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现在似乎终于懂了狭义相对论,解释一下 -- 陈经

共:💬142 🌺27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 家园 光速恒定是算出来的

      电磁场理论清楚表明了光速与参照系无关。后来又有了实验结论。最后爱因斯坦才敢拿来做为一个基本假设。

      • 家园 刚在《万物简史》里看见的:

        爱因斯坦无法忍受这样的看法:上帝创造了一个宇宙,而里面的有些事情却永远无法知道。而且,关于超距作用的见解--即一个粒子可以在几万亿公里以外立即影响另一个粒子--完全违反了狭义相对论。什么也超不过光速,而物理学家们却在这里坚持认为,在亚原子的层面上,信息是可以以某种方法办到的。

        • 家园 不是一个粒子

          即一个粒子可以在几万亿公里以外立即影响另一个粒子--完全违反了狭义相对论。

          这里没有两个粒子,这里只有一个粒子的两个部分,处于纠缠态。

          波尔就是这么回答爱因斯坦,量子物理打退一次最强大的狙击。

          推荐【量子史话】,副标题是上帝掷骰子吗。里面对量子物理的历史,现状介绍的很漂亮。

          • 家园 那我推荐你看这贴:

            链接出处

            • 家园 你刚才的问题就是 爱因斯坦等人的EPR佯谬衍

              多谢推荐,学习了。

              冷原子,大秦猛士说的很好。

              冷原子:是的,贝尔不等式提出的时候

              爱因斯坦已经去世了。也就是说,这个不等式提出的时候,量子力学已经创建好几十年了。可见,人们对量子世界认识的历程,远比想象的艰苦和漫长。

              不过贝尔不等式是从爱因斯坦等人的EPR佯谬衍生出来的。所以客观上讲实际上爱因斯坦催生了贝尔不等式

              冷原子讲的很清楚

              所以这个不等式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从1980年开始,人们就不断在实验上尝试检验贝尔不等式。而目前的结果显示,越来越多的实验,在越来越高的精确度上观测到了量子力学所预言的违法贝尔不等式的结果。也就是说,尽管没有完全破灭,但是能够调和量子力学规律和经典世界观念的理论,出现的希望已经越来越渺茫了

              冷原子:不是,这两句话都不对

              电子同时穿过双缝的问题,是量子力学教学中一个常见的类比。我个人不太欣赏这句话。因为“电子同时从两个缝穿过”是一句没有定义的话。什么叫“同时从两个缝穿过”?这句话其实并不能帮助我们理解电子双缝干涉和用石子做的相同实验所得到的不同结果。这句话也并不能真正帮助我们体会量子力学世界观和经典世界观的最根本不同----尽管它看上去部分的做到了这一点。事实上,在量子力学中,由于电子经典轨道的概念已经消失,所以在双缝上没有测量仪器的情况下,“电子从哪条缝穿过”,已经是一个伪问题了。

              大秦猛士:尝试回答一下

              “高中物理书上有所谓的“波粒两重性”,又是波又是粒,实在不好理解”——所谓波粒二象性,是指电磁波既表现出粒子的特性(比如反射),又有波的特性(衍射和干涉),都是用宏观世界中的波和粒子特性来微观世界中的电磁波特性进行比拟和说明。实际上,电磁波既不是宏观世界中的机械波,也不是宏观世界中的微粒,借用二者进行比喻,只是用人类熟悉的形象对其性质进行说明而已。比如说,现在研究夸克的特性,就说夸克有“色”“味”,其实都是一个比拟,而且是更离谱的比拟。但是这种比拟又是不能取消的,因为人的思想和认识,总要从自身的感觉开始,如果事物已经脱离了人的经验感觉范畴,那就是生拉硬拽也要凑一个上去!

              最后,想说说对于科学结论的理解问题。自然科学发展到今天,无论在宏观还是微观领域上,都远远超过了人的感官能感知的范围,也超越了人的直接经验能体验的范围。所以,再用人的感官和经验来理解科学,是很不够的。比如,人的感官和经验连地动学说都无法直接感受,而需要借助于实验和推理。这也是理解科学的最有力工具:一是逻辑,科学要求逻辑上自圆其说,从假设A推出结论BCD,BCD之间不能互相矛盾,也不能和A矛盾;二是实验,要靠可重复可检验的实验。所以,有时候不要对超越直接经验的科学结论过度理解,那样是对自己大脑的残忍啊。比如,我们的大脑就很难推想四维世界的情况,呵呵。

      • 家园 光速恒定最开始只能说是理论预言了这一自然规律

        这个预言对不对,需要实验来支持,还好最后实验支持了,我们所在的时空才变得更加有趣了。物理学里没有什么“算”出来的东西,只能说是预言了什么什么。物理学中的最终裁判官是实验。所以当代物理学家们有时候用起数学来也是天马行空而不理采所用的数学是否是well-defined的,一个典型例子就是无穷维的泛函路径积分,数学上只有Gaussian积分测度才有好的定义,可是物理学家就不管这些了,管他什么测度还正就按照自己理解将一些有限维的计算规则就直接外推来算了,算出来的结果发现还能预言实验,于是就不管他数学是否规范怎样了。

        物理学从牛顿时代以来有四百年了,算出来了多少东西,可是95%估计都丢进了废纸篓里,留来下的都是实验支持的。

    • 家园 好..开窍了.
    • 家园 咣当!

      晕倒了!看不懂啊.....

    • 家园 直线运动理解到此,请继续思考旋转运动问题

      我的理解也就到这步,但接着想不太清楚旋转起来的问题。

      比如,一根木棒以中心旋转,那么相对中心来说,两个端点的时间都在慢?但是如果有两个木棒进行同轴反转呢?

      类似的实际例子是卫星。两颗同轨道反向旋转的卫星,当他们交错的时候,他们的相对时间是一样快的么?

      还有,自旋能减慢时钟么?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