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关于毛岸英牺牲情况分析讨论汇总(兼回朴正兴帖) -- bigwolf

共:💬27 🌺195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关于毛岸英牺牲情况分析讨论汇总(兼回朴正兴帖)

    对于前几天针对毛岸英牺牲情况的讨论,在下本来自看了非闲人兄的发言之后不打算再回复,在别人的帖子里讨论那么多跟主帖无关的话题也非我本意。原来还在犹豫要不要针对这个问题开个主帖讨论,本想就这么算了,但是朴正兴的一些理论在下实难认同,于是在这汇总一下自己对这个问题的分析(尤其是那两本书,我今天特意跑了一趟图书馆,把引发争议的杨迪的书以及王天成,杨凤安的书全借来了),以及回复下朴正兴的某些看法。

    关于毛岸英被炸牺牲的问题,一般都是针对其中两点争论:

    1.毛岸英吃蛋炒饭引来了飞机:

    2.毛岸英在屋里生火违反防空纪律。

    这两点首先第一点就绝对站不住脚,第二点也是十分牵强。我先发下我以前针对这个的分析帖:

    以前都盯着小毛炒没炒饭和该不该炒饭的问题吵来吵去,我最近仔细想了一下,这种争论纯属偷换概念和混淆视听,炒不炒饭根本就不是事,跟轰炸八竿子扯不上!我看的文章里是这样的经过:当时毛岸英和另一位参谋因为有事要办,9点多才腾出工夫吃饭,已经过了时间,就在作战室热蛋炒饭吃。

    分析如下:作战室应该是有取暖用的炉子以及火盆,必要时也可以烧水热饭。志愿军就算是有烟火管制,也不可能总部作战室连炉子都不点,朝鲜北部山区11月底不点炉子是要死人的,何况得有人通宵在里边值班!炉子用的应该是煤或木炭,不太可能烧柴,不然屋子里到处是烟根本没法呆,开会办公就更别提了。烧木炭或煤虽然烟比较小,但恐怕也得修个烟筒排烟,还得考虑到有人抽烟。按照当时的情况那个屋子一点不冒烟根本不可能,里面5、6个人呢,不取暖非冻坏不可,当时又没电暖气。小毛炒个蛋炒饭能弄出多大烟来?有想试试的把自己家窗子打开,不开抽油烟机炒上一大锅炒饭,难道窗户就会像蒸汽火车头似的猛喷烟,几百米外都看得见?志愿军总部在山沟里,这一带飞机不能飞太低,至少也得飞个800米以上,不然就算没人打也会撞山上。要在白天千八百米高以上找地上房子里冒烟的小油锅,哪里有那么容易?当时又没有探测热源的设备。假如说轰炸机本来发现不了这个正在烧炉子取暖的房子,有人在里边炒蛋炒饭增加了一点油烟,因为增加这点油烟所以就发现了过来炸?那干脆规定志愿军总部不许抽烟算了,一开会10个人上下全抽烟从屋里往外冒,比你一个小油锅的烟大吧?

    以上就是本人的分析,我认为美军发现了这里应该还是通过其他情报,比如说老有后勤车队来这里,无线电侦听推测出了电波讯号大概地点什么的,所以总部被炸了;蛋炒饭事件纯属混淆视听。

    今天我偶然发现了1983年军旅作家王颖写的报告文学《毛岸英之死》,这篇文学在下觉得很有价值,因为就我查到的所有资料里边,还没有哪篇细致的写到总部的地形和作战室房屋布置;虽然在一些细节上跟杨迪,王天成的书上又有出入,但是个人认为里边描写的的总部的地形和作战室房屋布置介绍还是比较可靠的。下面是文章链接和有关的一点段落:

    外链出处

    在南北两座大山之间,夹着一条东西走向的深沟。沟中一条小路,路两侧是一些相挨得紧紧巴巴的差不多同样高矮的简易工棚。在南山一条小沟岔子旁边有一个圆圆的矿洞,这是位于朝鲜北部平安北道的大榆洞金矿。如今,里面石落柱塌、阴暗潮湿,那不紧不慢的滴水声衬出了死一般的沉寂。洞口侧上方50米左右有一座很大的长方形木板房,它是志愿军统帅部作战室,彭德怀司令员兼政委就在这里指挥作战。

    11月25日,是志愿军打响第二战役的第一天(中略)。。。。。。。这天上午,当所有的战斗命令下达以后,司令官可以有片刻的轻松了。一夜没合眼的彭老总,实在太劳累了。毛岸英正在靠北墙的大火炉子前签收有三个“A”字的战斗电报。彭总就和衣躺倒在毛岸英旁边一间小屋的行军床上。

      昨天上午,一架美军侦察机曾在志愿军总部上空盘旋了将近一小时之久。这异常的现象引起了人们的警惕。大家估计美军可能发现了这里有个轰炸目标。所以邓华、洪学智和不值班的参谋人员都撤到了距木房不远的一个山洞里,以防备敌人今天来空袭。作战室里,只留下了实在脱不开身的司令官和几位参谋人员。

      还在第一次战役刚刚发起的时候,志愿军总部一辆输送给养的卡车,在那条大深沟里挨了敌机轰炸。一位管理员躲到汽车底下,可恨的敌机一个俯冲,发射了火箭,打着了汽车,竟把这个管理员烧死了。从那以后,隔三差五的美国飞机没停止过骚扰。这种频繁的军事行动,造成了总部参谋人员的一种矛盾心理:既警惕,又麻痹。家常便饭了,你炸你的,我干我的!

    从这篇文章的介绍来看,志愿军总部的地形比较隐蔽。东西走向的深沟不易引起注意,也有利于保卫工作;在矿洞旁的屋子里办公,有事便于躲避(所以彭德怀才认为挖防空洞没什么必要),但是美国这次轰炸完全是有备而来,侦察机已经都来侦察过,既然能炸物资卡车,就能找到卡车去的地方。除了洪学智,无论是彭德怀还是毛岸英等其他人都没太当一回事,过于大意;这帮人在延安老挨炸,日本人基本也没炸到什么,不明白美国的精确轰炸和日本对延安的随便炸炸根本就没法比;要不是洪学智警惕性高,发现侦察机之后硬拽着彭德怀把司令部搬到防空洞,志愿军总部就被美国“斩首”了。要总结这次的经验教训,就是志愿军总部整体严重缺乏防空知识加麻痹大意,彭德怀自己就是这样,要不是洪学智,基本上得给他也开追悼会。我认同王天成的书里的说法也是有原因的,杨迪的那一段写得有板有眼,但是里边的日子错了;毛岸英被炸是11月25日,开防空临时会是24日,他给写成了24和23日。(如果是24日早上,可能真是有时间下棋,那时候事少,老麦还没动呢)

    接下来是老朴的部分发言:

    "白天不能冒烟,晚上不能见火",这就是志愿军的规矩,看清楚了?

    至于说什么取暖和冒烟混为一谈,简直是胡扯.白天取暖可以用炭盘之类,那里一定要烟囱冒烟?毛岸英同志是用灶生火炒饭,杨迪在屋外都看见了烟囱冒烟.这根本就是两回事.

    至于说美军飞机能不能发现冒烟.洪学智回忆录里有说:有参谋在防空洞口晚上点蜡烛看书,被美军飞机对蜡烛扫射打死了.

    豆大的蜡烛光都能看见,一根烟柱反而看不见了?

    这位大狼同学还是要先加强学习.别连点基本常识就没有就向当年的志愿军作战部副部长叫板.

    如果真有人敢篡改,这么多热爱伟大领袖的人早就把网上的版本批倒批臭了,还轮到您放马后炮吗?是不是要把军事出版社也打成敌对势力?

    老朴,到底是我缺乏常识,还是你缺乏常识?您说话不要这么随便,还把人家杨迪拉上来。我为了这个帖子还特意去网上查了辽宁省丹东市和宽甸县的气温(丹东市的气象网今年刚建,所以用3月初的数据参考;宽甸的没法精确到天,只能推算,特此说明)。据本人的推算,1950年11月25日前后志愿军总部的日最高气温在摄氏0度到-5度,最低气温不会高于-10度。这个温度待在木板房里不生火谁受得了?不生炉子只靠火盆?火盆是个辅助取暖设备,那个屋子据推测也许是60平米上下,考虑到可能有隔断,作战室空间应该有个40-50平米,两三个火盆够用吗?而且不能再多了,一脚踢翻着了怎么办?火盆也不是绝对没烟,跟火盆结构,木炭质量,以及烧的技巧有很大关系。你烧火盆不能不开窗户吧?开窗户还是有烟,不开就等着大家中煤气。要让整个屋子都暖和,就得把大火炉烧起来。还有,毛岸英用灶生火炒饭?拜托您说话前先想想什么叫炉子,什么叫灶,总部作战室里修灶了?您那是总部炊事班!我在炉子上放个锅不就得了?

    “白天不能冒烟,晚上不能见火”也得看是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你要是单顶着那篇文章说,那志愿军几十万人这三年全吃炒面就雪,连个馒头都甭想了。就算吃饭可以炒面对付对付,喝水呢?志愿军可还有规定不许喝生水的,晚上还得烧洗脚水,这都是炊事班的工作。你给人家放假志愿军受得了吗?而且您说话不要拽上“军事出版社OOXX”“向当年的志愿军作战部副部长叫板”等等的话,这两本书全是军事出版社出的,志愿军作战部副部长也不是您。

    最后说下老朴您的这个发言:

    阁下说的很好,正好驳斥了某人说的他老人家如何洞察到美国空军的威力

    另外老蒋除了日本也没去过什么先进国家,怎么他就没搞什么大炼钢铁?自己不懂不要紧,可以请专家干吗,最怕就是不懂装懂,要让群众以为自己最伟大,最正确.最后是祸国殃民的.

    "老蒋除了日本也没去过什么先进国家"?苏联他去过吧?老毛在山沟里转的时候,他已经跟德国,意大利等国来往密切,孔祥熙等人都去过德国意大利。说实话,老毛对西方先进工业国家的认识是比不过老蒋的,他的优势是对中国阶级矛盾和下层社会的理解,老蒋就差在这里。马后炮谁不会放?不求甚解就会说他“错了,错了”这谁不会?老毛要发动全民搞工业化的想法也并非绝对不可取,问题是出在他没想到出现的许多变数。地方官只顾媚上,对于破坏农业劳民伤财的问题完全不顾,也不管炼的人学会没学会把铁熬化了就得;反正产量报上去我的官帽能保住,对不对一概不管。这都是封建社会的臭毛病,好多共产党员身上都有,虽然老毛负领导责任但也不能只怪他。还有就是你以为老毛对于轰炸的事可以放心,就把毛岸英派去?日本轰炸不行,国民党轰炸更不行吧?在长征路上毛泽东警卫班班长胡长保为掩护他被炸死,贺子珍因抢救伤员被炸成重伤;这两位要是运气不好,党史上就是写“夫妻双双在长征路上牺牲”了。战场上没有什么地方是安全的,要安全干脆就别去。

    通宝推:SleepingBeauty,

    本帖一共被 9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文摘】毛岸英在朝鲜战场

      这是一本感人至深的书:外链出处

      序(刘思齐)

      沧海桑田,斗转星移,岸英离开我已经半个多世纪了。五十年来,“毛岸英”这三个字镌刻在千千万万中国人民的心中而永不褪色,这是对我最大的安慰和鼓励。我看过许多研究和褒扬毛岸英的著作,但专门介绍毛岸英在朝鲜战场上的书,这还是第一本。这本书仿佛带我走过一条长长的时空隧道,又把我带回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作者曾在中国人民志愿军代表团工作过,多次为毛岸英烈士扫墓。他凭着对毛岸英的一种情感、对历史的一份责任,通过在朝鲜期间的所见所闻所感,采访了不少志愿军老战士,搜集并研究了大量的相关史料,费时数载,终于完成了这部纪实文学,其精神确实难能可贵。这本书从一九五○年秋中央决策出兵,写到一九五九年春我去朝鲜扫墓,其中重点写了毛岸英赴朝前后一个多月的活动。尽管时间跨度不大,但作者以纪实的笔法,从一个侧面再现了朝鲜战场上毛岸英的真实生活,其中也适当夹叙了毛岸英赴朝前各个历史时期的生平事迹。资料翔实,内容丰富,其中有些故事鲜为人知,的确是一本歌颂先烈、教育后人的好书。岸英在朝鲜大地上度过了他生命中最后的三十四天,我作为他的妻子,当时根本不知道他去了哪里,直到两年后的一九五三年初,才知道他去了朝鲜前线,对于岸英赴朝参战前后的生活与战斗我知之甚少。作者在书中满怀深情地写下了这一切,故事生动,发人深思,催人泪下,我被书中的诸多情节所吸引、所感动、所振奋。看完这个书稿,不禁使我想起半个世纪前那场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运动,想起烽火连天的朝鲜战场,想起为保卫世界和平而英勇献身的数十万志愿军烈士。朝鲜的同志曾对我说:“朝鲜的山山水水遍染着志愿军烈士们的鲜血!”岸英是一个热爱祖国的人。当美帝国主义侵略军占领朝鲜半岛、威胁中国安全时,岸英主动请缨去朝鲜参战,第一个报名参加了志愿军。据说,岸英被安排在志愿军总部工作也不是他本人的意愿,他想到部队带兵打仗亲手消灭敌人,为此还托三十八军军长梁兴初帮他向彭老总说情。岸英是一个勤学好问、刻苦自励的人。他去朝鲜时带了很多书,彭总的秘书张养吾说他是搬着书山上战场来了!岸英利用防空时间,在敌机翅膀底下阅读了大量的美军资料,为彭德怀司令员制定作战方案提供了不少帮助。岸英是一个严于律己的人。他从不以伟人之子自居,时刻视自己为普通一兵,以至同车入朝的志愿军政治部组织部长任荣同志把他当作一个普通的地方干部;按当时规定团职干部应该吃小灶,他却和大伙儿一起在食堂吃大锅饭,吃粗粮;他工作积极主动,哪里有困难,哪里有危险,他就出现在哪里,当敌机轰炸志司驻地大榆洞时,他还在作战室处理工作……在怀念岸英的同时,我不能不怀念伟大的父亲毛泽东。岸英殉国的消息传来后,父亲忍受了老年丧子的巨大悲痛,一边一刻不停地处理国家大事,一边以极大的爱心和耐心,先是隐瞒我,后是安慰我和劝导我,显示出一份深不见底的亲情和作为领袖所特有的坚强自制力与巍然屹立的卓绝风范。失去亲人后我曾一度陷入绝望境地,正是在他老人家特别的关爱下,我才又鼓起了生活的风帆。岸英在朝鲜的三十四天,是我和他永诀的三十四天,也是他一生中最不平凡的三十四天。手捧书稿,我仿佛看到了岸英一身戎装,在枪林弹雨中从容执行任务时的堂堂然、巍巍然、凛凛然的高大身影,感到有一股热流涌遍全身,顿时由失去亲人的深沉的悲痛中升腾起一种强烈的必须向岸英学习的决心!希望所有感怀先烈珍惜今天的人,都来读一读这本书,它不仅给人留下不尽的回忆,使人感到震撼心灵的悲壮,而且也给人以力量。这本书的出版,可以说既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也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它将激励着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人民在风云变幻中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推向前进!读罢书稿,有感而发,是为序。二○○五年秋于北京

      作者写到:我要以手中这支拙笔,记述当年的风风雨雨,记述英雄的音容笑貌。让我们的后人永远记住:共和国的英雄谱上,有这样一对伟大的父子,有这样一个耀眼的名字——毛岸英。

      一九五〇年六月二十五日,星期日。就在西方人准备度周末、做礼拜的时候,东方的“晨静之乡”迎来了一个不宁静的黎明。清晨五时,金日成将军领导下的朝鲜人民军被迫向三八线南侧发动了攻击。火光熊熊,炮声隆隆,浓浓的硝烟在雨云的压抑下弥漫不散,在中部山地的峰峦中升腾、蔓延、缠绕,犹如飓风卷起的惊涛骇浪,战争很快覆盖了整个朝鲜半岛。三八线上的枪声,通过无线电波传向四面八方,也传到了北京;美国对朝鲜内战的反应,也通过无线电波传到了北京。对于这场战争,毛泽东并未感到意外。战争发生在邻国,却关系到我们新生的共和国的安危,关系到世界共产主义运动整个阵营的格局。当是时也,新中国未满周岁,分散在偏远地区的国民党残部和土匪仍有四十万之众,对这些散兵游勇秋风扫落叶般的局部战斗仍在进行。一方面是硝烟未散、烽火频仍;另一方面是兵火之后满目疮痍、百废待兴。在这样的情势下,襁褓中的共和国却不得不面临着一场新的战争,而且是一场国际战争。唇亡则齿寒,户破则堂危。作为朝鲜的近邻,中国人懂得这个道理,中国共产党人更加懂得这个道理。新生的共和国珍视自己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以及人民的和平生活,刚刚取得全国政权的中国共产党尤其不能容忍同志加兄弟的邻邦转眼落入美帝国主义的魔爪。正如毛泽东所说:“让敌人压到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面都不利。”战争,已经成为国家安危的惟一出路。于是,一切以人民和国家利益为重的共产党人、一向铁骨铮铮不向列强低头的毛泽东毅然选择了战争。毛岸英,这个二十八岁的铁血男儿,在祖国的安危系于毫发的关键时刻,以共和国最高领导人长子的身份,主动请缨,慷慨赴义,并且出师未捷便壮烈亦且默默地牺牲。“壮烈”——为国捐躯当然壮烈;而“默默”二字,就比“壮烈”更加令人钦敬、令人扼腕、令人感到心酸!毛岸英从报名参军到壮烈牺牲,刚好五十天(在朝鲜只有三十四天)。反观当年种种,尤其令人痛惜不已而又叹息不已的是:党和国家一号人物的儿子牺牲在一场正义战争的战场上,非但尸骨未能还乡,而且我们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也未见任何公开的宣传。我们曾经有那么多的诗篇讴歌“最可爱的人”,曾经为多少活着的英雄和牺牲的烈士树碑立传,而在很长的一个时期,确切地说,也就是烈士的父亲毛泽东在世期间,我们却很少见到宣传毛岸英同志英勇事迹的报道。多少年来,每念及此,我作为一个老兵,就油然而生一种强烈的冲动——让我们立正,向这位热血报国魂飘天外长期以来几乎默默无闻的英雄庄严敬礼!向共和国的缔造者、我们中国共产党人曾经也是永远的领袖、英雄的父亲毛泽东同志庄严敬礼!毛泽东无愧为伟大的父亲,毛岸英也无愧为英雄的儿子。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毛泽东及其家人(包括刘思齐同志)的贡献应该说是最大的。父子二人都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真正的国际主义者,他们是无私奉献的光辉典范,他们的伟大精神永为后人所传颂,与山河同在,共日月同辉!伟大的父亲,光荣的儿子!他们的伟大和光荣激励着我。我要以手中这支拙笔,记述当年的风风雨雨,记述英雄的音容笑貌。让我们的后人永远记住:共和国的英雄谱上,有这样一对伟大的父子,有这样一个耀眼的名字——毛岸英。

    • 家园 楼主大善

      感谢楼主和各位兄弟的辛苦考证!

    • 家园 有没有美军方面的资料,50多年了也该解密了。

      敌军的资料应该是客观的,看到底是瞎碰上的,还是有什么情报才炸的。

    • 家园 花敬老兄并报告个事

      前一阵上不来的时候用代理,结果发现那个软件居然能自动给串帐号,其中一个好象就是老兄你的。缘分呐(范伟状)

    • 家园 花一个!
    • 家园 写得好,花之
    • 家园 兄弟看的那本书是哪个版本的?

      我以前也写过一点.

      http://www.talkcc.net/article/495963

      到现在为止,我没见到过所谓的更新版,也许确实有,但我确实没查到过,我看到的98版跟网上流传的版本有很大区别,或者说,主要区别在如何给毛岸英罪名做实上面.

      杨迪这本书,胡扯的成分很多,当年手上资料少,虽然有疑问,没敢直说.

      至于老朴,我追着问他看过这本书没有,人爷们就是不说.

      http://www.ccthere.com/article/1719572

      • 家园 98年版的,2003版没借到

        首都图书馆似乎有一本2003版,可是没在它应该在的那个位置,没找着。这回从图书馆回来上网搜索搜索能找到报告文学《毛岸英之死》倒真是意外惊喜,里边的旁证材料还挺有用。

        • 家园 首图我都翻遍了

          至少在当时,没有什么03版的,现在,03版是否真实存在,个人以为已经不重要了,杨迪这本书,98版都是硬伤一大堆,资历这东西,跟膏药一样,看你往哪贴.或者,如同阿姨对美女的观点一样,重要的在于屁股.

    • 家园 热烈熊抱大灰狼,感谢您的劳动和对无耻无脑的偏见者的回击!
      • 家园 就是这个劳动量台不成比例了

        人家上下嘴皮一碰,两句瞎话一说,咱就得费老鼻子劲儿去找资料。

        小鬼儿曾经也和造谣的人干过架,人家俩句瞎话下来,我是又跑图书馆又上网,整的资料足足的往丫面前砸过去,人家就回一句话:“那某某那事儿(跟前面那个谣言毫无关联的又一瞎话)呢,你又怎么说?”

        不过,也因为这样,好多史料细节被大家又找了出来,记住了。这可能是唯一能够聊以自慰的了吧。

        也算好事一件。

    • 家园 花认真的兄弟。
    • 家园 跟朴这种受过邪教洗脑的就是要认真~
    • 家园 你很认真,世界上最怕“认真”二字。

      虽然网上时有戏言“认真你就输”,有时我是大不以为然的,特别是在和那些反毛分子的战争中,只有“认真”才会赢。近年主席在网上被抹黑的形象开始转变,其中最大的一个原因就是热爱主席的人认真起来,能仔细挖掘真实史料硬对硬,让造谣者无地自容。

      你要污蔑主席一亿稿费嘛,我就把主席的管家警卫员财务的证词找出来,一笔一笔和你算帐。有人认为没有必要这样做,因为拿稿费作文章必定是反毛、WT,理他们作什么,但我认为还是必要的。因为有人就是相信反毛分子的这一套,甚至包括热爱主席的一部分人,他们是真的相信谣言但是认为主席有一亿稿费也没什么呀,这不妨碍他们去热爱主席。

      其实我应该感激这种想法,不是很多人抱这种“宽容”的想法去看待主席的稿费、主席的私生活,在过去三十年中,在左派不懂得用事实和反毛者在网上进行正面交锋并获得决定性胜利前,主席的形象怕只会更差。

      关于毛岸英,具体他是如何牺牲,我并不想深入地展开,不是那碗蛋炒饭的事,反毛者也不用着再三感激美军飞行员。我总在想,天性如何刻薄恶毒之人才说得出那种灭绝人性的话呢?

      我说过我有时是非常唯心的,虽然我非常悲痛毛岸英的牺牲,但我认为他的牺牲是偶然中的必然。像秦始皇像主席这样超越历史的人,是不会有继承者的,所以,扶苏死了,毛岸英死了。于是他们费尽心力构筑和维护的那个理想国度在他们身后迅速崩溃,人亡政息,古今皆然,到今天一切皆似是而非。

      历史乐此不疲地上演着类似的戏码,人类总愚蠢地一次又一次重蹈覆辙。

      说点更唯心点的话~关于毛岸英和他的妻子刘思齐。在我看来,他们仿佛在重复着父母一辈的悲剧,只是这一次,丈夫离开了妻子留下了。不论这一辈或是那一辈,他们都没有机会去实现那个“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愿望。

      毛岸英,跟他父亲一样,骨子里有着与生俱来的浪漫和热情,结果又跟他父亲一样,爱上像他母亲一样敏感内向温婉多情的女子。而13岁的杨开慧没有爱上毛泽东,16岁的刘思齐也没有爱上毛岸英,虽然他们已相识,可对那时的她们来说他们仅是兄长般的存在。

      1920年,27岁的毛泽东和19岁的杨开慧结婚,1921年,28岁的他迎来第一个国运的转折点,TG的诞生。

      1949年,27岁的毛岸英和19岁的刘思齐结婚,1950年,28岁的他随志愿军入朝参战,永远留在那片土地。

      1930年,29岁的杨开慧牺牲,同年,刘思齐出生。我们看得见过去她却看不到未来,看不到20年后她要承受的悲痛。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