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关于电影“票房”与“票价”的集中话题 -- 秋原

共:💬89 🌺474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还有一个问题是盗版严重

      如果可以严厉打击盗版---让老百姓无法在电脑上vcd上看到盗版片,而价格又能够低下来,中国电影市场就可以很繁荣

    • 家园 就分账比例说几句。

      1994年中美谈到大片引进问题时,美国片商、负责外片发行的中影集团发行公司、院线三家协商的分帐比例大致是三三四.......在这个过程中,负责发行的中影集团要自己做拷贝,自己掏钱搞映前造势;电影院也有反映成本,只有美国人只需要出让大陆发行权,不需掏一分钱,如假保换的零风险~

      前面我讲了一票房分帐比例:三三四,这是十多年前大片引进时期的规矩了。最近几年上映的国产大片的分帐比例,大致是[**]开——影院拿六成,余下四成给电影公司

      我觉得因为“历史”的原因形成这个分账比例让现在的制片商有苦说不出,记得今年冯小刚就为这事发过牢骚。

      按有的说法,1994年中美大片引进参照了美国的分账比例:制片方35%,发行方17%,放映方48%。

      但是美国的分账比例也各不相同,王中磊说“美国的片方常能拿到60%以上,但是他们承担的工作也更多,比如宣传营销和推广。”(片商也搞发行?) 一位院线的代表高军也指出:美国的片方按时间递进变化,首轮拿70%-80%,第二周降到50%,第三周可能是20%。

      也就是说,现在的国产片分账比例是照搬了“当年”引进美国大片时美国的“某个”分账比例。这个分账比例对制片商似乎不利,但美国人因为1、为了打开中国市场,2、制片商除了地区版权,无需付出其他成本,3、对中国市场大小的判断不够准确,而签署了这种分账协议。

      不过话说回来,院线拿大头有利于刺激各类资源对院线的投资。现在全国各地豪华电影院越来越多,我一有机会到某大城市就是先找影院看电影。在许多影院非大片首影周,常是只有三、四分之一的观众。本人还曾有过个人单独欣赏大片的经历。今天听楼主一说一场电影的放映成本能控制在几百元内,也就不再为放映厅的冷场捏汗了。

      • 家园 简单说一下目前国内的宣发和分帐模式

        一、首先假设一个票房收入值100,按照政府规定,首先有5%被电影局无偿提走了,归“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

        这个“资金”对外宣称是用于电影业基础设施建设、用于老少边穷的确的流动电影放映等工作,属于“基金”性质,但到目前为止,没有得到任何有效监督,也从未对外公布过具体使用途径和帐目。

        二、我前面所说的6:4分成,是针对剩下的这95。

        三、5%的票房收入是个非常大的数字(既然是票房,也就是说,是从销售额里提5%,而不是从利润里提),且适用于一切在内地公映的电影。这个政策使电影局每年无需任何投入就有远超过10亿元人民币的收入。

        四、对于片商还是电影院来讲,肯定对这个5%有想法。就目前的情况,既然电影局从这里面提钱。那么片商就希望电影局加大对票房市场的监督,尽量杜绝隐瞒票房的问题;而院线希望得到实质性的政策支持。

        五、电影的宣传和发行是一体的,所以目前都说“宣发”了。自从采取分帐式并把大头让给电影院之后,我们现在能做到的就是“联合发行”,即片商在制作中吸收院线的制作资金,采取互相保底和档期银幕垄断的方式来实现票房收入最大化。

    • 家园 好东西

      信息量大文笔也好

    • 家园 开眼界。真好。
    • 家园 【原创】全年档期分析

      三、全年档期分析

      和前面相似,我们还是先来看一张图表: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图3显示了05年中国内地各季度票房数字,四个季度总和约为14.1亿元人民币,每季度票房占据全年票房数字的比例分别为20.6%,18.3%,27.6%和33.5%。

      首先要声明一点,即这张图上显示的票房数字是过于保守的。因各种统计方式和计算日期的差别,除了这个14.1亿以外,我还见过16亿、18亿、20亿等好几种结果。如果参照04、06两年的票房,按25~30%的年增幅来算,05年的全国票房应该在19~20亿元之间。在这里我们不过分追究几种票房数字的出入,但这张图上每季度票房在全年票房中所占比例是符合实际情况的,可以用来作为说明的案例。

      电影的票房和其他经营活动一样,也有明显的淡季旺季,也和其他行业的走势规律非常类似,因而象“金九银十”、“年终贺岁”、“暑期促销“等等惯用的商机和经营方式也都适用于电影业。

      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三和第四季度票房合计占据了全年票房的60%以上,而仅第四季度就占了全年票房的三分之一,这也证实了我前面第二章节中提到的“贺岁档是全年含金量最高的档期”这一说法。

      A、第一季度票房占据全年票房的20.6%,这个比例要得益于上年12月和本年1月集中上映的贺岁电影。贺岁档不仅是全年第一大档期,还是跨年度的档期:04年12月上映的两部贺岁大片——《天下无贼》(冯导首部票房破亿的作品)和周星驰的《功夫》,都有相当一部分票房收入是在05年1月取得的。尤其是《功夫》在04年12月23日圣诞节前上映,05年1月2日宣布破亿,而该片票房总额1.6亿元,也就是说至少有6000万元人民币是在1月收获的。

      B、第二季度占全年票房的18.3%,是最冷清的档期了,这个状况到目前依然如此。不光是电影业,到每年2月中下旬之后、“五一”之前,也是各流通行业普遍存在的淡季。每年的3~5月,主要是进口大片的上映季节,再有就是在上年排不到档期的中小成本电影。比如冯巩自导自演的《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和《别拿自己不当干部》,两片分别在05年4月和08年3月上映。《别》原定于2月上旬上映,但发行方认为这部“讲述咱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的电影非常平民化,没有足够份量的宣传卖点与同期的大片竞争,因此就向后推迟了三周。

      C、第三季度占全年票房的27.6%。第三季度跨越了暑期和秋季,而暑期档和国庆档期是全年中分列第二、第三的档期。象去年暑期档,仅《赤壁(上)》一部电影的票房收入就达3.2亿元。而在06年一举成名的小成本电影《疯狂的石头》就在6月底~7月初上映,以300万元的制作成本搏得2300余万元的票房;同年9月,冯小刚的《夜宴》上映,票房1.2亿元。

      写到这,我想就可以免去关于第四季度的分析了。这是一个“承后启前”的季度——承国庆档之后期,启贺岁档之前期,而关于这两个档期的分析,秋原在前面的文中已经罗唢了不少,诸位就自去斟酌吧。

      拿荷岁档来说,仅08年12月一个月的票房数字就高达5亿元,票房的丰厚回报是有目共睹的,但同时也应该考虑到同期内竞争的激烈。实际上,现在贺岁档已经出现资源瓶颈的征兆了。电影的发行工作应该结合影片的题材和制作水准,理智地选择放映档期。《疯狂的石头》上映前并不被看好,但是该片成为年度票房黑马,成功因素之一就是在上映同期内没有与他抢风头的大片。如果《石头》放到06年底去和《黄金甲》、《伤城》这些大片拼贺岁档,票房前景就很不美妙了(这点可以参考贾樟柯的《三峡好人》)。

      电影市场发展到如今,已经形成了贺岁档一家独大、暑期档和秋季/国庆档紧随其后的格局,那么也就应该考虑第二季度这个相对比较冷清的档期了。我有信心断言“五一”会成为国产电影上映新的热门档期。这么说的原因有二:

      一是随着夏季的到来,气候回暖,“五一”本身就是大众消费信心回升的传统时间;

      二是从08年起,取消七天长假。假期缩短为三天,象出门远游这种度假计划就不能成行,那么大众以观影作为假期消费选择的意愿就会更强烈。

      基于以上两点和其他必要的参考资料,电影发行方就可以大致制定一个于4月最后一周首映,利用“五一”假期的消费刺激实现破亿的“大片票房计划”。而陆川的新片《南京!南京!》由原定于今年年末上映提前到4月下旬,这个变化就是考虑到了上述两点~

      • 家园 档期要按月分

        把10,11月的数据和12月的数据混在一起,而1.2月的又和3月的混在一起....

        另外,不要嫌票价贵.定价是以利润为标准,不是以某个消费层的购买力为标准,总有买不起票的人.

        分帐比例取决于讨价还价的能力,国内的各方的能力决定了这个分帐比例,和美国国情不同.

        渠道相对于厂商的优势,在快消品行业已经被确认了,毕竟厂商太多了,不然你开专卖店去?

        • 家园 我把“10,11月的数据和12月的数据混在一起”了么?

          第三季度是7~9月吧?根本没有10~12月的事。

          对第四季度,我原文说的清清楚楚:免去关于第四季度的分析了。这是一个“承后启前”的季度——承国庆档之后期,启贺岁档之前期。

          对第一季度,我也没把“1.2月的又和3月混在一起”啊。黄金挡结束日期的不确定,是因为阳历和中国的农历的区别:农历新年即可在阳历一月,有出现在阳历二月。而分析贺岁档的前期,是以阳历为开始,不同年份的农历新年不同,就要牵扯到阳历三月了

    • 家园 【原创】贺岁档对电影发行的影响

      二、贺岁档对电影发行的影响

      坚决不看国产片的路过 [ **** ] 于:2009-03-13 05:51:22

      这里的国产片特指由大陆从业人员担纲的片子 不是我有偏见 而是觉得大陆从业人员忒不地道 像集结号 本来听同事热捧说很好应该去捧捧场支持支持之类的 也有点心动 结果到了影院一问 居然是发行方特别要求上映前两周不能打折 不能用折扣票(特地说明下俺赶着周二全国特价日去的 手里头也有那影院的折扣票)kao!没问题 不欢迎 俺们不看就是了

      以上这段黑体字是我在某网站浏览时看到的一段回复,从这几句对票价的抱怨中,不难看出留言者对电影定价存在明显的概念错误。我想这位发言者只是一个普通影迷,对电影发行和档期安排并不了解,那么在本章里,不妨就以此为引,继续说说在发行当中的故事。

      《集结号》的档期安排在07年末的贺岁档。所谓贺岁档,是指从每年年末到第二年年初大约两个月以内的一段时期。这个时段因为节假日相对集中(新年、春节),又值旧岁新年的假期,是国人传统的消费季节;特别是还存在圣诞节和情人节这两个在年轻人群体当中颇具影响力的消费刺激因素。从02年到刚刚过去的08年,圣诞节(及距离圣诞夜最近的前后两个周末)票房都是贺岁档单日票房成绩的波峰。另外两个相对稍弱的波峰出现在新年和情人节;而春节由于假期长达一周,消费注意力又比较分散,对票房来说反而不如圣诞节那样呈现明显的强劲上升走势)。

      贺岁档是中国内地票房市场第一大黄金时段,大致从当年12月10日启始(既圣诞节前两周),持续到次年情人节之后才告结束。贺岁档也是全年电影档期中回报最丰厚的时段,其票房收入已经占据全年票房总收入的43%以上了(08年统计数据)。

      正因为上述原因,现在电影发行对贺岁档内银幕的争夺就越来越激烈,在这里以刚过去的08~09年贺岁档内上映几部大片为例:

      12月5日(周五),《梅兰芳》首映,公映第一周票房成绩约为4200万元;公映第二周票房破亿(18日中影集团)。

      12月10日(周三),《叶问》首映,第一周票房成绩3000万元;五周之后宣布票房破亿。

      12月18日(周四),《非诚勿扰》首映,第一周内票房成绩即宣布破亿;第二周内又宣布突破两亿;1月5日,华谊宣布票房突破三亿。《非》的最终票房约为3.4亿元。市场表现已经超过了在暑期档上映的《赤壁(上)》,成为全年票房成绩最出色的电影。

      1月7日(周三),《赤壁(下)》首映,尽管舆论对该片争议颇大,但发行方在周日(1月11日)即宣布票房破亿。

      1月18日(周日),《疯狂的赛车》首映,第一周票房成绩超过3000万元,五周之后宣布过亿(2月23日中影集团)。

      从上面这个回顾中可以看出,贺岁电影大战从08年12月上旬就迫不得已地开始了,已经比07年提前。在圣诞节前这个黄金时段内,几部大片的首映日前后相隔时间平均仅在一周之内,档期安排非常紧密。何况在整个12月当中,还有《女人不坏》、《高兴》等等中低成本影片也抢在本月内上映。从12月初到月底的大致四周时间已经可以用“一寸光阴一寸金”去形容了。而在这“黄金四周”内,电影发行商对影院银幕的抢夺、影片对观众的争夺,已经到了轻易不让寸步的程度了。《叶问》原定首映日与《梅兰芳》同天,为避免撞车而后延至10日,尽管如此,其发行商时代今典也没有中影集团在大陆院线中那么强大的支配和影响力——银幕资源和放映场次的不足,是导致该片票房成绩差强人意的关键原因。否则,以武打题材、甑子丹的明星号召力、洪金宝的武指和香港制作的招牌,不可能在上映五周后才勉强破亿。

      《集结号》上映的07年岁末也是一个激烈的票房战场。在其之前,《投名状》已经于12月12日(周三)上映,那么《集》就必须将首映向后错开大致一周的时间,以免两部电影因首映过于接近而造成撞车,导致观众的分流和影院银幕短期内的资源紧张。最终《集结号》选择在18日(周二)于北京工人体育馆举行首映仪式,18~19日全国一线城市主打院线陆续上映。从时机的选择和谋划来讲,该片制作、发行商华谊兄弟的意图明显是趁上映第一周周末(22~23日)临近圣诞节、第二周周末临近新年(29~30日)这段空前的消费热潮加倍刺激票房,而08年《非诚勿扰》的档期安排同样也是出于如此考虑。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06年底《满城尽带黄金甲》上映之后,张艺谋宣布暂停电影工作,专心执导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其多年的合作方——新画面公司也随后宣布歇业。激烈的电影市场上少了一路强劲的诸侯,对于全行业来说,无论导演还是各制作发行公司,也不可能对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采取无动于衷的态度。也正是因为大家都看到了这一点,从07、08两年来看,老张临时缺席,但参与瓜分票房的影片却多了,对贺岁档票房的拼杀也更激烈。如果张艺谋在近期宣布重归老本行并开始新影片的筹备,那么2010年的票房市场形势将更加严峻。

      说这段话的网友埋怨《集结号》居然破了本该周二卖打折票的规矩,这个问题就来自影片发行上面。早年07年3月,该片刚结束拍摄一个月时,华谊兄弟就和新影联、首影等八家全国最大的院线签定合同,宣布联合发行该片(这八家院线占据全国影院资源的80%)。对于商业大片来说,票房就是考试分数,上映第一、二周取得的收入是整个档期内票房累积数字的基础,也是必不可少的宣传材料。既然映前的宣传炒作搞的紧锣密鼓,那么上映后就得趁热打铁,必须在票房成绩上搏个头彩,不可能出现电视剧那样播放至少一周后收视点数才逐渐涨上来的“慢热”~

      所以说,为什么《集结号》和《非诚勿扰》取得那么出色的票房成绩?在09年1月华谊兄弟为庆祝《非》片票房突破三亿元举办的酒会上,略有陶醉的冯小刚感谢观众“实在太仗义了”。其实在影片的制作和宣传,以及冯葛配的号召力这些原因之外,华谊兄弟集团凭借其经营多年的影响力和成熟的合作关系,为该片发行占据了各种优势资源(含金量最高的档期、最丰富的院线银幕和充分的拷贝投放量)才是关键所在。

      电影发行商还指望前两周的票房多赚钱呢,各种折扣和优惠通常都在第三周和第四周(一个月)之后才陆续出现。打个比方,这不就和时尚产品的上市过程类似么,刚出来新款手机价格自然很高,几个月后可能就降到原来的一半了。

      周二票价不打折,并不存在不欢迎观众的问题,而是发行方出于对市场的考虑~

    • 家园 【原创】续篇六

      最近一两周我身边的事忒多,耽误了新章节的更新,不好意思。这次的续篇就是全文的总结和归纳了,因而文中引用了很多前几章已经出现过的段落和数据。

      以上两处,恳请诸位在阅读中见谅~

      说实话,这是我写过的最累和最拖趿的文章了。其一是我这几年主要从事电影的编导,并非专门搞发行和市场统计工作,对文中涉及电影发行过程中的许多实际情况和关键问题没有充足的直观认识,也缺少必要的经验积累,为了让文章经得住推敲和询问,我查阅了很多相关资料和统计数据,还特意拜访了身边一些从事发行工作的朋友,之后再把这些东西揉在一起整理消化。这是个枯燥繁琐的过程。尽管如此,我也不敢保证文中不出现明显的失误。所以在这里我衷心希望看到这篇拙文的同行和读者们多多批评指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不就正是如此么~

      其二是文里还涉及到目前电影界里的许多人物、公司、机构,以及他们的发展经历,譬如我之前写过的陈凯歌导演。而冯小刚导演和华谊兄弟是我“蓄谋已久”的对象了。两年以前我就打算写一篇关于冯小刚的评述,这个想法最初的源动力,还是多年前我看过《冤家父子》之后对冯小刚个人人格和表演天赋由衷的赞叹。同吃电影这碗饭,同为北京人,我非常欣赏他身上那种颇为“狗怂”的劲头,也喜欢他那种实实在在的言行。

      噢喉,演出开始了……

      再生动细致的文字,其说明效果也不具备图表那么直观和真切的说服力。以下两张图中涵盖的内容和引出的数据可以让人一目了然。

      图1显示了影响票房的四个决定因素:制作、发行、档期和院线;每一部分下面又具体罗列出若干项分支条件。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图2是这四个因素对票房影响的权重比例。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两张图表都出自06年以前的中国电影票房分析报告。在若干影响因素方面,最近两年的分析与06年之前相比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所以图1依然具有足够有效的说服力。

      在各因素的权重比例方面,受影片上映档期、题材、主创人员阵容和制作等方面的影响,各种因素发挥的作用会产生比较明显的变化,因而图2仅是用于本文中分析讲解的案例,不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

      一个横纵交叉的二维世界,一张条清缕晰的根系表,远比一顿耗费口舌之劳的赘述更加细致详尽。

      由图二中可以看出,制作、发行和档期这三项合计占据了85%的权重比例。而在实际操作中,制定发行工作和档期安排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在一定条件内我把二者放在一起分析。

      一、商业大片路线的是与非

      通过两张图表的对比可以看出,电影制作成为影响票房成绩的第一大决定因素,占据了四成权重。这点也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从02年以来,中国电影推崇的“高投入+名星阵容+强力宣传+黄金档期”的商业大片路线符合市场的需求和投资人的意愿,顺应了大众的观影心理和院线方面对票房的期待。

      截止到08年,内地电影放映市场已经从02年的不足10亿元人民币发展到43亿元人民币(其中本土电影票房约为25亿元),六年间以超过25%的年平均增幅高速膨胀,使中国内地成为世界上增长速度最快的电影市场。这个令人鼓舞的成绩主要就是由这些商业大片创造的高额票房支持的。而一部大片完整的运作过程——从立项、筹划到最终上映,牵扯到从制作方到电影院的各个部门,让电影从业者都进入了一个商业化的营销流程当中。随着现在内地票房市场的日益膨胀,饼逐渐变大了,吃这碗饭的人自然也会越来越多。电影业不仅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还为社会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更重要的是为策划,制作、发行等等这些涉及电影工业的核心环节培养了一批有经验的从业人员。从这个角度来讲,商业大片模式的运作,以及以张陈冯为代表的、投身于商业片创作中的相关电影工作者们对全行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巨大的贡献。

      而在商业片的操作过程中,也不断有业内人士和舆论对大片的华而不实,映前吵作与实际内容的表里不一,宣传的失真,上映档期内对银幕资源的垄断,武侠题材在国际市场上的由热渐冷等等负面问题加以反复质疑甚至是强烈批评,并担忧这种状况会造成有限的资源(资金、档期和银幕)过分向大片和知名导演集中的结果,导致一方面是少数大片和名导的“营养过剩”,而另一方面是大部分中低成本电影和年轻导演失去生存空间和发展机会;更有说法认为大片模式是以牺牲中国电影健康的发展格局和年轻一代的生存环境为代价而换取的“畸形发展”。

      这两种说法互相形成矛盾。单就我个人来讲,我觉得上述持肯定态度的说法是从一种大局出发的观点,即强调商业大片对全行业和全社会做出的贡献;而相反的观点则是针砭其运作过程中出现的若干细节问题。我不否定上述质疑和对中国电影发展方向的忧虑都是客观存在的(我自己就是吃电影饭的“年轻一代”,对眼下的生存问题有切身体会),但也不完全赞同这种批评意见。举个常见的例子来讲,从02年张艺谋的《英雄》开始,商业大片就普遍存在着“高票房低口碑”的问题。特别是在05年《无极》引出一系列是非之后,类似这种责问更是喧嚣一时。这其中也包括象冯小刚这种善于取悦观众的商业片导演,06年他的转型作品《夜宴》上映,就有相当一部分观众和媒体对这部电影的故事情节“不买帐”。

      对此,可以把这个问题归结为图1制作因素中“拍摄质量”当中,同时我们也应该正视商业大片的发展过程——从70年代末文革结束后的“文艺复兴”开始,中国电影即不缺乏商业片(如《少林寺》、陈佩斯的《二子》系列,《京都球侠》、冯小刚早期贺岁片《甲方乙方》、《不见不散》等);也有不少大片(如《大决战》等由政府出资投拍,反应建党建国重大历史事件的主旋律电影);惟独只有“商业大片”这个概念,从运营模式的引进、效仿到实际运作,都是在最近十年内才刚刚兴起的,属于名副其实的新生事物。这就说明了现在中国的商业大片还并不成熟,即是创新,又是尝试,在发展的同时还在不断改进。观众舆论也好,相关行家的分析也好,更应该持宽容和耐心的态度,不能因一部大片引起了争议就迫不得已地全盘否定,盲人摸象的做法不可取。

      回顾这几年商业大片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更应该看到:到07和08这两年,商业大片的品质已经日趋完善,类似《集结号》、《投名状》、《疯狂的赛车》等等影片,已经达到了市场收益与观众声誉的双丰收,基本实现了票房收入与观众口碑的统一。如果没有这六年脚踏实地的摸索和努力,怎么会取得这种进步呢?

      由此而展望未来,无论是电影的从业者还是观众、媒体,都应该对商业大片抱有信心。“高票房低口碑”的现象还会依然存在,上述各种担忧和批评还会依然存在,但即能赢得观众人缘又能让电影院经理满意的电影只会越来越多,与此同时增长的是从业者的信心和观众的信任,而中国电影的票房市场依然会持续高速扩展。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