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大话中药发展史(1)——起源 -- 花大熊

共:💬453 🌺1912 🌵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大话中药发展史(11)下——阳谷县医药公司的成长

      二十一世纪什么最贵?

      健康

      那么大宋朝啥职业最挣钱?

      自然是医药代表(比如西门庆筒子)

      但凡承平日久,没有了游牧民族的狼牙棒,人,无论贵贱,就都开始关心起一个相同的问题——健康。无论是宋朝的天子,还是穿上丝绸裤子的脚夫,概莫能外。

      天子和他的七大姑八大姨的健康,早在北宋的一千年以前就有人关心了。历朝历代,不管这个皇帝再锉,给自己找个好医生看病的事情基本都还没有耽误过。太医局就是干这个活的。王公贵族的医保从来就是不需要担心的。

      老百姓可就麻烦了。医生不好找,好医生贵着呢。差的医生您敢请他吗?请完了医生,抓药又是个大问题。医生本村没有,外村还可能有一个。可这药房就不可能有这么多了,那年头可是真正的“医药分家”的。万一碰上个“名医”,给您开个“原对的蟋蟀,经霜三年的芦根”,咋办啊?连鲁迅鲁老爷那么大的学问,都硬生生被折磨的不信中医了,别说咱了。那年头不信中医还能信谁去啊!

      那咱不吃汤药,吃中成药行不?桃花岛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最新推出了急救药品——九花玉露丸。那疗效,可不是盖的。咦!不对,桃花岛公司的CEO不是黄老邪么,怎么卖药的成周伯通了?

      “喂!你这药丸子怎么还有股胳肢窝味道……”

      “爱买不买,乱讲话,九阴真经可不是吃素的。有本事你混个太医局的医保卡,别上俺这里买药啊!”

      北宋的皇帝注意到了这些网络上的闲言碎语。熙宁九年(公元1076)爱民如子的宋神宗,在宏观调控中首先在京城建立了大宋医药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熟药所”,试点药品规模化生产和专卖。该公司隶属太医局,技术力量雄厚,拥有执业药师若干,设备全部为皇家专用设备,统统made in China。

      生意出人意料的好,元丰元年(1078年)4月24日,三司对官药局头一年经营审计后说:“太医局熟药所熙宁九年六月开局,至十年六月收息钱二万五千余缗(千文为一缗),计倍息。”即国家获得了与投入资金相等的利润收入。不但投资当年收回,京城的药价也因此稳定下来。该公司由于主要制造OTC产品,真正实现了让老百姓小病去药店,大病请医生的预期。北宋的医改初战告捷!

      在大好形势的鼓舞下,宋政府在全国主要大中城市进行推广。分公司一家接一家的开办起来。

      崇宁元年(1102年),国学大师宋徽宗赵佶下诏,允许各州郡用地产药材等价交换官药局成药。这一措施深受地方和百姓欢迎。崇宁二年,官药局业务激增,徽宗及时诏令扩大规模:卖药所增加到5所,另设2所“修合药所”,专事成药生产;隶属关系由太医局转到太府寺;户部要派官员进行检查。太府寺为掌管国家财货政令、商税、贸易的中央机关,相当于今天的工商局、税务局和商务部的合并。

      这么肥的买卖,太府寺当然希望公司呈跳跃式发展。不久,“卖药所”改名“惠民局”,“修合药所”改名“和剂局”。同年,吏部尚书何执中向朝廷上奏:卖药所其惠甚大,当推行天下,凡有市集,务置处之。上奏得到批准,官药局便在全国陆续推广。淮东、淮西、襄阳、四川、陕西及各路会府都先后开办,盛时全国达到70局,形成了庞大的官营药业工商体系。京城官药局独占鳌头,年获利达到40万缗,30年增加了16倍。

      西门庆同志,估计就是在这个时候获得了阳谷县医药专卖的资格,摇身一变,从民间的药贩子,成为阳谷县医药公司的CEO,成为阳谷县的税收大户。走上了人生和事业的康庄大道。

      这种大好形势一直持续到了南宋。

      可全民医保的目标是人人有药吃啊,大宋医药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辐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啊,还有很多地方没有辐射到怎么办?

      三流公司做产品,一流公司做标准!

      作为当时世界顶级医药大公司,大宋医药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显然不会这么没有进取心。南宋绍兴二十一年,高宗又诏诸州置惠民局,发给成药配本《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全国药局均使用“太平惠民局”之名。并向全国公开,让诸多小公司也享受标准化的好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世界上第一部官方制剂标准就此诞生了。这本制剂标准实用性之强,直到今天还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比如大家熟悉的藿香正气,就是出自这本书。

      将近一千年过去了。世界已经变得如此的不一样。可我们的生活中,如果仔细的寻觅的话,还有很多当年先人设计的影子在不停的晃动。想用刀切开自己的影子,和切去自己的jj没有太大的区别。

      宋王朝应该是无愧于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顶峰。

      除了《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这样的制药标准,宋朝药学方面的成就还有编撰了《圣济总录》(公元1111—1117年)。共编成的二百卷,收集了两万多个药方。是宋代以前的方剂大全。

      医学方面的成就也很多。宋代中医的分科开始全面细化。

      妇产科有公元1098年北宋杨子建(生卒年代不详)的《十产论》和公元1237年南宋陈自明(公元1190年—?)的《妇人大全良方》

      儿科有著名的有:约公元1107年北宋钱乙(公元1035一1117年)的《小儿药症直诀》,广告里那个“药材好,药才好”的六味地黄丸就是出自这本书。关于钱老兄,罗大伦老师有详细的介绍。

      外科方面,南宋初,针灸医家窦材(生卒年代不详)在《扁鹊心书》卷下中记载了用山前花(曼陀罗花)和火麻花作今身麻醉的药方“睡圣散”,这是中药全身麻醉药方的最早记载。

      法医学 公元1247年,南宋宋慈(约公元1186—1249年)著成《洗冤集录》,该书系统地论述了检验尸体的各种方法,是世界上第一部系统的司法检验专著。因为有一个根据宋慈的故事编的电视连续剧《大宋提刑官》,一度大热。不过那最后一集,老熊觉得能通过ZXB审查实在是个奇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原著。不知道是那个版本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俺觉得这部电视剧还是不错滴。

      还有……………………

      如果不是蒙古高原的寒流,吹散了南中国的阵阵暖风,如果崖山之战能坚持下来,如果……。只可惜,历史从来没有如果。

      渴,水

      • 家园 见过一位老中医

        很不喜欢把他开的汤药制成成药,认为效力下降。

      • 家园 图片里的“增广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日本人编得修订版吗?

        开卷写得人名是:

        前典药头 橘 亲显

        官医 细川桃庵

        官医 望月三英

        官医 丹羽正伯

        另外很多中国古代医典是从日本、韩国、越南发掘回来的吗?

        • 家园 这个应该是的

          此图是我在网络上找的,没主义到是个引进版的。当时就看它最清楚一点。恕罪!

          中医药文献,确有一些是从国外引进辑复的,但总数应该不会太多,具体你可以在清代专门的医籍考中查询。更多的是根据国外的版本对国内的本子进行修订。

          个别完全是被老外保存,国内已经失传。比如刘文泰的书。

          从国家上看,日本的文献引用相对多一些,韩国也有一些,越南的我倒没怎么听说。

          版本学曾经是俺最痛恨的东西之一,现在写这些帖子,偏偏要和这些打交道了。

          • 家园 太客气了,这有什么赎罪的。

            以前没想过日本人能读懂中医著作,所以看到这几个名字感到很惊讶。我看中医的一些理论感觉挺玄奥的。读懂中医理论恐怕比读懂儒家经典难多了吧?

            中国是中华文化圈的源头。周边几个国家借鉴并发扬了我们的文明成果,是光荣不是耻辱。我们后世子孙既不能像日本人那样,把传统医学彻底摒弃;也不能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

            • 家园 日本人到中国学中医的不少

              还有很多韩国的。这几年鬼子少了,棒子越来越多。学的还挺认真的。

              不过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往往决定了他们在中医的学习中容易犯错误。很多国内的大拿对他们嗤之以鼻。闹的笑话也不少。而且有国际笑话。

              • 家园 说说有什么笑话吧。

                感觉所谓的韩医跟中医是大同小异。

                • 家园 最大的笑话

                  是他们都比较好色,喜欢坐在前排女孩子边上。美其名曰学习中文。还喜欢充大款,到处炫耀。

                  更多的是在球场上,韩国人的技术很搓,但是还是喜欢踢。放倒他们很容易拉。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