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也谈毛泽东时代经济 -- 井底望天

共:💬151 🌺444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也谈毛泽东时代经济

    因为和几位兄弟在这方面有些意见上的争论,所以顺便把想法写出来,希望可以和大家交流一下。

    先得把几个概念定义一下,毛泽东时代,从时间上应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的1949年到老人家去世的1976年。当然也可以把继续高举“两个凡是”旗帜的后毛时代加进去,直到1978年底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放弃“以阶级斗争为纲”,否定“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这个政治方针。

    另外一个概念就是俺只讨论毛泽东时代的经济政策,而不对老爷子的个人和其他人的互动,作出评价。只是就事论事。

    首先看一下从建国开始,到社会主义过渡总路线这段时间,中国的经济政策是什么。

    这个政策是由中国共产党和其他民主党派和人士,1949年9月21-30日,在北京召开的政协会议通过的临时宪法--共同纲领规定的。

    共同纲领的第四章,从26条到40条,共14条是有关新中国的经济政策。

    第二十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建设的根本方针,是以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达到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的目的。国家应在经营范围、原料供给、销售市场、劳动条件、技术设备、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等方面,调剂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使各种社会经济成分在国营经济领导之下,分工合作,各得其所,以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二十七条 土地改革为发展生产力和国家工业化的必要条件。凡已实行土地改革的地区,必须保护农民已得土地的所有权。凡尚未实行土地改革的地区,必须发动农民群众,建立农民团体,经过清除土匪恶霸、减租减息和分配土地等项步骤,实现耕者有其田。

      第二十八条 国营经济为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凡属有关国家经济命脉和足以操纵国民生计的事业,均应由国家统一经营。凡属国有的资源和企业,均为全体人民的公共财产,为人民共和国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的主要物质基础和整个社会经济的领导力量。

      第二十九条 合作社经济为半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为整个人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民政府应扶助其发展,并给以优待。

      第三十条 凡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营经济事业,人民政府应鼓励其经营的积极性,并扶助其发展。

      第三十一条 国家资本与私人资本合作的经济为国家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在必要和可能和条件下,应鼓励私人资本向国家资本主义方向发展,例如为国家企业加工,或与国家全营,或用租借形式经营国家的企业,开发国家的富源等。

      第三十二条 在国家经营的企业中,目前时期应实行工人参加生产管理的制度,即建立在厂长领导之下的工厂管理委员会。私人经营的企业,为实现劳资两利的原则,应由工会代表工人职员与资方订立集体全同。公私企业目前一般应实行八小时至十小时的工作制,特殊情况得斟酌办理。人民政府应按照各地各业情况规定最低工资。逐步实行劳动保险制度。保护青工女工的特殊利益。实行工矿检查制度,以改进工矿的安全和卫生设备。

      第三十三条 中央人民政府应争取早日制定恢复和发展全国公私经济各主要部门的总计划,规定中央和地方在经济建设上分工合作的范围,统一调剂中央各经济部门和地方各经济部门的相互关系。

      中央各经济部门和地方各经济部门在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之下各自发挥其创造性和积极性。

      第三十四条 关于农林渔牧业:在一切已彻底实现土地改革的地区,人民政府应组织农民及一切可以从事农业的劳动力以发展农业生产及其副业为中心任务,并应引导农民逐步在按照自愿和互利的原则,组织各种形式的劳动互助和生产合作。在新解放区,土地改革工作的每步骤均应与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相结合。人民政府应根据国家计划和人民生活的需要,争取于短时期内恢复并超过战前粮食、工业原料和外销物资的生产水平,应注意兴修水利,防洪抗旱,恢复和发展畜力,增加肥料,改良农具和种子,防止病虫害,救济灾荒,并有计划地移民开垦。

      保护森林,并有计划的发展林业。

      保护沿海渔场,发展水产业。

      保护和发展畜牧业,防止兽疫。

      第三十五条 关于工业:应以有计划有步骤地恢复和发展重工业为重点,例如矿业、钢铁业、动力工业、机器制造业、电器工业和主要化学工业等,以创立国家工业化的基础。同时,应恢复和增加纺织业及其他有利于国计民生的轻工业的生产,以供应人民日常消费的需要。第三十六条 关于交通:必须迅速恢复并逐步增建铁路和公路,疏浚河流,推广水运,改善发展邮政和电信事业,有计划有步骤地建造各种交通工具和创办民用航空。

      第三十七条 关于商业:保护一切合法的公私贸易。实行对外贸易的管制,并采用保护贸易政策。在国家统一的经济计划内实行国内贸易的自由,但对于扰乱市场的投机商业必须严格取缔。国营贸易机关应负调剂供求、稳定物价和扶助人民合作事业的责任。人民政府应采取必要的办法,鼓励人民储蓄,便利侨汇,引导社会游资及无益于国计民生的商业资本投入工业及其他生产事业。

      第三十八条 关于合作社:鼓励和扶助广大劳动人民根据自愿原则,发展合作事业。在城镇中和乡村中组织供销合作社、消费合作社、信用合作社、生产合作社和运输合作社,在工厂、机关和学校中应尽先组织消费合作社。

      第三十九条 关于金融:金融事业应受国家严格管理。货币发行权属于国家。禁止外币在国内流通。外汇、外币和金银的买卖,应由国家银行经理。依法营业的私人金融事业,应受国家的监督和指导。凡进行金融投机、破环国家金融事业者,应受严厉制裁。

      第四十条 关于财政:建立国家预算决算制度,划分中央和地方财政范围,厉行精简节约,逐步平衡财政收支,积累国家生产资金。

      国家的税收政策,应以保障革命战争的供给、照顾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及国家建设的需要为原则,简化税制,实行合理负担。

    估计这个纲领写得非常清楚,不需要我一一向大家解释。

    国有经济哪里来?靠的是没收官僚资本。当时的三大经济纲领,这是头一条。第二条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给农民。第三条是保护民族工商业。

    官僚资本,其实就是把老蒋底下的大名单列出来,主要是国民政府的国家企业,如控制全国资源和重工业的“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垄断纺织业的“中国纺织建设公司”,军工系统和后勤系统,CC系国民党党营企业,金融界的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农民银行,信托局,邮局,金库,交通部和招商局下属的全部运输,铁路和车辆,船厂,还包括复兴、富华、中国茶叶、中国石油、中国盐业、中国植物油、孚中、中国进出口、金山贸易、利泰、扬子建业、长江中美实业等10多家垄断性的贸易公司。

    第二条是土改,先是把土地分给了农民,然后是互助组和初级社。到1952年冬,开始冒进。后面会说明为啥。

    第三条大家明白,就是扶持民族工商业。

    在经济上,以陈云领导的财经委员会在上海,天津,广州等大城市整顿金融,杜绝了银元投机和流通对市场的冲击。通过大量运输物资投放市场,稳住了物价,并和囤积商人斗法,并通过控制银行,收紧银根,弄断了这些投机商的资金链,导致大量破产。最后把国民党时期的惊天通胀控制到了10%一下。

    这段时期,军队在干嘛呢?干了三件事,一是剿匪和镇反,尤其是湘西和广西的国民党残余力量,二是和平解放的西藏,三是和美国带队的联合国军在朝鲜干了一仗。

    和朝鲜战争相比,这之后的藏南,珍宝岛都是小儿科。如果说中国要搞备战经济,这个时候估计是最应该。可是不是,这个时候的经济中心,就是恢复生产,建设国家,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而且还做到了。1952年,相比于1949年,工人工资涨了70%,农民收入增加了30%。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原创】也谈毛泽东时代经济(六)

      这个主要发生在毛大爷和周大爷之间的政策争论,即使在今天看来,也是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那么这场争论的双方,到底孰对孰错?

      俺的看法是,双方都对,但是双方都错。

      毛大爷的正确之处在于看到了在当时的经济情况下,是私强公弱,所谓对公私企业一视同仁,实际上起了具体的削弱公有企业的作用,与将来的大方针政策不符。

      毛大爷的错误之处在于脑袋里已经定了要社会主义改造的调子,本来说的是10-15年之间改造完成,但是打定的主意,还是恃机而动,能快则快。虽然后来在党内不同意见的制约下,妥协的结果是1953年6月,中央定调为“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可是后来实践的结果,这个相当长的时间,就是3年,就通过公私合营,把私有资本主义经济,过渡到了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然后就是社会主义经济。

      不是说当时不知道资本主义成分对国计民生有正面的作用,也有反面的影响,即当时吵得头破血流的限制和反限制之争。而是这种彻底地将私有经济中的自私逐利行为,加以限制,企图用政治运动,无私精神,和群众运动的替代方法,来带动经济的发展,几乎就是这之后,经济发展走入困境的主要原因。而且在这种认知下的经济决策,就不可避免的带上了不尊重科学,不尊重实践,相信精神原子弹的万能,和极端冒进思潮泛滥的行为。

      毛老爷的认知,还是在于他自己的乐观和对经济活动的不熟悉。其实以他对中国历史的娴熟,不会不知道历代王朝在建国之初的黄老之术,都是轻赋薄敛,修养生息。从汉朝的文景之治,唐朝的贞观之治,清朝的康乾之治,走的都是先修养,再强权之路。而新中国1949年建国后,马上就是朝鲜战争,正是应该修养之际,如果可以在轻工业和商业上,让勤奋逐利的资本家们继续发展还很落后的各行各业,而由国家通过几个大型国有企业,进行控制;在农村继续让富农自己的单干,和中农下中农抱团互助和合作,来提高农业生产,并有国家来协调大型水利工程;在重工业发展上,则依赖于苏联的156个项目,由国有企业为主体,建立起一个完整的重工业基础,那么在20-30年间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到不是一个不可实现的梦想。

      现在有种错误的观点,想把前30年的经济发展失误,简单的归结到“备战经济”,并认为那时的国际环境恶劣,是造成这种基本认知,和采取的对策的主要原因,从而为30年整个国家犯下的错误辩护。这种观点根本没有考虑历史史实。一个例子就是1952年9月毛大爷在中央书记处的谈话中,谈到10-15年安心搞社会主义改造时,表示“争取十五年不打仗是可以的”。

      那么周老爷的正确和错误又在哪里呢?周大爷的正确之处,在于显然看到了私有经济对国家发展的贡献,而且理解在那个阶段,必须给予企业修养生息的机会,让他们能够更强大的发展起来。

      周大爷的错误之处,是在于不明白国有企业在经济中和私有企业扮演的角色不同,一位网友评论说,如果在税收上,公私企业同等对待,没有垄断的话,国企一定不是对手。这话是正确的,但是国有企业的存在,不一定要扮演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人角色,而更多的时候,是扮演以非盈利,稳定社会的社会人角色。

      中国从春秋时代齐国的管仲开始,就有由国有企业,进行均输和平准的社会功能。就是说当影响国计民生的战略物资—比如说粮食和盐巴等等,出现价格波动时,粮贵伤民,导致社会次序大乱,国有企业就必须以低价卖粮,来稳定社会次序;粮贱伤农,导致粮食生产萎缩时,国有企业就必须以高价买粮,来保持粮食产量。这种平准行为,本质不是为了赚钱,甚至更多时候是赔本,你让它和私有企业竞争,不就成了粮价高的时候,不卖而囤积,粮价低的时候,不买而抄底。那国家还不乱了套?

      因此周老爷要对公有企业和私有企业一视同仁,显然是混淆,或者不懂这个企业角色的区别。这也是一个更深刻的经济问题,即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搞不清楚这个问题,在陈云大佬手下,为平定各大城市里,被国民党搞出了超级通货膨胀,而立下汗马功劳的国有企业,在周老爷手下,闹了点情绪,就把各大城市的物价闹上去了,搞得紫禁城里一片恐慌。

      对国有企业,必须厚待,这是一个铁律。当然如果你让这些国企老爷们坐大,形成了势力庞大的利益集团,搞得政府的号令都不尿你了,又是另一个极端。把国家的公器用来谋取私利,似乎不光是盐铁论时代可以听到的抱怨,而且也是现在中国官办经济的一些现实。

      可是另外的一个极端,就是判处国有企业的功能死刑,拒绝承认国有企业在国家经济的平准效用,盲目迷信自由市场的非现实假设,要求中国把银行(甚至中央银行)等等国家重要工具私有化,比如现在几个大银行向外资银行送几十亿一封的圣诞大礼,在重要民生和经济市场上,任由国际势力操纵,都是在实际上打击中国经济的稳定发展。

      也许比较一下美国银行的不作为,和中国银行的有所作为,对这个问题就会有比较深刻的理解。

      • 家园 写得好,送花。

        “摸着石头过河”和“马后炮”,对于闯出一条成功之路,相辅相成。

        因为怕沾水,就不过河,只能原地踏步。

        不管掉进水里还是成功过河同时沾湿了衣衫,认真反思,取得经验,今后日子就会好过得多。

        所以,对您的大文,是一定要送花的。

        关于

        轻赋薄敛,修养生息

        俺觉得当时的人们,应该是看得到这一点的。但是,面对建国后,20-30年的边界战争,代理人战争,和经济封锁,比之中国古代的休养生息,有树欲静而风不止的无奈。

        讲到前苏联对中国的援助,应该是抱有感谢在先,自立更生为主的原则才对。俺在80年代初,曾经在那156个大项目的工厂里做过。工厂把从俄文直接翻译过来的工艺文件,直称“法律”,不准改动一个字。即使发现明白的错误,生产现场可以改动,技术文件还是不让动一个字,“苏联专家定下的”。那可是刚刚经历过过文革之后呢。

        中国工业化自1949年起步,水平之低,难以想象。援助,抄袭,照搬照套,这些初步的做法,不可或缺。后来的做法,不乏拔苗助长的教训。但是,冷战的结束,初步实力特别是国家安全实力的确立,以及吸取几十年发展弯路的教训,都是后来大发展的必要铺垫。

        即使在今天,也还在不断地产生新的问题和新的挑战教训。

        “吾日三省吾身”,用在个人身上必要,用于治国,亦是必要的。

      • 家园 谈谈俺的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河里关于这个地讨论很久了,井大出来一锤定音。俺有几点看法,请指正:

        1.在中苏交恶之前,中国的经济政策,是否实验的成分更大一些?从公私合营全面的转到国家集体所有,我想是有社会主义者的理想主义成份存在的。

        2.个人认为中苏交恶是前30年中国各个领域国家政策的一个转折点。这之前,各个领域还算稳步发展。这之后,就是一塌糊涂了。尤以科技教育这种百年事业为甚。“备战经济”用在这一个时期似乎更合适些。中苏交恶的时间毕竟还是更长些。

        3.

        在重工业发展上,则依赖于苏联的156个项目,由国有企业为主体,建立起一个完整的重工业基础,那么在20-30年间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到不是一个不可实现的梦想。

        这一点,俺就不敢苟同了。当时光是消化吸收这些项目,就花了很多年的时间,更何况很多项目中苏交恶后还未完工。这之后也就仅能维持而已。自己的东西不多。以俺之前所在的工厂为例,在2000年之前,工厂可以讲全靠50,60年代的老大学生和那个年代的技工维持,而80年代之后毕业的一批人还无法挑起大梁,几乎面临后继无人的窘境。这个比那个“30年没变样的解放车”还可悲。这样的情况下,俺认为是成不了经济大国的。

        • 家园 我的大致看法

          中苏交恶之前,中国确实有实验的成分,但是显然以政治手段搞经济,这些实验的典型,就成了浮夸典型。把这样的典型,拿来全国学习,岂不乱套?在小规模实验后,可行就推广,不可行就停止,这个治国方略从古到今,从来都是中国人的路子。

          中苏交恶,完全是老共自己挑起的。大背景是中国发展起来,必然会带来地缘政治的变化,而在国际共运里面的权利分配,也要相应调整。这和今天中国在西方为主的政经体系里,有什么不同?

          那种调整可以战,可以和。今天俺们和西方各国骂战不断,也没有见打仗吧!

          你看到的是50-60年代出生的那代人,给政治运动毁了。中国人太厉害,几千年世界第一不是吹出来的。只有放手让民间发挥自己的才智,中国起来是很快的。

          1980年,我和一些老外讨论中国崛起,我说只要50年,那帮人当我发疯。呵呵。

          • 家园 “中苏交恶,完全是老共自己挑起的”??

            中苏交恶,完全是老共自己挑起的

            完全不能同意,就好象精蝇们那句“,,,一定是我们做了什么犯天下之大忌的jJJWW”一般。似曾相识。

            比如中苏联合舰队、长波电台、等争论老毛都不该坚持、从而得罪了赫氏,错在老毛?

          • 家园 这话说得好轻松

            中苏交恶,完全是老共自己挑起的。

            如果说党际的意识形态争论是土共挑起的,那么把意识形态争论演变成国家关系的恶化、并率先在中苏边境集结兵力,则完全是苏联的责任。

            那种调整可以战,可以和。今天俺们和西方各国骂战不断,也没有见打仗吧!

            与苏联交恶就得做好战的准备,这不是土共自己的发疯,匈牙利事件、布拉格之春,都是活生生的例子。另外,美国人早在50年代就预测到苏联对邻国关系的行为规律。

      • 家园 用1952年9月毛大爷的谈话来预测60年代的世界局势

        不知道你这个论据有没有效??

        另外关于你推论

        如果可以在轻工业和商业上,让勤奋逐利的资本家们继续发展还很落后的各行各业,而由国家通过几个大型国有企业,进行控制;在农村继续让富农自己的单干,和中农下中农抱团互助和合作,来提高农业生产,并有国家来协调大型水利工程;在重工业发展上,则依赖于苏联的156个项目,由国有企业为主体,建立起一个完整的重工业基础,那么在20-30年间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到不是一个不可实现的梦想。

        可以讲是毫无依据的,完全是主观幻想。私有制的特征无非是俩个,获取超额利益和垄断,垄断后的超额利益。似乎在你的笔下这些这些东西都不存在,私有制变成了一只可以随意圈养的宠物。

        ps,即使你说的这些私有的东西能够存在,当时的中共也不具备能够驱驾他的人物,刘邓都还是停留在造不如租,租不如买这个层次。这后文革的30年,你所批判的种种都不过是这个理念的具体化现实化。他的结果很明显,明眼人都看的到,不过就是个大官倒而已。

        备战经济是建国前30年经济建设中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把他单独拿出来讲并不是意味着只有备战经济,而是把这个我国的小丑经济学家忽略的事实重新提出来,让他成为以后思考的基础。

        • 家园 请你拿点历史事实出来

          俺在葡萄兄的一个帖子里,列出了1965年修改三五计划的文件,是首次提备战二字。请你给出1949-1965年之间任何党的文件,和经济计划中关于备战的说明。还有就是1971年尼克松访华之后的经济计划中的备战说明。

          以1965-1971,来涵盖整个30年,是不是以偏盖全?

          而且对改革后30年,也应该有个公允的评论,靠一个大官倒,就可以倒出世界经济第二大?呵呵。

          • 家园 不知道中共九大和十大的报告算不算,其中都有。。。

            “形势和任务”一节。

            是不是备战经济,主要看当时对形势的分析和判断。下面是十大总理的报告中关于形势和任务中的几段:

            在当前国内外大好形势下,把我们中国的事情办好,十分重要。因此,在国际,我们党要坚持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坚持党的一贯政策,加强同全世界无产阶级、被压迫人民和被压迫民族的团结,加强同一切受帝国主义侵略、颠覆、干涉、控制和欺负的国家的团结,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反对帝国主义和新老殖民主义,特别是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我们要同全世界一切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和组织团结在一起,把反对现代修正主义的斗争进行到底。在国内,我们要遵循党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基本路线和政策,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对人类作出较大的贡献。

            我们必须坚持毛主席关于“备战、备荒、为人民”,“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教导,对帝国主义可能发动的侵略战争,特别对苏修社会帝国主义对我国发动突然袭击,保持高度警惕,做好一切准备。英雄的人民解放军和广大民兵要随时准备歼灭入侵之敌。

            [QUOTE][/QUOTE]

            周恩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 家园 对,这个转变是在1965年

              在大跃进失败后,毛主席提议,让人民修养生息3年,不要再搞五年计划,所以第三个五年计划是准备在66年上马。原来的计划完全是吃穿用,毛是同意的。后来在总参的报告下,在临时转向,搞三线(并非针对苏联)。

              这一段我在后继里,会有比较详细的分解。

          • 家园 一点都不矛盾~

            建国前三十年的经济建设是以重工业为重心的,目的就是为了建立一个独立自主的工业化体系,随时能转入战争状态,早打大打,打核大战。64年一个通知就能开展三线建设就说明了这个问题。

            • 家园 这只是你的叙述

              拿中央文件出来。

              • 家园 简单,谁怀疑谁举证。

                请你给出1949-1965年之间,1971年尼克松访华之后任何党的文件和经济计划说明建国三十年不是以重工业为重心的,不是以建立一个独立自主的工业化国家为目标的。那就证明了不存在什么备战经济。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