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如果70-80年代苏军进攻中国 -- 晨枫

共:💬206 🌺296 🌵10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如果70-80年代苏军进攻中国

    看到一篇前苏联军队试图横扫中国的军事预案曝光,突发奇想,如果70-80年代的时候苏军果然进攻中国,后果会怎么样?想来想去,还好苏军没有进攻中国,否则的话,苏联解体更早,而且被肢解的将不只是非俄罗斯的加盟共和国,连后贝加尔、远东都可能被肢解。

    按照文章的说法,

    苏联的上策是速决战,合围消灭中国的重兵集团沈阳军区,快速夺取东北的粮仓和油田,迫使中国求和。……(中国方面北京卫戍区)这才是真正的御林军,担负战时拼死杀出条血路,掩护党中央及其家属冲出北京城延京广铁路退往河南湖北,在洛阳建立临时中枢,如果河北保不住,就在武汉建立 全国领导中枢,或者退往关中西安(如果苏军的中亚集群还没有横扫新疆打到青海的情况下),因为东南沿海一直保全,所以退往四川在重庆建立中枢的可能性不 大。从京津延津浦铁路退往山东苏北南京(这条线路好像不一定使用,意义不很大)。……一旦开战,最先消耗的是内蒙古一线的边防团,内蒙古的武装知识青年, 守备师,独立师,以及要抗住苏军攻击第一个浪头的第65军,第69军,第28军,第 24军这些部队,二线部署的全军唯一的2个摩托化军---第38军和第27军,主要担负机动作战掩护撤退的任务和反击预备队(这时就要加入武汉军区的预备 队第54军,第43军等了).第63军和第66军也是二线掩护作用,山西的地形不适合苏军的机械化集群,第63军守备山西,防止苏军由晋入陕进入关中,威 胁四川和跟苏军的中亚集群在宝鸡会师。第66军负责防备苏军从海上登陆,突破庙岛和长岛的守备防线,直逼塘沽大沽或者在河北其他海岸登陆威胁北京的东翼。……苏军如果进攻中国不会仅仅从蒙古一路进攻的,在东北苏军肯定会使用当年消灭关东军的战术,围歼中国东北重兵集团,占领整个东北,从蒙古派一个次要集 群,利用机械化集团军的高速强突击力沿着内蒙古草原快速进攻直插赤峰,中国无险可守,苏军占领赤峰,锦州,切断关内关外的联络,为苏军远东集团和蒙古集团进行的满洲战役和北京战役做好准备。中国也很清楚,北京城根本就守不住(现代的情况跟明朝不太一样了),机关和人民撤出北京城,利用燕山山脉杀伤苏军的有生力量,迟滞苏军的进攻浪头,用空间换时间,掩护国家转入战时体制,等待华中华南西南华东的新编部队来增援。……就当时而言。西北方向我军的对策是诱敌深入、口袋设伏、边境游击,并于兰州一线作最终阻挡(口袋底);东北方向是利用山林地层层阻击,阵地战、运动 战、游击战并用,底线在山海关一带;最危险的还是在北京与蒙古一线,直线距离太短,苏军的驻蒙部队其实就是一个坦克集团军的架子,它的战时任务就是直插北 京。总之,当时苏军对我之威胁确实非常巨大!

    不知道文章的可靠性如何,但感觉上比较靠谱,所说的基本数据和一般理解吻合,对于苏军和我军的战略战术的描述也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如果70-80年代苏军果然入侵,我军拒敌于国门之外的可能性基本没有,北京陷落完全是可能的,但这就解决问题了吗?

    闪电战消灭中国重兵集团,然后迫使中国求和,这个思路和日本入侵中原一样。当年日本没有成功,70-80年代的苏联就能成功了吗?我看不能。

    第一、苏联如果连占领全中国的决心都没有,就根本不用指望战争能按照苏联的设想结束。中国不会放弃抵抗,这战争有得打了。

    第二、如果东南沿海或者西南边境还继续在中国手里,不管有没有尼克松-毛泽东的历史性会谈,美国和西方都会出手相助。这不是出于他们“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或者“支持国际正义”,而是要中国把苏联拖住、拖死。如果阿富汗能把苏联拖得大出血,想象一下中国会把苏联拖成什么样吧。

    第三、苏联一旦入侵中国,进来可以想来就来,出去就不是想走就可以走的了。苏军撤出阿富汗,阿富汗没有力量追到苏联去“讨还正义”;苏军撤出中国,中国到远东、贝加尔、中亚“讨还正义”就太可能了。如果得到西方的支持,可能性更大。

    这还没有算上导弹核武器可能带来的后果。归根结底,苏军不到狗急跳墙,实际上是不敢入侵中国的。老毛子要是这么蠢,那根本混不到超级大国的份上。当然,中国不可能因为这个而不做准备,不设防或者薄弱设防的中国才大大降低苏军入侵的门槛。

    关键词(Tags): #纸上谈兵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晨大,向你介绍一本书《中苏战争》

      (日)小山内宏著.1974年写的,网上有PDF版的。

      初中的时候接触到内部版的,读过几遍,算是对1969年的危机有点认识。

      里面提到,全民动员下的中国,上下同欲的解放军并不畏惧苏联的威胁,也有自己应对的方法。

      比较客观,没有唯武器论。

      • 家园 这和《明斯克出击》、《苏军登录日本》是一回事吗?

        那两本很多年前看过了。

        • 家园 晨大有兴趣的话,这里可以下载

          外链出处

          这本书是1974年商务印书馆作为内部刊物出版发行的。作者小山内宏是日本的军事评论家,1971年曾经访问过中国。

        • 家园 你说两本是架空小说

          《中苏战争》是日本当时左翼知识分子,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对战争的双方的实力,战争方式和走势作出分析。

          内容是罗列当时苏联的军队数量,部队编制,分布。

          武器的特点,数量,分布。

          作战的特点,还有苏联在远东的不利因素。对苏联装甲战和核战的能力的分析。预测战争中方的伤亡数。

          关于苏联写的详细,篇幅很多,可能是因为西方面对东欧的苏联铁骑研究的比较透彻,而且日本和苏联在三几年的两次交手,45年的苏联红军横扫关东军,记忆犹新。很怕苏联。

          因为研究中国的资料不足,日本是根据中国当时的核弹当量,导弹射程,生产能力,对抗美援朝,抗美援越以及珍宝岛的中国解放军的分析。高度赞扬中国拥有全世界第一支扎根于人民军队,敢于迎战任何军队。

          中国的对策是:东北依托大小兴安岭山脉对抗迟滞,核地雷歼灭敌人装甲建制,还有装甲集团集团抵抗保护东北工业基地。中共军队在内蒙古用核地雷歼灭敌人装甲建制,利用战略导弹袭击莫斯科,给苏联以重创。并且指出苏联是承受不住的,还有美国是一个变数。

          好久不看,就记得这些了

    • 家园 【文摘】 苏俄国家运力与对华战略

      苏俄国家运力与对华战略

      默认分类 2009-10-03 21:09 阅读6 评论0 字号: 大大 中中 小小 无声博弈:苏俄国家运力与对华战略[上](1)

      --------------------------------------------------------------------------------

      http://military.china.com 2005-02-25 13:03:14 【大 中 小】

        明基文化《武装力量》杂志供稿

        本系列第一篇《大国的无声博弈--成昆铁路与贝阿铁路》主要描述了中苏交恶后三线建设的代表性工程--成昆铁路修建的前前后后。成昆铁路将攀枝花的钢铁工业基地与重庆、成都的国防军工基地紧密相连,建立了机动灵活的战略大后方,使得西南地区建成了全套独立完整、门类齐全、互相协调、实用实战的交通能源、基础工业及国防工业体系。按要求,即使再次发生像抗日战争那样的恶劣局面,大片国土沦陷,退守到西南一隅,成为一个"缩微中国",也依然具备自给自足、坚守防御、等候反攻的能力。所以在当时的国际形势判断下,成昆铁路的意义甚至被提升为关系到整个民族生死存亡的高度。

        而此后不久,三线建设所要精心恭候的假想敌,那个"亡我之心不死"的超级大国也在紧锣密鼓的在与我接壤的纵深地区开始修建起一条名叫"贝加尔--阿穆尔"的铁路。有何居心?有何用意?这正是本篇《西伯利亚和远东的运输能力与苏联--俄罗斯国家战略》所要讨论的话题。这个题目显然太大了一些,真正展开论述的话,每个问题都能写成一本厚重的书。不过在下面,我们将试图用几个最重要的时间段面来展示一下。

        1904

        西伯利亚和远东之于俄罗斯,就好比新疆西藏之于中国一样遥远--甚至更加遥远,在西伯利亚大铁路未铺设以前,从俄国欧洲部分到远东的最便捷的路径是取道苏伊士运河,绕过整个欧亚大陆的海路。铁路的出现使得便利的陆路交通成为可能。从19世纪中期,俄国就开始为修筑横跨西伯利亚的铁路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论证工作。1890年沙皇亚历山大三世正式颁发命令,"必须从速着手"修建西伯利亚大铁路,以适应俄国向中国和远东加紧扩张的需要。

        西伯利亚大铁路西起乌拉尔山东麓的叶卡捷琳堡。穿越人烟稀少的西伯利亚茫茫森林,经过车里雅宾斯克、鄂木斯克、新西伯利亚、伊尔库茨克、赤塔、哈巴罗夫斯克(伯力)等重要城市,抵达日本海之滨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全长7416千米(从莫斯科算起则长达9288千米)。另据1895年《中俄密约》,清朝同意修建西伯利亚铁路斜穿中国东北各省的支线--中东铁路(即"中国东省铁路"的简称),包括从满洲里到绥芬河的"捷径"干线(今滨洲线和滨绥线)和哈尔滨至旅顺的南下支线(今哈大线)。作为取道东北的捷径,不但可以大大缩短线路,还能将东北完全纳入俄国的势力范围。

        1891年5月工程首先从符拉迪沃斯托克开始向北破土动工,1892年7月又从车里雅宾斯克往东修建。建造这条铁路,俄国人需要克服无数困难:贝加尔湖周围地区的宽阔河流、陡峭的山坡,西伯利亚西部的沼泽和东部的永久冻土层,还有严寒和酷暑。尤其是前所未闻的高昂造价:1891至1901年的10年间实际耗费了14.6亿卢布(当时俄罗斯一年军费不过900万?9000万卢布)!尽管如此,到1904年,这条线路只剩下两段未完工,伊尔库茨克附近难于通行的环贝加尔湖区段正在最后施工阶段,从赤塔至哈巴罗夫斯克间绕黑龙江(阿穆尔河)的阿穆尔区段待建。

        西伯利亚大铁路对俄罗斯有着非同小可的战略意义,一旦全线通车,它将把俄罗斯的欧洲部分与5亿人口的东北亚连接起来,俄罗斯的商品和资金将找到巨大的输出市场,广袤而资源丰富的西伯利亚将得到现代意义的开发;在政治上将沟通俄罗斯的荒凉腹地与遥远边陲,可以加强对大清帝国的蚕食和控制;而在军事上,必将大大有利于俄国的军队调动,增强在远东与日本的军事力量对比。

        因此,对于在远东与俄国激烈争夺的日本来说,这条铁路是他们极不愿意看到的,抢先发动战争赢得主动权,是必然的选择。1904年2月8日,日本以偷袭的方式对俄罗斯不宣而战。因为西伯利亚大铁路即将竣工的消息已经让他们坐立不安了,再拖延下去,只会增加俄国取胜的机会。

        战争一开始,准备充分、拥有地缘优势的日本人就取得了主动。在紧迫的形势下,1904年7月13日,贝加尔湖区段以轮渡方式勉强通车,冬季则改在结冰的湖面上直接铺设铁轨。到1905年绕湖铁路正式竣工。西伯利亚大铁路经过赤塔,与1897年动工的中东铁路相连,使得俄国终于可以迅速地从欧洲中心地带大量、迅速地将军队调动到与日本作战的前线。

        俄国把铁路的运力发挥到了极致,在一段时间内,只让西伯利亚的铁路由西向东单向运输,甚至在铁路末端将空车烧毁,不使其返回。通过这种办法,俄军在短期内把屯于贝加尔湖一线的大量兵员和补给品运抵奉天(今沈阳)、铁岭、宽城子(今长春),迅速集结了3个集团军,兵力达33万,超过了27万日军。而此前日军认为俄军"无论如何不可能"将足够的部队调集到南满。这使得俄军在丢失了旅顺和奉天,在对马海战遭到了惨败之后,仍能稳步后撤,依托中东铁路南下支线在昌图-四平一线建立防御。而日军苦于运输补给和军队动员方面的困难,无力深入发起攻击,双方70万人的大军互相对峙直至战争结束。这一战线也为日后的朴次茅斯谈判留下了砝码:最终俄国丢失了南满,但仍保住了北满。这也已是其所能获得最好结局。如果没有西伯利亚大铁路保证了交通运输,进行这场强盗战争是不可想象。尽管输掉了日俄战争,俄国仍在沮丧和痛苦中坚持修建完了西伯利亚大铁路阿穆尔区段,全线工程于1916年建成通车。而在斯大林掌管下的苏联,在1930年代--这个人类历史上最不可思议的急速工业化时代,又迅速地完成了西伯利亚复线铁路建设,并自车里雅宾斯克分段开始逐步延伸的电气化改造。此举把西伯利亚正式带入机器时代,使俄远东地区发生了革命性变化。

        在日俄战争结束40年后,已经完善的西伯利亚大铁路再次发挥巨大作用。这一次,40年前沙皇俄国所失去的利益不仅全部恢复,甚至还要远远超出。

        1945

        1945年5月德国投降后,苏军即加紧准备远东战役。远东战役准备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便是从西线欧洲战场将作战部队和大量物资调到东线远东战场。这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军队部署变更之一,大量兵力和兵器要在短时期内进行长达9000到12000千米的调动(苏德开战前纳粹德军由西线调至东线的调动规模最大,但距离较短;海湾战争美军的调动距离与之相当,但规模稍逊)。能否缩短战役准备时间,及早开战,达成战役突然性,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唯一的西伯利亚大铁路的运输效率。

        当时苏联整个亚洲地区铁路的技术保养状况都难以符合局势的需要。在对德战争的困难岁月里,各条铁路储备的铁轨、枕木、道岔和大量机车都被调集到了西部的铁路线上。西伯利亚大铁路年久失修,严重地影响了许多地段的通过能力。某些路段的昼夜通过能力仅为12对 列车。

        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之后,苏军总参谋部、总后勤部与交通人民委员部就会同拟制了部队东调的铁路运输保障计划。为了加强对这些铁路干线的领导,铁路方面成立了以交通人民委员部副人民委员加尔内克为首的远东铁路特区,调来了三个铁道管理团和三个管理处,另有两个铁道兵旅和一个专业队奉派参加修路工程。为了充实这些铁路线上的机车,从其他铁路干线上调来八百台机车,使远东各铁路干线上的机车增加到近三千台。大批铁路职工和铁道兵部队增建会让站、抢修复线和迂回线路,使西伯利亚铁路每昼夜通过能力达到30~36对列车。

        战役准备期间,铁路民用基本停止。西伯利亚大铁路均归远东苏军总司令下属的后勤作战组(由苏军总后勤部副部长维诺格拉多夫领导)直接管理,支线则划归方面军使用。但所有向东行驶列车仍以民用列车为名,并保持平时列车正常运行秩序。

        关于苏军对日开战的具体时间,是当时日本极为关注的事情,关东军指挥部通过多种情报来源,知道苏军春季便已开始调动军队,但没有预料到苏军能如此迅速地完成大规模的调动。1945年4月,日本在《远东苏军后勤准备调查》中,详细计算了西伯利亚铁路的昼夜通过量和苏军作战物资的需要量,其结论是,西伯利亚铁路的最大年运量为930万吨,月平均77万吨,苏军对日开战时间最早在9月上旬。

        关东军结合以上分析和国际政治形势的判断,认为苏军将会在美军在日本登陆后对中国东北发起进攻,而美军登陆最早也要到1945年秋季。所以苏军比日军料想中提前了1个月发起进攻时,其规模和突然猛烈程度完全出乎日军预料(不过从态势上来说,关东军即使做好战斗准备,也是无力回天了)。

        而实际上据苏联的统计数字,在对日作战准备期间,约有13.6万节满载部队和物资的车皮从西部驶抵远东和后贝加尔。其中5月初至8月9日为止,总运输量达127126节车皮(按25吨两轴车折算),其中运送作战人员和武器装备为81538节,输送部队约40万人;运送物资器材的为45588节,约100万吨。平均每天1800多节,换算运量约4.5万吨,月换算运量达到135万吨。运量已达到当时铁路技术水平所能达到的极限。

        在运来的苏军兵团中,共有四个集团军(第5、第39、第53和近卫坦克第6)指挥机构,15个步兵、炮兵、坦克和机械化军的指挥机构,36个步兵师、炮兵师和高炮师,53个兵种旅和2个筑垒地域。此外还调来1个航空兵军指挥机构和5个航空兵师。

        到1945年8月9日,苏联在远东整个军队集团的人数由118.5万人增加到174.7万人,其中陆军137.7万人,空军和防空军19.2万人,海军17.7万人。在有生力量上大大超过了日本的97万兵力(东北75万关东军,朝鲜军22万)。而在技术兵器方面,苏联更是形成绝对优势。共装备火炮、迫击炮29835门,坦克5250辆,飞机5171架。而日本关东军火炮、迫击炮仅5000门,坦克160辆,飞机650架,不值一提。

        尽管苏军在战略后勤运输上发挥了极优秀的效率,但苏军的战场运输做得并不好。战区气候、地形、路况的复杂程度,对运输的影响出乎预料。在远东战役过程中,交通堵塞、物资积压、供应中断、后勤远远落后于作战部队等问题多次发生。如果不是日本败局已定,加之困守东北的关东军完全没有后援--连关内的中国派遣军都指望不上。那么苏军的伤亡、损失都会大大增加,达成战役目的的时间也必定大大延迟。

        因为实际上苏军刚穿越无人防守的山林地带,日本就宣布投降,此时关东军的主力尚未同苏军交战,完整无缺地保存下来。而在此后除少数负隅顽抗的筑垒地域外,并没有太多激烈的战斗--而关于双方在此战役过程中的经验得失却在三、四十年后再次被提起,被人反复分析、研究、讨论。

      1978

        白龙头率领的六名中国秘密破坏特工人员,也带有破坏架在结雅河上的西伯利亚铁路的任务。他和他的部下都是中国边防军的战斗工兵,都是深入敌阵和爆破的老手。结雅河是在布拉戈维申斯克流入阿穆尔河的支流。它的中流从西北向东南方向横断西伯利亚铁路。

        白龙头等人偷偷渡过面向阿穆尔河的中国边界城市--湖通镇(黑河北方约一百五十千米),是在三月上旬。虽说是早春,北满还是寒气逼人。他们走过了结冰的阿穆尔河。对岸是苏联的小镇--库马拉。

        从那里越过一座山步行约一百二十千米,就是要搞掉的铁桥。这六人秘密小组,白天睡觉晚上走路,以防苏联边防队发现。即便这样,备有夜视装置的边防队的直升飞机,在半夜也进行低空巡逻飞行。

        ……

        到达能够俯视铁桥这个目标的丘陵上,已是越过阿穆尔河后的一周。

        在这里,他们穿上了俄国兵的军服。多民族国家苏联的军队中,有许多亚洲人服兵役。对俄国人来说,很难分辨出中国人和蒙古人,或者是布里亚特族人。白龙头等利用了这一点。

        为了吸引苏方的注意,首先炸毁了铁桥附近的燃料储藏库。在这个空隙,身着苏军制服的中国人破坏工作小组巧妙地把炸药成功地安放在结雅河的铁桥上。

        "五分钟就爆炸。马上撤退!"

        白龙头等人向南方穿过黑暗,越过一个小山冈时,背后响起了巨大爆炸声。

        北京广播电台大肆报道了这次破坏活动的成功。

        "这是要求独立的布里亚特民族的英雄行为的表现。"

        ……

        在离开结雅河的铁桥向西一千五百千米的地区,从安加尔河的大水力发电站向工业城市伊尔库次克输送电力的长大的送电线蜿蜒地伸展着,这条输电线的三个铁塔被另外的中国破坏工作小组炸毁了。市周围的许多工厂在输电线恢复以前被迫停止生产。对电气化的西伯利亚铁路的供电,也暂时停止。西伯利亚铁路的运输能力,在广大地区大幅度下降,这是不言而喻的。

        克里姆林宫听取了这些报告后,苦恼和愤怒更加深了。

        对年轻一代军事迷来说,以上都是些匪夷所思的文字,而对1970年代以前出生的军事迷来说,这是曾令他们震撼与激动的战争虚拟小说--由日本的"久留岛龙夫"军事研究小组所撰写《第三次世界大战·日本篇--苏军在日本登陆》中的一段,小说描写了中、日、美结成同盟抗击苏联侵略的故事,1980年代在中国翻译公开出版,一时间脍炙人口。

        1960年代后由于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等诸多原因,中苏反目为仇,中国深恶痛绝地咒骂苏联是"阴险毒辣的苏修社会帝国主义"。苏联则回敬说中国是"歇斯底里反苏反共的社会法西斯主义"。彼此的7000千米边界(还不包括苏联控制下的蒙古),一直是紧张的、寒冷的。虎视眈眈、陈兵百万,对抗是唯一的主题。

        所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都能够记忆起当时的战备气氛,事实上中苏之战也确实曾经一度走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而西伯利亚大铁路,也就再次成为世界关注的战略焦点。尽管日本人两次低估了西伯利亚大铁路的运能,但我们还是试着来对1970年代末西伯利亚大铁路的货运能力进行一次力求客观准确的估算。

        鄂木斯克到新西伯利亚区间是苏联铁路货运密度和铁路设备水平最高的区间,全部复线电气化自动闭塞,并设有中央调度集中,钢轨为最重型的R-75型长轨(即每米钢轨重量75千克)。列车牵引定数为4500吨,超重列车达6000吨,昼夜平行图通过能力达160对,扣除20对客车,可通过货车约120对。按列车实际有效载重为总重2/3计算,昼夜运输能力达32-36万吨,年运输能力1.1-1.3亿吨(与今天大秦煤运专线的运力相当,顺便说一句,苏联铁路发展水平相当高,就很多重要指标而言,中国铁路在1997年提速前与苏联1960年代初中期基本相当,经历几次提速后才达到苏联1970年代中期的水平)。

        新西伯利亚到泰舍特区间受坡度影响,列车牵引定数下降为3600吨,实际通过货车约100对,昼夜运输能力约25万吨,年运输能力近9000万吨。泰舍特至赤塔区间由于存在几段18%的限坡,限制了列车重量和速度,使得列车牵引定数仅为2300吨,昼夜平行图实际通过货车约60对。昼夜运输能力骤降到9万吨,年运输能力3300万吨。

        从赤塔以东78千米的卡雷姆斯科耶绕过黑龙江到哈巴罗夫斯克(伯力)区间,是西伯利亚大铁路运输能力最弱的一段,不但地势险峻,长大坡道和小半径曲线多,而且远东地区电力不足,没有实现电气化,尤其是尚未装备自动闭塞装置,只能以内燃机车牵引、半自动闭塞运转,使得平均列车速度和牵引定数都明显偏低。通过能力约60对,扣除客车7对,货车为43对,牵引定数仅2000吨,昼夜运输能力6万吨,年运输能力2200万吨,成为最大的瓶颈。

        远东的电力供应一直比较匮乏,1970年代末苏联在结雅河上兴建128万千瓦的水电站,在哈巴罗夫斯克和和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建设大型火力发电厂,但由于西伯利亚地区巨大的电力需要,仍满足不了该区间电气化的需求。哈巴罗夫斯克至符拉迪沃斯托克区间,大部分也仍为内燃机车牵引,但设有自动闭塞,通行能力较大。

      从乌兰乌德通往蒙古的支线为单线,内燃机车牵引,电气路签闭塞,最大站间隔达26千米,平行图通过能力至多20对,因此货运量极为有限。

        当时苏联陆军在亚洲地区的部署是这样的:在中苏边境东部,远东军区3个集团军和1个步兵军,共18个摩步师、1个坦克师和2个空降突击旅(计一个师);后贝加尔3个集团军,10个摩步师、3个坦克师,西伯利亚军区5个摩步师,驻蒙苏军3个摩步师、2个坦克师。在中苏边境西部,中亚军区8个摩步师、1个坦克师,土耳其斯坦军区5个摩步师、1个坦克师和1个空降师。陆军共计59个师,其中45个师靠近中苏边境地区,全部兵力67.5万人。苏军驻亚洲地区总兵力127万人,坦克14300辆,飞机4200架,占当时苏军实力的1/3-1/4。

        运输能力始终是制约苏军在远东投入更多兵力的瓶颈,尽管当时苏联的铁路装备技术水平与1945年相比发生了巨大变化,牵引动力从1500马力的蒸汽机车变成8000马力的电力机车,货车车辆从载重25吨的两轴车变成了60吨四轴车,甚至出现了120吨以上的八轴车,昼夜通过能力从36列变成120列以上,货运能力与二战时期不可同日而语。

        但现代战争的物资消耗水平更是突飞猛进。1970年代的一个苏军摩步师,共有各型装甲、运输、牵引车辆4500余辆,集结集中期每天消耗400吨物资,参加作战行动时每天需要补给700-800吨物资(均按最低标准计算),坦克师则需要更多。一个方面军以25个师计算,一次进攻战役(按30天计算)至少需要准备60万吨物资,其中油料占到近一半,运能紧张是肯定的。

        特别是蒙古方向,限于单线铁路的微薄运力和恶劣自然条件,苏联在这里的驻军始终没有形成足够的规模,1970年代初中期是2个坦克师和1个摩步师,1970年代末才增加了2个摩步师。"百万铁骑一夜间杀入内蒙古草原"只能是小说中的设想,这个方向的战役容量已经被运输能力严重限制了。

        而据公开出版的《廖汉生回忆录》记载,1980年代初廖汉生任沈阳军区第一政委时,沈阳军区下辖6个野战军、1个警备区(兵团建制)、2个守备区(军建制)、1个要塞区(军建制)、3个省军区,加上由军区代管的海军、空军和总部的部队院校,总计达83万人。如此算来,加上拱卫首都的北京军区、镇守西域的乌鲁木齐和兰州军区,当时中国在整个"三北"地区的常备兵力肯定达到200万以上。

        尽管当时中国军队的装备水平与苏军有很大差距,但如此众多的常备军,加上战时可迅速动员组织起来的大量武装民兵,仍是一个相当可观的防御力量。因此苏联的上策就是速决战,合围并消灭中国军队的重兵集团即沈阳军区,快速地夺取东北的粮仓和油田以供自己使用,从而迫使中国求和。

        设想苏军在中苏边境东部发起进攻战役,至少需要120-150万陆军兵力,以3个方面军对沈阳军区进行向心突击(重演远东战役),以1个方面军对北京军区进行牵制攻击,那么就需要向后贝加尔和远东军区调集2个方面军和14个集团军指挥机构及其直属部队、67个陆军师,以达到4个方面军20个集团军100个师的规模。

        按苏军编制装备计算,一个方面军指挥机构及直属部队需装运225个军列,一个集团军指挥机构及直属部队需装运45个军列,一个陆军师需装运45个军列。那么运输增调部队的军列总共需要4000列(虽然可以用加挂补机的方式来增加列车牵引重量和列车长度,加大运输力度,但会产生机车回送问题,而且列车的长度受到车站到发线的长度限制。总的说来这种办法容易造成终点站卸货堵塞,弄巧成拙,不适用于大规模长时间运输)。

        对于战役后勤来说,还要准备好4个方面军一次战役所需的作战物资240万吨,当然这其中大部分可以从远东地区的仓库里直接调拨,据一份估测资料称,苏联亚洲部分共有大型仓库300个,远东苏军的弹药储备量达80万吨,油料储备达314万吨(对此严重存疑,去年俄罗斯的"机动-2004"演习,为保障将营团级空降兵从欧洲地区空运到远东地区参加演习的70多架运输机,俄军后勤部门就必须提前三个月从欧洲运输油料和器材)。但是考虑到近百万军队作战准备期所消耗的补给,以及部分必须从欧洲部分运来的物资。每天至少有15列军列必须用于运输消耗物资上。

        此外与1945年的状况所不同的是,尽管在战争准备期里可以停开大部分客车,但由于事关乌拉尔乃至苏联全国的工业经济命脉,民用运输不可能完全掐断,必须保证重点工厂的最低限度的物资运输,运送工业原材料(特别是发电用的煤)以及粮食所耗用的列车估计每天也至少有15对以上。

        根据以上分析,以泰舍特至赤塔(远东战区指挥部所在)区间的80对平行图通过能力来计算,每天只能有50列货车用于运输军队,增调部队全部到位的时间为80天--这既是苏军的战役准备期,比远东战役稍短一些。

        不过在现代条件下,历时80天的大规模军队调动,是根本躲不过中国的无线电情报侦察(近年出版的隐蔽战线小说《暗算》中对此有精彩披露)的,何况还有美国无孔不入的间谍卫星。在此期间,中国已经有充足的时间转入临战状态:武装力量完成动员、扩充和调动,边防部队进入筑垒工事,野战军团在预设地幅展开,战略预备队调集到位,各大城市人口疏散,东北和内蒙的重要工业设施特别是大庆油田或转移或破坏。如此一来,1970年代的苏军最高领(此处被屏蔽)格列奇科、奥加尔科夫等最为推崇的"闪击战"--用突然袭击的方式发动战争就难以奏效了,未部署完全的苏军甚至可能要面临规模已急剧膨胀的中国军队先发制人的打击。而如果苏联考虑先使用驻亚洲地区军队未经加强发起突然袭击,然后再调兵增援的战略的话,就要面临运输增调部队的军列和运输消耗作战物资的军列"抢路"的情形,西伯利亚铁路会更加不堪重负,前方也会非常吃紧--此举过于冒险了。何况以上都还没有考虑到苏联两线作战的困境。

      因此总的来说,尽管苏联当时在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战场建设上采取了许多措施,但远东苏军处在漫长而脆弱的补给线末端的状况没有改变,要将大量军事力量集结于远东地区并从这里发动进攻并非不可能,但是会丧失突然性,而且难以持久作战,毕竟中国也是一个有纵深、有力量的大国。

        而且随着历史真相的逐步揭开,今天的人们对当时的地缘态势下各国真实的外交政策、军事战略、实力消涨等内部动向,初步掌握了较为真实可靠的资料,我们愕然地看到事实上苏联并没有向中国全面开战的意图,虽摆出了一个攻击态势,但实际并没有做好太多具体的进攻准备。

        尽管在苏联眼中,中国从社会主义阵营在东方与资本主义体系对抗的独立战略方向,"可耻的背叛"、"堕落",变成了"拉拢和勾结帝国主义,向社会主义大家庭和整个进步人类疯狂挑衅的急先锋"。但苏联最高领(此处被屏蔽)看来,主动与中国这样的大国展开战争是不理智的,即便在珍宝岛事件之后的紧张阶段也是如此认为。军方强硬派在内部会议上主张的核威胁,也只不过是他们所推崇的"让中国人坐到谈判桌前"的最好办法。毕竟,苏联的战略重点仍在欧洲(陈毅、叶剑英、徐向前、聂荣臻等四位元帅在当时提交的国际形势报告正是如此分析的,详情可参看《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等近年所出版的研究著作)。

        事实上,当时双方都过于严重的估计了形势,夸大了了对方的实力。1970年代初中国内部对远东苏军的数量估计是"一百多个师的庞大兵力,占全国总兵力的百分四十多,将近二分之一",高估了一倍以上;苏联对中国估计数字虽然尚未见到,但以俄罗斯人的民族性格和苏军的传统,以及对"黄祸"的传统恐惧判断,高估程度显然只会更高(远东战役前苏军估计关东军有1200辆坦克和1800架飞机)。

        尽管当时双方的气势都咄咄逼人,互相虎视眈眈的警惕对望,但实际上双方的准备都是立足于防御的。在整个中国武装力量都在研究怎么打"苏修乌龟壳"的时候,苏联军方脑子里所要考虑的,则是如何对付如潮水般全面越过边界涌来的中国士兵的进攻,抵御"大汉族沙文主义"、"毛扩张主义"、"东方希特勒"(这是"黄祸"的1970年代称谓,今天它的新马甲叫"中国倒爷")对"神圣的祖国远东边陲"的侵犯。

        在这样的判断下,1960年代中期特别是珍宝岛事件后,苏联开始迅速加强驻远东苏军力量,不过进入1970年代后期规模则保持在原水平,重点放在构筑防御地幅以及空海军装备实行现代化上。苏联边境线上的居民点很少,军营哨所很多,凡中国居民居住点对面必有苏军哨所兵营,目的是为了防备中国准军事人员(知青民兵)的袭扰行动。战略方向上的前沿和纵深地区,修建大量永备工事和地下指挥所,形成以坦克和地堡为骨干的防御体系。比如很多退役的斯大林-2坦克被运到中苏国境线附近,作移动炮台使用--在国境线的那一边,有不少它们的同伴也承担着类似的职能。今天我们可以知道这是在建立防御纵深,但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这种举动只可能被理解为--"苏修在加紧构筑进攻出发地域!"

        不过在猜疑、警惕的气氛中,双方显然只能加速战场建设。而对苏联来说,即使按防御的标准衡量,其远东部队的部署也实在是过于脆弱。和人口与主要居民点的分布情况一样,整个远东苏军基本上都是沿西伯利亚大铁路展开部署,完全谈不上什么纵深。西伯利亚铁路许多地段靠近苏中边境,容易遭到象前述小说所描写的那样特种部队的破袭,哈巴罗夫斯克-符拉迪沃斯托克区间的某些地段距中苏国境线只有3~6千米,用炮兵就能封锁和切断运输。一旦铁路被封锁,整个远东滨海地区必将陷入孤立无援的困境。而在苏联看来,中国人孤注一掷集中兵力发起突击,切断西伯利亚大铁路也不是不可能的,那简直是要重演基辅合围了。为此,修建一条远离苏中边境、保持苏联内地与远东联系的可靠通道,构成战略纵深,就成了最紧迫的任务。

        这便是第二条西伯利亚大铁路--贝阿大铁路(贝加尔湖地区至阿穆尔河地区铁路的简称)。这条铁路西起西伯利亚大铁路上的泰舍特,经勒拿河畔的乌斯季库特、贝加尔湖北端的下安加尔斯克、赤塔州的恰拉、阿穆尔州的滕达、哈巴罗夫斯克州的乌尔加尔、共青城,东至日本海畔的苏维埃港。全长4275千米,其中泰舍特至乌斯季库特、共青城至苏维埃港段是苏联二战后驱使日德俘虏修建的,分别于1947和1954年建成通车。

        贝阿铁路大体位于西伯利亚大铁路北侧180-500千米,经三条支线同西伯利亚大铁路相连接,构成环状路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算得上是苏联的"焦柳铁路"(焦柳线平行于京广线以西,是预备京广线被切断时保证南北运输的战备线路)。

        1970年代初,苏联组建贝阿铁路建设总局。1974年春正式动工修建长3145千米的乌斯季库特至共青城段,当时贝阿铁路被称为苏联全国性的"世纪干线"、"全民工程"。从技术角度上看,贝阿铁路是世界上首条大范围(65%)穿越永久冻土地带的铁路,属于世界铁路建设史上首创性的艰巨工程(30年后中俄两国铁路科研工作者展开技术交流,把贝阿铁路克服永久冻土和季节冻土的经验用在青藏铁路的修筑上);西段和中段是强地震频发地带,有发生9级以上地震危险的地区就超过1000公里,抗震要求高;铁路穿越众多山脉,开凿长大隧道工程艰巨(北穆亚隧道长达15.3千米)。因此整个工程耗资达54.36亿卢布,每年投资额都要占到苏联基础建设投资总额的1%。

      和中国三线铁路的建设一样,苏联投入的修建主力,是苏军铁道兵部队。这里地处高纬度的严寒地带,年平均气温-4度,冬季最低可降至-65度,人口和居民点稀少,在艰巨恶劣的条件下,只有使用组织严密、令行禁止、劳动力低成本的军队。顺便说一下,直至今天已经大幅裁减的俄罗斯军队里,依然保留着铁道兵,这恐怕也是全世界最后一支铁道兵部队了。此外还有9万多地方建筑公司的人员参加建设车站等工程,还调集了很多囚犯。

        由于工程过于艰巨,贝阿铁路建设总局原计划1982年全线竣工,1983年全线通车。但即使在苏军铁道兵部队的努力下,方才在1984年10月27日底竣工,1985年正式通车。贝阿铁路计划初期建成单线,在铁桥、路基等方面留有余地,最终建成复线。同时计划初期部分电气化,最终全线电气化。但很多配套工程至今仍未完工,复线和电气化建设也尚待进行。

        贝阿铁路一开始修建,立刻被中国和北约判定这是苏联邪恶帝国加紧进攻准备的重要举措。因为贝阿铁路尽管是单线,但也能增加30列左右的运输能力,如果组织与西伯利亚大铁路的环形运输,运力提高更多。

        加上苏联正着手进行西伯利亚大铁路全线电气化自动闭塞改造,预计整个西伯利亚-远东在战时每昼夜可供运输增调部队的军列将由1970年代末的50列一举增加到100列以上,战役准备期从80天缩短到40天以内,大大提高了战役突然性,增强了后续后勤补给能力;甚至采用先进攻后增兵的突然袭击措施也是完全可能的--这是非常令人震怖的事情。

        所以在当时的国际形势下,无论亚洲还是欧洲,不管是民间战争虚拟小说还是官方分析报告、战略预测,无不将贝阿铁路的预计通车时间--1985或1986年定为苏联完成战争准备,发动第三次世界大战,向东向西对全世界发起的全面进攻的时刻。"苏联新沙皇已经骑上扩军备战的野马,东奔西突,不可制驭了,到一定时候手就要发痒的。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人民日报》1978年7月31日社论)

        1985年,贝阿铁路通车,但中国和欧洲料想中的第三次世界大战没有到来。人们看到的,是几个苏联摩步师在阿富汗进退两难,戈尔巴乔夫展开"新思维";中国改变基本判断,认为"世界大战是可以避免的",随即百万雄师裁军,亿万人民下海,国防工业转为民用,人防工事里歌舞升平,中苏两国展开关系正常化谈判。接下来,便是中国经济以令人侧目的速度崛起,存在了69年的苏联在几个月内间轰然解体,冷战结束,中俄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历史的转折总是那么出人意料,而历史埋下的伏笔也总是那么深远。戏剧性的表面背后有着太多不变的道理。哲人告诉我们:"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 家园 可以肯定西伯利亚铁路破袭战一定会发生

      而且月亮还是属于中国人的

      中国人将继续发扬夜战能力优势

      其次苏军将随着攻占地的增多而导致需要越来越多的兵力来保护自己的占领地和后勤运输线

      这些都是苏联的噩梦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