时期清谈成风,实在是那时候领导带的头。三国演义把这段煮酒论英雄写的很精彩,而史书上就简单多了。《三国志.蜀书.先主传》就写了几十个字。 是时曹公从容谓先主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先主方食,失匕箸。

        嘿嘿,虽然才几十个字,但是把当时的情况说的很简单,曹操说的话有两点,第一点是袁绍袁术刘表那些人都算不上英雄,这个损了点,但是看之后那些人的表现看,确实也没错;第二点就厉害了,他说天下英雄只有曹操和刘备两人,说自己是英雄也就罢了,曹操就这脾气,假如他要别人来说他是英雄恐怕还太虚伪了点,但是说刘备就有点问题了,虽然很多人看好刘备,而且日后刘备也成就了一番事业,但是现在的刘备很不顺利,老地盘徐州被抄了,自己也是寄人篱下,但是自视甚高把袁绍袁术那些大诸侯都不放在眼里的曹操居然说自己是英雄……假如曹操真把刘备当英雄那刘备就要小心了,古人说一山不容二虎,假如自己的领导认为自己有和他一样的潜质,那就不是好事了,何况这位领导的疑心病重到犯头疼了;(所以做事很累啊,没本事别人不理你,但是太有本事别人也要防你)假如曹操并不认为刘备是英雄,只是说出来试探就更加危险了,刘备加入密谋集团已经心有鬼胎,听到这样一说,筷子也掉了,也还好有雷声让他得以掩饰。(说起来这凭空会打雷也真怪。)曹操一看,这小子只长了英雄的样子,却连雷都怕,没英雄胆,也就不担心他会谋反了。放松了警惕。而刘备经过此事知道曹操防备心理如此之重,感觉伴君如伴虎,就找个借口说要帮忙去打袁术,曹操当时估计是头疼病发作,没怎么想就同意了,刘备就乘机快马加鞭的带兵跑了,他败逃这么多次,溜这招已经练的纯熟,还没等曹操的几个谋士得到消息提醒曹操,他就离开许都,等到曹操派人要找他回来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刘备逃出虎穴,赶紧跑回自己的大本营徐州去了,这里原来就是自己的老地盘,陈登这样的地方势力都支持刘备回家,所以等刘备把曹操派来监视自己的朱灵赶回去,杀了徐州剌史车胄,徐州原来刘备的旧势力就赶紧响应,一会徐州就重新回到刘备手中了。不过这样明显得罪了曹操,徐州虽然到了自己手里,有了一些兵马,但是和曹操比起来还不足够,于是他做了两手准备,一方面派人联系袁绍,袁绍当时得了幽州,兵强马壮,是北方唯一能抗衡曹操的诸侯,虽然他和刘备的公孙大哥有仇,但是为了对抗曹操,也顾不得了,结盟要紧;另一方面他派关羽守下邳,自己去驻守小沛了,这一来是上次张飞守城失败,换关羽上了,二来是亲自守徐州,三国演义把刘备描写的只靠关张两个弟弟,其实刘备打仗的功夫才叫一流,等会我们就可以见识到,三来嘛,说难听点,小沛那地方刘备熟悉,逃跑都是好地方。

        刘备这样做,曹操自然是大为光火,但是一开始还不重视刘备,就只派了刘岱、王忠两人带兵出征。这时刘备不再隐藏自己的本色了,大大咧咧的说,“你们几个人来有什么用,要是曹操来,还有可能对付我。”这下子刘备够嚣张的,当然他也有嚣张的本钱,刘岱、王忠确实根本不是刘备的对手,很快就被赶回家去了。

        回去这么一说,曹操自然气的火冒三丈,立刻要出军讨伐刘备,有人就劝他,袁绍还在呢,他才是大敌人,万一你去打刘备,袁绍来打你怎么办?何况刘备一向小心谨慎,这次如此嚣张,一定有诈,八成是引曹公你去攻打他,让袁绍偷袭许都,所以刘备还是先放放吧。曹操仔细一想,说:“夫刘备,人杰也,今不击,必为后患。袁绍虽有大志,而见事迟,必不动也。”这说明曹操经过此次事件,彻底的认识到刘备英雄本色,认为他将给自己带来最大的威胁,假如攻打袁绍,那刘备就有可能坐大偷袭许都。此时日后在元末也出现了一次,元末朱元璋也面临先攻打陈友谅还是攻打张士诚的问题,考虑并试探了很长时间,朱元璋觉得张士诚胆略不足,选择了先攻打陈友谅,虽然陈友谅张士诚强弱和刘备袁绍的强弱正好相反,但是选择是相同的。

        曹操攻打刘备,刘备一看曹操这么给自己面子,马上请袁绍攻许都,这是一步好棋,就算不能攻下许都也能围魏救赵,使曹操退兵,但是袁绍当年的雄风不知都到哪里去了,就是不出兵。而刘备也诚如之前所说,遇到曹操亲自带兵,就败退了,这次败退不单把老婆丢了,连关羽也投降了曹操。

        刘备去了袁绍处,虽然袁绍不用刘备的计策,但是这几年的刘备已经不再是任小小平原相时的刘备,统领徐州,与吕布曹操抗争,尤其是许都一行,无论是曹操的礼遇还是参与密谋集团,刘备在中原诸侯的身价都大涨,于是袁绍遣将道路奉迎,身去邺二百里,与先主相见。(《三国志.蜀书.先主传》)待遇刘备相当优厚。

        好了,刘备的事我们先放在一边,先说说投降了曹操的关羽,三国演义把关羽投降的事归咎于张辽的劝说和保护刘备的妻子,还说关羽提了许多条件才投降,也就是有条件投降的,不过史书上并没有如此说,只说关羽降,或是曹操擒关羽,不过看关羽后来能把刘备老婆带出来,三国演义上说的也是可能。

        原来曹操很看中刘备,现在同样很看重关羽,任命他为偏将军,礼之甚厚。而关羽也投桃报李,在白马斩了颜良。三国志上这样记载“绍遣大将军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曹公使张辽及羽为先锋击之。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剌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

        我们知道最早的马镫出土于西晋年间,考虑到三国离西晋不远,那很可能三国时期已经有了马镫,这样冲击骑兵就可能存在了,但是即便如此,象关羽这样在万军众中能取大将首级的也不多见,当然最可能是两军对战,关羽混战中攻入对方中军,斩了颜良的头,但是即便如此,关羽的统率力和战斗力也可见一斑。毕竟颜良也是袁绍手下的大将,战力极强,曹军的其他将领都没在他手上占到便宜,就拿另一位和颜良同一水准的文丑来说,那是曹操亲自出马胜的。

        关羽如此强悍,使得大家对他刮目相看,日后曹军有人评价刘备手下,说只有关羽是大将,这说明关羽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而曹操更是对关羽喜爱有加,封关羽为汉寿亭侯,又大加赏赐,这已经基本和当年刘备的待遇一个级别了,假如是别人,那就留下了,曹操如此看重自己,而且曹操明主,不亚于刘备,在当时也相当有希望一统天下,干脆死心塌地的干得了,这样做在曹操下做一员大将,比回到还寄人篱下的刘备那好多了。

        但是关羽却并不如此想,不久曹操派张辽试探关羽,关羽回答:“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果然不久,关羽就离开曹操,投奔刘备,而曹操得知也未加阻拦。

        这里关羽和曹操两人都大有国士之风,关羽明知曹操的前途比刘备光明得多,而且对曹操的印象也不坏,但是还毅然离曹操而去寄人篱下的刘备处,日后更是对刘备忠心耿耿,实在是忠义无双,所以虽然他有骄傲自满各种坏毛病,但是单论这点,确实是不容易。而曹操知关羽离自己而去会给自己带来威胁却不阻拦确实是英雄所为。当然,曹操也明白,与其阻拦杀了关羽还不如击败杀了刘备更好,关羽的忠是对刘备,刘备一死,关羽就自然归自己了,此时曹操还没想到刘备会东山再起。

        却说刘备等到关羽回来,心里又琢磨开了,袁绍兵力虽然强,但是主见不定,不一定能战胜曹操,何况就算胜了曹操,对自己的大业也没什么好处,干脆再跑吧,自己去组织一支部队,假如袁曹两军对峙,我去许都坐得渔翁之利不是更好,在不济也可以壮大自己的势力。于是他向袁绍自告奋勇说去联合刘表,这次的招数和上次对曹操一模一样,偏偏袁绍居然同意了,(或许他根本不在意,也许想刘备就算出去也不会对自己有害吧)于是刘备又一次虎口脱险,来到汝南招兵买马,壮大势力。

        假如曹操袁绍相持时间再长一些,刘备真的可以壮大势力,再夺取自己的老地盘徐州,这样北方又可以成三足鼎立之势了。但是袁绍官渡大败,根本没给刘备发展的时机,曹操很快就先派一支军队来探路,带队的是蔡阳,被刘备斩了,不过三国演义把他算在关羽过五关斩六将里面了。

        曹操一看,刘备还是要我自己来啊,就南下了,刘备吸取了小沛的教训,我不打了,直接逃,一逃就逃到了刘表那,开始了一段难得的和平生活。

        • 家园 煮酒话古人之十二刘关张(四)

          上文说到刘备到刘表那过上了一段难得的和平生活,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具体要说,就要从刘表此人说起。

          刘表,字景升,鲁恭王(也是汉景帝的儿子)之后,是正宗的汉室宗亲,为什么说他正宗呢?因为他家显贵,不象刘备家买草鞋的,所以他的家谱拿出来别人信,刘备家谱拿出去就没人信了,谁相信你这个卖草鞋的是汉室宗亲啊。所以同样是汉景帝的后代,大家就认为刘表比较正宗了。(说到这里,各位读者一定要争气啊,不然祖宗都没办法认。)刘表呢,他家比较有钱,不象刘备那样卖草鞋,所以平时读书无事就和一群朋友评论时事,说多了,出名了,大家就称那几位为江东八俊,东汉末年,党锢之祸,他也被牵连,就跑路出去躲起来了。直到何进上台,他才回到仕途上来。等到了初平初年,原来的荆州刺史被孙坚杀了,他继任荆州刺史,后又升任荆州牧,四处征战,打败孙坚袁术和各地方势力,渐渐控制了整个荆州。荆州在他治下,没有中原那般战事频繁,倒是成了一处乐土。

          不过刘表此人,实在算不上什么大才,袁绍和曹操对峙时,袁绍想和刘表结盟,合攻曹操,刘表答应了,不过只是口头上答应,行动上却不见半分,他手下都劝说他要不依照盟约攻打曹操,要不就干脆投降曹操得了,这样两不相帮等一方平定北方,那荆州就危险了。但是刘表说,很对很对,就是不见行动。

          刘备兵败后见北方曹操是敌人,袁绍已经靠不住了,江东太远,只有荆州离的近,刘表在十辈子前还是亲戚,就跑来投靠刘表了。

          这下刘表不高兴了,不高兴到不是因为怕曹操追过来,反正他也不喜欢曹操;而是刘表怎么看刘备怎么不顺眼。这是为什么呢?刘备一向被人看好啊,

          按下正文不提,我们先来说说刘备的相貌,《三国志.蜀书.先主传》里说刘备“身长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这个相貌应该说不是很好看,“垂手下膝”,那时又没篮球打,要这么长的手也成不了明星,“顾自见其耳”,这就更加糟糕了,活脱一个猪八戒啊。最近还看到一些民间传言说刘备无须,假如这是真的那就更不好了,在袁绍派兵进宫杀宦官的时候可是要砍头的。三国魏晋那时候最看重外貌,你看那时的美男子夏侯玄,嵇康,王衍,潘安,不单是那时出名,美男的大名都流传到我们这来了。不过刘备倒是没听说有美男的大名,既然如此,那我们只能认为刘备的气质一流,待人和善又有威仪,使人一看就觉得有帝王之相……就这样解释吧,某些同志虽然不英俊但是很有人缘,刘备就是那种吧。

          到了荆州,刘备那超人气的魅力再次发挥了作用,外加刘备参加反曹操的密谋集团,在北方搞出了很多名堂,在荆州这刘备已经成了超一流的明星了,众多的清流派向刘备示好,渐渐刘备取代了刘表的清流派领袖的地位,这下刘表不乐意了,本来我在荆州思想政治都是一把手,你来了把我思想一把手的位置抢去了,而且看样子搞不好还会影响到我政治一把手的地位,这下还了得。还有,刘备的简历也不好,当年出道时殴打视察工作的督邮,后来投靠公孙瓒,没几年,公孙瓒被袁绍灭了,后来投靠陶谦,没几天,陶谦病死了,后来去投靠曹操,这下比较好,只是想谋杀曹操没成功而已,等到了去袁绍那,袁绍兵强马壮,还是被曹操打败了,这刘备十足一个丧门星啊。你想假如你简历上说我参加过很多大公司,做过主管,就是那些公司都倒闭了,还得罪了我们行业最大的大老板,哪个老板还敢收你?

          偏偏刘表不收还不行,一来,刘表和刘备是亲戚,虽然是十辈子之前的,但是也是亲戚啊,同族襄助,也是没办法的,刘表不收留刘备会使得天下人心寒的。二来,刘备甚得人心,当年连曹操袁绍这等人物都收留刘备,礼遇有加,刘表虽然比不上曹操袁绍这样的大枭雄,但是做做样子总是要的啊,三来,东汉群雄基本有一个特点,别人来投靠基本上都是收留,名气越大的越如此,你想吕布那样的人物,袁绍刘备都要收留,何况与刘表同族,甚得民心的刘备呢。所以,刘表就把刘备收留下来。

          但是收留是收留了,但是刘表不敢重用他,就请刘备在新野驻扎,为自己防曹军南下,这招和陶谦要刘备为自己守小沛的情况一模一样

          刘备在这里基本上没什么事做,曹操估计猜到刘表不会用刘备,也没急着南下,北上攻打袁绍余部和乌恒去了,就夏侯??、于禁来骚扰过几次,而刘备对付曹操之外的曹军已经得心应手,在博望设伏大败曹军,又一次在荆州人民心中提高了自己的地位。演义中将此事归功于了诸葛亮,其实此时诸葛亮还未归于刘备,此战完全是刘备自己打的,也是天叫可怜,三国演义把关羽的功劳大大增加,却把刘备的功劳减了大半,使得后人以为刘备只会哭和依赖诸葛亮,却不知刘备也是一等一的领兵之才,也就是略逊曹操而已。(不过演义里的那些明主都是只会依赖别人,到不单是刘备一个人倒霉,不信的请看水浒里的宋江,还有隋唐演义里的李世民。)

          刘备在荆州倒是过上了难得的和平幸福的生活,(之前他一直在中原征战,之后也一直在征战,赤壁,攻蜀,进汉中。)但是刘备却是个闲不住的人,他一直胸有大志,岂甘心在小地方耕田,何况自己的手下关羽张飞都是要立功成侯的人材,闲着就是资源浪费啊。(不成大业干吗要追随刘备,不过关羽张飞对刘备也真是忠心,能在荆州寂寞着,要是别人想必离开刘备去投靠曹操了。)于是他一见曹操北上打袁绍余部和乌恒了,就跑去荆州那和刘表说:“族兄,曹操北上,徐都空虚了,挥师北上,夺回献帝吧。”

          刘表在袁绍和曹操火并时都不敢北上,现在怎么又敢,自己不敢,也不敢借兵给刘备,只好支支吾吾,总之说一些和平啦,有江东孙家牵制啦之类的话,随便留刘备吃饭。

          一来二去,刘备也知道刘表的意思了,但是寄人篱下,只好借髀肉发发牢骚。至于刘表,实干是不行的,但是口头上倒是可以,正好刘备来了,就请他参加清谈一族的讨论,评论天下人物,之前的陈登就曾经在他们的评论之中。

            三国清谈的传统上承东汉,下继两晋,是伴随着士族制度而形成的,各位想想,你刚出生因为你的门第就衣食无忧,只要顺顺利利长大,就能做上官侯,那你能干吗呢?假如颓废的一族自然就花天酒地了,当然因为家族内部竞争的关系,士族中人还是想成就一番伟业的,那时候士人文武的区别并不严重,一般士人既可带兵,又能作文。(比如曹操)只是东汉后期外族四服,没有什么大仗好打,而且打仗有吃力,那些无所事事的士人只好嘴头上动动,过过嘴瘾了,不过三国那时的评论不象我们现在的辩论大赛,只要嘴皮子厉害就行了,还是要有点水准的,象刘备刘表这样在实际业绩上也有表现的人自然在评论中的意见大家比较重视,不过刘备整天想着去打许都,怎么会有心思花在嘴皮子上呢。

          不过此时刘备却得到了诸葛亮这个丞相之才,关于诸葛亮如何被刘备所用,我们常知道的是刘备听徐庶推荐后,三顾茅庐,但是也有传说是诸葛亮前赴刘备处主动自荐,这两种说法都有可能,不过诸葛亮怎么见的刘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诸葛亮和刘备达成了良好的关系,《三国志.诸葛亮传》上记载刘备对两者的关系说:“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前两句的意思后来就成为了鱼水之欢,而后面的一句是对关羽张飞两位老兄弟对诸葛亮有异议的时候说的。(关羽张飞都是一代名将,忠心耿耿,又跟随刘备多年,却看到新人这么受重用,也难怪有意见了。)联系到诸葛亮日后得到的地位,刘备对诸葛亮确实是很信任重用的。

            那为什么刘备对诸葛亮如此器重呢?须知刘备一生看人极准,而且前半生征战天下,并认为当世英雄,却器重默默无闻的诸葛亮,那一定是诸葛亮要有相当的才华,而且是刘备所没有的才华才行。那诸葛亮到底有什么才华让刘备如此倾倒呢?我们还是要看看著名的隆中对。诸葛亮之前没有作战和行政的历练,也就是说对这些方面全无经验,说这些自然不会打动经验丰富的刘备,那只有看刘备和诸葛亮谈话的这隆中对了。

            隆中对其实很简单,就是要刘备占据荆州益州,三分天下,再寻机一路自荆州,一路自汉中进攻中原,平定天下。即“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这策虽然看似简单,但是实际上却是刘备所最需要的的战略,此前刘备在中原征战多年,虽然一度拥有徐州,但是还是失败,这主要的原因就是刘备过于执着北方争雄,但是在北方刘备势力比起曹操袁绍他们起来太弱,倒不如选择敌人少,力量薄弱的荆,益两州,占得一立身之地,再图天下。而且还有一点,刘备一直以高祖刘邦为楷模,而自汉中出兵夺关中再得天下正好是刘邦当年的作战路线,这更加令人心动。

            别看我们现在看这隆中对并不希奇,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大多数人都倾向曹操大势已定,而没想到此策,所以诸葛亮提出此策实在是相当有水准的,(鲁肃也向孙权提出大致的战略,也得到了孙权的赏识。)以后刘备一直采用此策,一直很顺利,等到关羽北上时已经基本实现了战略部署,可惜关羽最终被孙权所杀,这就是后话了。至于刘备死后,诸葛亮北伐已缺一角,而且当年刘邦有萧何负责后方,张良出谋划策,韩信千古将才,诸葛亮要分担三人角色,无怪要累死了。

          • 家园 煮酒话古人之十二刘关张(五)

              却说刘备得到诸葛亮后一心再与曹操争雄,机会终于来了,只是不是刘备打许都,而是曹操来打荆州了,建安十三年七月,曹操南下,刘备正想和刘表合作好好和曹操开一仗,结果八月,刘表病死,这次他没象陶谦那样把荆州交给刘备,也没交给长子刘琦,刘表的小儿子刘琮得到了荆州政权后投降曹操,曹操恐刘备夺取荆州江陵,立即南下。刘备得到消息,马上逃走。“先主屯樊,不知曹公卒至,至宛乃闻之,遂将其众去。”

              关于刘备遇到曹操就逃的问题,其实是有原因的,曹军大将,毕竟还只是只领一军,但是曹操亲自来就是全军,刘备对曹军一部或能胜之,但是对付曹军全部,就只有逃跑的份了,何况当年刘邦也是如此,除项羽之外的楚军,都能胜之,但是一遇到项羽还是只有败逃的份,只有最后一战才解决了项羽。此次刘备并没有拥有荆州全境,要对付曹操还不足够了。

              刘备先是退到襄阳,此时刘琮已经准备投降了,诸葛亮劝说刘备攻打刘琮,这样可以得到襄阳,控制荆州大部,以便与曹操抗衡。但是刘备回绝了,虽然诸葛亮的话也有道理,但是刘备也有自己的考虑,曹操已经攻近,假如此时攻打刘琮,万一形成相持局面,曹操正好趁火打劫,而且就算控制襄阳,要统合荆州全境也要有段时间,对抗曹操大军也太不足够了。诸葛亮此计太过险,何况刘备虽然在荆州深得人心,但是攻打刘琮就有点名不正言不顺了,刘表又无遗命,刘琦也不在身边,又加曹操在外虎视眈眈,不便现在就争夺领导权,而且他这一做,荆州的一大批民众都跟随于他,只是这反而成了累赘。

              “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先主,此到当阳,众十余万,辎重数千两,日行十余里,别遣关羽乘船数百艘,使会江陵。或谓先主曰:“宜速行保江陵,今虽拥大众,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

              何以拒之?”先主曰:“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三国志.先主传)

              此事要如何说呢,或许现在的人要说刘备蠢笨,不识军务,但是作为征战一生的刘备来说,他会不知道这种情况吗?但是要刘备怎么办?放弃这些人,孤身前往江陵?那这些跟随于刘备的人怎么办?现在的人以结果论看刘备当然觉得他过于蠢笨和假惺惺,但是刘备这样做是很不容易的,明知曹军在后还如此选择,虽然之后刘备逃走,但是万一逃跑失败呢?刘备可以说是拿着生命做这个选择的,由此事来看,为何关羽张飞赵云会一直追随刘备就可想而知了,刘备以仁义待民,士以死报之,现在这种精神或者已经远去,但是总可以让大家向往三国时代吧。(当然从军事角度来看,刘备这样做是很危险的,保民的结果往往是民也保不了,仗也胜不了,一般的人就不要学了。)

              刘备如此做,果然遇到了麻烦,本来曹操就视刘备为眼中钉,现在一看荆州人心归刘,这还了得?何况江陵有军实。(关于这个军实,并不是单纯的刀枪,还有粮草和各种盔甲马匹,这些东西拿到现在就是坦克汽车等重武器和后勤设备了,)刘备有才,现在又有人,万一到了江陵拿到了物武装起来荆州就复杂了,于是曹操派出五千骑兵追击,追了一天一夜,走了三百里追上了刘备,(这些骑兵绝对够狠,三百里就是一百五十公里,现在我们只吃油的汽车开都要三四个小时,何况人要吃饭,马要吃草的骑兵,古代虽然有所谓的千里马,但是毕竟是少数,何况人坐在马上也不是很好受的,所以一天一夜追击三百余里,赶到后又要参加战斗,这点不得不佩服曹操的军队。)单纯的军队对付手无寸铁的老百姓那是方便多了,只要一个冲锋,民众就乱,刘备的军队也流散在人群之中,最终只能和张飞赵云诸葛亮几人逃到夏口,和关羽和刘琦的军队会合,这样才有了暂时喘息的机会。

              此次败退虽惨,但是却成就了两位英雄。一位是赵云,那时的他是刘备的卫队长,在乱军中保护刘备妻子甘夫人和儿子阿斗,在乱军中保护一女子和一小儿,虽然没演义中七进起出那样夸张,但是想必也是很不容易的,而且曹操绝对不会真的下那种不许射箭的命令,所以赵云单从此事来看,武艺确实是非凡了得。

              另一位自然就是许久没说到的张飞了,在演义中说张飞三声吓退曹军百万,当然那时曹军是绝对没有百万的,但是五千骑兵到是实打实的,“使飞将二十骑拒后。飞据水断桥,策目横矛曰:“身是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敌皆无敢近者,故遂得免。”(《三国志.关张马黄赵传》)

              能让这五千骑不追击,绝对不是喊一声这么简单的,必然经过一番厮杀,不过以二十骑对几千骑兵,也难怪罗贯中老先生也想不通,在演义里干脆说曹操心里害怕诸葛亮设计,可是那时诸葛亮还没成名,曹操怎么会怕他,但是长阪一战又是实打实的,那只好说张飞太强了吧。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敌。”

              刘备虽败,但是还拥有数万军队,曹操虽胜,但是长途远征,人马疲惫,荆州也需要安定,于是暂时休战,但是一场真正的大战才要开始。

            三国有两大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一是曹操打败袁绍的官渡之战,还有就是就要写到的赤壁之战了,两大战役虽然都是以少胜多,而且还对日后的天下有着决定性的意义。只是两者正好相反,官渡之战使得曹操打败袁绍,统一北方,而赤壁之战虽然刘孙联军打败曹操,但是却导致了三国的分立,而我们常说的三国其实应该从赤壁之战后才开始真正形成。

            还是从刘备那开始说起,刘备虽兵败,但是还拥有数万军队,但是以自己的力量要对抗曹操的大军是不足够的,而当时唯一可以和刘备结盟的也只有江东孙权了。

            要说孙权,虽然他也是三国的君主,但是和刘备曹操比起来,就差的太远了,曹操文韬武略,征战天下,几无对手,自不必说,刘备屡败屡战,甚得人心,由平民而成一代君王,也是天下可数的上的英雄人物,而且两人互视为对手,一直处于对立,而孙权就可怜多了,曹操一直就没当他是对手,而他自己也没占得天下的雄心,也就希望拥有江东,再加上荆州就满足了,唯一的北进还在张辽那倒了霉,之后就再也没象样的北伐,而且国策从无定论,时常背盟,实在是一个只能守成不能开拓的人。(不过话说回来,孙权也是倒霉,遇到了刘备曹操两大英雄人物,本来鲁肃为孙权策划西进取荆州,攻西川,联马腾,合攻曹操的,正好这和刘备的战略重合,西进是不成了,北上又不敌曹操,偏偏还看刘备眼红,最后还是两头不是人,所以与其说既生瑜,何生亮,不如说既生权,何生曹备。)

            孙权的性格很有趣,挺象一小气的老头,占住自己的这块,再想办法从别人那挖,所以曹操对他形成威胁,他是非动不可了,但是以他自身的力量,对抗曹军还不足够,需要有盟友,而刘备就是最适合最现成的盟友,两人相互需要,再加上诸葛亮和鲁肃的撮合,合力抗曹已经是大势所趋了。

            说到赤壁之战,最大的问题就是,到底曹军是被谁打败的,败的有多惨?

            先看《三国志》的《魏书. 武帝纪》的记载:“十二月,孙权为备攻合肥。公自江陵征备,至巴丘,遣张合肥。权闻张至,乃走。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

            乃引军还。备遂有荆州、江南诸郡。”

            注解是:“山阳公载记曰:公船舰为备所烧,引军从华容道步归,遇泥泞,道不通,天又大风,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军既得出,公大喜,诸将问之,公曰:“刘备,吾俦也。但得计少晚;向使早放火,吾徒无类矣。”备寻亦放火而无所及。孙盛异同评曰:按吴志,刘备先破公军,然后权攻合肥,而此记云权先攻合肥,后有赤壁之事。二者不同,吴志为是。”

            魏书这里说的是曹操败给刘备,而孙权在文中好象作用倒是不大了,这与史料相差太大了些,不过在华容道逃走却让我们知道曹操确实惨败。

            再看《蜀书.先主传》的记载:“先主遣诸葛亮自结于孙权,权遣周瑜、程普等水军数万,与先主并力,与曹公战于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先主与吴军水陆并进,追到南郡,时又疾疫,北军多死,曹公引归”

            蜀书说的是刘备和孙权联军一起在赤壁击败曹军,应该说的就是华容道的逃走那次,外加南方的疾病北方难以适应,曹军北还。

            再看《吴书. 吴主传》的记载:“备进住夏口,使诸葛亮诣权,权遣同瑜、程普等行。是时曹公新得表众,形势甚盛。诸议者皆望风畏惧,多劝权迎之。惟瑜、肃执拒之仪,意与权同。瑜、普为左右督,各领万人,与备俱近,遇于赤壁,大破曹公军。公烧其余船引退,士卒饥疫,死者大半。备、瑜等复追至南郡。曹公遂北还,”

            这里也是说刘备周瑜合军在赤壁击败曹操,但是却成了曹操自己烧了船退兵,外加疾病,曹军北还。

            再就是《吴书.周瑜传》“时刘备为曹公所破,欲引南渡江。与鲁肃遇于当阳,遂共图计,因进住夏口,遣诸葛亮诣权。权遂遣瑜及程普等与备并力逆曹公,遇于赤壁。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乃取蒙冲斗舰数十艘,实以薪草,膏油灌其中。裹以帷幕,上建牙旗,先书报曹公,欺以欲降。又豫备走舸,各系大船后,因引次俱前。曹公军吏士皆延颈观望,指言盖降。盖放诸船,同时发火。时风盛猛,悉延烧岸上营落。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军遂败退,还保南郡。备与瑜等复共追。曹公留曹仁等守江陵城。径自北归。”

            这里倒是很清楚的说明了赤壁火攻一事,但是其他的情况还是一样,刘备周瑜合军攻击曹操。一直追到南郡。

            综合上面的情况,有几点是基本清楚的,曹军受到了火攻和疾病的威胁,曹军在赤壁大败,刘备周瑜合军一起作战,一直追到南郡,曹军主力未损,主动北还。

            疑问就是:为什么曹操说被刘备所败,曹操的战力到底受损多少?

            那么我或想当时的情况可能是这样的,刘备和周瑜联军,考虑到刘备有数万兵马,周瑜也差不多,应该不分主力,当然刘备新败,而且水军不如周瑜,所以赤壁水战由周瑜主导,而陆战很可能由刘备或刘备周瑜联军负责了,曹军开始试图登陆南岸,但是地势刘周联军比较熟悉,而且假如曹军已经开始染病,那战斗力已经不如刘周联军了,等曹军不敌退到北岸,准备休养后再攻时,黄盖的火攻就大败曹军的战船,曹军水军被灭,外加北方陆军不习惯南方,生病缺乏战斗力,因此北还。因为刘备位高,可能是名义上的联军统帅,所以曹操称败于刘备,至于曹军战力,水军是荆州的收编,非曹军嫡系,而陆军虽然疾病多,但是未伤根本,加之曹操收得荆州,大体来说,曹操的实力并非受到很大的损伤,这也是曹操还能立足北方的原因,但是也不是说没有损失,至少在荆州方向,曹军基本属于守多于攻,象赤壁之前的大阵容再也没出现,而曹军的水军就更没恢复过来,直到打败蜀汉后才正式编制了大规模的水军打败东吴,那也是曹魏之后的晋朝了。

            以上是我对赤壁的部分猜测,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当时刘备和孙权面对强大的敌人,形成了很好的合作,并没有象演义写的那样刘备等周瑜打胜了摘桃子,也没有发生周瑜陷害诸葛亮的事,事实上诸葛亮这次主要是在做外交工作了。

            但是,危难时还能保持合作,成功了就要抢夺胜利果实了,不过与其是抢夺,不如说是周瑜让出来更好些,打到南郡,曹操北还了,刘备也就南下收复荆州各郡,周瑜则是和曹仁对峙,好不容易才拿下南郡,自己还受了伤,回头一看,刘备凭借自己在荆州早就建立的根基兵不血刃取得了南方四郡,不过也正常,荆州本来就是刘备的地盘,而东吴和荆州打了多年,你去收复自然也不会这么简单了。

            按理说,两军都出了力,各自拿点也正常,不过谁都想多拿点,刘备想自己是刘表的继承人,何况刘琦也在我这,而孙权想我出兵打仗又不是赞助,荆州不拿全部一半至少是要的。外加周瑜和刘备联军后又看出刘备枭雄本色,在孙权前进言劝孙权乘刘备来访时扣留他。(刘备来访胆子也是够大,不过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刘备老了但是魅力还在,你看不是捞了个夫人回来了)双方的盟约已经开始动摇了,不过曹操的威胁还在,外加鲁肃这位主和派的支持。两方还是达成协议,刘备为荆州牧,(实打实的,虽然还有一半没到手。)孙权为徐州牧(虚的不能再虚的,还居然是刘备以前的位置,哈哈)。

            不过,怎么说,刘备还是在荆州夺得了一块安身之地了,虽然小了点,但是至少可以保证有了发展空间,而且还把曹操吓了一跳。

            曹操这一跳吓的果然没错,不久刘备就要拥有真正的帝王基业。

            • 家园 好文章!
            • 家园 煮酒话古人之十二刘关张(六)

              却说刘备得到了半个荆州,但是这荆州地方太小,南面是土著,北面是曹操,东面是孙权,动动身子都不舒坦。而且荆州被曹操一折腾,已经大伤元气,虽然有不少原住民深感刘备仁德回来,但还是要受到曹孙势力的阻拦,所以,要发展壮大,就要再度开拓地盘。

              按刘备原来的性格,恐怕还是和曹操硬对硬,但是自从诸葛亮来了后,选择弱小势力开拓地盘就成了刘备的战略。而且,今时和往日不同,曹操已经稳定了北方,偷袭许都已经不行了,那只有先壮大自己,再图中原了,而西面的益州就是一个很好的肉。

              不过益州这块肉谁都看的到,孙权就看到了,表示要和刘备一起攻打益州,不过刘备岂可让嘴边的肉白白送了,就说,你要打就打吧,我和刘璋是宗亲,不忍心打,你去打我也不阻拦。但是攻打益州要经过刘备的地盘,刘备这样的态度孙权怎么能放心,何况主张打益州的周瑜已死,此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但是刘备却开始动手了,或者说,益州是送来的,张松法正这两位益州官员暗通刘备,劝说刘璋借刘备的实力抵御张鲁和正准备向汉中动手的曹操。这可正合了刘备的胃口,于是带兵入益州,此时的入蜀部队并没有关羽张飞赵云等人,他们都留着守荆州。而刘璋对刘备也不错,给刘备增兵增给物质,刘备的军队得以扩张。而且刘璋还亲自来迎接刘备,此时庞统等人都劝说刘备将刘璋等荆州要员一网打尽。但是刘备没有同意。

              关于刘备的说法,是:“此大事也,不可仓卒。初入他国,恩信未著,此不可也”这是为何呢?按理说,庞统等人的意见也没错,只要刘璋等骨干被抓,益州就可能兵不血刃得到。不过刘备的考虑也有一定的道理,刘备对益州是新来者,假如刚进来就夺其主,难免人心不服,而且此时刘备军力不足,一旦有人借机作乱,很难压制,而从刘备之后得到益州的情况看,他对益州已经是全局性的控制了,以刘备一向以人心为本的战略来说这样也没错。但是,我还是认为假如用庞统计,那更好一些,至少可以得到一年多的时间,汉中也能先于曹操取得。

              总之,刘备得到了刘璋的支持,在葭萌驻扎,随便收买人心,本来一直这样下去,刘备或先攻打汉中,外王内圣,得益州人心取刘璋而代之也可,或先树威德,策反益州人士,收其民,再取刘璋而代之也可,不过此时却出了一事,孙权受到曹操攻打,求援刘备,刘备以这个为借口向刘璋要钱要人,刘璋心情不爽,心想打张鲁我给你钱,荆州江东是你的事,也要我给吗?也不好不给,只给了部分。这到不是关键,关键的是张松写信给刘备要其入成都:“今大事垂可立,如何释此去乎!”,事泄。此时才不得不发兵攻打,又要诸葛亮张飞赵云等人带兵入川,两面夹攻。

              结果大家都知道,过程没什么好说的,唯一值得一提的是张飞的表现,我们知道在三国演义中刘关张三人张飞的戏份最少,而且还常为别人的过错抵罪,不过从历史角度看,张飞在演义中的篡改倒是最少,尤其是来荆州之后。

              自徐州那次守城表现不佳,张飞就不再被唯以大任,刘备大都把他放在身边,不象关羽那样可以独当一面,而且战功也小的多,知名度也不高,但是长阪一战使得威名重立,再度受到重用,等到自荆州入益州,他已经开始自领一路,而且义释严颜,每战必克,表现上佳,等攻克成都后封赏,“赐诸葛亮、法正、飞及关羽各五百斤,银千斤,钱五千万,锦千匹,”诸葛亮此时的地位已经确立为文臣第一,外加入川带兵,而法正为入川谋主,才智过人,不亚于诸葛亮,入川第一功,至于关羽虽然入川无功,但是作为守荆州的封疆大臣,而且荆州为刘备根据地,封赏也是正常,至于张飞就是依靠此次作战的功勋,成为川中第一武将。(关羽在荆州不算,)

              假如蜀中只是碰巧,那对张颌则是实打实的成功了,张颌为河北名将,自投曹操后屡立战功,自后三国时代也是抵御诸葛亮的魏国大将,在曹军中乃是数的上的名将,但是在巴西惨败于张飞,此时的张飞功勋已经鼎盛,同时,也标志着之后的张飞没什么大作为了。

              张飞没大作为倒不是他作战的问题,而是刘备征伐汉中,没有用上张飞,不过刘备所用的黄忠也是一举而胜夏侯渊。(此时的刘备已经不用亲自对战敌方的大将了,派自己的手下大将足以。)而当曹操亲来,也不用象以前那样没见到就跑了。二十四年,刘备说:“曹公虽来,无能为也,我必有汉川矣。”果然,曹操自关中南征,屡屡不顺利,终于退兵,刘备得到汉中。

              刘备得到汉中,但是汉中却不如益州富裕,一来是本来益州就远比汉中富裕,二来是曹操用兵,不利也不让你占便宜,之前的荆州,现在的汉中都是如此,一旦退兵就将民众和物质带走。而且汉中险要,这就需要一大将守卫,本来作为武将中的第二人,张飞是首当其冲,但是刘备却任命了魏延,并问魏延,我任命你做这么重要的官,你怎么做呢,而魏延的回答也很有意思:“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比当年刘备还厉害,刘备也就是说曹操之下的大将无人是我对手,但是对曹操还有畏惧,而魏延此言比刘备又高了去了。之后魏延果然为蜀中第一大将。

              刘备得到荆州部分,益州,汉中,已经基本实现了当年诸葛亮的隆中对,接下来就要攻占天下了。在此事,我们回顾一下之前群雄夺取天下的路程,秦是自关中兼有巴蜀而得天下,汉高祖刘邦是自汉中偷袭关中,以其为基础夺天下,汉光武帝是以中原为基业,而得天下。刘备之前就这三代,其中汉光武帝就不能学了,中原在曹操手里,而秦汉倒是可以学习学习,尤其是刘备一向仰慕的高祖刘邦,以汉中偷袭关中,以其为基业,而得天下,这是一好例。只是这个例子不好学,汉中到关中地势险要,守军只要坚守,便不易攻下,(之后的诸葛亮就是好例子,)而当年汉高祖依靠千古奇才韩信的暗渡陈仓,外加项羽不暇顾及,才得到关中。(之后魏延也想暗渡,不过他做不了韩信,而且他还少了一点优势,马上就提到。)所以诸葛亮提出“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这招是和当年楚汉战争的情况一样,当年齐国兵乱,项羽无暇顾及西面,韩信才从容收得关中,不过当年是齐国造成,现在就要刘备自己造成了,所以荆州这点是不能少的,也就是有了关羽这位上将的北进。

              确实,以关羽的身份,是最适合做这北伐名将的,关羽在荆州驻扎多年,根基深厚,不单在荆州,在中原也派了许多奸细,所以关羽北上,中原各地纷纷响应,曹操也预备迁都。(迁都不是小事,一般也就是敌军将近才会迁都,可见当时中原情况危急程度。)而且派兵支援,假如这样的情况持续下去,刘备乘机自汉中偷袭关中,那确实是汉高祖的基业了,这样也形成了对曹操的包围。(而假如曹操取汉中益州则是对刘孙的包围了。)

              假如历史这样发展下去,汉室再兴也不是没有可能,但是孙权却出来搞乱了。

              前文说过孙权的性格,象一土财主,一方面想着自己的东西,另一方面要占别人的东西,当初刘备取了益州,他就想要荆州。(这点怎么说呢?孙权应该不是白痴,别人的东西怎么会平白无故给你,那种许诺怎么能当真,要说许诺当真,他老哥孙坚就要一直在袁术手下做事了,也没现在江东的基业了。不过刘备那话也真狠,什么取了凉州就给荆州,实着刺激了孙权,你还当我真是傻子啊。)于是孙权一举动兵,刘备也不含糊,两军对峙,要不是曹操入汉中,刘备也不会休兵,让出三郡了。(不过说实在的,真应该在当时就开一战,最好灭了一家,否则还是落得被吞并的下场,只剩下一家反而好办事。)孙权这人也当真是很可爱,当初还动兵来着,一得到三郡就喜滋滋的打曹操了,只是在张辽那碰了一鼻子灰。

              现在看刘备关羽这样闹的欢,他心里也不爽了,你想象一个土财主的心理,原来他救济的一个雇农现在生意做的好,反而比自己还发达了。而且看到刘备的益州汉中,孙权的心里就疼啊,原来那是自己的啊。反正这样的心理,孙权越看刘备越不顺眼,尤其是关羽。

              其实,本来要换一个人来,孙权也不至于如此,孙权这脾气,捧捧他,拍拍马屁,也就舒服了,但是关羽这脾气,火暴的很,孙权要和他结亲,按理说国事为重,嫁了就得了,何况孙权一方霸主和你结亲也不委屈啊,但是他把别人骂走。那孙权这样要面子的人怎么受得了气。(本来假如结亲,就算兵败了也不至于身死这么绝啊。)而且一直支持联合的鲁肃已死。(随便说一下单刀赴会,并不象演义那般关羽威风的紧,鲁肃窝囊的很,鲁肃和关羽应该是说各执一词,想罗贯中大概是以他那时的标准衡量汉末的鲁肃了,以为就是一儒士,却不想那时的儒士可不是元末的儒士,都是知兵的,不然怎么能当大将。)

              接下去的事很简单了,荆州偷袭,关羽被杀,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原先的战略就是以东吴没来插手制定的,关羽的兵力对曹孙两家中一家都有余,单对一家就难说了,而要北上,就不得不冒险。而且孙权这样做实在是很危险的,取得荆州后直接和刘备联盟破裂,而巴结曹操却不会得到任何好处,要是一个正常的人,都不会这样做,就算真想维持现在的局面,不想刘备太强大,只需要陈兵荆州就可以了,那关羽自然不敢北上,或者乘关羽北进,也挥军北上占地盘,都是可以的,但是这样做,确实不是明智之举,完全是一种疯狂的行为,看孙权后来的动作,也是相当后悔的。

              随便为关羽做个结尾吧,关羽对刘备忠心耿耿,危难时不背弃,离散后又投奔,确实当得上忠义两字,至于名将,虽然演义中加了诸多关羽虚有的功劳,但是作为大将,斩颜良,水淹七军擒于禁,(随便说一下于禁,于禁作为曹操多年的爱将,投降是曹操没想到的,一来是于禁怕死,另一方面也有当时形势对曹操不利的情况,因为象张颌这样的名将都是在不利的情况下投降,这也很常见。)他作为大将是公认的,不过也不能说是千古名将。刘备对他也是很信任的,将荆州交给他镇守,一直以来是刘备阵营的第一名将,后世对他是有点过于褒扬了。

              刘备失去了荆州和关羽这位大将,不气才怪,但是又不能马上复仇,毕竟曹操仍在,危险仍在,直到曹操死去,曹魏篡汉,内部要整顿,顾不上刘孙两家,刘备才又动了伐吴的心思。

              关于伐吴,虽然很多人弊病,但是实际上是很正常的,东吴取荆州,杀关羽,与公与私都应该讨伐,从国家利益上说,有哪个国家被人破坏盟约杀了人夺了地还巴巴的求和的,这样要被人耻笑,自然要打,最好是灭了东吴,这样荆州益州江东汉中连为一体,对曹魏形成大包围圈,再不济也要逼得东吴求和退荆州,不敢再犯刘备。而且按诸葛亮的战略,荆州是一定要回来的,而为了保证荆州的安全,东吴这个背盟小人也要教训的。(所以并不见诸葛亮对此太过阻拦。)从私人感情上,关羽和刘备,关羽和现在的第一大将张飞,都是亲若兄弟。(张飞是敬关羽为兄,实打实的,他们两结拜倒是很可能。)为关羽报仇自然应该。

              于是刘备东征,但是此次东征是有限度的,除了张飞要报仇一定要去,黄忠已死,象马超赵云诸葛亮魏延都留在益州,为的是防止曹魏,所以?V亭兵败后蜀汉很快恢复了元气。

              可惜出师不利,张飞被部将暗杀。

              张飞对刘备也是忠心耿耿,虽然早年有徐州失守之事,但是吸取教训,在长阪再显雄风,平蜀定巴西,有名将之风,论功不亚于关羽,确为刘备手下大将,不过脾气过于暴躁,不善于变通,也是很大的缺点。(和关羽一样,关羽对上层人物看不起,张飞是对下人看不起。)

              张飞虽死,但是刘备还是要东征,随便说一下,诸葛亮之前,大多是刘备亲征的多,所以诸葛亮来不来和胜负无关,刘备打仗可不是吃素的,前不久还胜了曹操呢。果然,不久孙权就求和。(这也是因为从曹魏那得不到援助,现在孙权也应该明白当年背盟的后果了。)假如按演义的说法,现在求和正好下台阶,夺得荆州就可以了,但是考虑到现实原因,自然不会这么简单,荆州就算要回,但是孙权先例在先,刘备退兵后马上就可以再抢回,这样荆州北上不行,还要受到牵制,所以必须打一仗,使得孙权不再拥有进犯荆州的实力和想法才行,(其实也是要灭孙权啦。)何况从经济上说,我带兵这么多,还有少数民族帮助,是白带的啊,荆州本来就是我的,你至少要割我几个郡才行。

              不过孙权这个土财主怎么会轻易割让自己的土地呢,于是就豁出去了,再之后就是陆逊的成名之作?V亭之战。

              ?V亭之战,蜀汉的军队绝对没有七十万,否则三国就有三大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了,实际上蜀汉的军队估计也就几万,可能还不及东吴军队的数量。(当时规模最大的军队应该是赤壁时期的曹军。)蜀汉实力未大损,所以当刘备到白帝城号称要不惜一切将战争进行到底时,(估计还说就算和曹魏联军也要灭东吴)孙权也担心不已,(曹魏是靠不住的,我还在和刘备打,你看他就上来想占便宜了,后悔当年背盟了。万一刘备真来一个不惜一切也不好。)所以两国就再度修好了。

              此时刘备也到了最后时刻了,临死前托孤诸葛亮,(“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三国志.诸葛亮传》)也实在是明智的选择,刘备识人之术可见一斑,假如真有不臣之心的人,刘备这样一说,就有借口了,老皇帝说我可以代而取之的呢,但是诸葛亮之后为刘家确实鞠躬尽瘁了。

              不多说了,快点结尾吧,这篇实在拖的太长了。

              刘备有识人用人之才,战术征杀之策,有仁者之风,无奈出身受限,道路坎坷,敌手曹操都当世英雄豪杰,非江东项羽可比,故求一立基之地而不可得,前半生流离失所,后半生寻得鼎足之势,气势大涨,然时不我待,毁于江东之手。刘备有高祖刘邦之风,才略又远高于高祖,但是运势不如,但刘关张三兄弟之义,却为千古传誉。

              • 家园 要说刘备才略远高于高祖,仅仅运气不如,只怕不见得妥当

                关羽北伐的时候刘备的配合工作没做好啊,

                中央方面军,汉中方面军没有给荆州方面军有力的支持。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