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文摘】杨尚昆谈庐山会议 -- 陈郢客

共:💬61 🌺268 🌵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文摘】杨尚昆谈庐山会议

    出处: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这是一篇奇文。我琢磨了很久,还是大家共赏取舍为佳。

    不知道你小时看过三维图片否?一幅画面中居然另有一幅画面。中国人写历史的本事极大,微言大义有之,画中画的书写方式亦有——大家都可以理解吧。我前文说理解高华,——高华资料掌握,不失学者本色;来源不同甚至相反的史料,亦能存于一体,保持文本的开放性。我深深理解他的“不易”,因为环境让人也只能如此说话而已。

    我引用悼黎澍的文章——实际上,这是关于李锐庐山有些说法的直证——看来我还是失之含蓄了。我一直等着有人写白——希望有吧——倘若忙完这阵子,还没人说白,我会写白的。呵呵。

    1996年12月,1997年3月、5月,杨尚昆三次同我们谈庐山会议前后情况。他说,我作为庐山会议的正式成员,又是会务工作的总负责人,是应当对这次会议说几句话的。

    ——是为起始。

    杨尚昆当时对此也没有思想准备,但是在和我们谈庐山会议的第一阶段――中央工作会议(政治局扩大会议)的时候,他分析认为,即使没有彭德怀的《意见书》,庐山会议纠“左”的初衷也很难实现。

    ——这个论断实在石破天惊。倘若彭德怀没交《意见书》,却还是无法完成纠“左”,结局竟是如此必然吗?

    1958年11月第一次郑州会议后,毛泽东召开了一系列会议,研究解决“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存在的问题。……6月13日,毛泽东在颐年堂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他强调计划必须落到实处,要注意综合平衡。他说,1958年搞“大跃进 ”,成绩很大,现在出现了一些问题不要紧,不碰钉子不会转弯。1957年调低指标是必要的,1956年的错误是不应该公开反冒进,明年的指标也可以低一些,搞一个马鞍形。现在要解决的问题是怎样办好农村食堂。他宣布,6月的中央工作会议不开了。

    10日,毛泽东指定我、胡乔木、陈伯达、吴冷西、田家英5人组成小组,负责为这次会议讨论的问题起草一个《记录》。13 日,毛泽东提出5人小组增加陆定一、谭震林、陶鲁笳、李锐、曾希圣、周小舟6人,扩大为11人小组,限2日内写出初稿,14日夜印好送给他。遵照这一指示,起草小组立即开会,给“秀才”们分题目,分头起草,由胡乔木抓总我负责组织联系。当天午夜,各位“秀才”交卷,随即付印。14日凌晨印出清样,各小组全天逐条逐句边讨论、边修改,14日夜如期印出一稿分送毛泽东、中央常委和各组同志人手一份。15日各小组全天都在开会讨论《记录》。

    ——胡乔木显然是秀才中的要角。杨尚昆亦是了解全局的一人。

    有人说《记录》对“大跃进”所取得的伟大成绩和丰富经验表述得不够充分,而对存在的问题写得过于具体,会给群众泼冷水;有人说《记录》对缺点看得过重,是一个泄气文件。7月23日以后,有人干脆指责《记录》和《意见书》“唱的是一个调”。

    ——《意见书》是彭德怀写的,《记录》是秀才们在毛指定下写的——7月23日后,反击不仅指向了《意见书》,亦指向了《记录》。

    7月17日,彭真到达庐山。22日,由彭真主持中央书记处会议,讨论修改《记录(第二稿)》,意见还是集中在“关于形势和任务”部分。……24日,毛泽东也在大区负责人会议上说,《记录》已改到第三稿,合乎实际,有利团结工作。起草是个过程,一稿被推倒,二稿作者本人不满意,现在三稿准备发表。但是随着会议反右倾的不断升级,《记录》的事也就不再提了

    杨尚昆一生做了两件违心的事,一件是1978年11月28日,为了尽快出来工作,违心地在留有尾巴的审查结论上签了字;另一件就是在庐山会议上违心地批判彭德怀。

    同日,毛泽东写信给张闻天,信中说“你陷入那个军事俱乐部里去了”,说彭德怀同张闻天是“文武合璧,相得益彰”。军事俱乐部是怎么回事呢?就是在会议期间,有人看见黄克诚、张闻天、周小舟曾经到彭德怀那里去串门,这本来是同志间的正常交往,可就是有人把它当作问题煞有介事地反映给毛泽东,大概是表白自己同彭德怀划清界限吧。毛泽东就说他们是军事俱乐部。

    当时给彭德怀戴了几顶帽子,说彭德怀的《意见书》是“争取群众”、“组织队伍”,是“有组织、有计划、有准备的反总路线、反党中央、反毛主席的活动”,“代表右倾机会主义向党进攻的纲领”。彭德怀是“漏网的高饶反党集团的重要成员”。是“里通外国”、“与苏修反华相呼应 ”。彭德怀从维护大局出发,不得不违心地反复检讨,承认“客观上起了反对‘三面红旗’的作用”,“造成严重后果”,但始终不承认“高饶反党集团成员”和“ 里通外国”

    黄克诚是7月17日才到庐山的。19日,黄在小组会上发言,对“三面红旗”的看法和彭德怀的观点差不多。于是有人批评他,他蒙了。当晚,他跑来找我,问我怎么回事。我把前一段会议情况向他作了简要介绍。他说不管怎么样,有些话我还是要说。…… 7月21日,张闻天在小组会上作了长达3小时的系统发言。在这以前,胡乔木听说张闻天准备发言,特意给张打电话,要他“注意形势,少讲缺点”。

    ——胡乔木和杨尚昆的位置比较李锐更为中枢,对于风向如何,亦更为清楚。7月19日,杨尚昆劝过黄克诚;胡乔木在7月21日之前就劝过张闻天了。身为《记录》起草抓总的人,胡乔木最迟在7月21日之前,就知道风向要变了。

    那天,刊登张闻天发言要点的《简报》刚刚准备付印,他就打电话来要求撤回。我就去请示刘少奇。刘少奇说:“人家自己的东西,要求退回去,就退给他吧。”这说明张闻天在思想上也有顾虑。……他要求退还他的发言稿,对我来说也很为难,如果我不请示刘少奇就退给他,就会有人说我同“教条主义者”又弄到一块去了。

    周小舟那时有些年轻气盛,加上他过去曾经当过毛泽东的秘书,在毛泽东面前说话不大拘谨。在庐山,开始他比较活跃。7月 11日夜,毛泽东找周小舟、周惠、李锐谈话,周小舟反映“大跃进”中下面干部讲假话的情况,还说“上有好者,下必甚焉”。毛泽东听了不但没有表现反感,反而谈笑风生,气氛轻松。这次谈话后,周小舟就向人散布空气,说毛泽东要反“左”,引起下面议论纷纷。周恩来听到议论,问我这是从哪里传出的话。我告诉周恩来,听说是周小舟讲的。周恩来就让我转告周小舟,不要再传这个话了。周小舟也把毛泽东找他们谈话的情况告诉了彭德怀,并怂恿彭也去找毛泽东谈谈。彭怕当面谈不好,就写了7月14日给毛泽东的那封信。

    8月10日,小组会上有人揭发周小舟在7月23日毛泽东讲话的当天晚上,在黄克诚处讲过“主席像斯大林晚年”的话。全场大哗。后来又有人揭发李锐曾向周小舟转述田家英说过“将来有一天他调离中南海时,准备向毛泽东提三条意见:(一)能治天下,不能治左右;(二)不要百年之后有人来议论;(三)听不得批评,别人很难进言。这又引起巨大震动。李锐当场咬定这话不是田家英说的,是他自己的想法。会议转向批判李锐,被刘少奇制止,说李锐不是中央委员,他的问题另外解决。

    在上庐山的路上,陈伯达、胡乔木、田家英和吴冷西、李锐等一批“秀才”,对1958年以来的形势就有一番议论。 “秀才”们说话百无禁忌,尽管他们在思想上也不可能不受“左”的影响,但他们面对“大跃进”带来的严重后果,却不能不对“三面红旗”提出质疑。会议开始不久,“秀才”们开始接受起草庐山会议记录任务,心思都集中在如何总结“大跃进”的教训,继续纠“左”问题上。当时,田家英曾把他在四川调查中反映浮夸问题的材料送给毛泽东参阅,引起四川省委负责人的不满;田家英在小组会上发言时,还同四川省委的那位负责人发生了争吵。彭德怀的《意见书》印发以后,“秀才” 们都反映写得不错,同他们起草的《记录》基本观点相同。有的组对彭德怀的《意见书》提出批评,田家英、吴冷西还作了解释。

    当时,会议除集中对彭德怀、张闻天等人开火外,那些曾经表示赞成或基本赞成彭德怀的《意见书》观点的人,也无不遭到严厉指责,批斗范围有进一步扩大之势。……。随后毛泽东分别找陈伯达、胡乔木、田家英谈话,批评“秀才”们前一段表现不好,方向有些不对头;同时又要他们不要过分紧张,要夹着尾巴做人;还说过两天向会上打个招呼,下“停战令”,对“秀才”们挂“免战牌”。我到“秀才”们的住地,告诉他们:主席已经要我向各组组长打了招呼,要他们集中精力开好八中全会,不要再提“秀才”们的事情,你们可以放心了。

    ——毛泽东打过招呼,批评秀才们“到此为止”。那么毛“独裁”的意见落实没有呢?

    但是,庐山会议后。中央根据庐山会议对“秀才”们的揭发材料,仍决定对他们立案审查。10月,彭真两次找“秀才”们谈话,核对材料。几位“秀才”也向中央作了书面检讨和申辩。10月17日,毛泽东找四位“秀才”谈话,说你们在庐山的表现不好,但不属于敌对分子和右倾机会主义分子,而是属于基本拥护总路线、但有错误观点或右倾思想的人。

    ——毛仍然是保护为上的思想。但是李锐因前面的话,是无法保的。

    8月11日,毛泽东在八中全会上作长篇讲话,对彭德怀等同志作了系统的批判,同时也讲了要“保护秀才”。他说军事俱乐部那些人想把“秀才”们挖去,我看挖不去。“秀才”是我们的人,不是你们的人。他还说“李锐不是秀才,是俱乐部的人”。这就正式把陈伯达、胡乔木、田家英和吴冷西保护过了关。

    后面叙及“庐山会议后的彭德怀”亦有很多微妙之处。

    七千人大会——是刘少奇敢于说“七分人祸”的会议。然而——

    1月27日,刘少奇在大会上讲话,说:“彭德怀的错误不只是写了那封信,一个政治局委员向中央主席写信,即使信中有些意见是不对的,也并不算犯错误。”“庐山会议之所以要展开反对彭德怀同志的反党集团的斗争,是由于长期以来彭德怀同志在党内有一个小集团。他参加了高岗、饶漱石反党集团。”“更主要的不是高岗利用彭德怀,而是彭德怀利用高岗,他们两个人都有国际背景,他们的反党活动,同某些外国人在中国搞颠覆活动有关”。因而,“所有的人都可以平反,唯彭德怀同志不能平反”。彭德怀对此非常气愤,立即打电话给我说:“请转报主席和刘少奇,郑重声明没有此事。”事后,彭德怀还向人表示,看了刘少奇的讲话,很不舒服,书读不下去,觉也睡不好。

    1965年9月11日,毛泽东要彭真代表中央找彭德怀谈话,说中央决定你去西南工作,任西南三线建设委员会副总指挥。彭德怀表示,我是共产党员,应该服从党的分配,但我犯了错误,说话没有人听,对工业也是外行,还是希望去农村作调查。23日,毛泽东亲自找彭德怀谈话,刘少奇、邓小平、彭真也在座。毛泽东说:“彭德怀去西南,这是党的政策,如有人不同意时,要他同我来谈。我过去反对彭德怀是积极的,现在要支持他也是真心诚意的。”“对老彭的看法应当是一分为二,我自己也是这样”。毛泽东还对彭德怀说:“也许真理在你那边。”

    庐山会议尚还疑点重重,未知的拼图其重要性并不亚于已知的拼图。

    杨尚昆对庐山会议的内情掌握,应高于李锐这样的替补秀才。(以nba系统考衡,李锐并非明星球员,亦非稳定的角色球员,是看饮水机上场时间不固定的球员)

    高华曾称许《杨尚昆日记》是“20世纪中国政治人物最重要的日记之一”;《初读《杨尚昆日记》也透露了些许敏感和微妙处。不再赘言。

    就网文经常乐道的毛谢绝赫鲁晓夫经援一事,高华在此文叙述如下:

    1961年3月,赫鲁晓夫对我国作出姿态,提出愿意以贷款方式供给我国小麦100万吨和转口古巴糖50万吨,事关重大,刘少奇主持政治局会议进行讨论后,要向毛泽东汇报,请毛定夺。……为此,周恩来、邓小平、彭真专程飞穗。毛一锤定音,不要粮食,可以接受糖。

    第一,我们接受了糖。

    第二,“接受”后面的条件,领导人比我们清楚。

    1960年的调整方针得到陈云的全力拥护,同年底,陈云提议,动用外汇进口粮食,周恩来原准备进口150万吨,陈云要求增加进口量,经中央同意改为进口250万吨。在刘、周、陈、李先念的努力下,1961年1月,从澳洲进口的第一批粮食抵达天津港。3月,周又给毛写信,请求批准进口500万吨粮食。1961年8-9月,庐山中央工作会议期间,陈云复向毛建议,可否通过法国转口购买美国粮食,得到毛的批准。

    事实上,古巴的糖亦有微妙。61年1月,美国中断与古巴外交关系,美国政府开始对古巴实行经济、金融封锁和贸易禁运。我们最后接受“古巴”的糖,而不接受苏联的粮食,而是选择从澳洲、法国进口粮食,中间自有章法学问。接受古巴的“糖”,这“好”是我们卖给古巴的,合乎我们第三世界的战略。(也请记得古巴的地理位置。)如果敏感些,便可以注意到:61年9月古巴多尔科斯总统访华。

    关键词(Tags): #解读#庐山通宝推:宇卿,巴兰恻然,

    本帖一共被 4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此时庐山:1毛刘蜜月中。2毛的初衷并非倒彭。3参与倒彭者

      并非毛一人,而是刘邓林们。。。4毛的秘书们有些不知天高厚。5毛对秘书忒随意了。

    • 家园 真实的颜色总是那么暗淡,花陈MM

      感觉那几年真的好像二月河写的九王夺嫡,太祖和众王一个个都不是善茬。阳谋,阴谋,拉拢,打击,煽动,密谋,架空逼宫,封官许愿,造谣诽谤。就差直接动武了。胡服的那个位子可能有太多人眼馋,而胡服同志对当多年太弟也实在不耐烦了。

      说笑说笑,以上是比较庸俗的权谋论。归根结底我从内心认为他们的目的还是为心中的理想,算是好人斗好人吧,路线斗争啊

      关键词(Tags): #夺嫡#权谋#理想
    • 家园 三年自然灾害时期,还这么拽

      “1961年3月,赫鲁晓夫对我国作出姿态,提出愿意以贷款方式供给我国小麦100万吨和转口古巴糖50万吨”

      有点唐山地震不要外援的味道。

      • 家园 关于苏联的100万吨小麦,需要澄清一下

        苏联提出给我们的100万吨小麦,不是给我们的,而是给我们的,也就是说,将来我们是要用粮食来还账的。因此,我们经过慎重考虑,向苏联提出,把这部分小麦作为后备,如果我们从国际市场进口顺利,则不动用,如果进口不顺利,则动用,苏联同意。后来我们进口顺利,这部分小麦就没动。

        应该说,苏联当时的表示是很够意思的,我们最终没有接受这批小麦,也是从经济角度考虑,没什么政治因素。

      • 家园 当时已经在通过法国进口美国小麦了,苏联小麦就省省吧
    • 家园 毛在庐山压了彭德怀,却不让刘少奇来压

      支持他去三线建设,此一时彼一时。

      刘少奇的讲话很厉害,这几个帽子一扣,难翻身。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