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我读道德经(连载,06年贴的后续) -- 大懒虫1号

共:💬76 🌺158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我读道德经(连载,06年贴的后续)

    信箱里有信息提示有同学收藏本贴链接出处,竟然是3年前的帖子了,竟然过去了3年,时光啊。。。

    这几年其实一直在读道德经,尤其是现在几乎每天上午听一遍,当背景音乐。

    越读越深,融化到骨髓里去了,所以,反而是不会写什么了。所以,很佩服6年前的自己,能一口气把道德经读下来还写出来。

    从现在看2003年的读书笔记,再对照一下现如今的理解,大概能看出内在的一些成长痕迹。

    现在准备当日记一样地记录下来。现在河里应该没几个人跟我有同好吧,现在我也没有06年下河之初那种忐忑了,就继续贴完吧。每天贴一章,以便理解得更深一点。

    十九章

    绝圣弃智 民利百倍

    绝仁弃义 民复孝慈

    绝巧弃利 盗贼无有

    此三者以为文 不足

    故令有所属 见素抱朴 少私寡欲 绝学无忧

    [译文]

    彻底抛弃圣智,人民可以因此得到百倍的好处;

    彻底抛弃仁义,人民可以回复真正的孝慈本性;

    彻底抛弃巧利,盗贼就不存在了。

    这三样东西(圣智、仁义、巧利)都是摆摆样子的,不足以用来治理天下。

    所以说要使人民有归属感是这样的:保持质朴、消减私欲、抛弃所谓的学问、没有忧虑。

    [评析]

    呵呵,此章似乎是对上一章某些疑问的某种解答。

    感觉中,老子是带着某种厌恶的感觉在写这章的。

    老子似乎很讨厌仁义,人民的丧失孝慈居然与持守了所谓仁义有这么大的联系:只要彻底抛弃,就能恢复孝慈。他也厌弃圣智,更不用说什么巧利了。他认为这些都是一些表面的东西,实际上是摆摆样子给别人看的。所以似乎可以理解前一章的“智慧出,有大伪”了:那种所谓的智慧的存在,不仅没有导致真正的知,反而出现了更虚伪的东西!

    对于他认为应该厌弃的东西,他给出的态度是:别理它们!把它们当作不存在!如果对它们一无所知,也不学习,那么就能无所忧虑了。

    老子的忧虑,可能是因为他对它们那种虚伪的表象所带来的弊端、它们的广泛的社会影响知道得太深刻了吧!

    ---------------

    以上是我03年的解读。6年以后,此时此刻的我,却在想,当这些东西业已广泛存在的大前提下,即使认识到需要减少甚至彻底去除,具体实施起来,哪怕有绝妙的方法能保证达到目的,却仍然是非常困难的。某些观念和态度一旦成为主流,若要让他们消失掉的话,除非由强悍的少数派用某种新生的观念引发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大革命。忽然,想起了毛主席。

    另,做汤煮粥不溢锅的小秘诀:滴几滴植物油。俺煮汤和煮粥各做过一回实验,效果很好,果然没有溢出来。不过有一个后遗症,开煮后由于知道不溢锅了,于是我就忘了这回事儿,所以,汤和粥都很干很干。

    关键词(Tags): #严肃点#读道德经
    • 家园 【原创】六十章

      治大国 若烹小鲜

      以道莅天下 其鬼不神 非其鬼不神 其神不伤人 非其神不伤人 圣人亦不伤人 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译文]

      治理大国家,好比是烹饪小鱼。

      用道来统治天下,鬼都显不了神通,不但鬼显不了神通,而且即使是其显神通的话也伤不了人,不但其神通伤不了人,圣人也不伤人。两者都不伤人,所以人们相安无事。

      [评析]

      第一段的意思很明显,就是不要折腾的意思。

      对于第二段的“圣人亦不伤人”的理解有点困难。圣人本来就不应该伤人的,干吗要提这个呢?整体上来理解的话,大概是在说,假如依顺道来治理天下的话,无论是鬼神还是圣人,都对人们起不了作用了。道是治理国家最高级的最有效的途径。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了。

      【09新解】暂时无新解。

    • 家园 【原创】五十九章

      治人事天 莫若啬

      夫为啬 是谓早服 早服谓之重积德 重积德则无不克 无不克则莫知其极 莫知其极 可以有国 有国之母 可以长久 是谓深根固柢 长生久视之道

      [译文]

      治人事天(治理人民和修身养心),没有比“啬”更重要的了。为“啬”,是“早服”,早服是不断积德,不断积德就无不克,无不克就没有人能够估量他的究竟力量,这样就可以担当治理国家的重任,明白治理国家的道理,就可以长治久安。这就是深根柢固、长生久视的道理。

      [评析]

      有两个词是第一次提出,一、“啬”是第一次提出。可以理解为吝惜的意思。吝惜就是养。二、“早服”是第一次提出,服,在这里解释为“得”,早服,早得,理解为很快合乎于“道”。 :“夫为啬,是谓早服”,也有是“夫唯啬,是谓早服”。不管怎么说,意思就是通过走吝啬这个修行方法,可以很快地合乎于道。那么,吝啬什么呢?这里,对于“治人事天”而言,不管是治理别人还是修养自身,都要爱惜精神和物质资源。对于自身修养,对于自身修德而言的,修德,积德就需要啬,需要养,这个个人感觉不难理解。修养是个内敛的行为,对于能量的消耗是很吝啬的。防止消耗。只有在修养上达到了“无不克”的能量,才能担当治理民众的责任。因此,个人觉得,啬,更多的是严格要求自己,少思寡欲,修养内在的精气神,目的是达到早服。呵呵。

      【09新解】

      现在读来,很有感触。啬,也是我这个阶段所感悟到的,要啬,要养精蓄锐,因为,路漫漫其修远兮。091111

    • 家园 【原创】五十八章

      其政闷闷 其民淳淳 其政察察 其民缺缺

      祸兮 福之所倚 福兮 祸之所伏 孰知其极 其无正也 正复为奇 善复为妖 人之迷 其日固久

      是以圣人方而不割 廉而不刿 直而不肆 光而不耀

      [译文]

      政治宽厚,人民就淳厚,政治苛刻,人民就狡黠。

      祸啊,福就在旁边;福啊,祸就在旁边;谁知道它们的究竟到底在哪端!这种变化是不定的,正的会变成邪的,善的会变成恶的。人们对此的迷惑不解,已经由来已久了。

      所以圣人方正而不生硬,锐利而不伤人,直率而不放肆,光亮而不刺目。

      [评析]

      各段之间意思似乎没有相连。

      第一段是在说政治上的无为和有为对百姓的不同影响。

      第二段在说对立面的相互转化,且长久存在。

      第三段的说法与以前说的似乎有点不一样了。其实按照前面章节的解释,推一推的话,也就一样了:方而不割谓之大方无棱,廉而不刿谓之大廉无害, 直而不肆谓之大直若曲,光而不耀谓之明。呵呵,只是不知道这样解释对不对头。

      【09新解】

      老子的话,深刻而又简明扼要,当看待一些复杂的现象的时候,用心念一念老子的话,当下即清晰,明了。再反思,就不想想太多了。看,太阳底下没新鲜的,道理早就在那里了。所有的一切迷惑困扰,终究都是庸人自扰罢了。

      任一现象,本质只有一,而表象则有互相对立的二,而且这二者之间,长久以来随时随地都有可能互相转化。不被现象拖着走的方法只有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势,不迷信某一种固定的看法和评价,因为再完美的看法和评价,都只是此时此刻对此事此人有可能准确,而换了另一个环境,则很有可能根本就是完全错误的。对此,老子应该是认识最深刻的了,他终其一生,只留了五千字。

      在现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中,真是很感谢老子。091111

    • 家园 【原创】五十七章

      五十七章

      以正治国 以奇用兵 以无事取天下 吾何以知其然哉 以此

      天下多忌讳 而民弥贫 人多利器 国家滋昏 人多伎巧 奇物滋起 法令滋彰 盗贼多有

      故圣人云 我无为 而民自化 我好静 而民自正 我无事 而民自富 我无欲 而民自朴

      [译文]

      以清静之道治国,以诡奇的方法用兵,以无事的态度取天下。我怎么知道这个的呢?由此可见:天下的禁忌越多,人们就越贫穷;百姓的利器越多,国家就越趋于混乱;百姓懂得的技巧越多,邪恶的事物就会增多;法令越森严,强盗小偷就越多。

      所以圣人说:“我无为,而人民就自我教化;我好静,人民就自守规矩;我无事,人民就自然富足;我无欲,人民就自然纯朴。”

      [评析]

      老子在谈论国家与百姓的一种合乎道的应然态,也就是政治的理想状态,其中的道理似乎不难理解。但是落实到政治现实,恐怕不是那么一回事了。老子是站在一个全面的长远的角度来看现象和问题的,但是多数人是生活在眼前的狭小的现实里面的,陷于“有为、好动、多事、多欲”等等的境况之中,至于百姓化不化,正不正,富不富,朴不朴,那就是不放在心上了,那都是百姓自己的事了。

      【09新解】用兵,治国,取天下,分别用“奇、正、无事”,难度系数越大,方法越简单,越省力。呵呵想想就觉得很有意思。090909

    • 家园 【原创】五十六章

      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 言者不知

      塞其兑 闭其门 挫其锐 解其纷 和其光 同其尘 是谓玄同

      故不可得而亲 不可得而疏 不可得而利 不可得而害 不可得而贵 不可得而贱 故为天下贵

      [译文]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明白人不说,说的人不明白。)

      堵塞出口,关闭门户。收敛锋芒,消解纷扰。敛和光芒,混同尘世。这就是“玄同”。

      所以这样就不分亲,不分疏,不分利,不分害,不分贵,不分贱。所以为天下人所尊贵。

      [评析]

      塞兑闭门,因而不分亲疏;挫兑解纷,因而不分利害;和光同尘,因而不分贵贱。这是“玄同”的境界。把外显的都内敛,于是一切都相同了。显然,这种玄同只能是发生在一个很高级的层次里面才行。类似于与“道”相合的奇妙深奥的境界。

      那么,本章的首段是什么意思呢?“不言”在老子的系统里,是提倡的,他不喜欢“言”,在二章就提倡“不言之教了”,认为“多言数穷”(五章)而“希言自然”(二十三章)。所以我不认为“知”在这里是“智”的通假,老子是不喜欢所谓智者的。所以,本句理解起来就是体察到道的人不言,言的人没有体察到道的存在。

      【09新解】知者不言。

    • 家园 【原创】五十五章

      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 比于赤子 毒虫不螫 猛兽不据 攫鸟不搏 骨弱筋柔而握固 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 终日号而不嗄 和之至也

      知和曰常 知常曰明 益生曰祥 心使气曰强 物壮则老 谓之不道 不道早已

      [译文]

      道德浑厚的人,相当于赤子(初生的婴儿)。毒虫咬不伤他,猛兽抓不着他。他筋骨柔弱而拳头却握得很牢固。他不知道牝牡之合但是生殖器却自然勃起,这是精气充足的缘故。他整天哭号但是喉咙却不沙哑,这是神气和谐的缘故。

      知道“和”叫做常,知道“常”,叫做明。贪图生活享受是不祥,心老在动欲念叫强,事物若到了强壮就会趋向衰老。这些都叫做背离大道,背离大道很快就会消亡。

      [评析]

      厚,和,常,明,都是老子提倡的状态,是合乎道的状态。

      【09新解】明,知常曰明,这在十六章提到过“归根曰静 是谓复命 复命曰常 知常曰明 不知常 妄作凶 知常容……”。这里的明,明道之意。统计全面所提到的明,可见老子对明的界定了。前面五十二章提到了“见小曰明”,“用其光 复归其明”是观察入微所达到的清明智慧,四十一章提到了“明道若昧”,光明之意。三十六章是“微明”,微妙的,小小的道理。三十三章是“自知者明”,自知之明,明智,智慧。二十七章的“袭明”,双重智慧,高层次的智慧。二十四章“自见者不明”,只关注自己的人,不明,不智慧,不明白,不能明辨是非。二十二章“不自见,故明”。以上各处所提到的“明”都是老子所提倡的,意思也很明确。然到了六十五章“非以明民”的明,则有变化,精明,小聪明之意。也只有这一处,意思不同。

      关键词(Tags): #明
    • 家园 【原创】五十四章

      五十四章

      善建者不拔 善抱者不脱 子孙以祭祀不辍

      修之于身 其德乃真 修之于家 其德乃馀 修之于乡 其德乃长 修之于邦 其德乃丰 修之于天下 其德乃普

      故以身观身 以家观家 以乡观乡 以邦观邦 以天下观天下

      吾何以知天下然哉 以此

      [译文]

      善于建树的不可拔除,善于抱持的不可脱落,如果能这样,那么后代的烟火就不会断绝。

      用这个道理来修养自身,那么他的德就是真的,用这个道理来管理家,那么他的德可以富余,用这个道理来治理乡,那么他的德就会增长,用这个道理来治理邦,那么他的德就会很丰盛,用这个道理来治理天下,那么他的德就会普遍。

      所以,要从自身看他人,从自家看人家,从己乡看他乡,从己邦看他邦,从此天下看彼天下。

      我怎么知道天下的呢?就是凭这个。

      [评析]

      理解了自己也就是理解了别人。因为道理是一样的。

      由己及人之所以能够成立,其前提假设就是自己和别人其实是一致的。否则,就是自以为是了。自己和别人是不是一致的呢?自家和人家怎么会是一样的呢?这个乡邦和那个乡邦怎么会是一样的呢?这个国家和那个国家又怎么是一样的呢?显然,光是看现象的话,肯定是不一样的。老子显然也不是在说现象,老子是在说蕴涵在各种现象背后的最本质的道理。把握了最本质的道理,所有的现象都是一样的,既然是一样的,就可以很省心地由此及彼了。

      道理是说明白了,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对这其中的道理的领悟,可没有那么简单的。所以,老子说的这个自然的流畅的盛况即使过了这么两千年,依然没有出现。

      【09新解】以“道”为参照系去认识世界、在世界中。一以贯之,人人都循道尊德,世界也就安宁祥和和谐一致了。既容易,也难。没有办法,老子的教育对象都是圣人级别的。芸芸众生在混乱中茫茫然追逐各自所看到的。090909

    • 家园 【原创】五十三章

      五十三章

      使我介然有知 行于大道 唯施是畏 大道甚夷 而人好径

      朝甚除 田甚芜 仓甚虚 服文采 带利剑 厌饮食 财货有余 是谓盗夸 非道也哉

      [译文]

      假如我确信自己认识了道,我将坚定不移地走在在大道上,唯一担心的是偏离大道误入歧途。大道很平坦,但是人们却喜欢走偏僻弯曲的小路。

      朝政很腐败,田地很荒芜,粮仓很空虚,(统治者)却穿戴华丽的服饰,佩带锋利的宝剑,终日饱食精美的食物,财物多得用不完,这无异于强盗头目,多么地不合乎大道啊!

      [评析]

      本章还有什么需要评说的么?!

      【09新解】

      得道多助,对此深有体会。做对的事情的时候,真是想什么来什么,对事情有助益的贵人都亲自送上门来,而且,多方受益。这种感觉,真是非常好非常好,以至于让我产生敬畏感,嗯,不是那种天降贵人的欢喜和得意,而是,敬畏。他们带着资源和机会大驾光临,并不是我个人的魅力,而是,我所从事的,是符合道的。他们都是为道而来的。

      今年虽然还没有结束,但是我能感觉到自己最大的成长,在于对道所产生的敬畏感,不敢偏离了,真是“介然有知 行于大道 唯施是畏”了。

      敬畏感,是内心深处产生的高度顺服感,很平静而自信的,不卑不亢的。090903

    • 家园 【原创】五十二章

      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 以为天下母 既得其母 以知其子 既知其子 复守其母 没身不殆

      塞其兑 闭其门 终身不勤 开其兑 济其事 终身不救

      见小曰明 守柔曰强 用其光 复归其明 无遗身殃 是为袭常

      [译文]

      天下万物都有本原,(就是道),(道)是万物的本源。得知万物的本源之后,就可以得知万物,得知万物之后,再持守着本源,终身都不懈怠。

      堵塞出口(耳目口鼻等诸窍),关闭(获取外界信息的)门户,终身都不劳累;打开出口,增添事件,终身都不会停止(劳累)。

      能察见微小叫做明,能持守柔弱的反而强,运用外在的光亮,返照内在的清明智慧,不给自身带来祸殃,这叫做“袭常”(因袭自然之道)。

      [评析]

      第一段是在讲道和万物的关系,万物因道而生,并且只要遵循着道的规律,就能生生不息。这个也不是新鲜的了,比如一章就开讲了天地之始和万物之母,二十五章也讲了天地之母。

      第二段和第三段其实都是在讲老子一直提倡的认识方式、思维方式。如果我们把思维分为外向性思维和内向性思维的话,老子显然是提倡运用内向性思维来认识世界体察道。其实现在看来,无论向外还是向内,都是认识世界的一种途径。老子显然是了解这点的。但是问题是常人更多地选择了外向性的思维方式,这样在老子看来,只能是“其出弥远,其知弥少”了(见四十七章)。可见,无论用什么词语,老子翻来覆去始终都是在不厌其烦地讲对于道的体察方式。由于老子是如此地洞察到朝里和朝外不同,所以,他把几乎所有的现象都分成了似是而非的两种,比如同样的亮亮的东西,朝外看,看到的叫做光,朝里看,看到的叫做明。这些都是为了帮助常人去有效地认识和体察道的存在。

      其实,越往下看,我越能够感觉老子是很简单朴实的,他的文字真的没有那么玄乎,当人们感觉到他的文字是不可理解的时候,实际上意味着不理解老子心中的那个道。

      【09新解】内求诸己。

    • 家园 【原创】五十一章

      五十一章

      道生之 德畜之 物形之 势成之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道之尊 德之贵 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故道生之 德畜之 长之育之 亭之毒之 养之覆之 生而不有 为而不恃 长而不宰 是谓玄德

      [译文]

      道化生万物,德蓄养万物,物形成万物,势成就万物。

      所以万物无一不以道为尊、无一不以德为贵。

      道的尊和德的贵,在于它们对万物不加干涉而随顺自然。

      所以道化生万物,德蓄养万物,使万物生长发育,(不知道怎么翻译“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作用万物而不自恃己功,长养万物却不进行主宰,这就是“玄德”。

      [评析]

      道对于万物的关系在前面已经讲得很多了,只要看看前面的三十四章和四十二章,就能够很清楚了。而德对万物的蓄养作用,印象当中还是第一次提到。在本章,道和德第一次处于相提并论的状态当中,当然,这发生在当两者共同作用于万物的时候。如果看看道和德的关系,即使在本章,德还是处于第二位的。道是万物的生母,德只是养母。呵呵。

      --

      【09新解】关于“亭之毒之 养之覆之”的译文,亭,通“成”,毒,通“熟”,所以翻译为成熟结果、养育万物并保护万物。

      今儿因缘巧合,有一8年前认识的但是8年没联系过的小朋友来见。聊了七八个小时。他这几年在修佛。我尽可能地开放我已经很开放的思维跟他交流。到后来我的头也晕乎乎的。他走后我搜了一些佛经来看,跟往常一样,没啥感觉,于是我还是看我的道德经,跟佛经相比,道德经简明扼要。也许我已经习惯道德经了。我习惯了道德经中的辽阔境界,宇宙,万物,以及那无在无不在的大道。人在其中,渺小的,谦卑的,也自然地存在着。09.8.30

    • 家园 【原创】五十章

      五十章

      出生 入死 生之徒 十有三 死之徒 十有三 人之生 动之于死地 亦十有三 夫何故 以其生生之厚

      盖闻善摄生者 陆行不遇兕虎 入军不被甲兵 兕无所投其角 虎无所用其爪 兵无所容其刃 夫何故 以其无死地

      [译文]

      人出世为生,入地为死。一般地活着的人(从出生到成年),占了十分之三;一般地死亡的人(从衰老到死亡),占了十分之三;打算好好地活着结果却是不自觉地加速死亡进程的人,也占了十分之三。这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他们求生心切,欲望太多的缘故。

      据说善于养生善于保护生命的人,走路不会碰到犀牛和猛虎,战争中不会佩戴盔甲(不会受到杀伤),(对他们),犀牛没有办法使用它们的角,猛虎没有办法施展它们的利爪,兵器没有办法展现它们的锋刃。这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他们没有可以致死的地方。

      [评析]

      本章老子在谈论他对生和死的看法。显然,大多数人都不是好好地活着的,有的人连死也不好好地死。根据这么多的十分之三,算起来那些善于养生的人似乎占了人口的十分之一。显然是少数的人。根据文字的描述,这些善于养生的人其实都是一些武艺高强身怀绝技的神人,而且他们似乎是不会死的,因为没有能够让他们死的途径。不这么理解的话,真的没有办法理解了。

      (顺便说一句,即便老子不说,我个人也是确信有这样的少数人存在于人世间的。)

      --

      【09新解】本章讲无欲,知足,对养生,对生命存在的重要意义。

    • 家园 【原创】四十九章

      四十九章

      圣人常无心 以百姓心为心

      善者 吾善之 不善者 吾亦善之 德善

      信者 吾信之 不信者 吾亦信之 德信

      圣人在天下 歙歙焉 为天下 浑其心 百姓皆注其耳目 圣人皆孩之

      [译文]

      圣人没有自己的心,以百姓的心为心。

      善人,我善待他,不善的人,我也善待他,那算是得到达到真正的善了。

      诚信者,我诚信对他,不诚信者,我也诚信对他,那算是得到达到真正的诚信了。

      圣人在位,收敛约束自己的样子,治理天下的时候,使其心达到并保持混沌的状态,当百姓都全神贯注于圣人的教诲之时,圣人都让他们像孩子一样纯真质朴。

      [评析]

      如果只看最后的一个段落,会认为老子又在倡导愚民政策了。

      但是从本章开始看的话,就完全不会这么认为了(可见,断章取义是件很愚蠢的行为)。

      我没有自己的心,我的心是百姓的心,所以,我“为天下浑其心”,这里的“其”可以说是百姓的心,也可以说是我自己的心。假如我让天下百姓浑了,那其实我自己也是一样的浑,因为我就是你们,你们也就是我,要浑大家一起浑了。何况,在老子的体系里,浑心是褒义的,那是最能够体察道的状态。婴孩的状态也是褒义的,那是无知无欲的,是远离巧智的,也是最能够体察道的状态。

      这种心还有什么样的状态呢?它是宽柔的。对待善人和不善之人,都善待之,对待诚信之人和不诚信之人,都诚信待之。这个看上去似乎是无原则的,似乎是善恶不分的。但是这样的理解似乎又落于一般的层面了。这里说的善和不善、信和不信都是常人参照系层面里的区分,圣人的参照系是不一样的,常人的善和不善在圣人的参照系里其实都是一样的,都是一样地需要善待,需要宽柔,需要关爱,需要引导到更高一级的状态。

      --

      【09新解】不得不再说一次,6年前的我真是挺聪明的,这些理解现在看来,也很好。我这6年,也没长进多少。真是可惜了。

      对本章的理解和应用,可深可浅,最浅的就是养成善于换位思考的习惯。事实上,很多人都很难做到。所以,圣人很罕见啦。

    • 家园 【原创】四十八章

      四十八章

      为学日益 为道日损 损之又损 以至于无为

      无为而无不为 取天下常以无事 及其有事 不足以取天下

      [译文]

      呵呵,本章实在是太顺口了,还是别弄成白话了。

      [评析]

      第一句是很著名的。但是对其理解却是见仁见智了。

      其实这恰恰涉及到了对第一段进行翻译的不同意见。我的理解是,做学问是在天天增长知识的,也是需要天天增长见识的。但是学道却是在天天减少知识的,也是需要天天减少知识的,一直减少到不用学什么做什么了为止。

      联系到四十七章,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为学日益是常识,为道日损是非常识。为学日益是众所周知的,而为道日损是老子提倡的。

      自己通俗地理解老子的意思,觉得其还是蛮有道理的。学问真是件十分丰富的事情,世界上的学问是太多了,怎么学也是学不完的。活到老学到老,何止是还有三分学不到呀!学得越多,就能够发现自己懂得的其实是那么可怜的一点点。但是其中的道理呢,其实是一样的,道理是很简单的。所有的学问其实是一样的道理。我现在这样讲显得口气很大,但是我确实是这样想的。至于到底是什么样道理,我现在是说不出来的,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都是和人及其周围的世界有关系的。呵呵。至于是什么样的关系,呵呵,我正在研究呢!

      不过,我觉得,要体会为道日损的具体含义,还是先体会为学日益吧!至少学累的时候,还知道其中还有一个道可以去感知的。只要惦记着“为学日益”的同时还存在着“为道日损”这条路,就不会让自己在为学日益的过程中变成常人甚或愚人。

      【09新解】有一个深刻的体会,若把握不好,事情会越做越多的。但是把握好的话,再多的事情,也会轻松搞定。嗯,关键之处还是对于“道”的把握。把握了“道”,做什么都很从容。简单地说,把握规律。

    • 家园 【原创】四十七章

      四十七章

      不出户 知天下 不窥牖 见天道 其出弥远 其知弥少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 不见而明 不为而成

      [译文]

      不需走到门外,就能知道天下事;不需看窗外,就能察知天道(自然规律)。往外走得越远,知道的越少。

      因此,圣人不需行动就知道了,不需察看就明白了,不需做什么就能有成就了。

      [评析]

      呵呵这章看上去真是够玄乎的。

      不出门知道天下事,不开窗知道天文地理。这个在现代互联网发达的社会里,倒是能够很容易就做到了。但是联系到整章的意思,可以感知到老子肯定不是在预言两千年以后的互联网时代,他是在讲一个他认为很重要的东西。

      一般而言,出户才能知天下,开窗才能见天道,走得越远,懂得越多,欲知要行,欲明要见,欲成要为。其实老子不是白痴,他肯定是了解这些常识的。是的,这些确实是存在于常态思维里的常识。

      所以,只要能真正明白老子到底在说什么,那就能很容易理解老子为什么要这么说了。

      是的,其实也是很显然的,老子是在说他的道。对于道的感知,仅仅是通过常识显然是不行的。既然常识理解事物和现象都是停留在那样的外在的外向的层面,那么,对于道的理解就不要用一样的方向一样的视线一样的思维一样的行为了,对于道,就要与恰恰与之反方向了。理解老子的道最好是通过反常识的的视角。

      呵呵,可见,其实本章一点也不玄乎,只不过是老子在那么同一而执着地坚持着他那一贯的独特视角罢了。

      【09年新解】一般而言,能在日常事务中尽可能地做到知行合一,理论结合实际,那就已经不是一般人了,肯定是成就一番事业的人。举目望过去,无一例外。我自己也尽量地往这个方向靠拢,在理论和实践之间来回折腾不已。

      而本章所讲的基于道的无为而无不为之境界,理论上讲是属于一个很高的境界。可事实上,不太谦虚的说,在许多事情当中,我能感受到这种深层次的规律,大凡吸引我的人,吸引我的事,能让我投身其中的,能跟我保持很长久的深刻联系的,都能让我感受到这种感觉。每当感受到这种规律的时候,我是非常愉悦的,浑身都很通透明亮的感觉,其实也是一种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感觉,那种存在,只能被深深感受到,而任何的语言描述,都是苍白无力的。道可道非常道。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