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学《中庸》心得 -- 唵啊吽

共:💬88 🌺165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说得好!花藏.

        善恶对立,是分别执著,是傲慢与偏见,是阶级斗争,是"文明论"是你死我活____二元对立观念,是引起争执、斗争、战争、动乱的根源。

        顺祝唵啊吽兄新年快乐!

      • 家园 对错没有感情色彩,善恶有感情色彩

        但问题在于,人类不是机械,是有感情的。善恶之判,不宜滥用,但当面对南京大屠杀和犹太受种族灭绝这类事件时,若只论对错,不论善恶,是否过于冷静了呢?

        • 家园 反对的就是日本的种族主义

          当日本侵略者屠杀中国人时,他们是在中日种族之间分善恶。后来中国人抚养日本遗孤,不在种族间分善恶。

          希特勒屠杀犹太人,也是认为犹太人是恶的而德国人是善的。

          历史上残酷的人道主义灾难,往往是在正义的旗帜下进行的,如十字架东征等宗教战争。

          • 家园 正义被滥用并不代表没有正义

            因为正义被滥用,就反对对正义的坚持;因为善恶被滥用,就反对进行善恶的判断。我觉得是因噎废食。

            日本侵略者的孩子没作恶事,自然不应该受惩罚,难道侵略者就可以不惩处了,侵略行为就可以不指责了?一个罪犯是孝子,他的孝顺不应该被否定,难道罪行就可以不追究了?辩证使用善恶判断和彻底否定善恶判断是两回事。

            • 家园 能否从对错角度来解释

              比如您说的屠杀行为是因为杀人者区分善恶,因而杀害他认为恶的人。侵略行为也是因为侵略者区分善恶,因而侵略别人。从对错的角度看,杀人者和侵略者都是错的,因为世上本来没有善恶之分。这样解释能否说的通呢?

            • 家园 这确实是个问题。让我想想有没有更好的表述方法
    • 家园 【原创】中庸宏观道德是天人合一

      中庸第一章写道:“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 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 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让我们引用一段儒家文化网的白话翻译【8】:“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

        “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 戒惧的。越是隐蔽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   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 ”;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 了。”

      这一章是《中庸》全篇的纲领,所以,我理解这章的“中和”就是“中庸”。

      唵啊吽前边两节说到,中庸就是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并且谈了两种客观规律,其一是自然规律,是人的意志不可抗拒的,如万有引力定律,这里的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就是『可行』和『不可行』的问题;其二是社会规律,这个规律有价值取向,那就是人类社会怎样才能和谐发展,这里的安照客观规律办事更多的是『应该』和『不应该』的问题。前者是“天”的问题,后者是“人”的问题。中庸第一章最后一句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说的就是天人合一。“致中和”,就是人类行为达到中庸,达到中庸,就“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了。按照唵啊吽【物质循环的世界】系列文章的观点,人类社会的发展以及人类社会的各种问题,归根结底是人口与自然资源矛盾展开的结果。如果说中庸是人类行为的道德准则的话,那么符合道德的人类行为将使得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环境和谐共存,人类社会就可以得到可持续发展。反过来说,可以达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达到保护自然环境的经济发展的人类社会行为,就是人类社会的中庸行为。这个天人合一,就把两种『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统一了起来。

      读者会问了,第一章讨论为什么从最后一句开始呢?我也不知道,大概是软件工程里说的“反向工程吧”。因为中庸的核心问题不好理解,我们就从结论倒推回理念,把外围一些可以用现代感受理解的东西先一点一点的讨论,慢慢接近中庸偏重的道德修养和信仰理念问题。或者,本来就不知道怎么讨论,干脆按照意识流,想到哪讨论到哪。下回将继续讨论中庸第一章。

      【8】http://www.chinakongzi.com/2550/gb/book/view.asp?id=184

      • 家园 让我们一起思考(五)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这最末一句,也没有什么争议的地方。问题在于,为什么做到了中和,天地就能居于其位,万物就能生长发育?其中,古人并没有给出解释,而是直接给出了答案。古人很狡猾啊!真正的儒家是非常之聪明的啊!

        我们一不小心就会被他们蒙,被他们骗的啊!

        而且,从前面的解释我们知道,中是“喜怒哀乐之未发”,和是它们四个发而中节。这本是讲人的情况,怎么到最后却又成了天地和万物的事情了呢?

        值得思考思考!

        另:因为唵兄的系列学习心得,凑趣写了这篇文章。写作的过程中,唵兄等提到了人性的善恶,《中庸》和佛教的禅宗等的关系等问题。有的进行了探讨,有的我就根本没有涉及。对人性的善恶,我这里作个归纳。

        关于人性的善恶问题,我认为应该跳处善恶的对立来看。人性可以善,也可以恶,不要把人性给说死,只能是一样的。人是活的,变化的嘛。世界也是如此啊!

        人性只有不是善不是恶,才可以善,也才可以恶,甚至善恶之间来回转换。

        比如,最近的俄格争端,从人道主义的角度讲俄罗斯是善,从主权的角度讲格鲁吉亚是善。这两个善其实是对立的,但都可以被称作善。当然,其中有一个肯定是伪善即恶。立场不同,得出的结论就一定不同。

        后世,孟子等有说善有说恶,其实其谈话都有一定的针对性。离开了当时的环境和对象是没有人性的善恶问题的。

        再谈一下,学习儒家的问题。

        我个人感觉学习儒家应该学慢一点,把问题找出来,不一定马上有结果,至少应该把其中涉及到得问题发现。比如,《中庸》这一段都是正面说的“道”、“教”、“中”、“和”等问题,但是,没有做到的时候是什么情况呢?比如,上面提到的俄格冲突,是不是不符合《中庸》,是哪一条不符合。如果,这样学习的话,我们会发现儒家的新境界,不仅不过时,反而能指导我们当前的生活。

        还有,学习儒家我个人觉得应该从《大学》开始。我记得梁漱溟先生在抗战前还是抗战后解放前,曾经和几个同修一道专门坚持每个星期到一位旅居北京的老师住宿的地方逐句逐句学习,梁老先生在80年代初的回忆录里还谈到对这位老师的感谢。(很遗憾,这位老师的名字我忘记了!其回忆录也被一个自称喜欢儒家的人给收藏了!)当时看这一段是印象很深。

        我建议对儒家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王阳明的《传习录》。虽然,王有点不容于正统的儒家,但我坚持其的理解和认识才是真正的儒家思想。尽管从禅宗的立场认为其是外儒内禅。

        有机会写写《中庸》和禅宗的问题。

      • 家园 让我们一起思考(四下)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这一句其实无什么可以解释的,各家之解释都差不多,仔细分辨还是有一些差异。但是,差异无前面那么大了

        不过,从《中庸》第一句中“天命”到这里的“天下”,感觉是从天上到了人间。我个人觉得《中庸》找这里的跳跃非常大。

        先讲信、道、教,然后落实到人应该如何做,这个逻辑是很清晰的。而到此,又从个人回复到“天下”,又从主体的人到包含客观事物的天下了,却又不是纯粹的天!

        我们应当在这里仔细思考,古人为什么要这样来回地变换?

      • 家园 【原创】让我们一起思考(四中)

        上文我们分析到“谓之和”,就没有继续分析了。奥运开幕三天后来设想,如果唵兄或者我先把“和”先说穿了,就有点抢人家老谋子饭碗的感觉。看来,我们都有自知之明!

        “和”

        和字形声,从口禾声,当以和歌为义。

        所以,和解释为符合各方面的要求,符合各方面的情况完全说得通。

        问题是我们要问,儒家在中庸里为什么要把人对外界的反应分为两部分,为什么不直接说“喜怒哀乐发而皆中节”,为什么要在“和”之前点出个“中”呢?这也是我上一篇文章(四上)结尾提出的问题。

        “未发”其实是我们日常修养中很重要的问题。比如,我们在论坛里看到一篇与自己观点思想出入很大的文章,甚至我们看到一篇直接点名批评自己的文章,我们用《中庸》第一章关于“中”与“和”来要求、检验自己的话,做到“喜怒哀乐之未发”的“中”是很难的。

        儒家之所以要专门点出“中”,并强调这个“中”。实际是因为我们都忽略了这个“中”啊!

        中华之中,中国之中。

        连老谋子也直接奔“和”而去,中是和的基础啊,没有中怎么做得到和呢?

        关键词(Tags): #儒家#传统文化
        • 家园 你这个“中”解释得好。多少人能真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冕”

          比如,我们在论坛里看到一篇与自己观点思想出入很大的文章,甚至我们看到一篇直接点名批评自己的文章

          另外我觉得,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前一个"中"念第一声,后一个恐怕得念第四声

      • 家园 让我们一起思考(四上)

        关于慎独的“独”,我再谈一下个人的看法。

        独,在中文里的常用的意思为孤独,依此意思解释为独自一人,没有他人看见自己、听见自己的情况是可以的。但是,独还有一层意思是指人的思想领先于当时,如“路慢慢何其修远矣,吾将上下而求索。”这里的吾是不是也很孤独啊?上文谈到的吾独醒亦是这样的情况,这种因思想的先进而导致的孤独,比平常的孤独是不是更独呢?

        将慎独理解为平常意义下的独,我个人认为是将《中庸》庸俗化的解释,没有理解作为思想的先驱,文化的领导者的儒家的真正的内心世界。

        接着《中庸》进入了我最初学习时最喜欢的一段话“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 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坦率地说我当时学习时喜欢的是前半段,后半段不甚了了。现在,再次学习看我能不能比以前有所进步。

        “喜怒哀乐之未发”,喜怒和哀乐是两组对立的概念,分别代表了我们人在日常生活里,对外界的两种不同的反应。现代医学里把喜、乐称作积极的反应,把怒、哀称作消极的反应。喜怒与哀乐,其实是程度不同的反应而已。简单直接的说,它们都是人因外界事物,针对该外界事物作出的主观的反应。

        主观反应是没有发,称之为“未发”。这里有个问题,未发是未发,可我们人类是有思想,思想总是在动,如笛卡尔所谓“我思故我在”,没有思想就没有人类嘛。面对外界事物,是有了“喜怒哀乐”而不发;还是,没有“喜怒哀乐”本身而不发呢?这里,是思维的非常细小的差别之处。面对外界的客观世界,我们可以做到不闻不问,也可以做到立即表现我们的态度。而《中庸》这里强调的是,有了结果却不要表现出来,称之为“未发”,请注意其中的差别。

        “中”,经请教河友(大牛级的人物)认为位置正中说得过去。我觉得也符合这里的情况。但仍请大家注意的是,未发是有了反应而没有发出来,这才叫“中”;而没有反应,就只是“未”,就没有中与不中的问题存在。

        “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就好理解了。喜怒哀乐发出来,能符合当时的情况,做到方方面面都满意,称作“和”。

        《中庸》这一句,强调的是人对外界的事物,在有了一个大致的“喜怒哀乐”的反应后先不发出来,然后再发,而再发需要做到的是中节。

        先不发,然后再发。是不是有点故意搞得很复杂呢?现代人的生活节奏都很快,甚至计算机运行的速度更快,这个老古董般的儒家居然要我们慢一下,有无道理呢?

        关键词(Tags): #儒家#传统文化
      • 家园 让我们一起思考(三)

        《中庸》第一句提出了自己的宗旨,接着在第二句里,根据此宗旨得出了“道不可离”之特性。这个道不可离,是我们后人在研究儒家时经常忽略的问题,自觉不自觉的将儒家的思想与我们的生活、工作相对立起来,这也是后世关于儒家的解释会隔一段时期,又出一个新的解释来,但是,仔细看其文章,却和《中庸》本身有了隔阂。

        根据《中庸》的前二句,古人得出了结论了“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 慎其独也。”这两句话,后世争议比较少。

        根据前面的分析,所以作为和小人相对的像君一样比较高、能干的人应该在自己所不能看到的地方保持警戒和谨慎,在自己没有听说过的事物上保持恐惧。

        说争议比较少是指唵兄引用的解释与我的理解有不同。属于比较少的争议部分。我的解释将“其所不睹”、“其所不闻”将君子自己联系起来,而不是其他人看不见君子、听不见君子的地方。

        愚以为,我之解释更好!

        根据前文,天命为宇宙之客观规律,其规律到底是什么至今尚无定论。我们人能够遵循此规律,如何遵循就是修道,所以,道具有不可离性。既然不可离,那么在自己没有见过事物,没有听说过的事物上面是不是该有戒慎和恐惧呢?

        而引用之解释,却将“其所不睹”、“其所不闻”理解为没有人看见、听见的地方,这样理解和请文有什么关系呢?我学《中庸》时,对这个解释一直耿耿于怀,认为其将问题滑到了一边。这个没有人的地方是后来的解释者自己创造出来的嘛!

        我们再来看运用,人类没有见过、听说过的地方,可以讲比比皆是,若对这些事物都能保持戒慎和恐惧,是不是随时注意自己了呢?而按照引用之解释,在其他人没有人的地方才这样,有其他人的地方,因有监督所以就不强调了,似乎也能说得过去。但是,这里面已经有增添的地方了,增添的是在有人的情况下,君子是能做得好的假设。而后世的历史告诉我们,即使是在众人面前,所谓的“君子们”恰恰是勇于且敢于乱来的。这个增添之假设可以讲是不成立的。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先继续把上面的一句说完。前一句通行的解释,是根据后文来解释前文,在我看来是因果颠倒,把后一句当作了前一句的阐述。真是这样的吗?

        唵兄引用的解释,可以这样说我是完全不同意的。莫应该理解难道不是。见乎隐,露出原形的事物不是从隐藏时开始的;显乎微,彰显的事物不是发端于细微之处。这里,将的是万事万物的变化总是从细微不明显的地方开始变化,到了“见”和“显”时,人人都知道了。

        那么后一句的“慎独”的独,就是在其他人都没有觉察到的时候,为独,这个“独”是众人皆醉吾独醒之独,还不是一般的孤独的独。把慎独理解为独自一人,没有人的地方,是把《中庸》庸俗化之理解,还没有看到《中庸》之深意。

        估计,此段之争议更大!

        关键词(Tags): #儒家#传统文化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