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鸵鸟式的不折腾——最近听说的影帝一件小事 -- 冷逸

共:💬266 🌺572 🌵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8
下页 末页
          • 家园 青椒工资是全世界普遍的

            在德国教授是公务员,青椒是临时工。教授是终身的,青椒合同五年一签、两年一签,我碰到过一年一签。青椒工资是很低的,比扫大街还低。青椒不转教授是注定要滚蛋的,所以叫青椒,劳教很少。

            • 家园 俺有点糊涂了

              青椒具体定义应该是啥?Mitarbeiter还是拿Doktor位子的那些?

              俺觉得拿Doktor位子的待遇是真低,还经常拿不到整个的位子……但Mitarbeiter应该还算过得去的呀。

              • 家园 奥地利大学教师的工资,作个参考

                都是公务员编制,税前收入

                Uni-Assistent 2.326

                Uni-Dozent 2.897

                Uni-Professor (habilitiert) 4.457

              • 家园 Privatdozent

                Der Wissenschaftliche Mitarbeiter会帮教授做Tutorium(辅导课),但不是教学性质。

                • 家园 受教了,多谢

                  再问个小白问题,Privatdozent和Dozent的区别是什么呢?印象里俺们学校里叫Dozent的好像多数是有头有脸的教授系主任啥的,怎么Privatdozent和他们差距这么大呢。

                  • 家园 所有的教职人员都是Dozent

                    区别在于叫兽是公务员,终身制,只有犯严重错误才能解职;青椒是大学私下里的合同工,等同于中国的民工。

                    Privatdozent和Dozent是德国教育系统里是完全两回事。

                    • 家园 恩恩,明白鸟

                      以前还真没留意过Privatdozent这回事,长见识了,多谢多谢!

                      那岂不是意味着,做Privatdozent的人,哪怕大学说我们资金周转不灵了,就可以随便开掉的么,那也太惨了吧!

            • 家园 青椒的确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但又各有不同

              德国的情况我不了解,但是在英美,青椒起码还能有一个相对体面的生活吧,跟收入有关,也跟社保有关。最起码的,根据他们的工资,他们住得起相对体面的房子(不一定是买的了),看得起病,孩子上得起学,自己能养得起一个二手小破车吧(如果想开的话)。

              但中国的情况呢,即便拿成府路上的那些高校举例。按照工资,如果没有特殊补贴,哪个青椒能够住的起附近的房子?附近就不说了,方圆5公里以内的房子?老人生个病,这点钱够花几天?1天,2天?孩子上学,如果没有学校照顾,小学要的一个月的赞助费就几乎等于青椒一年的薪水。好吧,我知道不少大学的附属中小学对本校教工有优惠,那么孩子不说学个钢琴,就是学个电子琴,学个游泳的钱,那点工资你都不好意思把钱包掏出来啊。

              所以我说在目前这年头,如果你是家庭经济来源的主力,选择到高校里“为人师表”,对于你的家庭来说,那几乎就是一件不孝不养的事情啊。

              10几年前成府路还没有修的时候,这还是一下雨就泥泞的一片城市三等区域。现在好了,教育发展了,科技园区也好了,周边一日火一日,商厦叠起,成府路五道口都快要成为小“腐败”之地了。这片靠“人”发展起来的区域,反倒让它的“人”在这里既然无立锥之地。

              所以“终身副教授”河友说“清华北大的教师是底层劳动人民”,这是对的。民工就是把房子盖好后,就被围墙隔离在小区之外的一个群体。中国的青椒目前又何尝不是?

              的确,青椒的待遇太差,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但各国情况在量上各有不同,量变引起质变。中国的制度,说过头的,那就已经是要逼良为娼,逼着民工成为喝兄弟们血的工头才有出路的。逼着大家走穴,逼着大家雇硕士生干活,逼着大家成为学霸好了。

              中国的教育体制问题很多。教师待遇的确有待提高。但总理偏偏没有选择最难最苦的群体去走访,去做“派钱”的表态,而偏偏选了这个群体中几乎是待遇最好的一部分(北京不错的公立中小学教师几乎可以等同中产阶级了吧),这不能不让人觉得,决策者有不敢解决问题、不能解决问题甚至没有勇气直面问题之嫌;相反只是挑最容易的事情来作秀。这就好比拿水管洒水救旱容易,但解决农田水利问题难一样。

              当然,这个问题到底是总理自身的、还是他身边的幕僚的,还是其他的,我等小民就不知道了。

              • 家园 中国的高校是“血汗工厂”!

                我们高校对教师的“管理”政策,基本上是血汗工厂的管理方式。我们的工资待遇体系逼迫教师必须拼命争取提职称。

                学校对教师的工作量考核方式很是可笑,比如清华,每个事业编制的教师,一年要上缴学校大概18000的编制费,如果工作量满足1人的工作量,可以抵扣编制费。教师的工作量由教学+科研+社会工作构成(科研经费不能抵扣工作量),看起来很合理,但是要是细察工作量的算法,能把你雷死。如果要以教学工作量满足1个人的编制,按课时算大概需要700-1000个学时,按带研究生算,大概需要带70多个研究生,可是如果当个系主任却是1个人的工作量。这种算法使每个教师都不可能满足1个人的工作量,只有当官能满足。所以我们都“不是人”。

                国外的高校,不同职称的教师的收入系列是有重叠的,也就是高年资副教授的收入要高于低年资教授,“终身副教授”不见得比教授的工资低,这个有利于稳定队伍,对于竞争失败者也多少有所安慰,也使那些一心向学的人在生活上有所保证。

                我们高校的收入和待遇是完全和职称挂钩的,副教授再高的年资,收入和待遇也完全无法和小年轻教授比,所以我们的提职称之战,不仅仅是个面子问题,而是关系到生死存亡的命运之战,是“全有”和“全无”的“负和”游戏,从这一点上,我是理解那些冒着身败名裂的危险来造假的人的心理的。看起来这只是一个收入问题,但是却深刻的影响着我们高校的学术生态和人文环境。淡泊名利、专心学问是死路一条!是不孝、不亲、不养的人间罪人!进得高校的门,就是华山一条路,要么提职称,要么去当官,至于手段吗?就看你的良心对你有多少约束了。

                高校的考核、评价、工资体系不改,所谓的一流大学、一流学问是不可能在中国产生的,只可能把好好的青年培养成蝇营狗苟、投机钻营之徒。

                通宝推:然后203,
                • 家园 淡泊名利、专心学问在哪里不是死路一条?

                  不拉funding,在美国高校里就能混下去了?当你所有学生——且不说“年轻教授”——都赚的比你多的时候,不知你又会是什么心态?另外,淡泊名利的意思就是不在乎利益——当你在乎别人赚的比自己多的时候好意思叫淡泊名利吗?

                  美国的华人圈子里对这种抱着理想主义进资本家的门、后来被现实打击得世界观崩溃的学术男有一个专门的称呼——学术萎缩男,wsn是也。

                • 家园 这么狠?!

                  不是全部吧。好像越好的大学,越是压榨青椒。我以前看过有些三本院校招老师,要博士,居然一年开出11万价码。而且,那就是个普通省会的大学。

                • 家园 sigh, 这不是鼓励当官, 鼓励重量不重质吗
                  • 家园 中国都是人多且穷闹的

                    外国青椒大多没有亲、孝、养这样的义务。老实说,就是现在中国城市青年都没这样的义务了。

                    第二,人家看工资太低就不鸟你了,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中国青椒很多是农村或下岗职工家庭出身,不青椒还更不济,还有就是以大知识分子读书人自居,宁愿在原地骂娘不愿挪一寸海阔天空。但老实说,在发达国家就是去捡破烂送外卖,可能都是开着自己的小皮卡去的。国内青椒只看到绝对差距,不看或不愿看相对差距、国别差距。

                    第三,国外青椒绝大多数是为了其它职业打前站,少数佼佼者是奔教授职去的。中国青椒扎根高校有各种莫名其妙的理由。不少只是为了留在京沪混个户口,打死不愿去建设家乡。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