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风声”惊聩之下的华谊兄弟与冯小刚 -- 秋原

共:💬55 🌺502 🌵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没想到秋老师也是河内人士啊

      在SC上老看您的文章了。

    • 家园 这是您老的原创?按图索骥,找到了您的老巢,嘿嘿

      http://www.mtime.com/my/1474886/

      • 家园 对,是我的原创

        我ID有两个:nukin和秋原

        时光网并不是我的老巢啊,那个博客已经不打算更新。

        这两地方,还有上班族才是:

        http://blog.m1905.com/1750234/blog

        http://blog.sina.com.cn/u/1409344733

        西西河我是去年才知道的,注册到今还不满一年,也不常参与讨论。不过我这些连载,基本都能在第一时间发到这里

    • 家园 【原创】“风声”惊聩之下的华谊兄弟与冯小刚(二)

      “风声”惊聩之下的华谊兄弟与冯小刚(二)

      转载请注明作者

      众所周知,中国电影高等教育一直存在门派和代差的特色。譬如1978年考进北京电影学院的那一批人就是著名的“第五代”。甭管是82年毕业的第五代还是今天的陆川、贾樟柯和宁浩,他们在学校里掌握到的和认识到的,或者说被灌输到头脑里的,从一开始就是艺术电影的套路,在校时的作品都是本着学术教研的态度去完成的,带有浓厚的文艺探索和探讨的色彩。对于这种作品,判断他的价值,在校园里就是老师的认可和评分,在社会上就是能拿多少奖项。即使现在这种商业气氛渗入电影产业的时代,北影的教学态度依然是在这种学术精神支配下的——只谈艺术,不谈商业。

      学院派最为津津乐道的成功方式是拍一部艺术电影,然后参加国内和国际的电影节,争取拿到一个重量级的奖项。第五代中的代表人物张艺谋和陈凯歌走的就是这么一条路。他们的成功促使后来者加深了对这种方式的追求。因而嘎纳、柏林和威尼斯三大电影节的长片竞赛单元长久以来就是凝聚在年轻的中国学院派电影人心头的阴影,对“一夜扬名”和“载誉归来”过分的痴情,蒙蔽了这些人原本敏捷的头脑和锐利的眼光。

      冯小刚的思路与学院派不同的地方就在于,他没有这种对“艺术”的不懈追求——不是他不想追求,而是因为他压根儿不具备追求的条件——一个野路子出身的导演,其作品在就饱受诸如“不专业”的抨击,更不可能从上级管理部门获得合法出国参加海外电影展的名额。因而学院派憧憬的那种方式,他一开始就走不通。既然如此,市场和票房成了他所剩不多的周旋余地了~

      在影视圈,存在一些难以预测的不确定因素,比如说运气和机会,这两点一直发挥着非常微妙的作用。“时来运转”这四个字在圈里是很容易被人接纳的金玉良言,即经常被拿来解释某种发迹的根源,同时也经常被应用于某时处于逆境下的劝慰。在这个圈子里,很多怀有幻想和强烈抱负的从业者都期盼着这个非常抽象的成语驾临到自己头上,因而这些年的影视圈里,诸如算命、改名和皈依某种宗教等等风气越来越盛行,究其本因,于此颇有关联。

      我是一个唯物主义者,平时除了以“善恶有报”作为心理寄托外,从不为自己竖立任何精神偶像。通过交往和观察,我相信冯小刚也是个无神论者。俗话说,欲天助,先自助。冯在1997年岁末的一鸣惊人,其中既有偶然性,也有诸如条件成熟、人脉可靠、市场反应积极等稳妥的客观因素的保证。至少在对待电影的态度和对自身定位的考虑这两点上,冯小刚这种无名无门的“野人”的想法和学院派比起来,即是稀少和另类的、也是务实和理智的——写完这句,我不禁觉的有些好笑:这算是对前者的肯定呢,还是对后者的讽刺呢……

      冯小刚一开始就是以商业片导演的身份进入电影圈里。如上所述,起因主是受外部环境制约下一种不得已的选择。然而就在不经意之间,这种“狗怂”劲头开创了中国电影商业化(或者说产业化)历程上的一条新路线,这条路线发展到今天,已然拓展成宽阔且流畅的坦途了。如果说《甲方乙方》单片的市场成功可以用诸如“运气”去解释其中的因果关系,那么从97年到99年,冯的贺岁片一而再、再而三地成为年度国产电影票房冠军,这个事实也是偶然的么?

      即《甲方乙方》在票房和观众口碑两方面获得成功之后,1998年末,《不见不散》再接再厉。到这个时候,冯式喜剧电影在题材和内容上善于迎合观众的特色不仅固定了,而且由冯一手初创的国产贺岁片的运作流程也逐渐成熟定型了。眼见一个新的商业模式创建完善、以及市场方面的接连成功,必然会引起商人和资本的浓厚兴趣和青睐。冯成了炙手可热的公众人物。于是,到1999年,本文重点评述的另外一个人物、对冯小刚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的从影经历即产生重大影响、又明显带有制约束缚效果的人登场了。这就是王忠军。

      说到王忠军,在关于他的话题展开之前,我觉的很有必要在两个方面给予说明,把那些流传甚久的虚假消息一一澄清。

      第一,华谊兄弟大、小王总的名字是忠军、忠磊,而不是以前常见的中军,中磊;

      第二就是在电视剧《与青春有关的日子》播出后,关于其中“高阳”、“高晋”两个人物就是指他们兄弟的传闻。

      这纯属是牵强附会的说法。小说和影视作品中的人物交代本来就不等于现实情况。王忠军生于1960年,比冯小刚小两岁;而王忠磊比冯小十二岁,他和我一样是“七零后”。王忠军和王忠磊是堂兄弟,前者在家族四兄弟里行二,后者是老嘎瘩。

      王忠军和冯小刚是同一时代的人,但他们早年并不认识。在1998年之前,两人的生活圈没有交集。

      冯小刚和王忠军都有当兵入伍的经历。前者是战友文工团的文艺兵,后者是万岁军的侦察兵,按现在来说就是特种兵,而且军事素质出色。当过兵、留过学,创过业,王的这种经历让我觉的其人生阅历比冯小刚还丰富多样。

      王另外一个颇值得称道的地方就是交往中的流露出来的直率和坦诚。无论是接受媒体采访,论坛发言还是专题讲座,王一向用语诚恳、简洁、谈吐直截了当,思路清晰,不说空话套话。他这种多年一贯的言行给人留下一种做事干练、果断,为人实在的印象。王身上表现出来这种性格特征,多多少少和他曾经的军旅生涯有关。有一次,我让一个曾经在石家庄当过兵的朋友(他当兵就在头两年网上谣传“怒砸娱乐中心”的那只威武之师)看了王忠军的一段采访视频,这个事前对王一无所知的朋友信誓旦旦地认定王“肯定是退伍军人!”

      王、冯二人身上都有直爽、随性、张扬的一面,但仅凭这点共性就认为他们是一种人,就大错特错了。王如果也如冯那般冲动用事,绝不可能在“商场”上屹立多年。尽管他也对绘画和电影有很深的造诣和见解,但艺术气息再浓厚,他本质上是依旧是个商人。王忠军的确是个非常坦诚的人,讲了很多大实话的人,然而“说的全部是事实”和“说的是事实的全部”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出色的个人人格魅力、企业领导者冰冷生硬的原则立场与商人逐利的本性,在王忠军身上得到了非常集中的体现。因而在华谊兄弟这些年发展的里程上,一方面是王忠军个人表现出来的亲和力,另一方面是商业利益的趋势下、华谊兄弟集团在迅速扩张中多少令人感到一丝不快和反感的作为。

      通宝推:史文恭,龙驹坝,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