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讨论】中国上古史的原始资料哪里去了? -- 任爱杰

共:💬230 🌺568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6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讨论】中国上古史的原始资料哪里去了?

    在讨论尧的姓氏问题的时候,突然想起一个问题: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所谓“尧舜禹汤”的事迹其实主要来自于《史记》和零散的先秦文献。那么《史记》又是根据什么写的?司马迁自己说他所本的主要是秦国的史书。那么这本史书为什么没有流传下来?

    中国虽然有几千年的文明,但所谓的“信史”却始于春秋战国。现存的几部成书于先秦的史书如《春秋》、《国语》、《左传》等等都没有系统记载所谓的“三代”的历史。更不用说更早的三皇五帝时代了。

    这给后来的考古学家造成了巨大的麻烦。在中国这片土地上,超过三千年以上的文明遗址星罗棋布,但发掘出来后大多无法和现存的古史对上号,于是只好以某某文化来命名。如果全都是这样,也就罢了。偏偏在殷墟掘出的大量甲骨证明了商朝的存在。基本相同的王室世系又反过来证明了《史记》的权威性。而时不时现世的各类青铜器上的铭文又零星得透露出商周历史的片段。

    然而这些片段却又不足以让我们对与制造这些青铜器同时代的并行的一些文明(如三星堆)有所了解。事实上,这些文明在我们现在能看到的史料中基本付之阙如。考据学者们只能在几千年后的著作中找到只鳞片爪,然后生搬硬套。例如三星堆有很多人认为是古蜀国,但其依据却是汉朝扬雄的文章和唐朝李白写的诗。

    我们现在知道春秋战国时,各国都有自己的史书。鲁国的叫做《春秋》、晋国的叫做《乘》、郑国的叫做《志》、楚国的叫做《梼杌》、秦国的叫做《秦记》,等等。孔子曾派弟子“求周史记,得百二十国宝书。”墨子也曾自称“吾见百国春秋。”由此可见,当时虽然用竹简木牍,抄写不便。但史书的普及程度也并非差到普通读书人无法获得的地步。

    但是这些史书现在只有一部《春秋》流传下来。而这部《春秋》还是孔子删节过的。首先它是一部断代史。鲁国是周公旦的长子伯禽受封而建立的。但《春秋》却是从鲁隐公到鲁哀公的历史。那么鲁隐公之前的历史为何不见了?孔子笔削《春秋》,据说是“为尊者讳,为贤者讳”。那么鲁隐公前的鲁国历史有何可讳之处,要一笔抹煞?

    孔子固然编辑了《春秋》。但孔子死后,鲁国又延续了几百年。鲁国的史官们难道就从此不再记录发生的历史大事?《春秋》就不再续编了?

    有人或许会说,各国的历史都被秦始皇一把火烧掉了。这或许是个很过得去的理由。问题是如果真是如此,那么为何唯独《国语》、《春秋》等儒家经典能够流传下来?而更有意思的是《春秋》就正好是孔子编纂的这段流传下来了。秦始皇或许真的烧了不少书。但秦始皇并没有把秦国的史书烧掉。所以司马迁写《史记》还能以其为蓝本。但现在《史记》流传广泛,而《秦记》又在何方?后世倒是有不少《秦记》出现,但都被证明为伪书。

    最有意思的是我们对于上古信史和半信史的了解多半来自《史记》。司马迁之后作史的就再也没有像《史记》那样系统得从五帝时代开始写起的了。或许有人会说司马迁已经写过一遍,何必重复?话虽如此,但古人作史重复,甚至直接作文抄公的也不少。班固作《汉书》,到宣帝之前基本是照抄《史记》。而《史记》据说在汉朝开始并不被待见。那么为什么没人重写一部《史记》呢?或者说,有人重写了,但为什么没有流传下来呢?

    《史记》里的上古史,在《竹书纪年》出土后发生了危机。这本出土于晋朝的魏国史书,对《史记》中那田园牧歌式的美好上古政治生活抽了一记重重的耳光。如“太甲杀伊尹”﹑“文丁杀季历”﹑“共伯和干王位”等。由此,当时的学子们才恍然大悟,感情我们都被司马迁骗了。

    但是这部书的原版在永嘉之乱后就不见了。而各类不同的抄本则逐步消失。最后在五代时散佚。

    考察《史记》和《竹书纪年》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史记》的问世和流行正是“独尊儒术”的时期。而《竹书纪年》出土于和流行偏偏是儒家衰落,玄谈盛行的六朝。初唐至盛唐承六朝余绪,崇佛贬儒,《竹书纪年》得以继续大行于世。而到了儒学再次大兴的宋朝,《竹书纪年》的抄本也就不见了。

    那么是谁毁掉了上古史书?是秦始皇吗?他或许烧掉了一些东西。但在当时有人会冒着生命危险把书砌到墙壁里,或全本背下来的情况下,实体的书可以烧掉,心中的书可是烧不掉的。汉朝建立后,一再鼓励大家献书。也的确收上来很多书。但这些书现在基本都看不到了。那么我们可以不可以恶意得猜想一下汉朝的情况。汉朝前期崇尚黄老,于是道家和杂家的书得以传播。而后期“独尊儒术”,整合大家的意识形态,于是儒家的经典成了标杆。而凡是不符合儒家史观的作品统统都被打入冷宫,不予采纳。于是数代之后,就再也没人知道不同版本的完整历史了。

    通宝推:晨翼,pads,青瓜,铁手,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这个。。。其实是个伪问题

      原因很简单,只是当今的人们难以相信。

      当今是不存在知识垄断的。书啊,纸啊,笔啊,到处都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写下点东西,印刷成书,流传于世。也随便什么地方,只要文明到达了,就会有书本流进。更不要说义务教育的作用。

      但是在古代,不是这样的。

      在雕版印刷出现之前,书,是靠人用笔抄写的。

      在纸张出现之前,书,是写在木片竹片帛绢之上的。

      而在毛笔烟墨出现之前,字,是刻在金石龟甲之上的。

      这一切都导致了,知识阶层,首先,是传承的,通过两条路:家学,与师门。

      其次,更重要的,是垄断的。

      不是什么人都能获得传承。首先要足够聪明,其次要双方有意愿,再然后还要有机缘。

      这也导致了知识体系的坚固与脆弱:

      只要持之者够恒心,够能力,就总能传承下去。

      反之,就很容易湮灭在时间的长河里。

      。。。

      如此而已。

    • 家园 据说是因为文字的变化。

      曾经看过国民党高官吴国桢的《中国的传统》,这本书讲的是三皇五帝直至周公旦时期的历史,恍惚记得其中讲到了一些。上古的史书,仅为极其有限的人才能看到,譬如皇族贵官、巫人以及修史者本身,而在王朝兴替之时,文字本身也产生了极大的变化,以至于在孔子所处的时代,即使有一些人有机会接触这些史书,却极少有人能够正确地解读。

    • 家园 文明程度的原因吧

      也可能是我们的上古文明还没有发展到后世的人想象的高度,我们周围也没有比我们程度更高的文明,所以就没什么历史了。

    • 家园 【原创】补二 坑术士还是坑儒

      王立群的关于焚书坑儒的新观点我看了一下,有点哗众取宠吸引眼球之嫌。他并没有提出什么有力的新证据,他抓住史记里面坑术士的一句话,就此否定坑儒,我认为依据不足,有点断章取义之嫌。

      坑儒是沿袭了近两千年的主流说法,包括无数名家在内,若想一夕撼动,不是那么容易的。

      自古以来,主流史学界特别是近现代一些著名史学大家,都是肯定“焚书坑儒”这个说法的,都认为秦始皇所坑的就是儒,或认为既有儒也有方士(神仙家)。对于何者为儒,他们的理解都是,儒就是读书人,主要是读孔孟之书的儒生。例如,东汉哲学家王充在《论衡·语增》里说:“言烧燔诗书,坑杀儒士,实也。”明言秦始皇坑的是儒生。再举近现代一些肯定“焚书坑儒”之说的学者及其著作。如顾颉刚的《秦汉的方士和儒生》第三章《神仙说与方士》,郭沫若的《十批判书·吕不韦与秦王政的批判》,吕思勉的《白话本国史》之《中古史》第一章《秦始皇帝的政策》,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一章第一节,翦伯赞的《中国史纲》第四章第一节,邓之诚的《中华两千年史》卷一《秦始皇之政治》,张荫麟的《中国史纲》第七章《秦始皇与秦帝国》,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三册第一节“过秦”,钱钟书的《管锥编》之《史记会注考证·秦始皇本纪》。作为历史家的毛泽东也认为秦始皇坑的是儒生,是知识分子。

        摆出这些名家的观点,并不是因为他们的学术(或政治)地位高而要对他们搞“凡是”,而是因为他们都是学问深厚、立论严谨的学问家,都稔熟“焚书坑儒”的史料,所以,对他们的观点,应当有足够的重视。

      以上摘自坑儒史料之辨析,文中主要着力于辨析术士和诸生是不是儒生,多少是儒生,大家可以去参考以下,这里不再重复引用。下面补充说一下我的一些观点。

      1)扶苏求情的时候说:

      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

      既然"诸生"都"诵法孔子",当然就是儒生。就算有些是术士,但大多应该还是因为"诸生传相告引"牵扯进来的儒生。

      2)即使是术士,也不是像某些人说形容的那样是彻头彻尾的骗子,然后就该死。事实上,术士,在那个时代是个不错的职业,周时代的人的迷信方式和殷商不同,殷商是占卜,周朝则是占星和望气。周朝的祖先致力从事农业,占星和望气的起源都是为了判断天气和预测收成的需要。其结果就是那时候的天文学很发达,中国能有远远超前于世界的天文观测纪录,就是拜这些术士所赐。

      占星和望气到后来,就发展成为为迷信服务了。不过当时人不认为是迷信,还当作有一定专业特长的学者来看呢。如果硬要做个类比,有点像中世纪的炼金术,本质是迷信但是其中有些科学成份。当时的史官,为了记时的需要,很多都通晓天文,包括司马迁,怕是所学也有和术士相同之处。

      大家都知道,西周养了规模庞大的史官,可是到了东周,因为国势衰落,大家都沦落到填饱肚子的地步了,于是很多人跳槽到各诸侯国那边去了。有的凭借对典籍的了解帮着各国起草文件盟约,或者主持礼仪,还有的去教学带弟子(西周的时候以吏为师,平民百姓没有资格学习).造成"有教无类"的局面,还有一大批人就利用自己对天文气象地了解去给诸侯占卜去了,古人迷信,出兵打仗等重大决策都要讲个彩头才行。

      3)并不是光坑了460人就完事了的,还有一大批受牵连但罪不至死的人,人数应该远远地多于这460人,被处以"谪徙边"的严重处罚。并引发了扶苏为诸生的求情和被贬。前面我有讲过,不再重复。

      4)坑儒还有另一种说法,是卫宏诏定古文尚书序里的:

      秦既焚书,恐天下不从所改更法,而诸生到者拜为郎,前後七百人,乃密种瓜於骊山陵谷中温处,瓜实成,诏博士诸生说之。人言不同,乃令就视。为伏机,诸生贤儒皆至焉,方相难不决,因发机,从上填之以土,皆压,终乃无声
      ’这个很可能是后人委托。不过我看到的诸多秦汉史论著里面,并没有轻率否定这一说法,而是认为有存在另一次

      坑儒事件的可能性。

      最后,到底是坑儒还是坑术士,其结果与秦毁灭上古史与否的结论没有直接关系。当然,名家所言也不一定就正确,引用的书多与否和观点正确之间也无必然联系。胡昭曦著的张献忠屠蜀考辨,引用的文献证据多如牛毛,以求为张献忠翻案;但通过他故意忽略圣教入川记和大幅度剪裁使用如五马先生纪年这样的史料却不加任何分析说明的事实,证明了一个历史学者的credit可以降低到何等程度。

      • 家园 秦汉之交时儒生和方士本来也很难划分吧
        • 家园 太史也干方士的活

          比如东汉末年,

          太史望气,言当有大臣戮死者;董卓使人诬卫张温与袁术交通,冬,十月,壬戌,笞杀温于市以应之。

          司马迁的官就是太史,这个官直到东汉末年的时候还没事望望气什么的。

      • 家园 对“坑儒”的质疑可不是王立群的新观点

        王立群是谁,我开始还真不知道,搜索了一下,才知道是个什么百家讲坛的,估计和于丹之流是一路货色。

        就我记忆所及,关于“坑儒”的近现代争论一些情况大概说下

        首先是“坑儒”和“焚书”的关系

        持2者之间有联系的学者,大概有翦伯赞,冯天瑜,刘泽华诸人

        认为2者之间没有联系的学者,大概是章太炎,顾颉刚,吕思勉等人

        其次是对坑儒的对象,有三种说法。

        “儒生说”的大概是郭沫若,翦伯赞等

        “方士说”的大概是梁启超,李景明,张士龙等

        “儒生”“方士”兼有的学者也比较多,最先的话,我记得大概是张分田。

        没核对资料,不过大概也错不了。

        坑儒的次数,一般来说认为是一次,个别学者认为是两次。

        至于说评价,有否定的,有肯定的,也有持历史态度的。这个就不说了。

        通宝推:海天,
    • 家园 【原创】补一:司马迁修史记的史料依据

      补一:司马迁修史记的史料依据

      先重申一下秦烧书的具体内容:

      1)史纪:除了史官所藏秦国史记以外,别国史记一概烧毁;

      2)诗书:除了博士官所藏图书,私人所藏儒家经典和诸子书一概送官府烧毁。

      这些是史学界的共识,根本没有任何疑议。这里重申一下,诗书和史纪是不同的。诗指的是音乐伴奏的歌辞;书指的是公文档案格式,包括会盟的盟誓,出兵的宣誓,分封诸侯任命官吏的册命,君臣重要言论和对臣下的诰戒与赏赐,一些历史重要大事等等。诗书对儒生比较重要,因为这东西对找工作很有用; 顺便说一下秦汉之时儒生之所以喜欢分封制,也是因为那样的话工作岗位多。因为实用的原因,诗书和史纪完全不同,在民间多有收藏,这也是为啥诗书经过秦皇和项羽两把火仍然没有烧绝的原因。

      但是史纪,也就是官方史料,和诗书不同,这种档案性的资料,因为卷帙浩繁, 没有人有这个精力或者财力抄录一个副本。西周档案工作非常细致,以至用到大量人手,这也是周礼所规定的,这方面有很多论文,不详述。另外也可参见史纪里面的"天子无戏言"的故事,可以想见记述的详细。诗书和先秦百家,"民间多有收藏,秦不能尽烧,后来还能重新发现; 而东方六国的史官记载,只藏在官府,一经焚毁也就完了"(杨宽<战国史>)。官方史料确确实实地在秦始皇的焚书中被彻底毁去了,赖不到项羽头上。

      这些官方史料又分两部分:各诸侯国的官方史料和周室的官方史料。西周时周室和各诸侯国都设有史官记史录事,世代相袭。当时的各国国史都名春秋,史载有“百国春秋”(墨子间诂),还有"周史之法"。国语和墨子都记述有各国按照"周史之法"记述本国的国史, 其一个重要的特点是纪录事件的同时还记述其发生时间。春秋,纪人之善恶而目以天时,谓之春秋,周史之法也。以天时纪人事,谓之春秋。墨子里面就出现了很多 "著在周之春秋","著在燕之春秋""著在宋之春秋""著在齐之春秋"等等。

      春秋战国时代各国对这些浩繁的官方史料的利用,主要有如下几种形式,一个是儒家经书,多来源于两周史官所藏的典册,如"尚书是孔子选史官所藏历代重要典诰,上起《尧典》,下讫《秦誓》汇编而成,实际上是商周两代的重要政治文件集;诗经是两周诗歌的名篇选集,是用韵文形式叙述两周政治盛衰的诗史等等"。另一种是私家修史, 对史料进行选取和剪裁,特点是往往过于简约。主要成就有鲁国的编年史左氏春秋等。最后比较多的一种是纵横家和诸子百家里面根据春秋之文著书的部分。

      司马迁修史记主要依据的文献就是秦纪加上这些民间的资料。根据司马迁在十二诸侯年表等章节里的叙述,他看过的或着很可能看过的有:春秋历谱谍,左氏春秋,铎氏微,虞氏春秋,吕氏春秋,及荀卿、孟子、公孙固、韩非荀况、孟轲等的著书。

      总的来说,史记里面战国史的可靠程度反而不如春秋史,这是因为春秋部分还有个左氏春秋,战国部分史料却只有秦纪和纵横家书,纵横家书里面很多是极不可靠的权变故事,纵横家为了达到说服的效果,经常伪托历史加强说辞,这造成史记中战国部分历史的叙述紊乱不清,许多重要历史事件、人物,连年代也搞不清楚;还有些历史事件缺乏真实性。

      不是还有个秦纪吗?很遗憾,秦国的文化事业一向比较落后,即使到了战国时代,还是“不载日月,其文略不具”。可以想象一下,秦纪里面对上古三代的记述该是怎样的缺陋。要知道秦直到周宣王的时候才被给了一个西邑的封地(陇西一带今天水西南),之前一直在陇南一带游牧, 给西周的战车提供马匹(所谓的为天子养马)。成为诸侯国得等到东周开始了。

      司马迁写史记的史料有竹书纪年否?竹书纪年是魏国的编年史,是西晋初年魏墓出土的竹简,叙述夏商西周春秋时的晋国和战国的魏国之史事,不幸的是原书宋代时散失。我认为司马迁是没有看到竹书纪年的,不光是他的自述里面没有列举这个,而是如果他看到的话史记会更加严密,就不会有后来那么多学者能根据古本竹书纪年修订史记的错误,并取得那么多成绩了。

      顺便说一下,即使不考虑周室的库藏(老子就曾担任周的守藏吏),就是那些诸侯国的官方史料里面,是包含有上三代,尤其是西周的历史的。尚书和诗是从官方史料中摘取出来的,司马迁根据之构造了殷的历史,已经被近代学者结合考古证明是非常可信的。另外魏墓出土的竹书纪年里面有上三代的编年史,也可以佐证。

      • 家园 兄台似乎也是“想像”居多

        不是还有个秦纪吗?很遗憾,秦国的文化事业一向比较落后,即使到了战国时代,还是“不载日月,其文略不具”。可以想象一下,秦纪里面对上古三代的记述该是怎样的缺陋。要知道秦直到周宣王的时候才被给了一个西邑的封地(陇西一带今天水西南),之前一直在陇南一带游牧, 给西周的战车提供马匹(所谓的为天子养马)。成为诸侯国得等到东周开始了。

        兄台读史,肯定比俺读的多;不过这样推测来想像去,如何能说服俺这样的外行人呢?

        另外,记得前几年出土了一份秦时小官/士兵的简,详细记载了其生活、作战、以及家乡官府规则等事项(俺看的是视频,不知哪位还能找到?)。。。说秦国“不载日月,其文略不具”,恐怕还要细细考证才好。俺觉着,读史切忌盲从,而且需要不断修正;庶几不会变成书呆子。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