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时事述评:中部发展战略和民族白皮书 -- 井底望天

共:💬63 🌺184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时事述评:中部发展战略和民族白皮书

    最近看到了一则新闻:

    “中央人民政府网站9月23日报道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

    这个崛起规划大意是什么呢?新闻导读说:

    “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提出争取到2015年,中部地区实现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加快形成沿长江、陇海、京广和京九“两横两纵”经济带。此外,将主推中部的湖南、湖北、江西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

    正好翻到了《大国游戏》第49节(发表于20086月27日)里面对中部地区发展有这样一段话:

    ”从东部沿海转移出来的劳动密集型工业似乎应该考虑到三个区域。第一就是中国人口压力最大的河南地区。这里加上山东西部和南部的内陆地区,安徽的北部和江苏的北部,以及陕西和山西,是中国人口的主要集中地。在这个地区建立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利用郑州和徐州的交通枢纽,连带附近省份,而且通过连云港作为出口港。这里的优势在于劳动力比较便宜,相对于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比较靠近中国的能源基地山西,内蒙和新疆,如果在节能和环境保护兼顾的情况下,这里应该可以作为中国低价消费品的主要生产地。第二个考虑的地方是湖北,湖南和江西地区,其人口也在1.5亿上下。这里虽然南北有京广铁路线和京珠高速公路,东西有长江,但劳动密集型产业,只是成为珠江三角洲的辐射方式,不能成为带动地区发展的龙头产业。似乎利用武汉的科研水平,发展汽车,精密仪器,机械设备,微电子,激光等等制造业是个不错的选择。”

    大家觉得是不是俺的看法,和政府挺一致呢?

    而且和中部发展相配合的连云港为主体的江苏北部沿海战略也是前一阵出台了。

    俺这篇里面还谈到了新疆,尤其是南疆的发展:

    “由于中国西部的环境条件不适合人口居住,尤其是西北的沙漠化和干旱都限制了产业的发展。所以中国的西部政策必须是以输入工作机会为主,而不是外来劳动力和当地的少数民族竞争。在新疆,如何建立以喀什,和田和阿克苏面向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商品基地,和伊宁,塔城面向哈萨克斯坦和其他中亚国家的商品基地。中国在这里的政策要做好以下两点,一是加强对少数民族的职业培训,避免形成汉族由于教育水平高而拿到高收入工作机会,而少数民族由于教育水平低而只能得到低工资收入,要提高优惠计划,培养出少数民族的技术工人阶层,使他们在职业市场上能有一个公平的竞争起点。二是杜绝私人企业中招聘的歧视现象。在中国其他地方,不乏针对省份民工在职业市场被某些私人企业主歧视的问题。但这个做法在少数民族区域就会比较容易成为国外敌对势力做文章的主要武器。”

    这些问题,俺相信在新的民族政策里面,一定会有所作为。

    • 家园 井大,俺可是你的粉丝。你的文章真是为国为民献计献策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得中原者得天下,中原富则国富,逐鹿中原,势在必行
    • 家园 谈谈俺的看法

      井大的观点俺的认识实际上就是搞内陆的开放和开发问题。

      沿海开放搞得好,不仅仅看到当地的制造业还应该看到

      他们是如何开拓市场的,沿海富裕不是靠民工带动的,是众多的

      用民工发了财的公司老板,还有给老板提供服务的三产的老板

      带动的。没有这些,是带不来富裕和繁荣的,内陆只做制造业

      只会资源开发完毕,污染留给当地,是新时代的沿海对

      内陆的殖民地。

      这个在辽宁体现的非常明显,除了沈阳和大连,其他的城市

      都是一塌糊涂,和内陆的城市没有区别。因为辽宁其他城市的

      老板和富裕阶层,除了给地方缴税之外,花大钱的消费都到

      大连和沈阳,现在他们每个周末带着全家到大连和沈阳来旅游

      非常普遍。民工永远是民工,无论是在内陆还是在沿海。

      不管产业如何转移,他们的人工多么低,资源多丰富,

      都只会沦为食物链的低端。是开放的洼地,是低端,低利润的

      代名词。

      怎么解决?俺认为,解决办法说起来就是薄熙来的一句话,

      如何建设内陆的开放高地。只有这些高端的要素也一起到了

      内陆,才有可能建设成功内陆的开放和开发。

      • 家园 我反对把沿海的繁荣归于对民工的剥削

        早在六七十年代上海郊区的农民就在靠给工厂代工赚外快,收入可以达到纯农业农民的数倍。我九十年代初到浦东,开发才刚刚开始,但在农村地区已经是村村都有乡镇企业,而且都是成立于浦东开发以前的。

        雇民工不是随便雇的,往往是乡镇企业达到一定规模,亲戚朋友、乡里乡亲帮手不够的时候才雇外地人。到这个时候原始积累已经完成了。

        • 家园 当然不是对民工的剥削

          此一时彼一时。

          一直到90年代前半的时候,农村也要小城市也好这些利益

          大部分留在了当地,因为很多出口都是当地的一些能人搞的,

          这些人也在当地消费,对地方有很大的带动作用。

          现在不一样的,小城市的这些工厂和出口早都完了,搞得好的

          要么是外来的,浙江江苏上海的,利益都留给了住在上海杭州

          里面成功人士,没有在当地消费。还有外商,尤其是台商都寄

          回家养家了。

          • 家园 照你这个说法那么长三角的农村现在很凋敝才是啊

            可事实并不是这样。长三角农村、小城镇的发展速度普遍超过上海,同时财富在逐渐向赣北、徽东、苏北扩散。

            台商也没有带走财富。因为物价贵,大陆十块钱在台湾只能当一块钱用,台商普遍不敢回台消费。在台湾太太要自己持家,在大陆可以随便雇三个安徽小保姆。台商子弟在台湾只能上普通国小,学台式英语,在大陆可以上国际学校,美国老师上课。父母在台湾只能孤苦伶仃住公寓,在大陆住别墅有护士照顾。

            最近物价上涨台湾人普遍抱怨生活质量下降,可很多人就是失业也要在大陆干耗着。

            这种现象不只局限于台湾人,很多日本人、美国人也是这样。

            • 家园 这个就是东西部的不同

              1)1000万创业者 vs 1000万打工者

              浙江是当地人创业,或者参与创业(干部),西部的人当打工者。

              这样的模式要是能在西部复制还可以,但是你也知道方言,文化不同,东部企业到西部,西部的人才很难成为核心的一员。

              台湾人用台湾人,温州人用温州人,江苏人还分苏南苏北呢,

              这里说句实话,上海人北京人的视野还是很高的。

              2)台商不会到西部消费的,上海浙江都是他们非常好的选择,除了2奶不会把家安在西部的。没有值得他们消费的东西。

              所以,对于西部来说必须有一批本土人才在利用当地的资源创业,

              打垮东部的相同产业,让利润留在西部,才能真正的成功.据说希望就落在在东部打工返乡的这些人上了.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市场

              开拓的问题,浙江人搞得好,和国内400万,国外800万浙商有很大关系,和离上海近搞进出口方便有很大关系。只有重庆搞成了西部的上海,才能带动整个西部发展起来。这个不是我的结论,是国家对西部发展的定位。涉及到地区关系,文件上没有写,但事实上国家就是这么想的。

              • 家园 有什么不同呢?

                你开头说:

                现在不一样的,小城市的这些工厂和出口早都完了,搞得好的

                要么是外来的,浙江江苏上海的,利益都留给了住在上海杭州

                里面成功人士,没有在当地消费。还有外商,尤其是台商都寄

                回家养家了。

                我现在已经告诉你我看到的完全相反。

                现在你说:

                台商不会到西部消费的

                你知道最近外商和湾湾发现的一个吃喝玩乐的好去处是哪里?是成都。

                今年上半年成都的GDP增长14%,可以和天津的滨海新区相媲美。上海和广东都只有很疲乏的10%左右。

                • 家园 你看到的是长三角阿

                  我看到的是西部,和东北的内陆。我们讨论的就是转移的问题啊。

                  西部的成功的例子在哪里呢?

                  我看到的例子,比如东北的肉鸡出口加工,都是台湾人的,

                  他们的干部也都是台湾人的。他们根本就不在当地消费,房子,

                  电器,服务都不要的。

                  在当地开办工厂当然会有带动作用,我的意思说搞成长三角那个富饶繁荣的样子,目前的模式做不到。

                  我认为他们要是在成都买房子,把家搬到成都来,那就真正拉动地方消费了,就是肉烂在锅里了。不然和游客是一样的,是来玩儿的。

                  • 家园 成都是和杭州、青岛、大连起名的宜居城市

                    的确开始有外商和台商落户。

                    东北的收入、消费水平都不低,而且早已基本实现了工业化。现在是有点像苏联、东欧,高不成低不就,在中间憋死。

                    • 家园 理想的浙江模式的复制

                      拿四川举例子,成都就是杭州,重庆就是上海。

                      国外有1000万四川商人,天天要求四川发货,国外的四川人经常

                      回四川看望,在成都大吃大喝高消费,在四川农村老家盖大房子,

                      寄钱回家。重庆成都住满了台湾香港人,晚上一片繁华,热闹

                      非凡。

                      四川农村的能人都自己开办企业,起码也是个体户出租房子给打工者,用新疆青海的人打工,能人们赚了钱在县城里面买房子,

                      炒地产,在农村盖别墅。四川的企业通过重庆大量货物出口,长江之上水运繁忙.........

                      这个就是中央对西部开发的情景勾画

                      • 家园 你怎么整天在想复制这个复制那个

                        中国没有任何两个地区条件是近似的。即使出口,浙江出口的东西和江苏、广东、上海的东西也是完全不一样的。西部的条件和东部非常不同,不可能走类似的道路,尤其不可能拿出口作为支柱。重庆那点河滩航运能力,要搞浙江那样的大宗商品出口简直是开玩笑。人家北仑港、上海港装不完的东西你重庆处理得了吗?恐怕连供应国内市场都有困难。所以瓜瓜他爹在动脑筋在水库建化工厂,也是不得已而为。不过他总的思路是对的,就是要上马高附加值的工业项目。要高附加值当然让人第一个想到化工。

                        • 家园 部开发也脱不了这个模式

                          香港就是上海,广州就是杭州,深圳非常特殊没有替代品。

                          东莞珠三角一带就是浙江的县城。港商台商就是浙江人。

                          因为港商台商不在当地消费买房,珠三角的房价就炒不起来。

                          但是也是相当繁华的。

                          西部开发虽然出口的东西模式有些不同的,但是基本定位和

                          繁荣的模式就是1个开放中心,带动多个副中心。西部开发也

                          脱不了这个模式。所以重庆要定位为西部开放高地。

                          • 家园 珠三角和长三角非常不同

                            珠三角本身的基础非常薄弱,是香港带来了资金、技术、市场、港口物流一条龙。至今珠三角自主的制造业还非常薄弱。

                            长三角本身历史上就轻重工业并重,乡村农业手工业发达,资金储备雄厚。上海并未给长三角带来大规模的资金、技术、市场,仅提供了一个港口通道(在北仑落成之前),江浙沪是三头并经,互相竞争的。苏沪类似珠三角,更倾向于外资,但浙江很大程度是自主接单加工的。所以说浙江模式很不适合西部地区。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