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3)接着说邓公 -- 史文恭

共:💬246 🌺887 🌵8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7
下页 末页
            • 家园 查了查资料,原来又是一个“亩产万斤”式的典型

              查阅了有关资料,“责任田”确有其事,但是效果并非如上文所言,下面是《新中国50年统计资料汇编》P427页记载的1957-1965年安徽省粮食产量:

                年份 粮食产量(万吨)

                1957 1027.0

                1958 884.5

                1959 701.0

                1960 674.6

                1961 629.0

                1962 670.7

                1963 697.7

                1964 812.1

                1965 966.6

                资料显示,在曾希圣在安徽工作的最后四年(1958-1961),安徽省粮食产量逐年下滑,1961年降到最低点,比1949年的639万吨还要少10万吨,难怪最后三年安徽饿死那么多人(此时安徽的人口比1949年增长了三分之二)。而安徽粮食生产复苏,恰恰是在曾希圣调离安徽以后(1962年初,李葆华调任安徽省委第一书记)。 

            • 家园 有资料你可以拿出来大家分析

              这三十年教育了大家,不要不经过分析和验证,随便相信资料,三鹿不也国家免检吗?

              前二十年不也对新中国的农业科技成就藏着、捂着吗?

              而技术的进步是需要集中的生产方式,提供科研方向、资源和环境的,这是单干的农民永远不可能提供的。

              • 家园 嗯,俺的帖子日益有科普贴的趋势了。

                1,曾希圣的“邀功”成分有,但不尽然。至于粮食产量“那是无论如何都上不去的”,只是因为,曾希圣的责任田没有得到贯彻罢了。-----俺提议您看相关的材料,是因为这个过程是需要时间的,不是曾希圣一句话,“要有光”,于是一片光明,要有“包产到户”,于是产量就嗖嗖往上窜,您连相关的材料都没有看过,就断言“粮食产量那是无论如何都上不去的”。----这个信心之坚定,让俺不敢多说了。

                2,俺曾经放言要写庐山会议,所以相关的材料的确看过一些,但研究现代史,是需要时间去品味的。---这是一个修炼内功的过程,入了门之后,至少在发言的时候,越有底色,越平静。

                一个小的例子,也是在张步真的《渴望真话-刘少奇在1961年》,话说刘少奇回到家乡,把祖宅让给了5户农民乡亲住了。----这是一段佳话,但为啥子,解放十多年了,还有5户农民连房子还没得住呢?

                ----这是因为大跃进期间,为了积攒肥料,湖南农村干部扒掉了大量的老房子,(因为老房子的墙土含有一定的磷,钾等),再加上,很多干部进村,随便号房子,占农民的私房,(因为“共产”了嘛,),所以等大跃进落幕,很多农民就无家可归了。---刘少奇看到这种情况,再三向农民道歉后,把县委准备搞的刘少奇同志故居让给这些农民去住。---也就是说,这段佳话不过是大跃进期间TG的错误结果之一罢了。

                ----那这和“单干”有啥关系呢?---唉,说来话长了,大跃进的时候,农民被组织起来,集体去食堂吃饭,(农民们自己说,国家真厉害,直接把农民的饭碗给控制了。),因为都在食堂吃饭了,所以农民们自己的养猪养鸡,门前屋后种小菜的积极性都没有了,因为,农民们连锅都被上缴了,搞点小菜也没法子煮啊,而养的鸡,猪会被上级低价征购,----也就是说,所谓的“集体”,抹去或至少大大减弱了个人生活资料的所有权,而可恶的是,这些被剥夺的生活材料的控制权,落在了村干部的手里,---而这就是为啥在当时情况下,”单干“要比”集体“好的多的本质。

                -----因为上面的原因,导致了农民实际上在一个低效率的情况下加入”集体生产”,----换句话说,如果俺是一个夸夸其谈的知识分子,只会给您分析从理论上,“集体”比“单干”有多少多少好处,但冷酷的事实是,“集体”下经济获得的组织者,很少有一心一意为“集体”打算的。----也就是说,东哥的美妙理想在很大程度上没有一支可以信赖的执行者队伍。

                而这,就是理论和实践的区别,或者说,对于历史的研究者而言,这就是只有理论不看材料,和反之者的区别。

                以上。

                • 家园 很奇怪,

                  1,曾希圣的“邀功”成分有,但不尽然。至于粮食产量“那是无论如何都上不去的”,只是因为,曾希圣的责任田没有得到贯彻罢了。-----俺提议您看相关的材料,是因为这个过程是需要时间的,不是曾希圣一句话,“要有光”,于是一片光明,要有“包产到户”,于是产量就嗖嗖往上窜,您连相关的材料都没有看过,就断言“粮食产量那是无论如何都上不去的”。----这个信心之坚定,让俺不敢多说了。

                  几百年工业发展总结出来的“分工协作统筹安排”对农业就一点借鉴作用没有?

                  所谓单干提高了劳动效率的根据也不过就是现实情况下单干对劳动积极性的提高最优罢了,津津乐道于这几乎唯一的优点(片面强调主观能动性的作用),却几乎无视科学技术和生产组织形式对劳动效率提高所起到的根本性的、决定性的影响,和“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有啥本质区别?

                  • 家园 嗯,关于几百年工业发展总结出来的经验,。。。

                    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在于,在开始工业发展之前,需要一个原始积累的过程。-----中国当时恰恰处在工业发展的初期,在这个阶段,还谈不上“分工协作统筹安排”,假如您要知道这个“分工协作统筹安排”当时的表现,可以参看大炼钢铁时期的中国计委工作。

                    至于单干对于提高劳动效率的根据,不是一个简单的“主观能动性”的问题,而在于一个非常本质的问题。---那就是单干的农民可以把握自己的劳动成果。----至于这一条有多重要,俺觉得似乎是一个需要仔细思考的问题。。

                    • 家园 史MM是学文科的?

                      这么个简单的道理还要和大家争论?单干自古以来受人均占有土地限制,没可能致富的,哪个国家小农是富裕的?如今的日本生产力那么高,我家附近一小块一小块的农地也是渐渐转变为住宅了。靠单干致富,除非是占有大量土地资源的地主,可是那也是剥削了雇工。这个和手工作坊斗不过流水线工厂是一个道理,农业也好,工业也好,里面的道理还会天差地别吗?

                      把握成果,不就是个分配的事情嘛,你上面举的那些例子恰恰是共产风之类的左倾错误,没有(曾希圣李井泉之流的)那些错误怎么会有灾难?现如今农村几乎事实破产已经证明了的事情,还需要多说?

                    • 家园 不可否认,人民公社的推行过程中出过很多问题;

                      单干的推行未必没有民意的作用。

                      但时至今日,仍然为“单干”叫好,仍然只是批判“集体生产”而不去研究一下它的好处,这不是做实事的态度,难道我们还想老呆在“原始积累过程”中吗?

                      至于单干对于提高劳动效率的根据,不是一个简单的“主观能动性”的问题,而在于一个非常本质的问题。---那就是单干的农民可以把握自己的劳动成果。
                      真的能够把握住就不会出“三农”问题了。

                • 家园 给点事实,你们自己分析

                  可靠材料-来自安徽人:

                  1. 60及以后几年都是风调雨顺的丰收年,当时搞人民公社,去地里干活回来要搜口袋,家家户户不许冒烟,吃饭堂就要看掌勺的脸色,关系好稀饭装成干饭,关系不好稀饭装成清水。结果粮食烂在地里,人饿死在家里。尤其是家庭出身不好的人,基本上吃不到东西。

                  2.相邻的村子的领导检查口袋不细(故意的),吃饭堂也不太定量,就没有饿死的人。

                  3.人饿到什么程度?树上没皮,地上没草,临死前吃土。

                  4.怎么活下来?小孩子抱着衣服钻到庄稼地里一躺就是半年,见啥吃啥。就是不能抬头,不然被人看见抓回去就饿死了。

                • 家园 事实上,你的责任田理论不是科普,是个假科普

                  曾刚走,安徽的粮食生产就好转。当真是曾说“要黑暗”,就有光啊。

                  关键在于干部,而不是政策。真正重视实践,会看到底干了什么,怎么干的。不注重细节,那是即不懂理论,也没有实践。

                  • 家园 李葆华62年3月份提出废责任田

                    但是他不主张用激烈手段,所以废责任田最后在63年完成。

                    62,63,64,安徽粮食连续三年增产,彻底废掉责任田后的64年,增产幅度居然最大,所以,把安徽粮食增产归功于承包是个很荒谬的结论。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