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罗本与毛本主要战例差别 -- 煮酒正熟

共:💬13 🌺4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罗本与毛本主要战例差别

    这里所谓的“罗本”,乃俗称。还有称作“原本”的,同此。该本全称为“嘉靖元年本”,前面好像还有个什么“三国志通俗演义”之类的,偶记不清了。反正这一版在嘉靖元年印制出版。以下为简便起见,一律简称“罗本”。

    这一版在国内各城市的大书店里或许有售。但有的城市就没有。

    到目前为止,尚未听说网上有这个版本。

    目前流行最广、在网上也随处可见的,是清代毛氏父子的删改本。毛本为120回,章回题目均对仗。而罗本为240回,章回题目为一单句,不是双句对仗。比如:“卷之一 第一回 祭天地桃园结义”、“卷之一 第二回 刘玄德斩寇立功”、“卷之一 第十回 虎牢关三战吕布”,等等。

    关于罗本和毛本的关系,似乎有两种看法。

    一种认为毛本直接改自罗本。

    而另一种则认为毛本另有渊源 --- 另有一与罗本平行发展的古本,而毛本则是改自这个古本。我们假设真正的罗贯中原著(应该是手稿,而非印品) 在后世的流传中逐渐分离成两大古本,甲本 和 乙本。 两个古本在分离后又相对独立地发展下去,至清朝,甲本由毛氏父子进行增删修改后,始成毛本。乙本则一直未经大改地流传至今,就是所谓的罗本。

    无论上面两个说法哪个是正确的,总之罗本较之毛本更接近罗贯中原笔,这个是可以肯定的。

    由於罗贯中其人的军政阅历远非毛氏父子一介儒士可比,因此有理由支持这样一个推测:罗原笔的三国故事,在描写战争场面上,比毛改本的三国故事 更接近现实,也更合理。

    当然这仅仅是依据常理来推测。那么事实究竟如何呢?

    事实也的确如此!如果仔细对照罗本和毛本,就会发现:罗本含有许多翔实且富于趣味性的细节描写。正是由於这些细节,使得罗本的战争场面和战场形势的发展变化,非常真实、严谨和符合逻辑常理。毛氏父子二人皆文士,文采方面当然比罗贯中精致讲究,但毛氏父子缺乏军旅治政经历,说白了就是“没有生活”,因此在删改过程中,难免出现自以为是妙改实则为败笔的情况,抖“假机灵”。有时觉得古本中一句看似可有可无的话看着累赘,於是就随手删掉了,殊不知这句话其实是前后文发展演变的逻辑关键,你把它一删,后文就变得丧失逻辑基础了!读者在阅读时,就会感觉事态发展缺少必要的铺垫,结果比较突兀。

    这方面本文不想多费笔墨,希望以后能有机会详细聊聊。

    另外毛氏父子在删改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human error,比如让魏延使了一回枪,等等。这些失误相对还算次要问题。

    毛改本的主要缺陷,除了在战争场面的描写方面存在删改失误之外,对於一些主要人物形像的描写和事迹记录,也进行了很不高明、甚至很幼稚的改动。比较明显的是曹操的出场一节、关羽写信给曹操告辞一节,特别是诸葛曾图谋要将魏延与司马父子一同烧死在上方谷一节。毛氏父子这样做的目的,显然是为了突出正面人物(诸葛、关羽)、弱化矮化反面人物(曹操)、减少读者对争议人物的同情(魏延)。然而这么一改,不免使得历史人物过於脸谱化、单色化了,似乎好人绝少缺点、坏人几无优点,从而大大弱化了人物性格的复杂性,自然也大大降低了读者的阅读趣味。另外,一些次要人物的性格特点也一下子被抹杀掉了,比如马岱的城府机心和为大局而忍辱负重的表现,我们就完全看不到了。这也令我们少了许多玩味思考的东西。这种手笔,实非大家所为,倒也符合毛氏父子阅历苍白、思想浅薄的事实。单从这个角度看,罗氏明显“会心不远”,而毛氏则“稚气玲珑”。

    当然,毛改本决非一无是处。毛本较之罗本,文字简洁精练,而且将各回目改为对仗语句,也稍稍减少了古本中的神怪描写(比如关羽归神一段)。

    本文主旨是简列一下两本中交锋场面描写的主要差异。次要差异就略过了。曾答应老君兄做个简单比较,一直拖到现在,抱歉。

    其实,“今宵酒醒何处”兄曾为文专门比较、评论两本战例描写之差异,煮酒以为非常精彩细致,很值得一读。另外,Langya 幻想区的老管这方面文字也很精到,推荐大家一阅。

    好!现在煮酒就凭记忆将两本主要交锋描写差异做个简列。这里只列出罗本的描写,毛本就不多写了。

    1 华雄在战场形势占优情况下,10数合击败孙坚。

    2 “关羽出马,一合阵了华雄。”此战应该算严格单挑。

    3 张飞酣战吕布(无回合数),矛法散乱,堪堪要败,虎吼一声,看来是要玩儿命,这个时候关羽才出马助战,且在30合后占据优势。

    4 罗本中韩当战张虎仅20合,陈生即见张虎力怯而出马相助。(毛本改为30余合)

    5 曹洪战何曼,两人步战两个时辰(160合以上)。毛本改为四五十合。李典擒敌酋一节并无“措手不及”的措辞(毛本有)。

    6 赵云10数合枪挑麴义(毛本是不数合)。麴义武力应加分。

    7 赵云面对袁绍数百近卫扈从居然冲突不入毫无做为,被视作“污点”。(毛本中为赵云增加了“连续挑死数人”这样的战绩)

    8 关羽20合未能拿下纪灵(毛本30合); 纪灵退走时并不狼狈 (毛本是狼狈的大叫“少歇”)

    9 刘备关羽在撤退时遭张辽追击,致使一半人马(一万多人)被阻于城内。由於关羽负责断后,因此可推测其或许与张辽曾有交锋,或许没占到什么便宜。这大约可以解释关羽为何对张辽评价甚高。(毛本中将刘备关羽那一万军马的损失一笔抹去,从而弱化了张辽的作用。)

    10 纪灵敢於在逆势中奋身阻截关羽以保护袁术撤退,当然时间很短。这是在纪灵与关羽首战20合后的一次交锋。纪灵明知己非其敌,还敢奋身力战,其人极为忠勇。

    11 张飞战高顺:罗本是“高顺交战不利,退走入阵。飞冲入阵来。”,张飞完胜。毛本是“当先一将乃是张飞。高顺出马迎敌,不能取胜。布亲自接战。正斗间,阵外喊声复起。。。”,张飞没有取胜。

    12 关羽曾与背负其女的吕布接战10合,不分胜负。后张飞赶来,吕布无心恋战而走。毛本将吕、关交锋的回合数抹去了。

    13 关羽击退许褚 徐晃联手没有“奋力”二字 (是毛本加的)。而且关羽根本不惧弩箭,敢於直冲!曹军无奈情况下只好动用机弩,才把老关射回来。(关羽此处的确不惧乱箭,但这并不代表他箭防能力很高。远程乱箭与近距离冷箭完全是两个概念。)

    14 关羽袭斩颜良一节,罗本明确交待颜良事前曾受刘备嘱托代寻二弟,至关羽飞马而来,瞬间大脑短路,根本没有交锋的心理准备,惨遭袭斩!毛本此处语焉不详,因此引发许多争议。

    15 与此密切相关,关羽归神之后,非常不服,跑去伸冤,结果那位高僧问他:当初被你袭斩的颜良,他就不冤么?关羽无语退下。从这个描写来看,显然关羽袭斩颜良一役不是严格单挑!

    16 文丑与徐晃30余合战平后徐晃从容退走 (毛本是没打多长时间,徐晃见文丑身后军马齐到料敌不过而走) 罗本让我们剥去文丑武力的神秘面纱,更清楚地看到了其攻击力逊于颜良的真实情况。

    17 过关斩将后,夏侯敦截住关羽,两人先大战20合,信史到,然后又20余合战平,信史又到,随后再欲战,夏侯敦聚起军卒,而关羽居然要直冲夏侯敦军阵!后张辽到,双方罢兵。如张辽到得稍晚,则将上演关羽单骑冲阵的镜头,而且这个还是有猛将(夏侯敦)坐镇的军阵。此前两战共40余合,还可以理解为关羽手下容情(毕竟夏侯是曹操心腹);但在两名信史到达而夏侯仍执意阻战并大聚军马务要拿下关羽的情况下,关羽已勃然大怒,此时出手,必不容情。不知夏侯能捱过几招。

    18 骧山兵败,赵云与张辽交锋,于禁助战,刘备出马战于禁,后李典追来,刘备单身逃逸。(毛本中与赵云力战者为许褚)

    19 张飞去救龚都,此时龚都已被夏侯渊杀死,张飞率部再与夏侯渊交战,此处罗本中是“飞奋力杀散夏侯渊”,而毛本则改为“飞奋力杀退夏侯渊”。以毛本为据,此战究竟是单挑还是混战,比较有争议;若以罗本为据,则天平更偏向于此战为混战,因为“杀散”的对象显然不可能是一个人,而应是一支军马,而张飞一人杀散夏侯渊领衔的一支曹军,实在匪夷所思。因此似应理解为张飞率所部杀散夏侯渊所部为宜。当然,张飞所率部众战斗效能多半不如夏侯渊所部曹军,因此能杀散夏侯渊军,张飞个人武力一定是一个关键因素。因此在武力分析中,我倾向于将此战例视作“灰色战例”处理,如同“关羽诛文丑”、“庞德战退魏延”等情况。

    20 赵云战张颌,10数合张颌气力不加拨马回走,缓上一口气后还要再战。(毛本为30余合击败)

    21 罗本中压根儿没有王朗战太史、周昕战黄盖、孙策刺周昕这些战例!

    22 刘备、张飞去劫营,反中计。张飞突围中遇到徐晃,两人10数合战平,乐进杀至,张飞逃走。

    23 许褚为保护曹仁脱险而主动应战张飞,十数合战平后不敢恋战而走。

    24 襄阳城外,文聘在蔡瑁/张允的帮助下才赶走的魏延。此前两人交锋更象是单挑而非混战。

    25 赵云长板之战,曹操是亲自挑选的精锐中的精锐,并直接指挥突击刘备余部。毛本对於这个细节则语焉不详。由於赵云面对的是曹军绝对精锐,因此其难度系数有所提高(较毛本)。

    25.5 长板之战,赵云为河北四将围战。罗本中赵云未拔青缸,单凭一杆枪即冲出四将合围。

    毛本中改为赵云尚未冲出四将合围,即有大股曹军拥来与四将一起群殴赵云,致使

    赵云急拔青缸,才冲出四将及大股曹军合围。

    另,罗本中,赵云在冲出四将合围之后,马上陷入曹军“马步军长枪齐搠”的无比凶险处境,只有在此时,赵云才拔出青缸解围。毛本将“马步军长枪齐搠”这样具

    体逼真的描写删去,无形中降低了赵云此战的凶险度和难度。

    26 曹仁击败徐盛之战,罗本描写为两军混战前双方主将处于箭头位置的短暂单挑。而毛本中的描写则颇似两军混战。

    27 马超3合击败张颌!!! (毛本是20合击败)

    28 马超许褚交锋,许褚是先抓枪后弃刀 (毛本是先弃刀后才抓枪)

    29 赵云杀邢道荣之战,罗本描写略微偏向单挑,而毛本则处理成突袭(有措手不及字样)

    30 张飞第二次单挑张颌时,先四五十合,后张颌一直死战到百十余合,可以理解为110余合,也没全败,只是因战场形势不利才远引的。毛本是四五十合,弱化了张飞久战不胜的“污点”。

    31 魏延二擒冷苞时并非靠单挑擒之,而是指挥军卒一起擒的。毛本中的描写更象单挑生擒。

    32 关平与徐晃40合战平 (毛本是3-4合)

    33 关平寡军杀败丁奉所部,送走廖化,感觉并不太费劲 (毛本是关兴“奋力”杀退,显得很费劲)

    34 关羽、朱然3合战平,朱然从容远引。(毛本中并无朱然与关羽单挑的描写。) 此战容易令挺赵派引为“关不如赵”的依据,引为后来赵云对朱然1合轻松搠死。但一个不可忽略的细节是:此战前关羽因急火攻心致使臂伤大发。这个因素虽然在战朱然时原文没特意提起,但我们在分析时似不应忽略。

    35 周泰砍死沙摩坷仅用10合。而毛本将其改为20合。

    有遗漏的,以后再补吧。


    本帖一共被 3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文中"罗贯中其人的军政阅历",愿闻详情
      • 家园 再转一篇质疑罗贯中籍贯和曾有军旅生涯的文字

        再转一篇质疑罗贯中为三国演义作者的文字。说实在的,上一篇中说罗曾入张士诚幕府及“有志图王”云云,本身就缺乏足够强硬的证据支持,不过都是后人推测结论而已,只是这个结论somehow为多数人所接受认同而已。

        这也是一篇推测文字。要了解三国演义真正的作者(其实是无数无名作者,此处我仅指贡献最丰者)及其身世,恐怕要依据什么新的考古发现了。

        张志和:《三国演义》的作者真的是罗贯中吗?[转贴]

        《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小说史上长篇小说的开山之作。《三国

        演义》的作者是元末明初人罗贯中,明朝嘉靖元年修髯子张尚德刊刻

        的《三国志通俗演义》是该书最早的刻本,这一说法似乎已成定论。

        因此,学术界在探讨其思想性和艺术性时,自然也都是基于上述认识,

        把《三国演义》作为罗贯中的个人创作,结合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来对

        其作出种种论述的。然而,疑问也在不断产生:罗贯中生活在元末明

        初(有的学者推算出罗贯中大约在1329年前后创作了《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的第一次刊行是在明嘉靖元年,从元末明初到明嘉靖元

        年(1522)近200年间,该书不见于任何记载,它是怎样保存下来的?

        罗贯中生当元末明初,当时既没有成熟的小说理论,也没有现成的长

        篇小说可以借鉴,他是怎样的天才,能够创作出这样一部不朽的巨著?

        不过,因为嘉靖壬午本《三国志通俗演义》上明标为“罗贯中编次”,

        这一说法也早已为学界所认同,尽管一些学者对此抱有疑问,因缺乏

        充分的证据来推翻固有的观点,终归是疑者自疑,信者自信,传统的

        看法并未被动摇。

          

        明代孤本黄正甫刊二十卷《三国演义》

          要解决这一问题,考证《三国演义》的版本源流,显然是最为关

        键的。然而,这一工作又是非常繁难的。明清以来流传至今的各种刻

        本的《三国演义》,今知有30余种,这些版本或存于国内或流于海外,

        都是一般学者所难以见到的,有条件接触这些版本的人实在不多。寓

        居澳洲的柳存仁先生曾对海外所存《三国演义》的版本进行了较详尽

        的考察,认为明刻《三国志传》系统的本子所依据的原本似应早于

        《三国志通俗演义》而存在(请参阅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中国

        古代小说研究――台湾、香港论集》所收柳存仁文《罗贯中小说之真

        伪性质》);北京大学的周兆新先生在其所著《三国演义考评》一书

        中,对国内现存的几种《三国演义》刊本进行了详细的对勘,得出了

        与柳存仁先生大体相同的结论。这应当说是《三国演义》版本考证方

        面一个不小的突破。此外,还有不少学者对《三国演义》版本的考证

        下了不少工夫,英人魏安撰写了一部《三国演义版本考》(上海古籍

        出版社,1996年版),专门考证《三国演义》的版本源流。他共搜集

        到35种版本,将其分为A、B、C、D四支,每一支又分若干分支。若从

        分析版本流变方面看,魏安的工作可谓详湛而卓有成效。但他的着眼

        点是要追求罗贯中创作《三国演义》的原文(魏安1993年在普林斯顿

        大学东亚系的博士学位论文题目即为《追求其原文:〈三国演义〉的

        考证学》),所以,虽然考证精详,但结论中却有许多主观假设,反

        而加固了罗贯中创作《三国演义》这一说法。同样,柳存仁和周兆新

        二位先生也是在版本研究上突破了一层,却仍然认同罗贯中创作《三

        国演义》这一观点。这就是说,前面所提出的疑问仍未破解。

          笔者自1986年开始留意《三国演义》研究,在阅读有关文献和学

        术论文的过程中,越发感到切实解决这一问题对于我们认识中国小说

        发展史乃至认识我们这个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1992年我有幸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师从启功先生和邓魁英先生攻

        读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学位,我把博士论文题目定为《三国演义研究》,

        客观上也有了考察该书版本的条件,因为国内所藏的十余种《三国演

        义》版本几乎都在北京。为了得到正确的答案,我调查了北京各大图

        书馆中所收藏的《三国演义》的各种版本,查阅了相关的文献资料,

        取得了大量证据。

          这期间,最关键的是在国家图书馆查到了一部明代插图孤本黄正

        甫刊二十卷《三国演义》,该书在孙楷第先生《中国通俗小说书目》

        中著录为“明天启间刻本”。从表面上看,在明刊《三国演义》各本

        中,它的出现时间是较晚的,所以,一些学者虽早见过此书,却未加

        留意;英人魏安更将其列在D支的删节本一类,未加考校。实际上,这

        个黄正甫刊本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早期刊本,只是它的真面目被掩盖了

        而已。该书的封面、序言、目录和君臣姓氏附录是明天启三年补配的,

        正文部分则是早期留下来的旧版!何以见得?一是该书封面标题为

        《三国演义》,正文各卷卷首则标为《新刻京本按鉴考订通俗演义全

        像三国志传》,诚所谓表里不一;二是目录字体与正文有异,且有部

        分目录文字与正文内相应的标题不一致。三是该书前有一篇“山人博

        古生”所作的序,明言该书“不失本志原来面目,实足开斯世聋瞽心

        花”。此前,没有人看出这一点,这引起了我详细考校此书的极大兴

        趣。我用此书同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作详细对勘,从书中诗词、

        注释、故事叙述、文字运用等方面获得了大量的证据,证明这个黄正

        甫刊本的刊刻时间实比嘉靖本早20年以上(详见笔者为人民大学出版

        社2000年出版的黄正甫刊本《三国演义》所作的《前言》)。有关黄

        正甫刊本的考证文章脱稿后,呈启功先生审阅,先生看后说:“文章

        写得很扎实,解决了一个重大问题。”并对其中的个别论述提出了修

        改意见。后来,我到北京图书馆将黄正甫刊本的影印件呈启功先生目

        验,先生在认真审视了该书的版刻风格后,指出:“这确是明代早期

        的民间坊刊本,证明你提出的证据是有说服力的。”这个黄正甫刊本

        的发现,可以说使“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为今所见最早刻本”

        的固有观念失去了依据。同时,从该书中也获得了一些进一步探讨

        《三国演义》的成书与作者问题的线索。这个在福建出现的黄正甫刊

        本的刊刻时间大约应当在公元1500年(明弘治十三年)以前,值得注

        意的是,全书自始至终都没有提到该书的作者为何许人,也就是说这

        个今所见最早刻本并不标为“罗贯中编次”。另,柳存仁先生在《伦

        敦所见中国小说提要》中曾提到一个朱鼎臣本,他对该书的目录和题

        署作了详细的著录,该本各卷卷首或无题署,或仅题作“书林梓”、

        “建邑梓”,卷之十三题作“古临冲怀朱鼎臣辑”,卷之十四又题作

        “羊城仲怀朱鼎臣编辑”,并题“书林梓行”。从柳存仁先生所作的

        文字说明看,他认为该书也是一个早于嘉靖本的刊本,却也自始至终

        不题为罗贯中撰或编次(这个版本出现得较晚,有待详考)。因此,

        我们完全有理由说,“后学罗本贯中编次”的字样在并非最早刻本的

        明嘉靖壬午本《三国志通俗演义》上出现,完全可能是书商为了鬻书

        射利而贴上去的标签。

          

        《三国志通俗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的说法根本靠不往

          关于罗贯中,明初无名氏的《录鬼簿续编》中有他的记载,该书

        作者与罗贯中有交往,记载说罗贯中是“太原人”,却没有提到他叫

        “罗本”(今人有说他名“本”字“贯中”,纯属附会)。只说他

        “乐府隐语极为清新”,写过三种杂剧。压根没有提到他创作《三国

        志通俗演义》等小说,到了近200年以后的明中叶,他怎么竟成了一个

        天才的小说家?

          罗贯中创作《三国志通俗演义》的说法,是嘉靖壬午本确定的。

        该本前面有一篇蒋大器的《序》,《序》云:“若东原罗贯中以平阳

        陈寿传,考诸国史,自汉灵帝中平元年,终于晋太康元年之事,留心

        损益,目之曰《三国志通俗演义》。”可谓言之凿凿。然而此说却有

        两处硬伤,一是将罗贯中的籍贯“太原”误写为“东原”;二是该书

        所叙史事实起自“汉灵帝建宁元年(公元168年)”,“终于晋太康元

        年(公元280年)”,前后总计113年史事。而蒋大器说该书所叙“自

        汉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终于晋太康元年”,这就是说该书所

        叙史事只有97年。岂不是睁着两眼说混话?现在,我们发现了更早出

        现的黄正甫刊本《三国演义》,该书前的《君臣姓氏附录》标题下有

        一行文字云:“起汉灵帝戊申岁至晋世宗庚子岁止,首尾总计一百一

        十三年事实。”(其他闽刻本中也有承袭这一说法的)这足以说明蒋

        大器的《序》中关于《三国志通俗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的说法根本

        靠不往。

          然而,要推翻像“罗贯中创作《三国演义》”这样久已深入人心

        的成说,没有充分可靠的证据,是不会轻易被人们接受的。明黄正甫

        刊本的发现,可谓是一个铁证。此外,为了更加充分地证明这一点,

        笔者还考察了自元末明初到明中对近200年间小说的发展,从《永乐大

        典》等有关文献中找到了大量的证据,证明所谓“小说史上的200年空

        白”是一种十分荒诞的说法。从罗贯中生活的那个时代出现的《三国

        志平话》的内容和流传情况看,从元明时期的三国戏曲与《三国志通

        俗演义》的关系来判断,结论都是相同的,即在元末明初罗贯中生活

        的那个时代,三国故事还不够成熟,许多故事还没有定形,凭罗贯中

        一个人的智慧,无论如何也编写不出《三国演义》中那么多精彩的故

        事来。应当说,这些考察获得了大量重要的旁证,而从《三国演义》

        本身,也有许多内证可以证明其成书时间实在罗贯中之后。例如“关

        云长五关斩将”的描写,这故事写关羽从许昌到滑州(今滑县)去寻

        找刘备。从地理上看,许昌到滑州直距离不过五百里,且是一马平川,

        关羽怎么会翻山越岭跑到洛阳、汜水、荥阳,绕了个大弯子去过关斩

        将呢?显然在地理描述上有错误。罗贯中是太原人,他如果写《三国

        演义》,不至于造成这样的地理错误吧。

          

        《三国演义》是“演义家”(即说书艺人)的共同创造

          上述论证足以说明,《三国演义》的作者不是罗贯中,其成书时间应当在明中叶。那么,这部大书是怎样创作出来的?胡适先生三十年代曾在他所作的《三国演义序》中说:“《三国演义》不是一个人做的,乃是五百年的演义家的共同作品。”他所说的“五百年”,应当是从北宋到明中叶这段时间;他所说的“演义家”也应当是指如宋人所说的“霍四九说三分”这样的一代又一代的说书艺人。《三国演义》中的精彩故事都是经这些说书艺人在口耳相传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完善起来的。到了明中叶,整个三国历史的系列故事已经相当完善之后,有眼光的书商看到了其中的商机,便与某个熟悉三国故事的下层文人联手,参阅《资治通鉴》(所谓“按鉴”)等史书,对这些三国故事进行系统的整理(所谓“考订”),写成了这部“通俗演义”式的“三国志传”,然后付梓刊行。启功先生曾谈到有一本《龙图耳录》,讲包公的故事,所谓“耳录”,就是有人在书场里听说书艺人讲说包公的故事,每次回家后把它记录下来,整理成这样一部“耳录”的书。《三国演义》的产生亦当是如此。

          《三国演义》最初的写定者应是何方人士,可以推测他当是南方人,这从他对中原地理的无知可以证明。此外,从语言上也能看出这一点,黄权这个人物,在黄正甫刊本中第一次出现时,被误写成了“王权”,王”、“黄”同音造成字误,也是南方方音所致。如果是太原人罗贯中所写,就绝不会出现这样的错误。如前所述,早期出现的《三国志传》多由福建的书坊刊出,这个最初的写定者也许就是福建人,或者是苏杭一带的人。他究竟是谁呢?虽不得而知,但已无关紧要。按照胡适先生的说法,“《三国演义》的作者、修改者、最后写定者,都是平凡的陋儒,不是有天才的文学家、也不是高超的思想家”(同上)。这就是说,《三国演义》这部不朽的巨著,实际上是由“演义家”(即说书艺人)们共同创造出来的,所以,这最初的写定者无论是谁都一样,他对该书的创作并无多大贡献。这就是说,像《三国演义》这样的大书,其中精彩的片段,都应当是由那些说书艺人创作出来的。明代的长篇小说,大多都在每一段或每一回结束时,有一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这是说书艺人在书场上为了吸引听众而说的“卖关子”的话。到了这样的小说被记录下来时,他的写定者往往连这样的话也抄录了下来。可见,是不可以把这最后的写定者当成作者来看待的。也就是说,绝不可以把它的写定者当成该书的作者,更没有理由把罗贯中封为天才的作家供奉在小说艺术的殿堂中。

          正因为如此,我们需要重新解读《三国演义》,如何解读呢?小而言之,我们再阅读《三国演义》时,不应当把它当作一本个人创作的小说,更不应当结合罗贯中的思想和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来探讨该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而应放开眼界,将此书置于历史文化的大背景中来予以探讨。大而言之,我们应从探讨《三国演义》的成书过程、思想意蕴、艺术成就入手,结合探讨其它几部明代出现的古典小说名著如《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等的成书过程,惟其如此,才有可能重新认识作为中国古代通俗文学的小说发展史。

          冯其庸先生在审读我的论文中,感到所探讨的问题事关重大,为了证实我的论述,冯先生亲自到北京图书馆去查阅了这个黄正甫刊本,而后写出评价。中华书局编审柴剑虹先生则认为拙文有关论证“对于推翻嘉靖壬午本为《三国志通俗演义》最早刊本的旧说,对于订正罗贯中为《三国演义》写定之作者的成说,都有相当的学术价值。”但上述各位学者,当时都对难以亲见黄正甫刊本而感到遗憾。看不到黄正甫刊本的原作,对于留意这一问题的专家学者们和广大读者来说,无疑也是个遗憾。所幸人民大学出版社终于将这个黄正甫刊本《三国演义》请下楼来,使世人得以一睹它的“庐山真面目”。

      • 家园 转一篇较为正统且广为接受的关于罗生平的文字

        杰出的古典小说大家罗贯中

        元末明初,我国的小说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尤其是章回体小说步入日臻完善的阶段。中国的第一部流传最广、影响最深、成就最高、气魄最大的章回体古典小说《三国演义》,即《三国志通俗演义》,就是通过生活在这一历史时期的、杰出的小说大家――罗贯中的椽笔诞生并风行于世的。他在我国的文学发展史上,建树了不可磨灭的伟大功绩。同时,为世界文学的宝库,也增添了灿烂的光彩。

        罗贯中,名本,别号湖海散人。生卒年不详。太原清源人(今太原市清徐县),其祖籍四川成都府,先祖罗仲祥后唐时仕青州(即今清徐)。后因原籍水灾且路远途遥。落籍太原清源,迁居城西白马山(今白石沟)寺沟村。其父罗锦生有六子,贯中行居第二。

        大约是罗氏先祖为仕宦出身的缘故吧,后世罗氏家族很重视对后代进行“水源木本”的家族历史教育,一直保持了“耕读传家,诗礼教子”的家风。在这种家传的影响之下,贯中从小喜爱读书,博洽经史,为后来的创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然而,贯中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异常尖锐复杂的时代。元朝蒙古贵族的残酷统治和压榨,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反抗,推翻元朝统治的斗争如火如荼。各方义军,诸如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不仅与元军奋战,而且还进行着相互的兼并。据说,步入青年的罗贯中,就在这个历史大动荡的影响下,浪迹江湖,参加了张士诚领导的起义军,并入其幕府,充任幕客。而且,王圻的《稗史汇编》就说他“有志图王”,是一个有政治抱负的人。这一点从他后来所著的《三国演义》中,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罗贯中从事小说稗史的创作,似乎应得益于他政治上的失意。正是由于此,他才有时间和有可能致力于文学创作,成为我国文学史上首先用全力从事小说创作的作家。他有许多的著作传世,诸如《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粉妆楼》和杂剧《宋太祖龙虎风云会》等。相传,他还写过十七史通俗演义,并曾参与了《水浒传》的撰写。尺蠖斋评释的《西晋志传通俗演义》序文就说:“罗氏生不逢时,才郁而不得展,始作《水浒传》,以抒其不平之鸣。”

        贯中的长篇巨制《三国演义》,大约是他后期的作品。这部古典文学名著,描述了从东汉中平元年(18年)的黄巾起义,到西晋武帝司马炎太康元年( 280年)统一中国的将近一个世纪中,魏、蜀、吴三国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历史。他依据陈寿《三国志》提供的历史线索和历史人物,博采裴松之对《三国志》补缺、备异、惩妄、论辩,所保存的大量宝贵史料,吸取了西晋至元一千多年来民间传说的丰富营养,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参加元末农民起义军的生活经历,发挥个人的卓绝艺术才能,纵横捭阖,巧妙驾驭,形象生动地描述了近一百年中浩瀚繁富的历史事件,完成了这部75万字的古典名著。

        在这部名著中,贯中寄托了自己个人的爱憎情感,客观地揭露了封建统治集团之间政治的、军事的、公开的、隐蔽的、合法的和非法的矛盾斗争。淋漓尽致地刻划了封建统治阶级争名夺利、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明火暗刀的策略伎俩和阴谋诡计。有意或无意地揭示了农民无法生活、挺而走险、纷纷起义的真实历史背景和原因。

        至于《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则是多方面的,充分地显示了罗贯中在人物的刻划方面有着惊人的技巧。全书四百多个人物形象中,不管是曹操、刘备、孙权这些群雄之首,还是诸葛亮、关羽、张飞、赵子龙、黄忠、鲁肃、周瑜、黄盖、郭嘉、许攸、张辽、陆逊以及王允、董卓、吕布这些巨谋勇将,忠奸之臣,都具有鲜明的生动的个人特性。尤其是对张飞、诸葛亮和曹操的形象塑造,真可谓出神人化,呼之欲出。

        罗贯中对战争的描绘是极其成功的,这一点充分证实他确实参加过元末农民起义的战争活动。所以能够把那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战场,瞬息变化的战斗形势,描述的那样千变万化,各具特色,显示出战争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然而,正是由于罗贯中有参加战争的经历,再加上他超人的艺术技巧,以及创作时的苦心孤诣,惨谈经营,才在他的笔下出现了描述战争战役,重点突出,错落有致,疏密相间,虚实照应;铺排战争场面,大肆挥洒,波澜起伏,风驰电掣,气势磅礴;渲染战场气氛,随意勾勒,生动逼真,有声有色。

        罗贯中是我国元末明初的一位杰出的古典小说家,是他把意回体小说这一文学式样推向成熟的阶段。后来的很多学者和作家曾给予他极高的评价,把他同马司迁、关汉卿相提并论。他的伟大的文学创作成就,成为中国文学、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珍贵财富。他所创作的《三国志通俗演义》,不仅在国内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而且被翻译成十多个国家的文字,风行全世界,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在国外,他的《三国演义》被称之为“一部真正具有丰富人民性的杰作”,而《大英百科全书》则称他为“第一位知名的艺术大师”。

        • 家园 要是罗贯中真的成了王志?

          那我们就没有三国演义看了!

          • 家园 又:别说《三国演义》,搞不好连《水浒》都没得看啦

            现传《三国演义》最早刻本题署罗贯中编次,而施耐庵其人姓名来历皆不可考,自明清迄今一直有很多学者对金圣叹称施耐庵作《水浒》的结论深表怀疑,很多人认为,《水浒》这种宣扬大逆不道思想的书,作者安敢使用真实姓名?故罗贯中故意捏造“施耐庵”为作者,而把自己写成“编次者”。

          • 家园 这就叫:金庸失学,安知非福?

            就象当年金庸要不是被学校开除,而是毕业当了外交官,我们今天也就没有“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看了。

            如此说来我们有《红楼梦》看还的感激雍正。。。。。。

    • 家园 比较的精彩。看的过程中又冒出个老问题来,也就是罗是有志图王的说法

      这个,老萨和其他一些人在谈论到罗贯中的时候,也曾提起。但是我一直不得要领。从网上查到的资料,比如罗的生平什么的,但是结论上并没有强有力的证据支持。

      从老兄描述的罗本和毛本的一些比较来看,罗的很多情节上更富细节的考虑,而且相对合理。从这个角度来看,我看他的性格方面倒更象是个参谋级的人物,而不是领导级的人物。

      比如,对谋士们,特别是诸葛亮,司马等的笔墨描写,要比曹操、刘备、孙权等的丰满的多。

      老兄觉得呢?

      • 家园 关于说罗“有志图王者”的记载

        出自王圻《稗史汇编》卷一百三《文史门 尺牍类》,王系明嘉靖年进士,编有《续文献通史》,清朝乾隆年间的《续文献通史》就是根据他的书改编的,后世评论此书“收集史料甚多”。而《稗史汇编》是《续文献通史》的姊妹篇,自序中明确称编纂目的是“羽翼正史”,“凡繁芜之厌人耳目,诡异之荡人心志者,悉皆芟去勿录。”当时的论者也评论说此书虽为“稗官”却“券正史之义”。

        按《稗史汇编》的记载,罗贯中本有王图之志,后认为朱元璋确系真命天子,便效法虬髯客放弃宏图,改写稗史以寄志了。此外《跋水浒图》则称罗贯中曾佐张士诚。

      • 家园 回复老铁:

        我读过对罗贯中其人的考证、推测以及分析文字,也没有发现其本人有王霸雄心。

        我猜,老萨所谓的“有志图王霸”,大约指的是象张良、诸葛那般辅佐明主以图王霸吧。

        那篇文字中对罗身世的猜测也是一个谋臣的身份,在张士诚军中。

    • 家园 单纯讲火烧上方谷,我觉的毛本更合理些。

      诸葛亮不但早就把魏延看透了,而且自信足以约束的了魏延,显然是有诸葛一日,就有魏延一日,而烧死司马父子,离打灭魏国还差的远,魏延勇将,今后还有大用处,就这么干掉了,有些不和常理。

      我只看过毛本,只能就着毛本说,或许罗本中有诸葛算到自己时日不多,顾采取此断然措施的说法,那样也是合理的。

      • 家园 飞将军高论。

        这一节我是这么理解的

        演义似自有一套逻辑。在这里演义的逻辑似乎是:司马是魏国之保护神,只要灭了司马父子,曹魏可灭也。这显然是不符合史实,但演义里为了突出诸葛之智,就必须也极力突出司马之智;而且为了突出诸葛之智,势必不能再搞出一个司马那个档次的人物来。这么一来二去,给人的感觉就是:司马在曹魏是唯一大牛,干掉他曹魏可灭也!

        既然灭了司马离灭曹魏不远了,那么留着魏延的意义也就不大了。所以孔明将司马父子与魏延一勺儿烩的计划,也就具有了合理性。

        我觉得在这个地方老罗似有意突出了诸葛“飞鸟尽,良弓藏”的申韩之术的一面。我觉得这是真实的,比较符合历史上的孔明(虽然历史孔明从未害过魏延,但其应深谙申韩之术)。当然,这段描写所表现出的孔明之奸诈冷血,与历史孔明又殊不相符。

        删掉这个情节,等于是连水和孩子一起泼了。但其实即使删掉这个情节,也无法挽救孔明的形像,因为他前面三气周瑜后又哭悼周瑜以及把鲁肃当大傻子一样涮来涮去的等等情节,一个奸诈孔明的形像已经跃然纸上了。既然如此,何妨多保留一个孔明奸诈的表现呢?

        如果这个情节保留下来了,那么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一个奸诈冷血的孔明,同时孔明还是忠诚、坚韧、鞠躬尽瘁的化身,这就使得孔明这个艺术形像更加丰满更加富于美学价值。

        另外,如果保留下这个情节,则我们将看到魏延向孔明状告马岱蓄意要烧死他的情节,还会看到孔明如何假装要杀马岱、然后改为杖责,而马岱在所有这些危难面前未露半句口风,与诸葛配合得极其完美。最后马岱狠狠挨了数十杖责,还遭降职,这么着才把个魏延给糊弄过去。马岱这个次要人物的高度忠诚、忍辱负重和城府机心等等特点,也同样会给读者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再联想到马岱后来“打入敌人内部”骗取魏延信任的一系列行为。。。寒,又是一个奸诈机心而又无比忠诚的人物形像!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