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关于新中国粮食生产的研究 1.概述 -- 润树

共:💬864 🌺3434 🌵55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8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2.2 自然灾害的影响 及 2.3 其它因素

      2.2 自然灾害的影响

      自然灾害,包括气候变化引起的旱灾和水灾以及病虫害等,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很大的因素。农民“靠天吃饭”这一宿命,不会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就突然改变。下表列出1950年至1998年各年度遭受旱灾和水灾的土地面积的原始数据以及由此计算出的相关数据(排除1958年数据,1967–1969年因灾害记录阙如也被排除)。

      表2.3 历年受灾数据及相关计算

      点看全图

      上表中右起三项变化量是本年度与上年度比较的差值,其中成灾变化和非成灾变化分别是其对应变量的百分数之差,粮产变化是绝对产量之差,亩产变化是亩产增量百分数之差。细心的读者将会注意到,这里的亩产量和亩产相对增量不同于表1.1中的对应值。原因是这个亩产量是基于播种面积而非耕地面积计算的。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考查气候以及劳动质量对生产的影响。

      从上表最后一行可以看出,成灾变化和非成灾变化的平均值都接近于0,也就是说气候变化虽然对于年与年之间来说差别可能很大,但在长时段里相互抵消,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同时可以看到, 1950年至1997年每年粮产变化和亩产变化的平均值分别是823万吨和3.1%,这是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所带来的结果。尽管如此,年与年之间由气候变化所带来的损失(表中的负值)或得益(表中的正值)却往往超出这些平均值很多。也就是说,当某一年的亩产变化量超出平均值很多时,那基本上就是由气候变化所引起的。

      根据这些数据,可以估算出1959–1961年这三年的自然灾害造成的粮食减产。在受灾面积里,如果某些耕地的粮食产量减少了30%以上,就被划分为成灾面积(原表的定义)。一般地说,旱灾的危害性比水灾大,但它们的上限均可致绝收的程度, 即减产80%以上,实际取值应该根据当年灾害的程度而定。对于一个长时段来说,取其中间值,即55%,应该是一个合理的猜测。按定义,受灾但未成灾的耕地,其粮食产量的减少应低于30%,取中间值的话,是15%。运用统计学软件Minitab,选取表2.2中的亩产变化作为因变量,成灾变化和未成灾变化(均相对于播种面积)作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后得到以下结果:

      Regression Analysis: 亩产变化 versus 成灾变化 , 未成灾变化

      The regression equation is

      亩产变化 = 3.35 - 0.624 成灾变化 - 0.248 未成灾变化

      Predictor Coef SE Coef T P

      Constant 3.3456 0.6162 5.43 0.000

      成灾变化 -0.6241 0.1232 -5.06 0.000

      未成灾变化 -0.2476 0.1295 -1.91 0.063

      S = 4.12609 R-Sq = 47.2% R-Sq(adj) = 44.7%

      Analysis of Variance

      Source DF SS MS F P

      Regression 2 639.36 319.68 18.78 0.000

      Residual Error 42 715.03 17.02

      Total 44 1354.39

      Source DF Seq SS

      成灾变化 1 577.10

      未成灾变化 1 62.26

      点看全图

      图2.2 亩产变化的残差值图析(1)

      对以上回归方程(regression equation)的诠释是,常数项3.35代表亩产的平均增量(与实际平均亩产增量3.1%非常接近);成灾变化系数 -0.624意味着成灾面积相对于播种面积每增加1%,全国平均亩产量就减少0.624%(或成灾耕地的产量平均减少62.4%);未成灾变化系数 -0.248意味着,受灾但未成灾耕地的产量平均减少24.8%。这两个系数与前面估计的55%和15%比较接近。

      如果将成灾变化和非成灾变化加起来作为一个自变量,由回归分析获得的亩产变化结果如下:

      Regression Analysis: 亩产变化 versus 受灾变化

      The regression equation is

      亩产变化 = 3.36 - 0.433 受灾变化

      Predictor Coef SE Coef T P

      Constant 3.3596 0.6457 5.20 0.000

      灾变 -0.43278 0.07969 -5.43 0.000

      S = 4.32242 R-Sq = 40.7% R-Sq(adj) = 39.3%

      Analysis of Variance

      Source DF SS MS F P

      Regression 1 551.01 551.01 29.49 0.000

      Residual Error 43 803.38 18.68

      Total 44 1354.39

      点看全图

      图2.3 亩产变化的残差值图析(2)

      受灾变化的系数差不多正好是成灾变化和非成灾变化的平均值。

      由Minitab的相关分析也可证明亩产变化与综合受灾变化(成灾变化和非成灾变化之和)具有较强的相关性。

      Correlations: 亩产变化 , 受灾变化

      Pearson correlation of 亩产变化 and 受灾变化 = -0.644

      P-Value = 0.000

      笔者对由统计学的回归分析获得的结果持相当审慎的态度,特别是在多变量的情况下。除非对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关系的实际意义有充分了解,不会依赖这样的回归分析来得到自己希望看到的结果。对于本例,只要对统计学和农业生产具有基本知识的人,应该都不会对笔者使用回归分析这个数学工具表示异议。实际上,检查所有那些亩产变化超过8%(增产)的年份,除一两年例外,都对应着负的灾害变化;而所有亩产变化为负(减产)的年份,都对应着正的灾害变化。下图是对两者关系的图解。

      点看全图

      图2.3 亩产变化对应与受灾变化的取样分布

      由回归分析而获得的亩产变化和灾害变化之间的关系是线性的,然而实际上即使每年的受灾面积相同,危害程度也可以相差很大,因此是非线性的。熟悉农业生产的人都知道,同样是干旱或水涝,发生的季节和时间长短不同,对各种农作物的影响也就不同。同样是下雨,在小麦播种和生长期是有利的,但在扬花和收获期就不受欢迎。即使不旱不涝,气候的温度和湿度变化,对农作物的长势和收成,也会产生相当的影响。这些因素可以解释上表中为什么有些年度即使受灾变化很小但粮食产量的变化却很大。回归结果的标准差(S = 4.12)和亩产变化的变化量只有47.2%获得了解释(R-Sq = 47.2%)也说明了这一点。毕竟,由生产条件和科学技术带来的进步是可以预料的,也是渐进的,而气候的变化和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却可能是剧烈的。

      现在的问题是,成灾变化和非成灾变化的系数应如何取值才能比较准确地反映1959–1961年所遭受的自然灾害对粮食减产的影响。从成灾面积占播种面积的百分比来看,1959年与1957年相当,而1960年和1961年则近乎加倍;非成灾面积1959年和1961年较1957年加倍,1960年更达三倍。这就是说,这三年的自然灾害程度与1957年比较,1959年有所加重,1960年和1961年则大大加重。事实上,这两年的受灾面积在前后几十年中都是最大的。据此,笔者认为以下系数的设定是合理的:

      以1957年 成灾系数 = - 0.4, 非成灾系数 = - 0.15 为基数,设定:

      成灾系数 1959 = - 0.5,1960 = - 0.65,1961 = - 0.65

      非成灾系数 1959 = - 0.15, 1960 = -0.23, 1962 = - 0.23

      由此而计算出1959–1961年三年因自然灾害分别比1957年减产494,2544,2655万吨,共计5693万吨。这个数字与陈东林在《三年自然灾害”与“大跃进”——“天灾”、“人祸”关系的计量历史考察》一文中,根据《灾情报告》的数据而计算出的三年粮食因灾减产8888万吨有较大的差距。这个差距也许主要在于陈文对1959年减产的估算,没有完全排除因播种面积下降而造成的减产(注1)。该文同时也提到,“按照另一种全国不完全统计的因旱灾粮食损失量计算,这三年年均损失117.7亿公斤”,如果加上水灾的影响,则与笔者的估算接近。

      笔者也计算和分析了成灾和非成灾系数的不同设值而引起受灾减产值的变化,如下表所示:

      表2.4 不同系数取值对粮食减产的影响

      点看全图

      这些敏感度分析表明,即使对自然灾害的影响按保守的系数(1)取值,林毅夫的“博弈论”也不可能成为这几年粮食产量减产的首要因素。本文取中间值(4)应该是比较合理的。当然,这不可能是精确的计算。实际误差既可能是正的,也可能是负的。

      至此,可以计算出因播种面积变化和因自然灾害所导致的三年粮食减产的综合影响,如下表所示:

      表2.5 播种面积和自然灾害对粮食减产的综合影响

      点看全图

      除去由播种面积下降和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粮食减产外,仍有约2500万吨即17.6%的减产尚未获得解释。

      2.3 其它因素

      造成1959-1961三年粮食大减产的其它因素可能包括:

      瞎指挥 - 不合理密植以及不按当地实际情况播种。

      共产风 - 农民积极性受挫。这也是人祸,但与农民“博弈”偷懒有别。

      博弈论 - 无法计算,但显然不是首要因素。下一节将对此进行详细分析。

      另外,当自然灾害连年发生时,因受灾而导致的连锁效应也是不容忽视的,比如种子粮和耕畜的减少,劳动力的流失和质量的下降,等等。这些因素都使得自然灾害减退后,粮食产量不可能马上恢复到正常年景的水平。

      如何分别计量以上各种因素造成的粮食减产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如果不是不可能的话。但对于证伪林的“博弈论”是造成粮食减产的首要因素已不重要,因为它连次要因素都排不上。从下一节的分析甚至可以看到,它基本上是子虚乌有。

      注1:本文初稿在向某西西河网友征求意见时,他提出这三年播种面积的下降可能与受灾后某些耕地不能播种有关。这也许可以部分解释为什么1959年的播种面积下降如此之多以及笔者计算的因灾减产值与陈东林一文中报告的数值相差如此之大。但这样一来,就会使这部分耕地在按受灾面积计算粮食减产时被重复计算。这部分土地的面积在全国有多大,笔者查不到数据。陈东林的文章中只提到了1961年湖北有67万公顷小麦没有播种(大约损失70万吨),受灾减产一项就多算了约45万吨。在不能获得确切数据的情况下,只能在此加以注明。如果河友们能提供这方面可靠的数据或线索,笔者将重新计算这些数值并在正文中反映出来。当然无论这些数值如何变化,不可能大到将林毅夫的“博弈论”上升到减产首要地位的程度。

      关键词(Tags): #粮食生产#中国农业通宝推:青衣江水,
      • 家园 关于自然灾害与粮食减产,需要排除循环论证

        林毅夫的农民偷懒论我也不信。不过当年提出“三年自然灾害”,就很象是找借口的行为。到底自然灾害到什幺程度?有没有宣传夸大的因素?如果宣传上夸大其词 ,是不是灾都当灾害报上来,那么这篇的统计分析就没有基础了。

        这两节是分析灾害与粮食产量下降的关系,如果灾害情况不能肯定,本质上来说就是一个循环论证:因为灾害所以产量下降,因为下降所以是有灾害的。

        好象有一些文章质疑当年灾害程度的,我不熟。只是觉得既然有宣传因素,关于灾害的论证要多花些功夫。灾害与产量下降的统计关系,虽然数学上不够通俗,这个应该无问题。

        • 家园 呵呵,花~
        • 家园 我读小学的时候,

          老师说那三年困难是因为苏联人要我们还国债来的!

          我们老师不敢说有什么自然灾害,因为那三年我们这连大的台风都没有,大型水库刚建好.五九年的可耕面积比之前参加三成以上.整个雷洲半岛从此摆脱旱涝灾害!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人死去.我们想是不是真的自然灾害了?说不得呀!我们老师就不敢说那三年自然灾害!

          前三十年的农村也是这样,说农民偷懒那真不好说.我依稀记得大约在七四年的时候,乡下表哥那里大丰收.那年他给我家不少的番薯.后来说起,也就是那一年丰收,所以才有点番薯.

          ---------------------------------------------

          其实,说起前三十年的那些事,河里的懂经济派我真不知道是什么逻辑?其实那三十年的农作物肯定是增长了.我记得的是七四年的时候父亲还为那里搞到烟发愁.第二年就有烟买了.大约是七五年吧,一个晚上父亲给我们带回了月饼.其实那时侯我很小还不知道,但父亲那个晚上的高兴三十多年过去了我还记得.

          到七七年的时候,已经有钱可以买到鸡和鹅什么的了.而七五年的时候,姑姑回我们家养病.那时候就为买点猪肉家里没少求人.不是没肉票,而是很难买到,而七七年的时候已经有高价猪肉买了.

          说经济,不管怎么说,一个国家把自己政府的开支的维持不了,国民吃饭都成问题.这样还说什么经济?

        • 家园 你说话太轻率了

          什么叫灾害情况不能肯定?本文给出了两方面的证据,一是受灾面积的原始纪录,二是国家统计局、民政部编辑的《1949-1995中国灾情报告》。这两方面纪录的分量你掂量过没有?在说出灾害情况不能肯定这句话之前,起码要有点质疑的证据吧,如果没有,我看你的科学精神才是大可质疑的。

          不管你说话时有没有证据,现在请你去找,然后再来进行认真负责的讨论。

          • 家园 我要提醒你,民运对“三年自然灾害”真伪性着重攻击

            有不少此类文章,宣称那三年其实灾害没多严重。因此,如果想要有说服力,这应该是一个论证重点。你用一句“灾情报告可信度应该较高”,能争得过民运么?

            我不是反对你,是想提醒你一下,如果你注意这一点,论证可能更加严密。

          • 家园 《1949-1995中国灾情报告》关于59-61年可信度

            这是国家统计局、民政部编辑的,你的结论是“可信度应该较高”。这不能让人服气。那个年代的文件,由于特殊的政治原因,说实在的我信不过。粮食产量堂而皇之造假,灾情报告有所夸大太正常了。

            后来整理编辑1949-1995的灾情报告,这一段是如何处理的?去伪存真的技朮动作如何?实际是不知道的。我认为这是一个关键问题,不能说有官方报告就行了。

            我同意你的结论,林的“博弈论”不正确。但粮食减产,可能人为因素还是多过天灾因素。所以,论证是有疑点的。所谓“孤证不立”,如果有更多不同来源的资料证明,那时天灾真的很严重,那就可信多了。

            • 家园 关于上述资料的可信度

              我在网上GOOGLE了一下,有金辉关于《风调雨顺的三年——1959~1961年气象水文考》,对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提出了质疑,其主要论据为《全国各地历年旱涝等级资料表(1895~1979)》。根据表中资料,59-61年的数据显示,整体旱涝情况并不严重。希望有专家能诠释一下。

            • 家园 这就奇怪了

              你对论证过程有疑问,却同意论证结论,这是什么逻辑?

              既然你说不相信林毅夫的结论,那么这个不相信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的,请明示。

              • 家园 我对制度经济学从来不感冒,觉得象政治

                林的“博弈论”看着象个制度经济学结论,“苗草论”。我喜欢平衡的结论,各方面因素都提,不搞二元论断。

                你否定林,提了不少各方面因素,应该是不错的。过程中有一个疑问,不影响我对林论的感觉。

                对我来说,这个疑问与林论是比较独立的。就算没有大灾,我也不服林的结论。但有没有大灾这个疑问本身,也很关键,我有兴趣讨论此事。

            • 家园 我记得

              以前有一次看《中国气象年鉴》(忘了是那一年版的),里面的数据反映了五九年到六一年的灾害程度是建国后几十年最轻的,基本上是风调雨顺;所以看到楼主的数据,我非常疑惑。

              根据我父母的反映,基本如此,尤其是五九年和六零年,气象条件很好。我们老家是苏北的里下河地区,经常闹水灾,但恰恰那两年不是,也许是个别情况?但是为什么风调雨顺的气候,结果老百姓却要饿肚子,他们却不愿意多谈。

      • 家园 就注释1的补充

        del

        • 家园 俺对这个有怀疑

          在大跃进中一度出现大量粮食因无人收割而烂在地中的现象。

            农民是讲实际的,不可能眼看着到手的粮食让它烂在地里不去收割,绝大部分干部也不可能这样做,他们不会不知道农民的口粮是靠自己的收成,不收粮食他们治下的农民吃什么?

            至于粮食烂在地里在七八十年代前年年都有,那时粮食要靠人工收割,收下来后在田里(南方稻区)或场里人工脱粒后在场里摊开晒干。这个场是土场,土地多的地方一般是专用的,土地少的地方是先收割一块地再把这块地做成打、晒谷场。做的方法是先用犁把作物根翻到下面,再把表面耙细压实,然后晒干。看了上面就知道当时收获粮食的过程与天气很有关系,如果刚好碰上连着多天下雨,收割就很困难。即使是冒雨强行收割也没法做场,谷物也没法晒干,当时如果碰上这种情况,粮食就会烂在地里或者收回来是生芽的粮食。

            稻谷生了芽就没法吃了,只能喂猪。小麦生芽不严重的话还能吃,但吃口不好,粘牙,七十年代时在内蒙经常会供应这种面粉。

            八十年代以后普遍建了水泥打谷场,许多地方还能人工烘干,机械化收割也比人工快得多,粮食烂在地里的情况就逐渐消失。

            另外,关于炼铁从农村调度5000万人力,那时农村人口占90%,基本上一半有劳力,当时是五亿多总人口,农村劳力差不多就是两亿多。5000万只占四分之一,而且农忙时多少也会往回抽些人,不至于影响到没人收割粮食。

            非农忙时抽调四分之三的劳力也不会影响农业生产。

          • 家园 这种情况还是有的,集体制度下,劳动积极性很成问题。

            俺是70后,赶上个集体制的尾巴。听说过这样一个事情,在农村刚开始普及农药的时候,有生产队员嫌兑农药麻烦,把整瓶的农药倒入水井(农用非引用水源),然后再把水打出来喷洒。换了给自己家干活,谁都不会这么马虎糊弄的。

            农村机械化之前,麦收季节那真叫个抢收,万一坏天气来了,半年的辛苦就全泡了汤。印象中抢收小麦大概持续10~15天的时间,家里能干活的劳动力全部下地劳动,从早晨4、5点钟不到就开始割麦子,运输、翻晒、碾压脱粒,直忙到晚上10、11点,才能休息,那个劳动强度大的让人想起来就头疼。

            所以,人手不足,责任心不足造成浪费,也不是很难理解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