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请给孩子留下自尊 -- 喜欢

共:💬48 🌺13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请给孩子留下自尊

    昨天从广播里听见一条新闻,今天从“报纸”上看到详情。感慨良多,不得不写。

    一个令人悲伤的故事。发生地点在多伦多以北100公里左右的Barrie市。

    一个15岁的中学10年级(这里的学制从1到12年级,跨小学、中学、高中)男生,Brandon Crisp,在感恩节那个周一(10月13日)离家出走。人们找了他很多天,但遍寻不果。二十多天后的一个早上,即昨天(或前天,报道未明确指出具体日期)清晨,人们在某小镇私人所属的玉米地里发现了他的尸体。初步迹象显示,他死于体温过低,警方还在调查实际的死因。【注】

    孩子离家出走的原因是,父母没收了他的游戏机Xbox。

    父母的解释是,他过于沉迷于游戏。在他宣布离家出走时,父亲Steve还帮他收拾了背包。这位父亲在两周前这样对媒体说:"I really thought he would be home later that day with his tail between his legs,"——“我当时真的认为他当晚就会夹着尾巴灰溜溜地转回家来。”

    外链出处

    尸体被发现后这父亲说的是:我的儿子死了,"it's over." ——“一切都完结了。”

    外链出处

    只看这样的报道令我不能释怀。再找,找到下面这篇对于事情的起因介绍得比较详细的文章:

    外链出处

    这篇文章是5日的,尸体已经被发现,那么推断下来,尸体应是5日早上发现的。

    看完上面这篇文章,结论是,孩子是好孩子,家庭是好家庭。孩子不幸深陷游戏之中(联网游戏,跟全世界的玩家互动,练升级。沉迷者不计其数),不但经常因为玩连饭都不跟家人一起吃,前面的一天更为玩游戏而旷课,父母发现后暂时没收游戏机——这手段已经用过多次。这次周末,却被孩子找出来游戏机偷偷接着玩,故此游戏机被“永久没收”,于是孩子愤怒之下决定:离家出走。于是,父亲看着他收拾背包,嘱他带上御寒的衣服,然后一家人(爸爸妈妈和一对孪生姐姐)目送他骑了自己的自行车,出走。

    家人都以为他晚上就会回来,不料孩子此一去就再也没回来。他的自行车被发现遭弃置,因为轮胎已经瘪掉。家里电话留言,父亲表示家人都担心他,爱他,并盼他回来。家人向警方、向媒体、向公众求助,展开搜索,有人见过他的踪迹,搜寻却一直无果……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一个花样年华的孩子,生命戛然而止。这三个多星期以来,他经历了什么?他在生命结束前刻,又经历了什么?

    该谴责谁?游戏开发者?父母?孩子本人?

    游戏,它就是可能上瘾。我就是一个可能对游戏上瘾的人。不过我毕竟不是孩子,对自己的行为和“玩瘾”能适当控制,不至使它干扰到我的正常生活。但我对玩游戏上瘾的人还是很能理解。

    我要说的是:孩子,当你明知不该玩还非玩不可时,你可以说是处于某种程度的“病态”了,你将不得不为自己的“玩瘾”付出代价了。你一定要想办法用自身和外界的力量把你从正向其中滑下去的泥沼中拉出来!

    孩子,十几岁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正是最难把握的时段。他们有了独力的意识,却没有独力的本领;他们自觉长大了,却实在还不成熟;他们不希望自己仍被当做孩子,却仍像孩子一样缺乏对自己行为的控制力;他们想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却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怎样。

    玩,跟朋友在一起,互相影响、学习、依赖,是这个年龄段的特点。那么,如果你有带给你正面影响的朋友,你就有福了;如果你的朋友带给你的是负面的影响,唉,你就危险了。

    我对青春期孩子说的话是:路,是自己走出来的。你无论做什么,要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以将来不会后悔为准——将来悔不悔无法知道,但你至少现在得认为将来不会后悔。如果已经对此有疑问,即将来可能会为现在的做为后悔,那么还是不要做为好。

    如果你不能确定你现在该如何做,就去听听长辈的意见。他们都是过来人,他们的意见往往是经验教训的结晶。

    家长,有青春期孩子的家长,面临人生的新考验。往往,孩子青春期,家长更年期,家里的火药味小不了。要怎么教育孩子?家长也需要学习。

    想想自己的青春期是怎么过来的吧。你听得进大人的话吗?你希望大人怎样对待你?你希望自己能得到什么?换位思考,把孩子当成自己,你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不要耍大人的威风,不要怒气冲冲,不要一言堂,不要想当然。

    平心静气地跟孩子谈你所担忧的/设想的/需要了解的问题。如果觉得面对面说话别扭又尴尬,找点不伤脑筋的事情共同去做,边做边聊。

    诱发孩子的倾诉欲,让他把心里话对你说。但你要像朋友那样支持他或提出相反意见,但不能武断、非接受你的意见不可。你只要讲道理,孩子总会听的。

    还有重要的一点:教育孩子要从小做起。从小就让他在有纪律的环境下成长。纪律,却不是一味否定,要让孩子既自由又自律地生长。如果小时一味娇纵,过后发现苗头不好忽然强行设禁,他就会很难适应。

    最后,关键的一条:给孩子留下自尊。

    上面悲惨事件的具体情形不得而知。但是我们来设想一下,假如情况是这样:

    孩子沉迷于游戏了,因为练级使他很有成就感;家长初时赞扬,但开始对情况失控不满:该吃饭了!该睡觉了!但级别正在下降、心急火燎的孩子根本听不进去;于是每天上映“呵斥-不满-无果”的循环;一怒之下,家长夺过游戏机/拔掉电源;发现禁令被违抗,一怒之下,家长宣布再也不许孩子玩这游戏了。

    其实家长没错。任其发展而不加管束才错。

    但孩子他肯定接受不了这个结果:一年的心血将白费,他心里全部的希望就要被强行毁灭,家长简直就是暴君,自己理亏却难以做到家长的要求,我能做什么?什么也做不了了,这个家待不下去了。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活着,活着又有什么意思?死的心都有了,还有什么可怕?走吧。我走,离开你们,不要你们管我!

    好啊。你走啊。你有本事哈?你上哪儿去?你吃什么?住什么?

    反正不要你管!

    好啊,有本事你就别回来。

    不回来就不回来。

    上面是我的假想。可能过了,但我总对家长目送孩子出走而不加阻拦耿耿于怀,对那父亲说的那句话耿耿于怀:“我肯定他会夹着尾巴灰溜溜地回家转。”有的时候恶劣的态度/羞辱/对自尊的摧残足以杀掉一个人,即使不是生理上杀掉他,也可能令他心死,造成永久性伤害。

    你应该对你自己的孩子有所了解,对他的自尊心有所了解,对他的承受能力有所了解。如果他不是那种没心没肺、说过就忘的人,你就不能下死手,你得给他留下自尊,给他留下回转的余地。

    那天,你是否在言辞上/面子上断了孩子回家的路?

    那天,假如晚上他真的回来了,你是不是还会羞辱他一下?

    但愿,但愿我的假想都是错误的,都是与实情相去甚远的。可是,孩子,那你为什么坚决不回家?夜里,我在有暖气的房子里还盖了两三层毯子。你,却是怎么度过那苦寒之夜的?连续二十余天??

    很早很早,我就对女儿说过这样的话、交过这样的底:无论妈妈多么凶,怎样骂了你,那都不是真心的,都是一时没忍住怒气,或者因为你太不听话。但无论怎样,你不能出走,不能做伤害自己的傻事,那样我也活不了。你不能怨恨父母。双方消了气,问题一定能好好解决,你永远是爸爸妈妈的好孩子,爸爸妈妈永远爱你。(口语里,也许说得不是这么麻,但意思是这样。)

    女儿郑重地向我点了头,接受了跟我的这个约定。因此,我不必担心女儿会做出类似这样的事。

    当然,我得从要求我自己做起:我尽量不跟女儿发火,有话好好说。如果真在气头上说得、做得过份了,我过后会主动跟女儿和好并道歉。女儿若有错,她也总会主动跟我和好并道歉。

    谁都是爱自己孩子的,谁都不想发生悲剧。但是,如何避免发生悲剧,如何帮孩子平安渡过青春期的叛逆阶段,是每个家长都要认真考虑和反省的问题。

    事件中的孩子,Brandon Crisp,愿你安息!

    ------------------------

    【注】上文写于2008年11月7日。今天,11月8日,新闻中有了新情况:解剖后的死因结论,那孩子死于“坠树”,胸部的创伤导致死亡。

    Brandon Crisp killed by fall from tree

    我则更迷惑了。不知道这后面还会不会有别的故事?

    :(

    11月9日的消息更详细一点,但没有特别实质的变更或进展:

    Brandon likely died after fall from tree

    关键词(Tags): #离家出走#自尊#少年死亡#海阔天空元宝推荐:希宝, 通宝推:jboyin,
    • 家园 父母的教育方式很重要。

      一句话,不一样的方式说,效果会截然相反。比如:

      1. 你有种就永远别回来!

      2. 出去玩一会儿,就回来,晚饭马上做好了。

      结果会怎样?

      玩游戏不是坏事,势可而止就好。小孩,因势利导,好苗长不歪。好的游戏,可以开发智力,开拓思维,只是目前市场上,恐怕是维利试图的多了些,可惜了。

      当孩子把你当(好)朋友,好老师时,你就是一个成功的父母。“棍棒底下出孝子”,我从不相信。大人要有威信,不过,不是来自“强权”。北美的孩子,独立性强,尤其不可轻易“动武”(包括“恐吓”),孩子不会心服口服的,何苦自找没趣。

      引导孩子,谨慎交友,交“好”朋友,比百句训斥强百倍。良师,益友,好的环境,言传身教,适当的宽松和鼓励的环境,不可能出“坏孩子”的。没有一颗苗苗生来就是劣质的,有问题,就是父母的问题了。中国人说:有种出种,其实应该是此意。

      莫把苗苗“管”坏了。。。

      十(三)岁前,不必过分管教。孩子长大了,自己会要学习的,彼时,你也是“管”不住的。。。^O^

      小时候,爱玩就玩,人生,不就是要活得开心么,他喜欢,快乐,就比社么都好。不是溺爱。只要人品培养好了,根子是正的,别的可暂缓。每个人的人生,都是自己选择的,从小就锻炼他的自主性,和对自己行动结果的负责(责任心),对社会,别人的爱心。。。等等等等。

      学习成绩,是最不重要的,一辈子都是。

      随便说说,一家之言而已。

      • 家园 很赞同。
      • 家园 补充几点:

        1. 给孩子适当的空间和尊重孩子作为人的基本权利

        孩子不是像国人所理所当然以为的:PROPERTY OF PARENTS (就如女人不是男人的私有财产一个理)。他首先是个“人”,享有国家所赋予的“人权"(如:自主权,隐私权,等等),然后才是血缘上产生的”你的“亲子关系。所以,北美的孩子,打不得,吓不得,饿不得,冻不得,父母在其未成年前,要保证他的衣食住行,这是国家规定的”父母“的”义务“,教育也是义务,但比较难定性定量地衡量。这与中国的”打“文化大不相同。新移民一定要注意这文化上的差异,不要不小心触犯了法律。可以适当地惩罚孩子:如关小黑屋--闭门思过的意思,但也有个度。不能在心理上虐待了孩子。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孩子到一定年龄,有条件的话,就该锻炼其独立生活能力,生活自主/自理能力。可让其独自一屋居住。父母不能侵犯其个人隐私权,比如翻看日记,追踪朋友圈子,或给其安装GPS进行全方位24小时”实时监控,或在其屋子里装录像头,监控其饮食起居,或交友的权利。孩子16或18岁起,就可自己外面租房居住;上学等已可SELF-SUPPORT。

        2. 关于“离家出走"

        至于“离家出走",可能定义又会有所不同。北美的孩子,喜爱自然,十几岁,就会组织野外露营(CAMPING),HIKING,等EXPEDITION. 有些活动确实有一些危险性,学校就会让每个学生自己签一个”责任自负“的”生死状“,明确活动可能碰到的不良后果,如仍愿意参加,签字即可。想想,也有理。人生那么长的路,你能为他担负所有的风险吗?学走路,摔跤免不了,适当的挫折能锻炼孩子的性格,不是社么坏事。若父母太过溺爱,事事包办,难道能”养“他一辈子吗?所以,北美的孩子,独立的早。

        再想,这大概是为何欧洲人找出了”亚非拉“的原因了。歌伦布之前,指不定死了多少人呢,探险,却仍在继续。至于科学发明,文艺复兴,科技革命,(包括OBAMA当选),都反映了一种敢闯敢试,勇于前进,勇于探险,不迷信权威,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精神。这,才是美国的精神。美国或欧洲的复兴,靠的不仅仅是钱,更多的,就是这种精神。精神不灭,国家永远不会衰亡。

        国家精神领袖和行政管理领袖的职权分离,又或后来民主立宪的”三权分立“,都源于这种精神--反思,进取,变革。。。

        在北美,孩子是可以和老师ARGUE的,优秀的老师允许并鼓励孩子发出”不同的声音“--独立思考,自主的能力。这在”师道尊严“(天地君亲师)的中国,可谓”大逆不道“,皇帝可以问斩了。^-^ 想想,为了社么?不同的价值观,就会产生不同的文化和社会体系,不同的”人“。。。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权利。。。

        STATUE OF LIBERTY, 代表的究竟是社么。。。

        3. 父母的权利

        在北美,父母的权利相当有限,更多的,是义务;所以,很多人不愿生孩子。孩子,不是你的,有自己的人权,生活在国家的庇护下。而在中国,尤其农村或落后地区,孩子是父母的工具,可以任意责备打骂,一不高兴,棍棒交加,外带几巴掌。鞋子,皮带,拍子,社么工具都可上,小孩除了顺从,别无他法,打死人的例子,也不鲜见。”棍棒地下出孝子“,是中国的精神。又有因了贫穷,卖儿YU女的,旧时也是有的。

        (*) 略谈女权

        “老婆孩子”,一向是男人的私有财产。这一点,中外差不了多少。只国外的女权运动早了些,制度成熟了些。想想女人,除了生理结构和男人不同,还有哪些“根本上”的差异呢?怎么就必然是社会的弱者了呢?偶尔有些聪明能干的女人出现,竟然跟见了外星人差不多,所担负的压力,比男人又平白多了许多。红颜薄命,弱了,是私有财产;强了,教社会舆论,唾沫星子淹死。女强人,在男人眼里,跟怪物,差不多一个定义。北美稍好,文化越落后的地区,则越无理。GLASS CEILING, 是现代女性心中永远的痛。男人,除了事业,可以‘名正言顺’的‘三妻四妾’,女人,事业和家庭,大多只能取其一。美国大城市的成功女性们,正逐步找寻自己新的定位。‘牺牲’,仍在所难免。奇怪,从未听说男人有‘水性阳花’,‘红杏出墙’.

        美女环绕,正是男性成功的象征。而HILARY要是绯闻缠身,怕绝不能像CLINTON这么轻易脱身的吧。宽容,是女人的‘美德’和‘必修课’;忍耐,则象征着男人的‘失败’和‘懦弱’。然而,男人和女人,到底不同在哪儿呢?

    • 家园 小时候也迷电子游戏

      不过好在除了电子游戏外,也喜欢读书。所以培养孩子读书求知的兴趣很重要。一味的禁止电子游戏不可取。

    • 家园 谢谢好文!
    • 家园 喜欢GG是个好妈妈~~~~ 花~

    • 家园 喜欢MM是个好妈妈~~~~ 花~
    • 家园 花,给那个孩子。

      可是,很抱歉,俺很难同意您的看法。

      俺认为,问题的症结不在给不给孩子自尊,而是父母在教育孩子上是否以一个标准,持之以恒。

      如果放纵在先,严管在后,前后不一,就会造成十分可怕的后果。

      今天,这个悲剧应该给孩子还小的父母们一个警示:从娃娃抓起,远离电子游戏。

      若是孩子上了瘾,您究竟是尊重他们毫无节制的玩游戏,还是冒险坚决阻止呢?

      当然,人们会说,可以在尊重的前提下,循序渐进的启发孩子多注意学业和生活。

      但是,说说容易。真的面对沉溺于电玩不能自拔的孩子,几乎没有什么人是成功人士。

      其实,即使是自制力很强的成人,都很难自拔于电子游戏,何况孩子。

    • 家园 受教很多,但我有个问题,就是天性问题

      我不是夸我自己啊,我从小,嗯,这么说,我是家里最小的,也是最受宠的,但我小时候,中国人都穷,我们那里更穷,父母都要工作,哥哥姐姐都上学,没人在家里陪我。我不到三周岁就自己看家,要去捡柴,知道要小心水电煤气,知道不要把陌生人带到家里来等等。。。

      我是小孩子的时候是很让大人省心的。我上高中的时候叛逆过,但自己也没有放弃好好学习上大学,最终也来北京读大学了。

      游戏之类我很少玩儿,因为我知道那东西上瘾,偶尔开心一下也就算了。。。

      问题来了。。。我觉得我这样子是天性,我哥哥姐姐上中学的时候也有不懂事儿的时候,但也没有出那么多毛病。。。我们家里孩子的这种天性,没有让父母太为难。

      您和诸位河友也理解,那年代的父母是不可能象今天的父母那样照顾孩子的。。。我身边的朋友们,倒确实有很多小时候很听话然后青春期就叛逆了学坏了的,很多。也有和我这样闹过情绪但树大自然直的。。。我就是不太明白。

      树大自然直这东西,真的靠的住么?

      我一直觉得,天性很重要,像我就是天性吧,我从来不会沉迷于游戏,根本不用父母劝,我就是现在也不玩儿游戏,呵呵。

      有点乱。。。我也快要有孩子了。我不知道怎么教育好,可能车到山前必有路吧。但是,我对我家里的狗之一,就是不听话的那条,是很不耐烦而且要打的。。。有孩子会不会也这样?如果ta天性就不像我那样的遗传。。。天性不听话之类,我不知道怎么办呢。。

      本来呢,现在考虑这个太早,但既然看到您的帖子了,也是有感而发。。。

    • 家园 本地最近也有一个十来岁的小孩

      6月份失踪,8月份发现尸体,刚刚确定是他...

      还没听到是怎么死的之类的说明...

      一个同事前两天也说她上中学的侄女个把月前跟一个有犯罪前科的男朋友私奔了,一个多月不回家,不见家人也不去学校上学,但是因为会三天两头给家里打个电话报个平安,又已经满了16岁所以已经具备决定自己生活道路的权利,所以警察不管,说we need another full police system if we need to chase all these teenage girls...于是一家子急得心急火燎,问我有没有破掉那个孩子的facebook账号找出其男朋友地址的能力...

      虽然俺多少有些怀疑这个事情的真实性,不过teenagers确实是一个社会问题了,国内也一样...

    • 家园 看来只要是个地球人,都会经历相关的遭遇。

      我小时候也是这样,不过狠不下心来,真的离家出走。嘻嘻

    • 家园 喜欢姐姐是个好妈妈

      俺小时候很不听话,不过每次挨揍完逃出去,俺都会躲在一个固定的地方等俺爹来找俺。

      其实孩子长大后,都会明白父母的苦心,有时候,真的不需要那么心急……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