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文摘】DVD的历史背景----是谁催生了DVD? -- 梁子

共:💬6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文摘】DVD的历史背景----是谁催生了DVD?

    D海风云第一篇

    DVD的历史背景---是谁催生了DVD?

    老剑

    标准之争

    在民用电子领域,标准之争从没有停止过。日本的大厂家在这方面是独步全球的,七十年代后,他们通过在民用消费电子领域不停地掐架来确立标准,称霸世界,这其中最卖力的便是消费电子类的巨头SONY(索尼)。早在录像带时期,SONY率先推出了BETA标准,但不久便败给了后来居上的松下与JVC(胜利)的VHS标准,在质量相等的情况下,很少有人会收藏两部格式不同而内容相同的录像片,于是VHS成为了录像模拟时代的标准。

    七十年代末,磁技术已经熟透,激光存贮(简称光贮)技术开始被各公司所研究,但都没有统一标准,重复开发与浪费现象严重。大家都憋足了劲打加速战,看谁最先冒出这一头并受到业界认可,谁就会拥有未来数十年的天下。结果这个桃子被荷兰著名的PHILIPS(菲利蒲)公司摘得,尽早地推出了LD(Laser Disk)激光视盘,当时它仍然是模拟信号的产品,而且体积庞大,外形笨重,但400线的画质使录像带望尘莫及。SONY敏感地意识到了PHILIPS在光贮领域的过人之处,于是二者开始密谋合作。1982年,在LD的基础上,SONY不失时机地与PHILIPS确立了CD唱片的标准,就是现在的CD音乐盘,这个小小的光盘显然比LD要成功得多,这个标准一直到现在还在被广泛使用。SONY与PHILIPS成为业界的两大巨头,牢牢控制住了消费类电子娱乐市场,世界上每台CD唱机或与之兼容的机器都要给这两大巨头上供,索尼与菲利浦也被称为了索菲联盟,强大得令同行只能望其项背。虽然LD只是昙花一现,但正是它系紧了二者的联盟,也算不辱使命。继而不久,电脑业使用的CD-ROM标准也被他们括入囊中,从此财源滚滚而来。前有教训,后有甜头,使得SONY铁了心要称霸江湖。商场上有句名言:三流企业卖产品,二流企业卖服务,一流企业卖标准。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标准制定者。可是先机已失的其它几大公司也不是省油的灯,看着CD光盘先机已失,松下,东芝,日立,先锋,NEC等,都暗暗卯足了劲,要与SONY一争长短。这些厂家根据对利益的判断,时分时合,在A产品上是战友,同时在B产品上可能是死对头,相互勾心斗角,其目的都在偷窥盟主的宝座,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演绎出消费类电子的春秋战国。对于音像界来说,磁贮之争或许走到了尽头,光贮才是未来必争之路。CD这趟车算是赶不上了,于是大家齐刷刷地把目光投在了下一代产品上,DVD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已经领跑的SONY当然不甘示弱,它一次又一次地与各路诸侯四处挑战,它的产品总要独树一帜,符合自己的特有标准,东北话叫“硌涩”,录像带它要搞HI8、D8,存贮卡它要弄Memory Stick,连IEEE1394这种国际标准接口,它也要有个与众不同的专利叫法“iLink”。这种孤傲一方面来源于SONY强劲的开发实力,另一方面也来源于索菲联盟在CD光盘上成功的优势心理。但硌涩终要付出代价,在小型家用DV摄像标准上,SONY又尝败绩,输给了DV联盟。看来SONY在磁贮领域真是不走运。

    商人总要追逐利益,一个明显的矛盾是令人头疼的,如果放弃自己的标准,当然不满足于臣服他人之下,可如果坚持的话,很可能竹篮打水,最终费力不讨好,仍然要丢掉市场,这叫不识识务。其实各巨头都面临相同的痛苦,只是SONY更甚。我们可以看到,不管如何特立独行的公司,面对市场的走向,最终还是要放下面子问题,做一些兼容的产品。我们只知道SONY的录像机和录像带做得好,并未留意它在兼容VHS和DV时的痛苦。除了情感上的,当然还有金钱上的----向标准制定者上供。为了免于这样的尴尬,保住光贮领域的优势,对于下一代光贮产品,各方都显得极为重视。

    1994年底,SONY与老伙伴PHILIPS率先推出了大容量的下一代光贮产品MMCD(Multi Media CD),其容量已经达到数G,并与PHILIPS欲立其为数字影音的新标准。一直以来,技术与材料的科技革新,一直主导着媒体的发展。你可以不会摄影,但如果你发明了照像机,那么摄影的天下就是你的,你可以不会编新闻,但如果你发明了电视机,那么整个电视网络都是你的。SONY在CD唱盘、CD-ROM领域让唱片公司与电脑公司的臣服,再次证明了这一点。但这一次,两大光贮巨人的联手,依然受到了强劲的挑战,对手东芝随后公布了SD(Super Density)光贮产品,虽然在技术规格上二者并没有太大区别,都能在CD大小的光盘上容纳数G的内容,但是东芝攀上了一棵更大的树,技术革新媒体的定律这一次被颠覆。

    八大影业

    如果说世界上还存在着这样庞大的组织可以斜视索菲联盟的话,那只有美国的好莱坞,这个全球影业的霸主,其中有几家历史悠久而庞大的公司主宰着全世界70%以上的电影市场,俗称它们为八大影业公司,简称八大影业。

    八大影业只是一个统称,好象北京的“天桥八大怪”一样,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佼佼者,基本代表着当时实力最强、影响力最大、优秀作品最多的电影公司。

    老牌的八大影业,前七名是如雷灌耳的:时代华纳(Time warner),米高梅(MGM),20世纪福克斯(20th century fox),迪斯尼(Disney),环球(Universal),哥伦比亚(Columbia),派拉蒙(Paramount)。第八位一直有争议,比如曾出品过《公民凯恩》的RKO,现在已经难见踪影,还有新生代如新线(New Line)、米拉麦克斯(MiraMax),梦工厂(Dream Works)等,可惜它们都有七大影业的背景,不是它们的子公司便是他们的衍生物,最具实力争夺第八位的是博伟(Buena Vista),也有译成“远景”的。它的资本运作相当出色,控股很多电影公司,如果你是个电影迷但对博伟这个名字不熟悉的话,提起试金石(Touch Stone)和米拉麦克斯(MiraMax)的名号应该有所耳闻,还有一个与好莱坞同名的公司Hollywood,甚至是DISNEY也有大量博伟的股份。当然作为一个真正的影业霸主,博伟比起前七家来还差些。所以也有人将八大影业称为七大影业。天下文章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余下的天下文人共分之。这第八个名额也可以由其它电影公司共分之,称为八大影业也不为过。

    八大影业到底有多大势力,实在难以估计。不能简单地从AOL当年的1900亿美元并购华纳来估算。我们看这样一个数字,2003年的统计,好莱坞在当年新产大片的平均制作费用每部是八千万美元。这是个极其可怕的数字,一部一两小时的电影足以顶上一个比较成功的中型以上企业的投资。相比之下,电影之乡欧洲,还有数量之王印度和香港,再加上日韩这些东南亚盛产电影的国家,全世界电影绑在一起也无法与好莱坞抗衡。电影界有一部权威的列奥纳德•马尔丁(Leonard Maltin)电影指南,收录了约两万部电影的简单目录,其中有18900部是好莱坞的作品,而其版权完全被七大影业瓜分占据。所以日资流进美国时,最大的突破口便在影业上,SONY与松下都曾斥天文数字的巨资对哥伦比亚和环球下手收购,但是好莱坞水深莫测,两大巨头都先后吃尽了苦头。

    这些影业巨头最可怕的财富,不是片厂等不动产,而是电影版权和拷贝,俗称片库。也许某部电影不是该公司制作的,但他会在合适的时候购买过来,或者是趁对手不如意时落井下石抵债过来的。每换一次版权,便会在电影的片头打上自己的烙印,就好象我国古代的字画收藏一样,每换一位藏主都会盖上一方藏印,弄得收藏品跟花瓜似的。在好莱坞的过气电影片头中便会出现有趣的现象,一个接一个的不同版权公司的标志片断和版权声明。

    好莱坞是个成熟玩弄电影工业的地方,一部电影不是只有在档期的票房才体现它的价值,其周边产品还有很多,玩具、形象标志、唱片、电子游戏,2003年的统计,票房收入只占成功电影的14%。在这其中,有一项非常诱人的收入使八大影业流连往返,那便是每一项新的视频技术诞生后,它们便会将许多老电影从片库箱底翻出来,重新用新技术制作翻新,然后卖个好价钱。录像带,LD,VCD时代皆是如此,有时候他们还会重复翻新老电影,几部弄个合集,甚至加点花絮,美其名曰特别版。这一点是电影无可比拟优势,你不会去看六十年代的电视节目,不会去听四十年代的歌曲,但你一定有兴趣看看三十年代的电影。从技术厂家的角度来看,新技术最好永远能替他们赚钱下去,直到他们认为有必要再开发下一代技术(比如竞争对手的危胁)。但这与八大影业的利益是冲突的,他们会有等不及的时候,也只有他们会主动对新技术实行催生。

    数字化的初次尝试

    激光存贮技术在音乐市场的成功,使得八大影业颇为艳羡。早在九十年初,各出租店就向他们抱怨,存上几千部电影的录像带店,其营业面积可以开一家中型超市,因此美国录像带的出租价格数十年居高不下,生意难做。当然还有诸多的因素,比如挑战电视业,还有那个说不出口的翻新片库发笔横财的原因,使得八大影业希望将其电影数字化保存。他们交给了当时光盘存贮的盟主SONY与PHILIPS一项任务,要在光盘上存放两小时左右的电影节目,以供家庭电视播放。这当然需要很好的压缩算法,于是两大厂商将目光锁定在动态影像压缩算法标准组织MPEG身上,MPEG是Motion Picture Expert Group的缩写,意为动态图像输出组织。MPEG当时制定了两套标准,MPEG1和MPEG2。MPEG1的解析度是320*240(N制),是标准的4:3电视规格,一小时的节目可以压缩到600M左右;MPEG2的解析度是720*480(N制),支持16:9的电视规格,一小时的节目需要占用3000M以上的容量。当时的民用光盘容量只有600M左右,索尼摸了摸口袋,只翻出这一枚硬币,受技术所限,只得选择了MPEG1作为压缩标准,这就是VCD(Video CD)的诞生。很显然,MPEG2对于MPEG1并不是什么新技术,它们是几乎同时制定的。虽然MPEG2在参数上出色得不是一个量级,但用户不可能接受一部电影占用七张光盘的体积,使用MPEG1的VCD便成为了折衷方案。

    VCD采用了双张普通CD盘来制作,这样可以存放两小时以内的电影,这一思路是延续了PHILIPS在推行LD时的做法,DiskA & DiskB。SONY拉拢了包括先锋在内的几家大厂商一起来组建VCD联盟以推广VCD。因为它的解析度太低,只有电视扫描线的一半,比最传统的VHS录像带还略有不及,八大影业对这份答卷显得有些失望,反应冷淡。VCD联盟只得以日本为中心在亚洲推行这项技术,没想到竟然获得了成功。于是形成了亚洲国家VCD风行几乎取代了录像带,而欧美却依然固我以录像带为主的局面。索菲联盟与八大影业也算结下了梁子。这其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VCD标准在防盗版技术上几乎无任何障碍可言,只要有合适的设备,任何人都可以轻易地复制。这一点是令八大影业最不满意的地方,VCD片源便得不到他们强有力的支持,拿一些老旧影片出来充数,完全无法跟上新电影的脚步。于是大量的从录像带上翻制的和从电影院中偷拍的盗版VCD面市,市场一片混乱。索菲联盟只得将VCD技术暂时用于电脑上解压观看,没想到被中国人搅了局。万燕推出了用于电视上直接观看的VCD机,类似于录像单放机。这一举动引发了VCD机的大战,各个厂家纷纷仿效。造成的结果是,技术的提倡者SONY与内容的创造者八大影业,都没有在VCD一战中受益。而VCD机生产商与碟片盗版商竟然成了受益者。当然还有两位隐藏更深的受益者,一个是电视业,一个是PHILIPS。VCD是本为电影业发布的标准,为摆脱电视业赖以生存的录像带而进行数字化革新,结果竟然最终被电视业所采纳。拿我国来说,大量的电视剧和电视节目都在以VCD形式被二次发行。而所有的VCD机中,几乎都要用到PHILIPS的解码芯片。这样的输赢局面,实在令人意外。好在DVD后来如日中天,VCD作为市场过渡产品不再被苛刻地对待,反而得到了与DVD同步发行的优待,可惜此时的VCD已气息奄奄,为时晚矣,这是后话。

    DVD的催生

    当时不但八大影业打算放弃VCD,连索菲联盟也几乎在同一时间开始研发下一代的光贮产品。VCD这个姥姥不亲舅舅不爱的产物,在我国曾如此兴盛过一阵,以至于VCD机生产商居然成了央视广告的标王,真是出乎意料。在VCD时代收藏了N多录像带版或者枪版级电影的爱好者,算是技术时差的牺牲品。我的一位朋友收藏过3000部VCD,各式各样的电影和节目都有,就算是盗版盘平均每部10元,投资也相当大了。到了现在的DVD时代,我想他心里一定是欲哭无泪的感受。果然,在搬家时,他只带了几张心爱的盘,其余的全部丢弃,够款。其实我何尝不是如此,旧软件我买过很多,在1.0、2.0之类不断涌出后,都一筐筐扔掉了。聊以为寄地告诉那些大厂商们,不要感觉太好,投点研发资金便不知道姓什么,我们这些往里填漩的消费者才是为新技术真正前赴后继、勇于牺牲的人。

    在过去,一项新的技术诞生后,至少要十年到二十年左右去更新和淘汰它,因为商家还没有赚取足够的钱。前文提到,碍于当时的技术,MPEG1是无奈的选择。但这一次的不欢而散,为下一代产品的降生加快了速度。VCD真正在亚洲市场上红火只有94年到99年短短的六年,从技术上讲,其实它根本就只有一年的过渡期,VCD上市不到一年,DVD就已露面。因为VCD兼容旧式光盘系统,价格相对低廉,所以仍然存活了几年。如今几乎完全退缩在电视领域了,谁还在拿VCD看电影的话,我真是对他深表同情了。

    94年底SONY发布了MMCD后,东芝在95年初发布了SD,这都是下一代的光贮产品,MMCD的容量可以到3.7G,而SD达到了5G。对这一技术感兴趣的,除了八大影业外还有计算机业的巨头,比如IBM,Microsoft等。对这两种标准,他们只想支持一种,理由与早期的录像带之争是一样的。出于合作贯性,SONY更倾向于计算机业,因为他们在CDROM的合作中非常成功,于是SONY承诺MMCD肯定会用来支持大容量数据写入与刻录,而这正是八大影业头疼的问题,这便使得东芝看到了希望。想要游说八大影业支持自己,比起索菲联盟来东芝自认份量不够,于是他找到了消费电子的另一巨头松下。最终,东芝说服了松下在光贮产品上与之联合。其实松下也早已不满在CD时代SONY的耀武扬威了,于是新的东松联盟成立,这样说服八大影业就容易得多了,更何况东松联盟开出了一个让好 莱坞无法拒绝的条件,承诺它的技术只用作电影内容的播放,不向用户提供可以写入与刻录的设备。这个条件简直是一针兴奋剂,于是以华纳为首的影业公司,开始网络各大娱乐公司加盟到这个新的视频阵线中,其中包括米高梅(MGM)和百代唱片(EMI)等,而以东芝为首的技术厂家,其阵营也不断扩大,先锋等大厂家都相继加盟。最终,八大影业同意了东芝与华纳推行的新一代光贮计划,取名为Digital Video Disk,这就是DVD的由来。

    95年中期东芝与华纳的DVD联盟公布于市后,索菲联盟阵脚大乱,原先网罗的一些追随者全部投降,只剩下一些它们的控股公司在当托儿,索菲联盟完全崩溃。这一次的突袭彻底激怒了SONY,松下与先锋是SONY非常头疼的竞争对手,居然会倒向东芝,是可忍孰不可忍。更加雪上加霜的是,当时的计算机业发展趋式还不够快,软件业没有体积太可怕的东西需要如此大容量的光盘系统,除了用来备份数据不知道要做什么用,民用电脑硬盘也只有几个G的容量,所以他们依然青睐着CD-ROM。SONY在此一役风度尽失,近乎泼皮地与东芝相持不下,美国的计算机业巨头与八大影业只好出来明确表态,他们只接受一种标准,希望SONY与东芝能和解。如今当真是大势已去了,SONY在这一仗输得莫名其妙,与其说是抱错了粗腿,不如说是时机把握不准。痛定思痛,SONY对这种情况已经有过经验,于是收起架式,假意奉迎,与东芝和解认怂。最终DVD被统一成为4.7G的标准容量。大部分标准还是采用了东芝的技术,只在一些边角技术上象征性地安慰了SONY一下。这为后来SONY的报复埋下了伏笔。

    鉴于这样特殊的经历,为防各加盟厂商心怀鬼胎,东芝提仪成立了DVD Forum,也就是现在的DVD论坛组织。加盟厂商多达220余家,唯DVD论坛马首是瞻,东芝自任主席,成立了11个庞大的分支机构,并得到八大影业的支持,使得DVD在国际家用影视领域一统江湖,东芝终于实现了武林盟主的梦想。SONY向来在尴尬之后,兼容产品做得也很欢。它依靠自己的经验和技术,生产了解码芯片板,为DVD机提供核心动力。继而中国人也不甘落伍,成为世界上最大的DVD PLAYER生产国,可惜卖产品的终拼不过卖标准的,每生产一台DVD机,厂家需要向DVD论坛支付总计12美元的各种专利费,而DVD机的平均售价只有100美元左右,其中核心成本便是SONY的主板。

    自此,以MPEG2为压缩标准的DVD诞生了。它是为电影而诞生的,也是电影爱好者的福音。这个原本单纯的目的,到后来产品多元化后,又上演了一些恩恩怨怨。我们现在先关心眼前的现实,这个被八大影业力捧,被DVD论坛的认可的统一DVD-Video标志铺天盖地而来,真正的家庭影院时代开始了。

    见图一: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