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关于对印反击战的事情(上) -- an7429

  • 共: 💬 71 🌺 181
  • 【原创】关于对印反击战的事情(上)

    首先说明,这篇的大多数内容是从《轻兵器》的一篇文章中读来的,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对印反击战时双方轻武器的一些情况。可惜时间比较早了,现在也找不到原文,所以就凭着自己的印象复述一下,主要是内容不错,而且这两天河里谈阿三的话题比较多,俺也娱乐一下。有朋友能找到原文链接,不妨发一下。其他内容都是从各种公开发表的杂志上看到的,我这只能叫杂摘了。不过老铁给俺留言,让俺加上原创,俺就尊重他的意见。

    原文主要是谈武器,所以作战过程就不说了。根据俺目前获得的信息,简单说就是如销瓜切菜一般,前几天看对当时参战指挥员的访问,举例子说对某某目标制定的作战计划是6天,谁知打起来一天就解决战斗,剩下5天部队没有接到新的任务,于是就讲评,干部战士一起总结,把作战过程中的优缺点反复总结,互相挑毛病,结果是越搞越精,越打越顺,到后来就只剩阿三跑我们追了。

    当时56系列刚换装不久,没有经过实战考验,估计总装心里也没底,于是专门有调查组跟着部队,及时了解部队反应的情况。结果部队对56系列评价极高,56半自动射程远,精度高,56冲火力猛,动作可靠,两种枪对恶劣环境的适应能力都很好,到是没见对56冲的射击精度有多少批评,估计需要高精度的时候有56半。现在记不得对56式轻机枪有什么评价,可能我方始终是在追击,机枪没机会施展本领。文章中举了个例子,说调查组在印军尸体上发现100多个弹孔,从而来证明56式的火力。这也是河友们有疑问的地方,有河友说要是真有100个弹孔,人早就打烂了。俺想想觉得也是,就算都是对穿,这小子也挨了50枪,所以俺也想找到原文再看看,核实一下。总的来说,印度就是56系列实验场,帮助我们评测了一下56式,一句话“战士很满意,国家很放心”。

    既然自己的东西这么好,就不用再夸了,反过来说说印度的情况。

    先说战术,印军当时修了很多火力点,基本模式都差不多,一主两辅,成三角形分布,主火力点突前,一般有轻重机枪,辅助火力点在主火力点左右侧后方,主要是起掩护主火力点的作用,一般是轻机枪和步枪。当时印军用的还多是英国的布伦式轻机枪,就是著名的ZB26英国版,中方对它的评价很高,精度好,坚固耐用,可能唯一一点就是容弹量比我们的56机枪还是差点,火力持续性稍差,别的应该没什么毛病。到底是世界名枪,不是吹出来的。

    印军的火力点修的都很好,搭配很合理,我军曾经在攻击某个山口的时候吃了点亏,对印的主要伤亡都是在这次作战中造成的,估计是地形所限,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强攻。过了山口以后,这招就不管用了。共军遇到这种情况,根本不和你打,侧翼大范围穿插,直接抄你的后路。毕竟火力点是死的,人是活的。印军也没有死守的精神,一看后路要被抄,拔腿就跑,所以后来这火力点就不起作用了。

    当时印度还在用李恩菲尔德步枪,咱们的评价是射程超长,可惜非自动装填,已经没有实战意义。这东西打游击估计还行,在阿富汗可能还有用武之地。

    作战过程中我们缴获了大批的英国L1A1步枪,就是比利时的FAL,不过取消了连发。(这日不落真是不行了,轻武器都只能用别人的),对枪本身,咱们评价也不高,咱的调查组觉得从重量,长度,容弹量(20发),发射方式(半自动)都不如56冲锋枪,从精度上相比56半也毫无优势可言,直接给的意见就是“不建议仿制”,看样子这个东东对咱确实没有吸引力。(想想《超级警察》里成龙装罪犯从大陆监狱逃脱那一段,杨紫琼大姐不就是把56半当狙击枪用么,哈哈)

    感觉共军当时的战术就是远了56半,近了56冲,要精度有精度,要火力有火力,真有点“男女搭配,干活不累”的味道。这可能也是后来研制63式的初衷,既有56冲的火力,又有56半的精度,可惜最后因为质量问题,是“既没56冲的火力,又没56半的精度”。不过从传统上看,咱们的陆军还是喜欢射程远一点,现在搞这个5.8口径,还是想兼顾远射程。

    不过对L1A1及其弹药的储存运输,咱们的调查组可是评价非常高,可以说让军工们大开了眼界。具体内容下篇再说。

    an7429:关于对印反击战的事情(中)

    关键词(Tags): #中印战争(当生)#对印反击战(当生)#印军(当生)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说起布伦轻机枪,现在印军还在用

      布伦 vs. 56

      布伦 vs. 81

      布伦 vs. 95

      布伦 vs. ……

      • Lee Enfield 也还在用

        孟买反恐事件的时候,不少照片上,印度警察OR特种兵的装备就是Lee Enfield步枪

      • 抗日的时候再算上,那就更厉害了
      • 枪这种武器发展的确很慢

        比如美国的M2布朗宁重机枪从1923年一直服役至今,而且还是在美军。

        枪现在已经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了,换一种新枪性能提升有限,但会带来很多后勤问题,钱要用到最关键的位置上,所以大家对枪的升级都不那么积极了。

        • 美国人不换是因为不需要换

          只要够用,不换是可以的。

          M2布朗宁重机枪能满足美军的需求,不换没什么问题。

          印度是需要换,但是没能力换,于是就凑合着过吧。

          这长枪给警察,在城市中对抗手持自动武器的罪犯,无论如何也不能说是合适了。

          • 我也不太清楚是怎么回事

            大家都说孟买枪战的时候警察使用了老式步枪,我没见过这张照片,您要是有不妨贴出来

            照理说在人口密集的地方警察不应该使用这种大威力的武器,至少步枪不应该是警察制式武器,我觉得可能事出突然,旁边也没有什么顺手的武器,就把恩费尔德步枪当狙击步枪用了,总比拿根警棍强。

        • 布朗宁就是一牛神……

          M1911,快100年了……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