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答胡不归兄之命题作文:中国政体形式之理论探讨 -- 楚无邪

共:💬155 🌺329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 家园 越想越复杂

          政体的制度化和规范化貌似是目前的一个趋势 也许也从侧面印证了你的观点 也能部分妨止个人侵占国家利益的抬头和派系的权术斗争 在我看来 这种禅让是积极的 尧舜禹的历史虽然只是通过故事口口相传 但是类似这种前任老大考验若干候选小老大若干年,通过其行其言来甄别选拔后任老大的制度 说起来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目前的双领袖制度也许挺保险的 但是想起一个说法 君贤相贤国富民强 君不贤相贤国泰民安 君贤相不贤国家动荡 君不贤相不贤国家遭殃 国家上升期危机时刻 大抵君相不会不贤 有朝一日 国富民强估计历史还会轮回的

    • 家园 职业官僚和民选官员的矛盾

      首先要说此文和神仙的评论对我影响很大 以前总觉得看国史大纲的时候隐约觉得和现在有点地方相似的东西 此文这种对现代官员体制的定位是很有神韵的 但是 我有一个很大的疑问 就是 从汉朝的多途径入士 到唐朝的开始以科举为多 到后来的只看科举 其实是一个适应妥协和进步的过程 大家都是科举出来的 共同的价值取向和官场文化都一样 但是如大家所说 未来的官员升迁不再是步步为营 而是县市以下普选 那么就出现了我的疑问 职业官僚和民选官员之间会不会出现矛盾麽?除非县市以下的官员全部民选 否则这少部分"代表民意"的明星官员在庞大的职业官僚队伍中不会受到猜忌和排挤 因为毕竟他们的出身是那么干净 能力会更突出 升迁会更快 上级提拔还是下级推选 毕竟差的不是一点半点啊 那么这个混乱的融合体怎么和谐呢? 我个人认为 如果想达到这个制度的推行 何止是几代人? 这个观念的普及又要多少年? 太难了....

    • 家园 读后感

      写的很好,看了很有收获。一个感觉是怎么和前核心想一块儿去了。

      1、要以德治国。当年前核心提出这条时,差不多全国人民都笑了。现在想一想,还是深谋远虑的。深得中国政治文化精髓。想青史留名,就要以德服人。让以德服人,以德治国的教育深入人心,是最高统治者的执政手段,也是目标。

      2、把TG转化成全民党,执政集团的代名词。正是三个代表要做的事情。

      3、关于基层选举和上层人事任命之间的关系。可以考虑由上一层核准下一层的候选人资格,裁定选举有效等办法来达到有效垂直管理的目的。总要找个办法,要不然,楼主这个结构设想恐怕不太稳固。

      4、现代禅让制,或说选拔制,发展下去,会不会出现日本自民党那样的派系斗争?斗争也没大关系,但是政府总是不稳,就不好了。

      • 家园 送花兼商榷

        我对以德治国还是不能认同。道德是个人的、内向的、难以评估的东西,不适合用来治国。孔子的“以德治国”我也不认为是“统治者凭着良好的个人修养来治理国家”。swordi:论语导读:为政篇第二(一) 我的意思是,对官员的约束,当然很重要的是法制建设、权力制衡、舆论监督,但这些还不足以保证一个有效运作的系统。民主选举从来就不是一个有效监督的体系,而只是一个“最不坏的制度”,即可以防止天怒人怨的领导人的出现,但对日常的腐败其实不是很有效,而且有很多的弊病。至少在中国,至少对于最高层领袖,民主选举意义不大,副作用不小。青史留名不是一种道德压力,而是说在中华文化的氛围中,领导者不会放弃名垂青史的诱惑,这就使得他的行为必定会向历史负责,受历史责任感的约束。对于国家来说,领导者的私德并不重要,克林顿的拉链与他是不是好总统无关,陈水扁也不是因为几张礼券才被人唾弃的。

        你说的“上一层核准下一层的候选人资格,裁定选举有效等办法来达到有效垂直管理的目的”我觉得很好,是统一这两层系统的一个好法子。民主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谁来认定民主的程序与结果”。美国民主的终极裁判权在大法官手里,东欧亚非拉等新兴民主国家得终极裁判权在美国手里。乌克兰选举了,美国认为选举结果不规范,那就当选无效。

        至于政府稳定的问题,中国现在基本上已形成惯例,每届政府10年,就算有问题也至少五年。

        • 家园 何以为德?

          这是一个主观性的问题。如果说是个人的修养,那就更是如此。但对特定的社会,“德”还是有其特定含义的,是一个社会大多数人的共识。你在“论语”帖里把它解释成“好”或“得”,我的理解就是,大家认为“好”,认为是“得道”。以德治国,应该是这个层面的“德”。是为多数人谋利益,为多数人认可的。私德包括不包括在这里面,我想是取决于群众的认可程度。现在,全中国人民认为能让经济持续发展,建立和谐社会就是“德”,其它的,免煮石油什么的都不在乎,小贪小污也无所谓,那执政者只要做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就是“有德”。

          我这罗唆半天,好象是说,“德”字是个筐,要“与时俱进”。可能和你说的政治体制对不上了。还是说点儿能对上的。把“德”推到治国的高度,我的理解,前核心可能是有意识地用这个来应对关于“执政合法性”的质疑。有“德”即是“合法”。包括建立正常的接班制度,都是提高“合法”性的一个手段。这应该算是你提到的“立德”。

          还想到过些别的,但写到这里突然忘记了,可能是太困了,大脑不太转得动了。总之,制度和体制设计真是挺难的,有种按倒了葫芦浮起来瓢的感觉。就连公司内部,一个部门,组织好了都不容易,何况一个国家。如果你有时间的话,不妨试着把你的想法细化,写出来,让大家看看有没有可操作性。一定是很有意思的话题。估计会爆掉。

    • 家园 还得强化三条线

      中国的政治体系,权力太过于集中,监督和制衡机制力量太过于弱小。虽有行动力,但疏于监察,这也是一些荒唐事层出不穷的原因。我觉得公检法系统要独立出行政机关,削弱政法委的权力,法律系统得单独管理。强化人大和政协,不能让人大老是橡皮图章。其实土共建国时设计的体制如果好好操作,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民主制度。

      行政机关人员任免上,同意楼主意见,基层民主和中高层推选结合。地方上,民选市长,地方人大有罢免的权力,上级政府有因重大失职和其他事由免其职的权力。

      但是党和政府的关系,比如说市长和市委书记怎么处理。我想听听大家的意见。

      至于软实力,精神层次,我不担心。理论再漂亮,没有成效,就忽悠不到什么人。只要中国在前进,发展顺利,就没有放弃自己道路去走一条前途未知道路的道理。发展顺利,人民觉得还不错,我们就可以把已经取得的经验总结出来,贴上好听的标签,当我们的“普世价值”用。比如说前几年有人嚷嚷过的北京共识。只有以成效为依托的理论才有说服力。如果欧美的民主体系都弄成像非洲或者印度那样,哪里会有这么多普世精英?

    • 家园 送花咯

      同你看法相似,高层同行评议和基层民主选举,是我认为较符合中国国情的官员继承办法。

      在4.这里,我看是下代最高领袖及领袖层由上一代领袖层指定更合适些。可以说是现代禅让,一代让一代,而不仅仅是一人让一人。

      当然很多细节问题,比如提到的高层与基层(相就官员任免而言)的界限,依据怎么样的管理规模或其他标准的界定,可能只得就事论事了。

    • 家园 另外,中国的纪检监察系统也可以说说嘛。

      这方面我也是很晕乎,不知道要往什么方向走。

      从传统来讲,监督权在封建中国也是满重要的。

    • 家园 亲娘也,和俺想的一模一样

      前年,俺的导师问俺,你们中国的共产主义是个什么样的呢?俺说,俺门的共产主义并不是你们所知道冷战时的共产主义.现在俺们是没有主义的实用主义,基本上是共产主义,资本主义,儒家文化,道家无为之治的混合.基本上属于中华文化的新探索,大约需要五到十年吧.先在看来,五年足以.自豪

    • 家园 peer review呵呵,不错。

      三段里面中间一段peer review不知到底是怎么运作的。peer review产生省部级高层似乎确实是最好的方式。但是现实和理想还有多远呢?

      另外最高层恐怕也不能简单说是上代指定,有那个意思,但具体的准确的运作方式还是比较讲究的。我估计是政治局常委之间商议妥协的结果。确切地说,是上一个最高层集体指定下一个最高层集体。强调集体是避免个人独裁。这个集体是小集体。另外,最高层的运作非常重视延续性和稳定性,带有强烈的传帮带的痕迹。不清楚的是对于最高层的产生,整个政治局甚至整个中央全委是否发挥一定的作用。

      总的来讲,此文别开生面,令我耳目一新。

      • 家园 是这样。我只是给个简化的说法

        中国现在是集体领导体制,几位常委在各自领域都算是NO.1 or 2吧。

        据说习李都是peer review选出来的,当然最后上位还得靠禅让。所以即使最高层也有同行评议的机制。

        • 家园 请教

          中国现在是集体领导体制,几位常委在各自领域都算是NO.1 or 2吧。

          这个NO.1 or 2是指才干学识,还是权力?如果是后者,我没意见,如果是前者,如何衡量?

          • 请教
            家园 当然是社会认可的权力。

            能力谁说得清。十里之内,必有遗贤,能百里挑一就算不错了。万里挑一的就绝对是天才了。中国十三亿人,有数十万天才,谁都有能力当这个领袖。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