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杂谈】战车、长戟、连环马 -- 任爱杰

共:💬21 🌺1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杂谈】战车、长戟、连环马

    战车、长戟、连环马

    任爱杰 著 (作者保留版权)

    战车这个东西其实就是连环马

    《说岳全传》里面说岳飞大破金兵连环马。金兵把几匹马连成一排冲锋,所向无敌。岳飞只好用钩镰枪,专砍马腿。于是一马倒地其余众马皆倒,连环马遂破。

    史书里金兵并没有连环马,但是有拐子马,铁浮屠等等。如果我没有记错,五胡乱华倒是有连环马。于是有人认为都是一类东西。不过这两年大家又争论说这不过是一种阵势和重装骑兵罢了。

    连环马,拐子马,铁浮屠等等究竟是什么东西暂且不论。但是从对连环马的描述来看,这不就是中国传统的“驷马”战车么?中国传统的战车就是把四匹马套在一起拉的独辕双轮车。乘员一般为三人。一名御手,两名战士。

    下面是战国战车复员图: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就带来一个问题了。战车在中国使用的历史很长。但是战车的致命弱点就像《说岳全传》里面说的连环马,只要一匹马倒地,整个战车就完蛋了。顺便说一句,这个问题在西方古代也是存在的。虽然西方的战车是用两匹马拉的,作战中死掉一匹也是够呛的。那么为什么战车没有遭到像连环马那样的命运呢?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我看还是要从战车是如何作战的角度来考虑。

    受大多数西方古装战争片的影响,很多人以为战车或骑兵的冲锋就是硬碰硬的对准敌人长矛如林的大阵直接冲过去。这的确是很英雄主义,很壮观的,但是也的确就像大多数电影里描述的,接下来人和马就给穿到敌人的枪尖上去了。

    西方的战车是怎样打仗的我没有仔细研究过。中国战车的作战程序一般是这样的。先是战车全速前进,战车上的战士发射弓箭。由于战车本身的速度(时速接近40公里),车上射出的弓箭初速比站在地面上静止射出的要快得多,因此射程会远一点。这主要是为了压制敌方弓箭手的火力。待到逼近敌阵后,战车方向一拐,变成绕着敌阵而行。战车上的一名武士操起超长的戈或戟,像农村用长柄大镰刀割庄稼那样对敌人的战士进行横扫。借助战车本身的冲力,敌人当然是望风披靡。而另一名武士则继续射箭,一方面继续杀伤敌人,同时也继续压制敌弓箭手的火力。

    敌人当然也不会闲着,如果是步兵,一方面会用盾牌抵抗,另一方面也采用射人先射马的办法攻击拉车的战马。这时候战车的御手就很忙了。一面要控制住战车和敌人的距离。太远了长戈发挥不了作用,太近了又会被敌人的步兵攻击。另一方面御手又要随时注意是否有战马倒下。如果某匹战马倒下,他必须在第一时间将战马的辕套砍开以避免战车倾覆。

    中国的战车后面都要跟随步兵。每辆配置的人数从10人到72人不等。等到战车的第一轮冲击把敌人的阵势打乱(也就是俗话说的乱了阵脚),步兵就一拥而上。这基本上就是一战里坦克的用法。不同的是坦克可以硬冲,马拉的战车则不能这么干。

    如果对方只有步兵的话,在开阔地带上遇上战车的集团冲锋基本上只有死路一条。但是一般作战不会都只有步兵参加,因此作战时双方都会投入战车作战。这时候就要看谁的战车多,谁的驾车技术好,和谁的兵器足够长了。

    什么,您说这和兵器长有什么关系?关系大着呢。兵器越长,则离敌人越远,在双方都是高速运动的颠簸状态下,射箭的效果比不上用长柄兵器干掉对方的一匹马或者车上的战士。如果兵器比对手的长就可以起到打击敌人,敌人却无法还手的效果。

    从出土文物看,戈和戟这两种典型的战车兵器变得越来越长。有些甚至长达三米以上。

    “一寸长,一寸强;一寸短,一寸险”。我们经常在电影里看到的短刀破长枪的镜头多半是用短刀的逼近用长枪的,抢入枪杆的位置,则长枪就失去效果了。用长戈,长戟也会有这个问题。如果敌人竟然横下一条心,冲入长戈,长戟的内圈就不好办了。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的一种是加长刃的长度。比如说,我有一把两米长的兵器,如果只在两米的顶端有0.2 米的刃,显然在横扫的时候,杀伤范围是个肉径0.2米的环。敌人不论在环内还是环外都不会受伤。但是如果我把刃的长度加到1.2米,则很显然的杀伤范围就变成了一个肉径1.2米的环。理论上的杀伤效果增加到了六倍。

    但是在古代,由于冶金技术的关系,刃长的增加是有限度的。所以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增加一个柄上戈的数目。例如下面这柄战国三戈戟就是这样。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不过,三米长的戈和戟到了秦汉已经是非常普遍的了。在秦始皇兵马俑坑发现了将近7米长的长矛。这才是比较有趣的话题。按照某些专家的意见,这些长矛是步兵用来抵抗骑兵或车兵冲击用的,和西方的长矛类似。但是反过来说的话,如果有7米的长柄,似乎更加适合用在战车上使用的戈和戟上。这点暂且存疑。

    在马镫没有发明之前,对付战车最有效的武器还是战车。战车之战打到后来很快就会成为双方的短兵相接。原因无他,大家都知道只要干掉对方的一匹或两匹马就可以让对方丧失战斗力。由于战车的特点,双方的交战只能是平行对冲。即所谓的错毂。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想见的就是冲在车前的马毫无防备的暴露给敌人的长兵器。所以屈原在《九歌•国殇》中要说“左骖殪兮右刃伤。”

    再仔细想想,两列战车的对阵倒颇似海军的战列舰对阵。最能发挥火力优势的方向都是侧面。不知道战车对阵是否也要抢占那“丁”字的一横呢?

    如果丧失了战车,车上武士唯一的选择就是下车硬拼。但这时就是虎落平阳,龙困浅滩了。

    战车的最终退出舞台应当是在马镫发明之后。配有马镫的骑兵既有战车的高速,又有战车的稳定,还没有战车的种种缺点和对资源的大量浪费(驷马缺一,余马皆废),当然迅速得取代了战车。

    不过,在宋金战争时期,女真是否有可能在小范围内恢复战车的使用呢?相当难说。《说岳全传》作于清朝。但其所叙述的故事从元朝的话本就有了。拐子马,铁浮屠到底是什么东西,还要有待出土文物的验证了。

    附:《九歌•国殇》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R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系四马,援玉?①饣髅?鼓,

    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虽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R。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哎呀

      棒!

    • 家园 7米的兵器不能在战车上使用

      7米长的兵器,如果是重骑兵用来冲击刺杀还情有可原

      但在战车上用,横扫敌人,只要稍微遇到格挡 在末梢产生的力量就不是任何人可以承受的。

      另外,战车是用来冲击纪律涣散的步兵的,在贵族时代,平民为步兵,只是陪衬,一般没有什么纪律和荣誉感,采取密集队型多半会自相践踏,所以,一般是比较疏散的队型。贵族武士的战车冲来,优势不仅仅是速度和兵器,还有作战决心和素质。

      所以,正面冲击步兵也是经常发生的

    • 家园 战车并没有这么快退出

      东晋时代,战车还是主力,刘裕对抗骑兵的法宝便是战车。明朝也有所谓的车营,当然那是装载火器,也不是冲锋的时候所用了。

      战车冲击或许是不如骑兵了,但是在防御作战中还是占有相当的优势,配置上弩箭就是骑兵的克星,此外,运输上战车也比骑兵有效率。

      战车退出历史舞台的主要原因是制造维护的价格太高,一般的大国很难支撑一个价格如此之高,又只能在平地作战的战车部队

    • 家园 【原创】关于铁浮屠和拐子马的看法

      关于铁浮屠和拐子马的看法

      任爱杰 著 (作者保留版权)

      关于铁浮屠和拐子马到底是什么东西,这里补充一下我的个人看法。

      近几年,认为拐子马是一种阵型,铁浮屠是重甲骑兵或重甲步兵的看法比较占上风。对铁浮屠是指重装甲的看法比较一致。争论比较多的是对拐子马的看法。阵型说的拥护者一般认为拐子马是指将骑兵布置在两翼以便快速包抄。

      不过拐子马即为连环马的说法出自《宋史.岳飞传》。记载如下:“初,兀术有劲军,皆重铠,贯以韦索,三人为联,号“拐子马”,官军不能当。是役也,以万五千骑来,飞戒步卒以麻札刀入阵,勿仰视,第斫马足。拐子马相连,一马仆,二马不能行,官军奋击,遂大败之。兀术大恸曰:“自海上起兵,皆以此胜,今已矣!””

      《宋史》为元朝编撰。蒙古以弓马得天下,精于骑射,其间还与金人恶战连年,如果对金人惯用的阵势都不了解,显然是说不过去的。

      从这个记载来看,“拐子马”的特征和中国古代的战车的配置相仿。特别要注意的是“三人为联”这个描述。为什么不说“三骑为联”或“三马为联”呢?文言文虽然有时含糊不清,但是在名词,量词的运用上却往往很精确。如果我们看一下战车成员的配置就可以发现一辆战车的成员正好是三人。

      有论者指出,中国重甲骑兵的连续作战能力不佳。这是因为中国马匹品种普遍矮小,如果背着几十斤铁甲很容易体力透支的关系。

      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如果重甲骑兵的作战能力很差,金兀术又何必费力训练这支部队呢?

      产生于元末明初描写宋朝的小说《水浒传》中提到了连环马。书中呼延灼的连环马的配置是三十匹一连,三千“连环马”分作一百队锁定,五千步军在后策应。

      这个配置虽然有些夸张。但是联马在前,步兵随后跟进正是传统车阵的作战方式。而且每列连环马配置50名步兵的体制也是传统的战车配置(每辆战车配备10名到72名步兵)。

      《水浒传》虽然是小说,但是其素材来自更加古老的宋元话本。因此这类描写可以看作对当时实际存在的某个兵种的小说化描写。细节上或许有出入,大体还是不错的。

      所以,我的看法是铁浮屠和拐子马其实是乘坐战车的重装甲兵。拉车的马可能不止传统的四匹而是更多,成员仍为三人。这才能够较好的解决马体力不足与装甲厚重之间的矛盾。

      • 家园 看起来拐子马跟慕容恪用的也差不多

        怎么结果差那么远呢。

        难道冉闵的强横只是书上吹出来的?

      • 家园 关于“拐子马”“铁浮图”<<宋史-列传第一百二十五刘??..>>

        说法与<<宋史-岳飞列传>>矛盾

        "方大战时,兀术被白袍,乘甲马,以牙兵三千督战,兵皆重铠甲,号“铁浮图”;戴铁兜牟,周匝缀长檐。三人为伍,贯以韦索,每进一步,即用拒马拥之,人进一

        步,拒马亦进,退不可却。官军以枪标去其兜牟,大斧断其臂,碎其首。敌又以铁骑分左右翼,号“拐子马”,皆女真为之,号“长胜军,专以攻坚,战酣然后用之。

        自用兵以来,所向无前;至是,亦为??军所杀。"

        • 家园 有人以为此段完全是某个人的臆测

          首作者(忘了叫什么名字了)在开战前逃之夭夭,胜利之

          后跑回来写了篇奏折。。。

          一人挑起兜鍪,一人碎其首,当真如喝凉水一般容易,可

          敌人难道都是泥塑木雕么。

        • 家园 矛盾不是很大

          前面说过,铁浮屠是重甲兵,大家都没有什么问题。拐子马是什么大家争论不小。

          拐子马布置在两翼和拐子马相连并不矛盾。

          不过这个记载里的步兵战法倒是相当有趣。将人也连在一起,后面用拒马逼着前进,摆明了给敌人当靶子。如果是真的也是够愚蠢的。

          • 家园 任兄,小弟以为铁浮屠还是重骑兵,而拐子马,

            从"敌又以铁骑分左右翼,号“拐子马”这一句来看,似乎应该是阵势,以前看过一篇文摘解释的很详细,不过现在只记得观点,不记得名字和作者了,(即铁浮屠是重骑兵,而拐子马为两翼铁骑),在<<宋辽金西夏军事史>>中有如此描述,“金骑兵在战争中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战术。当时、常见的战术是分左、右两翼迂回侧击。金辽护步答冈决战,金太祖“使右翼先战,兵数交,左翼合攻之,辽兵大溃”。采用的就是这种战术。这种战术被宋人称为“拐子马”,“东西拐子马阵”,在宋金战争中金军也多次采用。“虏人(金兵)遇中国(宋朝)之兵,往往以铁骑张两翼前来围掩。”另外,金兵还常用一种“更进迭却”的锐阵。“虏用兵多用锐阵,一阵退,复一阵来,每一阵重如一阵。”

            从<<宋史刘??列传>>来看,因为“铁骑”所以不会是战车,而拐子马会不会也用革索相联呢? 窃以为不会,(事实上对铁浮屠是否用革索相联,用拒马隔断,小弟也表示些怀疑,宗弼虽是武力95,谋略70的人物,但还不至于笨到此地步,根本就是战斗中逐次增兵,兵家大)

            金人与蒙古人一样,长与骑射,每战骑兵带箭多达几百支,宗弼军,铁浮屠已然连起来了,拐子马再连,又如何发挥骑射的长处呢?

            从金辽宋野战的战例来看,似乎是用重骑兵,铁浮图正面冲击对方,(铁浮屠的头盔只露双眼,极不利射箭),劈开拒马,木栅,打乱敌方阵形,主力杀敌的则是由弓骑兵,两翼包抄的拐子马完成。也有后面的情况,弓骑兵先进行扰射,然后,迅速退回,如敌人追击,重骑兵应战,如敌人始终不进,弓骑兵则不断出击,退回,待敌人阵不整时,重骑兵攻击薄弱,或重心之处,彻底摧垮敌人的战阵。

            金兵所用的弓一般弓力不超过五斗,大者也不过七斗。非50步不射,(大概是80米)而他们的弓弱,对可以快速进击,快速后退机动要求更高,故不可能都打包穿起来了。

            至於<<宋史>>是元末仓促编辑的,错误很多,而此时的蒙古人是否还记得宗弼的阵势,也是个疑问,更何况<<宋史>>根本就是以宋“国史”删剪而成的,有不实之处也是难免。

            • 家园 用革索相连,以拒马隔断也并非不可能

              宋金作战,金国使用大量的“签军”,也就是在原来宋朝地区征发的汉人。还往往要他们打头阵。这种军队是否心甘情愿的为女真卖命是相当值得怀疑的,在阵上倒戈也不一定。用革索相连,然后用拒马隔断使之只能向前,也许也是有的。

      • 家园 邓广铭考证甚详

        “拐子”是当时的俗语,有拐子城,拐子马等词语,即左右翼骑兵。

        铁浮屠即重装骑兵。

      • 家园 岳武穆不是还要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阕

        • 家园 呵呵,没错。不过《满江红》是否岳飞所作有争议

          我比较倾向于是明朝人伪托。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